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會引發女性進食障礙 因自卑情緒作祟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Facebook會引發女性進食障礙 因自卑情緒作祟

Facebook已被證實與抑鬱症和社會孤立問題存在關聯。(蓋蒂圖片社)

  中國網3月11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3月9日報導,在過去幾年中,社交網站Facebook不斷被指責可能導致用戶產生抑鬱、社會孤立與嫉妒等負面情緒。而現在,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女性用戶在瀏覽Facebook等社交網站時可能會引發進食障礙,這是因為她們在網站上看到其她女性用戶的信息時會對自己的形象感到自卑,從而影響其心情,造成飲食習慣的紊亂。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研究人員帕梅拉·K·基爾在對960名在讀本科女生進行研究後得出了上述結論。

  帕梅拉把受測人員分成了兩組,第一組女生被要求在Facebook上瀏覽20分鐘,第二組則被要求先瀏覽維基百科,然後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觀看一部關於熱帶雨林貓科動物的紀錄片。除此之外,兩組受測人員不得瀏覽其他網站。

  研究人員表示,總體而言,在Facebook上瀏覽了20分鐘網頁的女生比另一組受測者更加關注保持體形的問題,並且她們對這一問題表現出了更多的憂慮情緒。

  帕梅拉認為,導致Facebook組的女生出現進食障礙的原因,是她們在瀏覽Facebook網站時不自覺地把自己和網站上顯示的女性形象進行比較,從而增加了她們的焦慮情緒與承受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兩所德國大學在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社交網站用戶在觀看他人的部分旅行照片時會產生嫉妒、受挫與對生活失望的情緒。(實習編譯:隋銘至)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不好好吃飯」-淺談進食障礙
    患者會不會在食物上避開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患者是否很擔心食物令自己肥胖 患者是否有抑制進食或暴飲暴食的表現? 如果以上問題你的答案都為:是;那麼你可能要警惕抑鬱症的共病:進食障礙。
  • 進食障礙嚴重嗎
    核心提示:  有一種關於飲食的疾病叫進食障礙,通過字面意思我們基本上也可以得知,這是患者某程程度上厭食,這種進食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以及神經性貪食症,兩種極端性的飲食方式,他們共同屬於精神類障礙。進食障礙是一種表現非常異常的行為,並與身體的其它疾病共存在。
  • 生酮飲食會引發暴食、進食障礙嗎?臨床心理學家和腦科學家這樣說
    一開始做低碳的時候,我一直在強調,進食障礙患者不建議嘗試任何減肥方式。因為我知道,進食障礙是心理問題,如果你剝奪了患者的某種權利,有可能造成情況惡化。生酮飲食是一種嚴格的低碳飲食,很多含糖的美食都吃不了,這種剝奪感,可能會引發暴食的行為。我們不能說生酮飲食導致了暴食、進食障礙,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生酮飲食確實不太友好。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5:抑鬱症合併進食障礙的難題,根源是什麼?
    這裡所說的進食障礙主要指3種:神經性厭食症(下簡稱「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下簡稱「貪食症」),暴食障礙。尤其是厭食症和貪食症,在青少年女性、年輕女性抑鬱症患者中尤為常見。她們都對體重增長有異於常人的恐懼,過度追求苗條、瘦削的體型,這除了與她們成長時期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有關,還與當今社會「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念有關。01先來談一談抑鬱症合併神經性厭食症。
  • 小心患上進食障礙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很多人都對體重有著嚴苛的要求,尤其是女生,很多人對消瘦的身材有著強烈的追求,甚至有一些人存在進食問題,也叫進食障礙。那麼,到底什麼是進食障礙呢?顧名思義,進食障礙和進食息息相關,指人們在進食方面的態度和行為出現了異常,從而出現生理、心理很多方面的損害。
  • 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ED)是以進食行為異常為顯著特徵的一組症候群。這組疾病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經性貪食症(Bulimia Nervosa,BN),屬於精神類障礙。
  • 進食障礙需要「家庭治療」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孫春雲告訴記者,有些人看上去瘦骨嶙峋,非常嚇人,其實他們都是進食障礙的受害者。 一旦心情不好,她就會拼命吃很多東西,漸漸胖了起來,導致後來又因肥胖而自卑。幾個月下來,王某出現了嚴重的內分泌失調狀況。最終,她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北京回龍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王某的症狀是典型的進食障礙表現,需要住院治療。
  • 一個女孩與進食障礙的纏鬥戰
    嚴重進食障礙疾病包括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三種,通常與抑鬱、焦慮、物質過量使用和Axis II人格障礙等精神障礙共存。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曾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裡屬於小病種,而其中的厭食症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死亡率高達5%-20%。」
  • 筆記|《變態》C8 進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症病人通常也會選擇過度運動。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人永遠不會滿意於自己減輕的體重。(2)神經性厭食症的另一個關鍵診斷標準是對身體形象的歪曲知覺。(3)神經性厭食症女性患者最經常出現的臨床症狀是閉經。(4)其他的臨床症狀還包括皮膚乾燥、毛髮或指甲脆硬以及對寒冷的敏感或不耐受性。
  • 進食障礙:一種心理疾病的「性別色彩」
    這次疫情的發生,讓人們透過口罩再次「看」到了「美」的真意,並引導全社會討論、形成對女性美的全面認知。正如專家所說,扭曲的觀念應予以糾正,女性只有擁有美好的品質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擁有真正的美。▲ 進食障礙的發病在國內還處於增長期,患病人群普遍呈現年輕化、低齡化,患病高峰年齡為13~18歲。▲ 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具有「性別色彩」的心理疾病:患者90%~95%都是女性。
  • 與進食障礙抗爭:感受生活本質的改變
    本文作者患進食障礙,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住院治療,目前已經出院。他將自己與進食障礙抗爭的歷程和感悟分享給讀者,希望幫助更多的人。為什麼現在才動筆開始寫這篇感受,不是因為忙也不是因為不願意去回憶過去的日子,而是因為我想要更多的感受到現在和過去的區別,更多的感受到生活本質的改變之後再去回憶,再去對比,再去慶幸…進食障礙,一個聽起來甚至不像是一種疾病的疾病,它折磨了我8年,甚至多次的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高中的我,不知是學習壓力還是對於體型和外貌的自卑,我開始了催吐,認為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減肥方式,過程也沒辦法詳述了
  • 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提醒:警惕進食障礙
    在心理諮詢中,我們的心理諮詢師常遇到因進食障礙而前來諮詢的來訪者,對進食障礙,我們邀請了從心開始心理諮詢師許諾來為大家講解相關事項。進食障礙是女性中出現率最高的精神障礙之一,暴食症的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5倍。據統計,神經性厭食症整體患病率為0.5%~3.7%;神經性貪食症為1%~4.2%。暴食症的發生率在0.7%~4%之間。
  • 進食障礙患者,住院後的感受是什麼
    進食障礙患者,住院後的感受是什麼 2021-01-05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藏在食物背後的恐懼:進食障礙群體調查
    該病症發病年齡集中於13-25歲,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10倍。數據來源:《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SP2016)資料、《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相識於兔吧」(以下簡稱為「兔吧」)以「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為口號,吧友們彼此互稱「家人」。
  •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的媽媽更容易有進食障礙?
    2020年7月在《自閉症研究》雜誌上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進食障礙的自閉症母親比沒有飲食障礙的母親表現出更多的自閉症特徵,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進食障礙和自閉症之間的重疊可能會導致女性自閉症的診斷不足。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這些問卷測量了自閉症中常見的一些特徵,包括社交障礙,刻板行為等。自閉症孩子的母親中有2%患有進食障礙,而父親和兄弟姐妹中這一比例不到1%。
  • 進食障礙和抑鬱症有何關係
    核心提示:進食障礙是以進食行為異常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神經性貪食症和狂食障礙等。青少年女性和年輕婦女多見,約佔進食障礙的90%,進食障礙也可以發生在老年婦女和男性,但並不常見。狂食障礙在成人和過重婦女更常見。
  • 「暴食」之痛 | 我不是餓,而是進食障礙
    「那時剛出國讀書,感覺無法融入那個環境,也沒有朋友,就產生了抑鬱情緒。」住在單人學生宿舍的小利不常與人社交,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壓抑太久,「進食」成為了她宣洩自己情緒的唯一出口。沒有課的時候,她就在宿舍刷劇、吃東西,「從睜眼開始到睡覺前,嘴一直沒停過。」
  • 健身會員的苛刻監督,讓教練們患上了進食障礙症|GymSquare
    自律教練,可能也是進食障礙患者。作者/Aurora Cai 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和明星為了保持完美形象一樣,要求較高的教練們,為了在健身會員前保持完美體形也同樣頗為焦慮。這種焦慮讓嚴格飲食成為教練信條,甚至引發進食障礙。運動醫學上,把它命名為「進食障礙症」。
  • 把食物當魔鬼,瘦到28公斤,甚至自殺,進食障礙到底是什麼病?
    進食障礙本身並不致死,患者死因主要是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或是並發抑鬱導致的自殺。就在二三個月前,陳珏在門診見到一位患嚴重厭食症的年輕女性,將近1米7的身高,體重只有50多斤,蹲下去再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 進食障礙(厭食、貪食、暴食)醫生排行榜2.0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委員、進食障礙協作學組組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身醫學專委會常委;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婚姻家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診療特長】擅長成人和青少年進食障礙(厭食症、貪食症、暴食症、神經性嘔吐等),抑鬱、焦慮等情緒障礙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在內的綜合治療。主編《進食障礙》,參編《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