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衛風·伯兮

2021-01-08 北京常天書院

國風·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

邦之桀兮。

伯也執殳,

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

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

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

願言思伯,

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

使我心痗。

注釋

伯:兄弟姐妹中年長者稱伯,此處係指其丈夫。

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傑」,傑出的人。

殳(shū):古兵器,杖類。長丈二無刃。

膏沐:婦女潤發的油脂。

適(dí):悅。

杲(gǎo):明亮的樣子。

諼(xuān)草:萱草,忘憂草,俗稱黃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憂思成病。

譯文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國的英雄。我的丈夫執長殳,做了君王的前鋒。

自從丈夫東行後,頭髮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卻出太陽亮燦燦。一心想著我丈夫,想得頭痛也心甘。

傳說忘憂解煩惱,將它種在北樹下。一心想著我丈夫,使我傷心病懨懨。

賞析

戰爭會破壞很多東西,而它首先破壞的是軍人自身的家庭生活。軍人尚未走到戰場,他們的妻子已經被拋置在孤獨與恐懼中了。她們的懷念不是一般的懷念,那永遠是充滿不安和憂慮的。等待出徵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容。

這是一首妻子深切思念遠行出徵丈夫的詩。首先她讚美丈夫才智出眾,是國家的人オ,從誇讚中透露出對丈夫的愛。又寫自己從丈夫出徵後無心梳妝打扮,「首如飛蓬」因為欣賞自己的人不在身邊。因思念之情太深,以至想得頭疼。又因思念之苦難以忍受,希望能找到忘憂草來醫治相思之苦。整首詩用層層遞進的手法,寫她隨著丈夫的越走越遠,分離的時間越來越長,思念之情也越來越深。此詩可以說是思婦詩的發端,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其雨其兩,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這段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雨其雨,果杲日出」這句話看起來與思念夫君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實則不然。每天期盼逢甘露,卻總是事與願違。用一種倒置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新鮮別致的感覺,同時也起到了烘託渲染的作用,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強烈的思夫之情。

《衛風·伯兮》是一首敘述相思和擔憂的抒情詩,所寫的思念不同於一般的男女相思。

男主人公是馳騁沙場的將士,所以這種思念非比尋常,有驕傲、有擔憂、有害怕、有孤獨、更有期盼早日平安歸來。獨自在家等待的女子更令人欽佩,她必是堅強的、隱忍的、深明大義的,更有一顆忠貞不渝、耐得住思念和等待的強大的心。

相關焦點

  • 於文華詩經MV 《國風·衛風·伯兮》
    國風·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衛風·伯兮》一詩對後世文學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 第三十六日 伯兮_詩經.國風.衛風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自伯之東,首如飛蓬8、關於此詩《毛詩序》依然認為是諷刺詩歌,為:「《伯兮》,刺時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過時而不反焉。」《鄭箋》云:「衛宣公之時,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伯也為王前驅久,故家人思之。」
  • 邱承彬談詩經:國風衛風伯兮
    1.詩經國風衛風伯兮原詩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2.部分注釋  (1)伯:兄弟姐妹中年長者稱伯,此處係指其丈夫。
  • 《詩經》欣賞|國風 衛風 伯兮
    伯兮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執殳(3),為王前驅(4)。自伯之東(5),首如飛蓬(6)。豈無膏沐(7)?誰適為容(8)!其雨其雨,杲杲出日(9)。願言思伯(10),甘心首疾(11)。焉得諼草(12)?言樹之背(13)。
  • 詩經《伯兮》:寧可因思成心疾,也不願相忘
    《衛風·伯兮》初讀此詩,只記得「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一章,感覺這幾句道盡女子懷人之思,實在寫得美妙。可反覆讀之,感覺更多的倒是沉重:女子思念遠方徵戰的丈夫,惦記其安危,無心梳洗裝扮,思至頭痛不已,以至於幻想能有一顆忘憂草,但又轉念,寧可因思成心疾,也不願相忘。
  • 由《衛風伯兮》想到的別樣的愛情
    前幾天看書,看到了詩經中的《衛風伯兮》這首詩,看完不覺思緒如潮、感慨良多,全文如下: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
  • 詩經經典語錄,句句精闢,流芳百世!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國風·周南·關雎》3.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國風·周南·漢廣》4.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詩經·國風·召南·鵲巢》5.
  • 詩經中的婚戀詩
    詩經中的婚戀詩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內容十分豐富,考點也十分多。這些婚戀詩主要集中在《國風》,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4.棄婦詩 代表:《邶風·谷風》《衛風·氓》 《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 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 《詩經》裡最美的20段詩句,美到靈魂裡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在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來自《詩經》的美好祝福
    《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不僅純真美好,還有許多蘊含祝福的成語也來自於《詩經》。   一、祝福婚嫁的成語   1. 夭桃襛李   出自《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nóng)矣,華如桃李」。
  •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用一世,等你未知的歸期
    《衛風·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自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難怪有歷史學家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 《詩經》品讀:《豐》往事如煙女兒淚,沉醉夢境空追悔
    叔兮伯兮,駕予與行。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譯文風度翩翩容顏美,曾在巷中久等待,後悔沒有跟你走。高大英俊體魄健,曾在堂中等待我,未嫁與你悔不該。錦緞華服盛裝扮,迎親叔伯駕車來,載我與你同回歸。大紅披風錦繡裙,叔呀伯呀趕快來,駕車接我同歸還。
  • 《詩經》中那些美的令人窒息的詩句,你知道幾首?
    出自《詩經·子衿》推薦哈輝的歌曲子衿,一邊聽歌一邊學習,特別有感覺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詩經·邶風·擊鼓》這句詩句的意思是「生生死死離離合合,(無論如何)我與你說過。3、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出自《詩經·唐風·綢繆》意思是今天晚上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夜晚,我竟然遇到了這麼一個美人。這裡的良人,既可以指女性,也可以是男性。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經》
    【鳳凰于飛】【來源】《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釋義】指鳳和凰相偕而飛,後用以比喻夫妻合歡恩愛。常用以祝新人幸福美滿。【未雨綢繆】【來源】《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釋義】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
  • 楚辭詩經中唯美的女孩名字,古詩女孩名字大全!
    如何應用楚辭詩經中的唯美的句子為女孩起名字,怎樣應用古詩中的經典名句為女孩起名呢?這也是我們大多數父母起名的母的。名字跟隨寶寶一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字就像是給孩子一個特殊的標記一樣,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下楚辭詩經中唯美的女孩名字,古詩中女孩的名字大全,希望以下內容對寶爸寶媽們起名有所幫助。
  • 屬牛寶寶名字精選:10個《詩經》明豔端莊的女孩名字,滿滿的都是心動
    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時,往往都從《詩經》中去尋找答案。 一、《詩經》中明豔端莊的女孩名字1. 浣靜出自《詩經·國風·邶風·柏舟》:「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女孩用此字指女子賢淑,善良,清秀 之義。2. 婉如出自《詩經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樣 」。
  • 《詩經》十句唯美經典句子,句句觸動人心!
    出自《詩經·鄭風·子衿》。你那青青的衣襟,悠悠地飄在我的心間,縱然我不曾去見你,難道你就此斷絕了音信? 2.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出自《詩經·小雅·小曼》。
  • 《詩經·國風·邶風·旄丘》盼君歸:求你睜開眼,看我多可憐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yòu)如充耳。
  • 女詩經,男楚辭,如何用《詩經》取一個好名字
    中國人取名講究「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不知這種說法從何而來,不過現代人取名字確實很喜歡引經據典,這是好事。 今天介紹的是怎麼用《詩經》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到底有多美!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思無邪"(《論語》),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