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行政服務大廳環境簡潔、舒適,設施更人性化。
市民在行政服務大廳辦理業務。
一個現代化的政務服務大廳,不僅是一個對外服務的窗口,更是智慧政務的管理中樞。自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以來,羅湖深入推進「一門集中、一窗受理」,先後撤併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局、區衛生監督所3個專業辦事大廳,完成21個區屬部門及4個駐區單位的進駐工作,共計減少36個服務專窗,服務效率提升50%以上。
區政務辦(法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行政服務大廳是政府形象的「臉面」,也可以說是一區營商環境優劣的風向標與晴雨表。做好政務服務工作,既要有「面子」,更要有「裡子」。2018年,區政務辦(法制辦)將持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加強改革,提升服務效能,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添油加力。
推進服務事項全區通辦通取 探索服務成效用大數據說話
在政務服務的提質增效改革方面,羅湖始終不遺餘力。據介紹,在全市事項標準化的基礎上,區政務辦(法制辦)與業務部門共同進行事項梳理,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一步精簡業務申請材料,逐步推動摒棄非必要性證明材料。壓縮辦理時限,目前已要求各部門對行政審批事項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辦理時限,承諾時限一律壓縮50%以上,並在網上辦事大廳公示,便於群眾輕鬆辦事,享受高效的政務服務。
同時,推出商事服務直通車改革。由投資推廣局向區政務辦(法制辦)提供區直通車企業名單,凡是納入直通車的企業或重點企業,均可在區行政服務大廳享受直通車服務。區政務辦(法制辦)辦安排專項服務團隊為直通車及重點企業提供一站式、全過程陪同服務,包括免預約服務、業務申辦引導、申請材料核查、免費複印列印、專享V IP商務休息區等。對於不涉及公共安全、生產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等事項的,在具備基本審批條件且申請材料主體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可依法依規提供先受理、後補證的方式提供服務。
探索三級通辦改革,通過推動業務下沉的方式,提高政務服務便捷性。區政務辦(法制辦)梳理各業務部門可下沉事項,在實現自然人事項全面下沉街道、社區的基礎上,推動法人業務下沉,梳理優化企業辦事、項目審批推進流程,同步發力政務服務事項全區通辦通取,為法人提供業務便利,提高政務服務便捷性。比如,目前羅湖區殘聯36個業務事項已實現全區通辦。
此外,開展問題導向大數據分析改革,服務短板在哪裡,服務成效好不好,用大數據來說話。通過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強對政務工作的監督力度。通過商事合作,引入第三方評估平臺,全面調查大廳政務服務情況、群眾意見與建議等,通過數據分析查找出政務服務存在的短板,對優化服務提出可行性建議,根據問題導向反推需要改進提升的事項,部門優化辦事流程、窗口工作人員提升業務素養。
建設「環境最美」服務大廳 打造「服務最優」服務大廳
羅湖行政服務大廳不僅有高智商與高效率,還擁有高顏值,讓每個來到服務大廳辦事的市民都感受如沐春風。新大廳突破了傳統風格,充分考慮感官效應,整體環境現代、簡潔、舒適,更便民、更溫馨,更加人性化,將1270平方米的空間打造成功能完善、舒適度強的現代化服務場所。以山水長軸為背景牆,將羅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風貌、極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和未來重點規劃片區———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紅嶺金融創新產業帶、口岸經濟帶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悉,在全面梳理2017年區級大廳擴容升級工作的基礎上,羅湖以大廳移址為契機,用發展的眼光將大廳升級與政務改革任務相結合,力爭一步到位。加強與各進駐單位的溝通,特別是專業分廳,強力推動專業分廳與區級大廳的整合,做好各相關單位辦公需求的摸底工作。同時,合理設計布局,打造「最美服務大廳」。在明確需求基礎上,做好功能分區、立面設計、室內裝修等工作,借力科技公司的先進經驗,提出對大廳設備設施升級改造新要求,藉機推動區級行政服務大廳由現代化服務場所向數位化服務場所轉變。
在打造「最優服務」方面,羅湖行政服務大廳推出了專業導辦領辦代辦服務改革。一是導辦。進一步完善導辦領辦代辦服務。通過設置廳內引導指示牌、工作人員主動提供導引服務等方式,引導前來大廳辦事的群眾取號或者提供各種業務諮詢、疑難解答等服務。二是領辦。針對業務量集中需辦理時間較長或因其他原因辦理業務較為困難的辦事群眾,可向服務臺提出領辦申請,由工作人員為辦事群眾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協助其辦理業務。三是代辦。為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特殊服務對象等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在符合法律法規且在辦事群眾給予充分授權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全程協調相關窗口辦理業務或提供上門辦理業務。工作人員將著統一制服並佩戴統一標誌。(記者 郭銳川通訊員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