十六國時期,北方羯胡國家後趙建立後,國內腥風血雨,皇室內部相互攻訐,八王之亂,無一刻得閒。後趙共歷三世六位皇帝,就沒傳到第四代去。末帝石鑑,尤其擅長甩鍋,自己作死自己。冉閔起於亂世,為項羽之後又一霸王。
01八王之亂,石閔崛起
公元321年,東晉時期聞雞起舞的祖逖去世,北伐大業被擱置。羯人石勒接收了他的餘部,佔據大部北方之地後,於公元330年稱帝,建國為趙,史稱後趙。石勒出身卑微,所以了解民間疾苦,在位時,求賢納諫,重視教育,北方之地胡漢之民和平共處,形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石勒未能遏制殘暴狂虐的侄子石虎,在石勒死後的兩年內,石虎將其子孫屠戮殆盡,篡位為帝。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石虎的太子石邃不理朝政,胡亂殺人,甚至連他爹派來探望病情的人也一刀砍了。石勒大怒,將太子一家二十六人全部殺死,塞入一個特大號棺材。東宮屬官二百餘人一併誅殺,改立石宣。
但石虎同時又喜歡另一個兒子石韜,石宣妒心大發,將石韜做成了人棍。為給石韜報仇,石虎又活體解剖了石宣,牽連十多萬人,導致了一場叛亂。石虎又立了第三個太子石世,次年石虎病死,石世登基。
石虎第九子彭城王石遵勢力最大,同年五月,以其義子石閔為前鋒,殺入都城,屠戮太后和在位僅二十一天的石世,自立為帝。奪位之戰石閔功大,此後又平息了沛王石衝的叛亂,石遵起初承諾立其為太子,後來卻立了侄子石衍。石閔雖然不滿,但也無可奈何。石閔總攬內外兵權,石遵擔心石閔造反,意欲除之。
石遵遂召集石鑑等人入宮,到太后鄭櫻桃面前商議誅殺石閔一事。雖然鄭櫻桃大力反對,但三皇子石鑑等人表贊同:「應當如此!」過了一會,石鑑藉故外出,派宦官把這一消息告訴了石閔。石閔聞訊後立即行動,在司空李農的支持下,發動政變誅殺石遵、鄭櫻桃及太子石衍,擁立石鑑為帝。
02石閔勢大,石鑑壁上觀
石鑑登基,石閔理所應當是首功,遂被任命為後趙的大將軍、武德王,掌控朝政大權。這時石鑑突然醒悟,發覺自已然變成傀儡,便又開始著手誅殺石閔。
永和五年,石鑑派遣宗室石苞等人夜裡偷襲石閔,但未能成功。石鑑擔心石閔真的藉機造反,假裝偷襲一事與他無關,當夜石鑑偷偷殺了石苞等三人。
羯族胡人不甘心失敗,龍驤將軍孫伏都計劃誘殺石閔,遂率領三千羯兵,意欲先劫持石鑑,再召來石閔。正在中臺之上的石鑑發現孫伏都的行動後,裝瘋賣傻地問其原因。孫伏都順嘴說道:「李農等人謀反,特來告訴皇上。」石鑑大言不慚的贊道:「你是功臣,好好為官效力!去把石閔幹掉,我就在臺上觀望,無需再向我匯報。」孫伏都轉身攻打石閔和李農,失利後退守鳳陽門。石閔、李農帶兵衝破金明門而來,石鑑擔心石閔衝著他來,遂主動打開宮門對石閔說道:「孫伏都造反了,快去討伐他!」石閔攻破鳳陽門,殺死孫伏都。宮中頓時橫屍遍地,血流成河,石鑑也遭軟禁。
03石鑑入駐御龍觀,冉閔傳出殺胡令
隨著石鑑的接連甩鍋,最終反被禁於御龍觀內,石閔每天派人將食物吊進去。石閔其實本是漢人,被石遵收為義子,其本名冉閔。恢復漢姓後,冉閔發布命令告知宮廷內外,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胡人膽戰心驚,遂攻破城門,或越牆而出,逃亡者不可勝數,而百裡之內的漢人大量湧了進來。冉閔明白胡人不願為己所用,遂發出殺胡令,一時不論貴賤,羯胡被殺者達二十萬,甚至多有面似羯胡的漢人也被濫殺。
350年,冉閔廢石鑑後殺之,盡滅後趙石氏子孫。冉閔恢復本姓,自立為帝,改國號魏,史稱冉魏。冉閔擊敗後趙餘孽後,一度擁有三十餘萬甲士,旌旗鐘鼓綿延百裡,聲勢大過前朝。冉閔重用儒家,一時境內安寧,漢人有復甦之象。又將官倉儲糧散發國人,樹立恩德。冉魏初立之時,與周圍胡人連月大戰,境內胡漢相互擊殺,無人從事農耕,以致國力無以為繼。冉閔不得不劫食於野,遂失民心。
04鮮卑慕容起於龍城,武悼天王終於遏陘
此時東北鮮卑慕容已然崛起,立國號為燕,史稱前燕,這便是《八龍天部》中姑蘇慕容復攀上的先皇慕容一脈。前燕將領慕容恪眼見冉魏勢衰,遂逐步侵佔冉魏國土,冉閔大怒,帶兵與慕容恪決戰於魏昌。
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騎赤馬名叫朱龍,日行千裡,順風迎擊,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勢不可擋。慕容恪遂用鐵鎖把戰馬連接起來,挑選善戰的鮮卑士兵,重甲連環馬列方陣而前。冉閔不敵,東走二十餘裡,因赤馬朱龍猝死,冉閔被慕容恪所擒,送至龍城,被斬殺於遏陘山。
俊立閔而問之曰:「汝奴僕下才,何自妄稱天子?」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冉閔死時遏陘山草木皆枯,蝗蟲大起,燕國數月無雨。燕帝慕容儁遂前往遏陘山祭拜冉閔,贈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天降大雪。其時,冉閔在位方三年。
05綜述
史上甩鍋甩的最沒有底線的當屬上後趙第六帝石鑑,第一次甩鍋,石遵被殺,石鑑登基;第二次甩鍋石苞等被殺;第三次甩鍋,孫伏都被殺,自己被禁。以上三人皆是死於石鑑甩出的鍋。而後石鑑本人被殺,石氏子孫被屠戮殆盡。可謂甩得一手好鍋!
而冉閔起於後趙亂世,周圍羯胡之人虎視眈眈,立國後無一刻得閒,雖有任用能臣之心,卻沒人會給他安心治國、休養生息的機會,民心可用,但瞬間即逝。再到遇上十六國時第一武將時,已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了。
史料來源:《晉書》、《資治通鑑》
#五胡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