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廳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分類受理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原付川)近日,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印發《雄安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實施方案》,提出雄安新區將精簡建設項目審批環節,探索推進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告知承諾制,做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工作,擴大企業投資項目決策自由權,企業按規定作出承諾後,實行「先建後驗」,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適時總結試點工作情況,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方案提出,新區進一步提升項目審批效率,進一步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優化網上政務服務。群眾線下辦事進一步便捷,2018年底前,進入大廳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2022年底前,除法律、法規有特殊要求的以外,全部實現「一窗」分類受理,各類高頻事項基本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和群眾辦事辦證環節手續更加簡化,公共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縮短。到今年底,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個工作日以內;2022年底前,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企業從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必須辦理的環節更加簡化,開辦便利度進一步提高。
方案提出,新區將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切實「放」出活力和動力,「管」出公平和秩序,「服」出便利和品質,並在四個主要方面深化「放管服」。
深入實施行政審批改革,不斷提升行政效能
按照「應放盡放,能放則放」的原則,由新區行使有關行政審批權限和管理權限,逐步實現「雄安的事項雄安辦」。建立清單動態調整公開機制,結合機構改革,調整規範已經編制公開的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等各類清單,2019年底前完成調整。實施市場準入正面清單管理,研究制定「河北雄安新區市場準入政策」體系。優化「一枚印章管審批」的行政審批局綜合審批機制,推行行政許可標準化工作。
紮實推進投資審批改革,加速釋放投資活力
制定《雄安新區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方案》,精簡審批事項和辦事環節,提高審批效率,構建決策科學、責任清晰、運行高效、監管到位的投資管理體制。構建智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新模式,2018年初步實現數字平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備案等環節。2022年,進一步優化數字規劃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完善數字規劃平臺審查配套制度。
創新監管方式,進一步管出公平和秩序
建立「兩庫一單」,實行動態管理,逐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提高抽查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模式。持續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方式,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及標準規定,高標準制定和出臺雄安新區安全質量管理辦法。推進金融服務和監管改革,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提高金融管理服務效率,維護新區金融安全穩定。強化公共資源交易管理。
優化服務方式,進一步提供便利和提升品質
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實現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審批、一口進件、全程幫辦、一章發證」;統籌好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層級和模式,構建適應新區需要、體現雄安特色、具有創新示範的新型政務服務體系。大力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打造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