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1-01-08 農民小世界

一、腰裡拴一道,相當穿皮襖

這句話說的是在以前的農村,由於經濟落後,農民的穿的衣服都不怎麼樣,在冬天通常穿的都是那種很寬鬆的衣服,很寬鬆的褲子,別看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依然還是很冷,為了保暖,大家都喜歡在腰間系上一根繩子 ,讓衣服和褲子都緊緊的貼在身體上,身體裡的溫度一直在衣服內循環,熱氣跑不出去,就會十分暖和,相當於穿了一件棉襖。

二、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

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養殖牲口,以前在農村,幾乎每家都會養上一兩頭牲口,數量不多,卻是農田裡的好幫手,耕地、拖車一些體力活都得靠它們,牲口養好了,糧食就多了,所以,把牲口照顧好特別重要,在農村,農民經常會把馬和驢圈養在一起,省地方又節約草料,但是時間長了,發現驢越長越壯了,可是馬卻越來越瘦,這是為啥?驢和馬都是單胃草食性動物,但是驢身上有騷氣,如果驢和馬放在一起餵養,馬嗅到被驢騷氣蒸染的草料,就不願吃了,而驢卻聞不到,久而久之,驢就越來越壯,而馬就會越來越瘦。

三、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

經常能聽到農村老人說,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這句俗語意思是說,不管天氣有多冷,千萬不要用燈頭的火來烤火取暖,不管有多餓,不能吃掉要播種的糧食,以前遇到災荒的時候,農民即使已經窮到吃樹皮、啃草根的地步,也不會動自己家的播種糧,為的就是挺過一時的困境,以求來年獲得轉機的機會。這兩句話也是老人經常用來提醒後輩,不管做任何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還要為未來做打算,未雨綢繆,方能臨危不懼,不然會因小失大。

四、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認不到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這句老話兒在農村已經流傳了多年,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一個家族的延續和傳承,在第一代時都是同胞兄妹,感情還比較深,到第二代時,就是老表,關係就比較疏遠了,到第三代,第四代,雖說也是親戚,但幾乎就形同路人了,也反應了親情的單薄和人情味越來越冷漠了。

這些老話都是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多年的智慧結晶,雖然說話語很糙,但所表達的意思卻十分的深刻,農民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呢?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老人常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
    在農村, 老人常說:「馬驢同槽, 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就比較嚮往城市東紅酒綠的生活,而在城市呆久以後小編還是挺想念以前在農村的生活,在農村不僅僅是因為環境優美,而且主要還是人情味重,不像在城市都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生活,也許在那裡住了十幾年,然後連自己隔壁的主人叫什麼都不知道。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啥意思呢?在過去作為農業生產主要的動力,牲畜是非常重要的財務,高頭大馬,大個叫驢是作為財富在家庭之中有著顯著的地位,而且這些牲畜最主要的用途是在缺少機械化的年代,確實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和驢也是農村非常多見的牲畜。
  • 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農村有著不同的文化,也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對於經常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來講,對於農村的一些習俗和文化根本就不陌生,而且已經見慣不慣了,但是對於外來人口而言,他們根本就不懂農村的一些文化,反而對農村只有一個主觀的認識,做出的評判也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理解。
  • 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是什麼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
    農村跟城市不一樣,城市裡人吃畜禽肉,農村人得養,農村人若是不養,城裡人就得挨餓。所以農村裡也有很多關於家畜家禽的諺語,就像這句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馬也好,驢也罷,都是農村人常用的交通工具,馬更是戰爭年代騎兵不可或缺的坐騎。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為啥這樣說?有根據嗎?
    長久以來,農村給人的印象是清淨悠閒,尤其是冬季夜晚的農村,一場大雪落下,整個村莊仿佛沉睡了一般,偶爾能聽到幾聲土狗的吠叫聲,以前農村人口密集,大家都守著幾畝田地過日子,家裡面養些雞鴨鵝,偶爾改善一下生活,那時候的生活可以說得上清貧,一碗肉就能讓孩子高興許久。
  • 農村老一輩常說的「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蘊含怎麼樣的道理?
    它不僅「摭千古之慮,成一家之言」,而且是「逸文不墜於世,奇言不絕於今」,去雅取俗,口傳心授,流傳極廣。它在歷史上名稱繁多,如邇言、俚語、俗言、俗諺、諺語、直語、鄙語、善言、常語、鄙言等等。民間方言俗語中存有大量的俗語,言簡意賅,寓意深刻,比喻形象,鮮明生動。
  • 在農村,老人常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
    農村美好的田園生活,一直以來都是文人筆下,詩意棲居、安放鄉愁的地方,最近這幾年,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都想來農村生活或者居住,一方面是農村的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農村的人情味確實很濃,鄰裡之間也相處的十分融洽,尤其是忙完了一天工作以後,大家都喜歡聚在大街上,談一談感情,嘮一嘮家常。
  • 為何俗語說:「驢馬同槽,瘦馬不瘦驢」?背後是什麼道理?
    為何俗語說:「驢馬同槽,瘦馬不瘦驢」?背後是什麼道理?愛情、親情和友情是人生在世最難割捨的三種情感。關於愛情,我們想要找到一個能與之白頭偕老的人並不容易,但也並不難;關於親情,從一出生就註定了我們應該擁有怎樣的家人;關於友情,高山流水知己難求,友情需要尋找也需要經營。
  • 農村老話: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是啥意思?為啥會馬瘦驢不瘦?
    馬與驢同屬馬屬,它們有共同的起源。因此,說它們有共同的祖先並不為過。但是,馬與驢又不同種,所以,應該說驢是一種「變異的馬」!由此看來,馬與驢的生理特性還是有區別的。那麼,它們的生理特性都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 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啥意思?老祖宗教你生存之道
    傳統文化不僅僅指的是詩詞歌賦,還指的是我們平時的風俗文化,我們所說的方言,所討論的俗語,過年的習俗等等都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相比較詩詞歌賦來說,俗語才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傳統文化,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俗語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俗語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一方面是因為俗語作為老祖宗總結的生活經驗,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總結作用。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沒有道理呢?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臘月頭指的是臘月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那麼馬在這個冬天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餓瘦,但是牛卻不會受降雪的影響。
  • 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
    摘要:農村俗語「驢馬共槽,馬瘦驢不瘦」啥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呢?文/農夫也瘋狂在你們村裡還有人養馬或者是養驢嗎?因為我們這裡地處比較偏僻,在以前村子裡不僅養牛的很多,而且還有很多人養驢,就連養馬的也有幾家,養殖這些大型的牲畜主要是用它們來拖拉一些糧食。
  • 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為啥?告訴你不知道的秘密
    導讀:臘月已到,農村有俗語說,「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為啥?告訴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已經是公曆2021年的1月14日、農曆庚子年臘月的初二。臘月一到,不只是距離辛丑年春節的時間不遠了,就連一些涉及臘月和天氣狀況的農諺俗語也一同被農村人更多的提及和議論起來。
  • 「馬驢同槽會如何?」老農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馬驢同槽會如何?」老農民告訴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往今來,塵世間熙熙攘攘,芸芸眾生都在這同一空間生存,民間俗語說「嘎魚找嘎魚,鯽魚找鯽魚,啥樣人找啥樣人」,不僅自然界裡的動物們如此,不同類別的動物在一起飼養,會出現不盡人意的結果;而人類更是如此,性情差異太大的人在一起生活,也會感到太累。而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馬驢同槽會如何?」朋友們你想知道嗎?
  • 農村俗語:「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以前農村常說的一句俗語叫「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但是現在很少聽到這句話了,現在似乎毛髮旺盛的男人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甚至噁心,相反奶油小生才是人們的最愛。
  • 農村俗語:「人老奸,驢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你聽說過嗎?
    在農村一些老人總喜歡給自己的後代們講道理,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經驗影響後輩,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他們明白不少道理那樣在日後的生活中也能夠更加順心,雖然這些老人沒有讀過多少書,對於書本上的東西了解的比較少。
  • 農村俗語「人老奸、驢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原來是這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語,如果是在農村長大,家中又有老人的話,那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聽過一些俗語。其實,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借鑑價值的。那你可聽說過「人老了奸、驢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這句俗語呢?這句俗語在不同的地方版本也不同,有些地方也說成是「人老奸、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其實,不管說法如何變化,意思都差不多的。人老了奸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人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就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多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經驗豐富了,也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人老了奸,驢老了滑 ,兔子老了鷹難拿,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人至今還會說一些老俗語,這些俗語城市農村都比較通用,留下來的每一句都是人們的智慧和總結,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的道理,這些你知道嗎?偷雨不偷雪,偷風不偷月這句話看起來並不好理解,其實它講的是關於防盜的問題,在以前的農村治安差,村子裡經常會有小偷,而這些盜賊也都是選擇在颳風和下雨的天氣進行偷盜,在下雨時,雨聲可以掩蓋他們的腳步聲,在下雪天會留有腳印,所以他們不會在雪天出來活動,所以就會在颳風等惡劣的天氣出來活動,如果在月光比較亮的天,視線比較好容易發現他們。
  • 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惜談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許多文化都是在勞動的土地上創造的。雖然城市化進程很快,但是在我國的廣大農村裡,依然有許多農民們在辛勤的勞作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流傳,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幾個關於人身體上毛髮的俗語,看看這些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吧。農村人的俗語有時候話說得比較糙,但是其實也是蘊含著不少道理,如果我們覺得粗俗,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沒聽懂是什麼意思。比如這一句:「男人無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