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為肺癌患者開展高難度微創手術 步步驚心

2020-11-29 浙江在線

  浙江日報杭州7月4日訊什麼樣的手術堪稱「高精尖」?「要求高、推廣難、發展慢。」今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韓威力這樣告訴記者。

  日前,一臺名為「全胸腔鏡下序貫式左上肺支氣管袖狀切除成形術」的手術,在韓威力的手中出色完成,它因「全省首例」、「同類手術中患者年齡全球最高」和「在國內剛剛起步」等特徵,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患者沈大伯是紹興人,78歲,因為反覆咳嗽咯血一年多,確診肺癌近4個月,前不久來到浙一就診,成為這臺手術的受益者。今天,到浙一複診的他已經恢復得很健康。

  那麼,這臺針對肺癌患者的手術難在哪裡?在人體的五個肺葉中,左上肺的位置最為特殊,「因為這裡緊鄰心臟和主要大血管等『人體要害』。」韓威力說,而沈大伯的腫瘤就長在左上肺支氣管的開口處,要清除癌細胞就必須把左上肺葉和左上肺支氣管一併切除。這對外科醫生而言,手術過程和術後縫合都是一大挑戰。

  左上肺袖狀切除成形手術,是全胸腔鏡下最難的一類手術,考慮到這位沈大伯的身體特徵,經過術前一系列標準檢測,最終醫生團隊還是「迎難而上」制定了全胸腔鏡肺袖狀切除手術的方案。「傳統開胸手術創傷大,對於身體綜合素質比較差的老年肺癌患者來說是個負擔。」韓威力說,為了讓患者恢復更快,這臺全胸腔鏡手術還「難上加難」地採用了微創形式。

  「這意味著,手術不需要在患者身上劃開一個近30釐米的口子,只要靠四個胸壁上的小孔就能完成。」韓威力解釋,在「觀察孔」裡放入微小的高清攝像頭,它能夠360度旋轉觀察到胸腔內的角角落落,並將胸腔內的圖像如實傳輸到手術臺旁的大顯示屏上。另三個「操作孔」裡插入的是專用手術器械,外科醫生的手只需要靈活操作器械,就能完成手術。

  據了解,在浙一胸外科,目前能常規開展肺、縱隔、胸膜、食管等數十種微創手術方式。近50%的肺癌病人採用胸腔鏡微創手術。

  此外,從順序上,這臺「高精尖」手術也頗為創新。傳統手術中,固定流程是從肺動脈、靜脈再到支氣管。而韓威力選擇先從肺靜脈開始,到支氣管再到肺動脈:「這樣,萬一支氣管或肺動脈受侵,操作起來更方便,遇到肺血管意外也能及時、準確地處理。」韓威力說。

  經歷了這樣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手術,沈大伯在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動了,於6月17日康復出院,並且達到了根治目的。

  目前國內外能成功開展此類手術的醫院極少,浙一的嘗試,無疑為廣大肺癌患者帶來了福音。韓威力認為,這對於部分選擇性病例來說是一種安全、有效、徹底的手術方式,並有利於糾正患者及家屬對於胸腔鏡手術的一些誤解,消除不必要的隱憂。

相關焦點

  • 肺癌微創手術腫瘤多大傷口就多大?
    2020年11月25日TopMD《約吧大醫生》第43場患教直播探討的內容是:肺結節觀察隨訪會耽誤病情,早晚會惡變,不如一發現就切掉?現在靶向治療很火,如果早期肺癌患者有合適的靶點是否可以不手術?微創手術創傷小,可以即刻恢復運動和工作嗎?早期肺癌做完手術就等於康復了,不用再注意什麼了吧?
  • 腰椎間盤突出內鏡微創手術患者招募(費用大幅減免)
    項目將採用由浙江天松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免費提供的等離子手術刀頭配合其他常規手術器械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腰椎內鏡微創手術治療,現進行患者招募。- 項目背景 -    其中保守治療主要適用於初次發作或症狀輕微或突出物小神經壓迫不重的患者,而開放手術(腰椎釘棒固定手術)主要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合併腰椎不穩/滑脫的或者反覆保守治療無效或者微創手術效果欠佳的患者。而對於絕大多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腰椎內鏡微創手術無疑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 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
    為進一步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保障診療質量,促進該技術規範、穩步發展,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制定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以期對即將開展或正在開展機器人肺切除手術的外科醫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 何建行:創造7項全球紀錄,治癒早期肺癌快過治感冒的刀神何建行究竟...
    中國微創傷胸外科的奠基人和指南制定者之一,於2009年實現胸腔鏡胸部腫瘤手術全範圍覆蓋;2011年開展自主呼吸麻醉下微創胸外科手術;在國內第一個提出並實現了無管胸外科手術,革命性地將部分胸外科手術進化為日間手術。
  • 肺結節微創手術該怎麼做?你不了解的肺結節知識,都在這裡
    然而有的患者在肺部檢查後,居然發現肺部有很多的小結節。這些小結節,可能需要通過微創手術來進行治療。不少患者擔心肺部手術會對人體損傷較大,實則不然。雙肺多發小結節是什麼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空氣汙染、二手菸、吸菸、馬路的油煙汙染、家庭的油煙汙染,裝修汙染等等情況的出現,雙肺多髮結節的情況越來越多,甚至是多發磨玻璃結節。
  • 3D列印技術開展心臟瓣膜手術患者翌日下床第三天出院
    揚子晚報網7月10日訊(通訊員 蘇宣 記者 陳詠)記者10日從揚州蘇北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何勝虎團隊本月初完成2臺高難度心臟瓣膜介入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其中一例採用3D列印技術預先列印瓣膜,經過3D模型評估和團隊充分討論後施行手術,這也是江蘇省首個結合3D瓣膜列印技術輔助TAVR手術開展的病例。專家研究手術方案。3D列印出心臟瓣膜。導絲送入心室。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
    正文食管癌的外科手術治療已有百年歷史[1],但其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僅 10 餘年。在胸外科領域,微創技術的發展也最早開始於肺外科手術,食管癌微創技術在胸外科領域的開展較晚,明顯晚於肺、縱隔手術以及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平滑肌瘤、賁門失弛緩)等。
  • 浙四外科四把金刀 把把「內力深厚」
    每一次替病患在無影燈下爭分奪秒,以手術刀為「武器」與「死神」搏鬥,上演一出出風雲大戲的,正是外科醫生們。 從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被賦予了「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重任,一路從 「菜鳥」實習生、規培生、住院醫師,修煉成為有資格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決鬥的「武林高手」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光陰流轉,成為高手需要經過數十年的修煉。
  • 腰椎間盤突出做微創手術致九級傷殘,是時候給「微創」降降溫了
    01 高科技帶來的醫學革命微創外科,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國泌尿內鏡外科醫生Wickham於1983年首次提出。直至1987年,法國醫生Philippe Mouret開展了世界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才得到廣泛關注,標誌著新的醫學裡程碑的誕生——手術進入微創時代。
  • 唐人影視步步驚心衝擊IPO 是否下一個華策影視
    以《仙劍奇俠傳》、《步步驚心》成名的唐人劍指的將是A股IPO。  2014年4月30日,浙報傳媒和華數傳媒兩家上市公司入股唐人影視,各以1億元取得了其增資後8.06%的股權。《華夏時報》記者查閱唐人的工商資料之後發現,唐人的大股東為蔡藝儂的丈夫王一,持股37.05%,沈國軍的銀泰投資也低調潛伏其中。  唐人此番上市是否會一帆風順?
  • 我省30家醫院專家研討胸部微創手術
    核心提示: 與會專家來自省結核病院、唐都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和二附院等省內近三十家醫院,丁超副主任說,微創技術是指以最小幹擾和損傷達到最佳診療效果的一種手術方法,讓患者在手術中受到最小的損傷,併兼顧其較高生活質量和避免其心理受到影響。
  • 腹部打孔代替開腹 讓「她們」的手術更微創無痛
    這種手術方式的變革,得益於宮腔鏡、腹腔鏡在婦科手術中的應用,使得婦科手術更微創,甚至無創。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婦科無疑在這場婦科腔鏡手術方式變革中,充當了「排頭兵」的作用。在婦科腔鏡手術還在「星星之火」之時,該科室就嗅到了變革的氣息,率先投入到對這一新技術的探索中。
  • 國產瓣膜領跑新賽道,微創心通守護患者「心門」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一種微創傷手術,應用類似植入心臟支架的手術原理,在患者下肢的股動脈做一個6mm的切口,沿著股動脈將壓縮的心臟瓣膜送到原有心臟瓣膜的位置,釋放後替換病變的瓣膜,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的置換。相比較外科主動脈瓣置換(SAVR)手術,TAVR手術時間通常僅為一到兩小時,手術風險較小,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後恢復期更短。
  • 排尿困難10年餘,微創手術獲新生
    近日,隆回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成功為「前尿道多段瘢痕狹窄」導致排尿困難10年餘的肖先生實施了微創手術,患者目前已痊癒出院。到底是什麼樣的微創手術、讓痛苦多年的患者「重獲新生」?在詢問病史時,肖永康醫師了解到,肖先生10年多以前就因排尿困難、小便滴瀝狀在邵陽市中心醫院就診,接診醫師考慮為尿道疤痕狹窄,建議行「疤痕段切除+尿道吻合術」治療,當時患者因為考慮手術費用高,且預後具有不確定性,故未作處理,這十年多一直忍受著排尿困難的痛苦,直到1天前完全排尿不出來,只得來醫院看病!
  • 【走進人醫】微創小手術 解除大病痛
    據悉,傳統的胃腸道手術治療需在患者的腹部打開10~15釐米的切口,不僅手術風險高,而且對患者損傷較大,癒合時間長,不利於患者的後期康復。2005年,意識到微創手術將會是未來發展方向,黃子團及科室團隊立即引進微創手術。「只需在患者身上打三四個0.5至1釐米的小洞,就可以進行腹部手術。」
  • [首播]《新·步步驚心》陳意涵古裝美翻,穿越清朝之旅步步驚心(全網首播,在線觀看)
    這是小說《步步驚心》首度被搬上大銀幕,出品方華視影視原是另一部經典小說《致青春》電影版的第一出品方及最大投資方,《致青春》的票房成功和操作經驗讓華視影視總經理王琛對小說的電影改編有了更多信心,「不管是從劇本、演員還是製作上,《新步步驚心》都將呈現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全新的『步步驚心』。」
  • 西安88歲老人吃包子咽下整排假牙,醫生手術掏牙「步步驚心」
    患阿爾茲海默症的88歲王爺爺,吃包子時一不留神竟將整排假牙咽下肚,且不偏不倚卡在食道上端入口的咽部、食管交界處,讓老人無法呼吸、進而危及生命!雖然接診時已經臨近半夜,但西安高新醫院立即抽調精兵強將,緊急施高難「掏牙」術,將這排假牙從老人口中吐了出來!
  • ...患者的福音——單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魯網8月20日訊 近日,單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杜煒主任團隊成功開展了一例高難度POEM(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為進食困難的患者解除了病痛。這種內鏡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可靠,不用開刀動手術,是目前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最佳微創治療手段。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相對少見的食管運動障礙性疾病,由於食管胃結合部的肌肉緊縮、不鬆弛,吃下去的食物不能進入胃內而堆積在食管中下段,因此患者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而致咳嗽、肺部感染等。
  • 怎麼評價步步驚心?
    一眼之念,一念執著"的《步步驚心》在你心裡的穿越劇排行榜第幾呢?我覺得肯定是No1的,無論從演員陣容還是演員的演技來說,這部《步步驚心》都是無法超越的。演員上,男主吳奇隆飾演四爺,當年的小虎隊隊長,出道幾十年出演的電影電視劇數不勝數,演技就不用說了。
  • 鹹陽市中心醫院胸腔鏡微創手術學習班彰顯技術自信
    通過LED大屏、電腦或者手機,上千名胸心外科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利用現場、網絡等方式觀看了這兩臺微創手術的全過程。手術畫面清晰,手術操作流暢,解剖顯示精準,不僅展現了胸腔鏡手術微創、精準的特徵,更彰顯了鹹陽市中心醫院對胸腔鏡微創手術的技術自信。手術直播是這次「胸外科胸腔鏡微創手術學習班」的重要內容之一,與此同時學術交流分享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