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正在引領信貸變革

2021-01-16 Fintech見聞

對95後的小夏來說,最近有兩個大新聞。

一個是阿里巴巴真的被調查了,一個是螞蟻集團在降花唄的額度!

一、信貸對象的變化

大家為什麼會關心這兩件事,一有消息就全網躁動,特別是年輕人更躁動。

答案在於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支付寶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想借錢,銀行已經不是首選之地,身邊的親戚朋友也不是,「馬爸爸」的花唄借唄才是!

觀察君感慨,馬雲曾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如今真的變成現實了。

我們常見到有人比花唄借唄額度,卻很少聽到有人比能從銀行借到多少錢。

除了螞蟻集團旗下的花唄借唄,還有騰訊微粒貸、京東白條金條、度小滿金融、360借條、馬上安逸花、小米隨星借、美團借錢……

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背後是千萬級,甚至億萬級的用戶。在馬雲引領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大潮下,大家改變的不僅僅是銀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新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和消費行為。

當鋪和錢莊已經被歷史淹沒,又一場借錢革命已然拉開!

隨著借錢對象的改變,很多人再也不用擔心有人來借錢了,就算有人來借,也可以直接向其推薦某某網貸就可以了。借錢者也樂意接受!

只要信用好,額度自然不會低!只要到帳快,利率高低無所謂,不欠人情,不丟面子……

網貸或曰通過網際網路借錢為什麼如此興盛?原因即在如此!

借錢革命不僅僅在於借錢的對象和方式在發生變化,還有市場的主動權在變化。

數十年市場經濟之後,隨著財富的集中,民間資本大鱷的逐步形成和網際網路技術革新帶來的高效資本融通,如今再也不是人找錢的時代了,而是錢找人。

現在的網上信貸市場,似乎已經沒有借不到的錢,只有你敢不敢借,只有費用高低和能借到多少的問題。

二、過度借貸

如今,很多人的第一次借錢經歷,不再是銀行,而是網貸平臺,因此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原本可以去銀行借到利率更低,甚至更多的錢。

很多直接向銀行借過信用貸款的人都知道,綜合年化6%的已經算高了,什麼概念?

一個人向銀行借10萬,整整使用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大概6000元。

然而,通過螞蟻旗下借唄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多少呢?以萬3計(這是比較優質的人群),同樣借10萬,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大概是10950元。日息萬4和萬5那就更高了。

這就是很多人罵「馬爸爸」放高利貸的原因。其實相比其他網貸公司的同類產品,「馬爸爸」還算有良心。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隨借隨還的金融產品就是好,就用幾天要不了這麼多費用。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充滿誘惑的社會,其實這是一劑「毒藥」,很多人用了,就再也難以放下了。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監管介入,「馬爸爸」的金融攤子越來越大!大到富可敵國!大到令人生畏!

也有人或許會有疑問,這些人真傻,為什麼非得找網貸借,費率這麼高。

一方面原因是他們腦海中沒有年化費率等基本的金融常識和概念,另一方面他們急用錢的時候,銀行那邊太慢了。

觀察君曾聽說過這麼一件事:一人找另一個人借錢,說借一萬,一周後願意還一萬零兩百。本打算借錢給他的那個人驚呆了,不敢借了。借錢的人說,幫幫忙,一周後工資發了就還。

這又是什麼概念,如果借一萬一周的利息是200,一年52周僅利息就是10400!

這個人可能不知道或不敢借網貸,因為絕大多數網貸也不敢這麼幹!

714高炮覆滅後,這算是個有些極端的例子,但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特別是傳統金融從業者覺得網貸費率高,而另一些人卻無感,並且用起來樂此不彼。

三、深藏危機

眾所周知,銀行的存貸款基準利率是由央行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金融體系運轉情況審慎確定的,銀行放貸在此基礎上不會有太大的浮動。

如房貸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10%,那已經是大新聞了,關乎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成效。

然而,網貸們的利率水平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可能帶來的潛在危機,以前似乎被忽略了,直到最近螞蟻集團暫停上市才引發關注。

以前大家多是關心網貸合不合法,有網貸侵犯消費者權益問題等。關於網貸可能導致的更深層次問題,也就是傷及國本的問題卻鮮有人提及。

最近盧克文工作室發的一篇文章,有這麼一段: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每朝開國,都會重分一次土地,每到朝代末期,就會出現土地兼併,但大家不知道,之所以農民會賣土地,就是因為在荒年時為了活下去會借高利貸,還不上高利貸,才會賣田賣地,賣兒賣女,金融,是土地兼併的重要打手。

現在有人將老鼠倉包裝成P2P,有人將高利貸包裝成網際網路金融,就是資本再次重演過去土地兼併的故事,將再次忍不住重演壓榨底層百姓的歷史循環。

這就是觀察君要說的,可能會傷及國本的問題。

在中國古代,大部分地主們就算放高利貸,也只能在自己生活的小範圍內,破產的農民成為佃農!一旦地主們再把稅收壓倒破產的農民身上,農民逃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麼社會就要亂了。

如今借錢革命帶來的危機卻是神不知鬼不覺!只有在有些人不得不逃廢債的時候經過媒體報導才泛起點點漣漪。

究竟有多少人背負超過銀行貸款利息水平的網貸,不得而知!假如有一天,他們突然失業一時找不到工作,多少人會逃債不得而知!百萬計,千萬計,有多大規模,他們會不會影響社會穩定,不得而知!

借錢革命本無所謂對錯,下次我們探討該如何應對潛在的危機。

相關焦點

  • 央行加注金融科技布局,行業迎來新變革,薩摩耶數科領跑分賽道
    專家表示,央行旗下設立金融科技公司,是打造多層次金融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提升金融科技創新的整體效率和效果,同時基於其背景,也預計會在安全、可控、穩健發展方面有更大引領作用。近年來科技對金融創新的推動力量明顯加強,對央行而言,除了引領技術創新突破,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其更好履行職責的發展需要和內在需求。
  • 莫讓「網際網路的盡頭是信貸」成事實
    文/孟永輝如果你留意觀察就會發現,現在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平臺都在做信貸,它們會不斷地提醒你有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授信額度,於是,有關網際網路的盡頭是信貸的話題開始出現。其實,並不僅僅只是網際網路平臺在做信貸,即使是很多的銀行同樣在做信貸業務,因為我們經常也會收到某某銀行發送過來的可以授信多少多少萬的信貸額度。
  • 創新科技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帶來更好發展
    「我們以完整的視角審視了中國消費金融的演變,也研判其更長遠的發展方向。」林建明回顧道。  《易經》有言:「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這句話意為洞察趨勢,把握時機,做出適合時代需要的選擇。在網際網路金融的浪潮下,網際網路企業開始聚焦銀行核心業務,催生出網際網路金融新型業態。  當時薩摩耶金服董事長林建明敏銳地觀察到,信用卡正逐漸向網際網路趨勢轉移———從線下到線上的變遷。
  • 薩摩耶數科「智能策略」風險管理體系備受關注 賦能金融科技變革與...
    在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金融風險管理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應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時,如何真正實現金融安全的維護和金融風險的防範,這也是諸多金融科技公司正在探索的主要方向。
  • 中美消費信貸對比:為什麼有頭有臉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都沒有放貸?
    中國當下消費金融從短短十年間的繁榮到2018年的管制,我們的消費金融水平相當於美國1980年的消費金融科技和徵信水平。中美消費信貸科技有20年之差! 不過,中國最彪悍的是,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逾越過傳統信用卡發展增速的天花板,直接再爆增長——2011-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規模高速增長,促進消費金融快速發展。
  • 薩摩耶數科亮相高交會,以人工智慧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新浪潮
    (原標題:薩摩耶數科亮相高交會,以人工智慧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新浪潮)
  • 國際金融中心格局的變革前景與策略選擇
    國際金融中心的演變呈現著從集中走向分散、又從分散走向集中的重要特徵。從13世紀的佛羅倫斯開始,先後經歷18世紀的阿姆斯特丹、19世紀的倫敦、20世紀的紐約、未來的亞太,這印證了金融中心與經濟地位同步變化的特徵。近年來,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呈現出許多重要特徵。
  • 隨手借淺析:兩種商業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客戶挖掘模式
    然而,近幾年,我們不難發現,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不斷出現創新的信貸產品,或是專注現金借貸,或是專注消費分期,例如微粒貸、隨手借、螞蟻花唄、京東白條……,這些產品逐步侵吞商業銀行原有的信貸業務利潤,同時,這些產品的普適性比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產品更具優勢,它們走在商業銀行前面,已經在挖掘著商業銀行原來不願涉獵的次級信貸領域。在種種利益驅使下,各大商業銀行也變得蠢蠢欲動。
  • 雲科貸:中國小微金融的智能時代
    這些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對傳統的網際網路金融來說可謂如虎添翼。雲科貸認為,新技術的應用造就了金融的智能時代,儘管只是一個開端,但是智能金融的絕對優勢卻很快突顯了出來,加快了小微金融的步伐。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日漸成熟,小微企業主和個體經營戶的網際網路普及程度不斷提升,大量數據隨之產生。
  • 玖富林彥軍談中國投資與金融開放驅動新變革
    緊接著於10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本屆年會前夕,在印尼峇里島舉行了「金融再開放 驅動新變革」主題峰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重磅嘉賓聚首,從大的國與國合作的方式出發,共商金融科技企業未來出海的方向。
  • 網際網路金融,逃亡二線城市?
    在「網際網路金融」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今年的網際網路金融「落榜」了。從代表委員熱議「取締餘額寶」,到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再到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5次出現的「健全網際網路金融監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卻不見網際網路金融的蹤影,而是將防範「風險」提及了24次。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怎麼能少了馬雲!
    2012年4月的「金融四十人年會」上,謝平首次提出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之父」。著有《現代公司理財》、《商業銀行戰略管理》、《金融e時代》等作品,網際網路領域出書最多的企業家之一,是當前證券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主要倡導者。
  • 廣州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 科技金融智慧大腦實現科技信貸數據...
    南方網訊 廣州市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元!1月7日,廣州首屆「資金池」「工作站」「特派員」聯動創新大會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辦。資金池發放貸款突破300億元 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廣州市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元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由廣州市科技局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受託管理,每年安排最高資金規模2億元以內的專項經費。資金池在2020全年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的授信支持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累計放貸突破300億元。
  •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銀行:溫吞中的新變化
    上周當了一把評委,參加一家銀行年度金融創新項目獎的評審,近距離觀察了這兩年大熱的金融科技(Fintech)對商業銀行的滲透和影響。
  • 薩摩耶金服藉助科技創新 為金融機構賦能
    在金融行業,科技創新對其影響同樣也不容小覷。科技不僅決定了金融公司旗下產品拓展的界線,也是企業能否打破同質競爭重要因素。  薩摩耶金服作為金融科技浪潮中的「弄潮兒」之一,成立於2015年5月,是提供集產品設計包裝、獲客引流、風險初篩、定價建議為一體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運營主體為深圳薩摩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 注入創新基因 開闢變革新局 給你介紹一位浙江的戰略夥伴
    注入創新基因 開闢變革新局這是一個先行先試,善於借力網際網路因子促成變革的創新者。2018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農行烏鎮支行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網際網路智能科技銀行。以此為開端,農行浙江省分行率先探索「5G+場景」智慧網點建設,創新推出刷臉取款ATM、智能語音ATM、有自主創新專利的智能一站清櫃檯,解決了網點客戶離櫃化、交易脫媒化、服務體驗弱等行業痛點。
  • 網際網路金融:心存戒心還是同臺共舞?
    新華網上海5月1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高少華 王淑娟)網際網路金融近年來在國內異軍突起,不斷向金融業的各個領域滲透;而與此同時,頻繁出現的平臺跑路、倒閉事件,又讓許多消費者對網際網路金融心存戒心。光環之下,網際網路金融究竟該如何擺脫喧囂泡沫,與傳統金融業更好地同臺共舞?
  • 楊濤:理解數位化時代的經濟金融變革
    上世紀90年代的全球經濟高增長確實是信息經濟帶來的正面促進作用,2003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全球動力是寬鬆貨幣政策、房地產加金融。2008年危機打破原有的格局之後,全球經濟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龍頭拉動力,但可以總結的是,在當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情況下,大家多多少少都要追求利用數位化變革來改變一下原有的發展路徑。
  • "雲端大戰"一觸即發 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紛紛搶灘"雲金融"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 (記者 李樹貴) 眼下,網際網路金融巨頭的爭奪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個月」。而一些有遠見的網際網路金融巨頭已經把目光投向「雲端」,紛紛開始布局「雲金融」。
  • 物聯網時代加速到來,康佳用技術創新引領變革式發展
    實際上,不僅是華為,科技公司、網際網路企業和不少傳統企業都在積極布局物聯網。物聯網已在風口浪尖,大批玩家蜂擁而至,能否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一切還不得而知。但如何跑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建造自己的競爭壁壘,才是當下最需要思考的問題。企業入局物聯網,追逐風口還是尋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