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裡拴一道,相當穿皮襖
這句話說的是在以前的農村,由於經濟落後,農民的穿的衣服都不怎麼樣,在冬天通常穿的都是那種很寬鬆的衣服,很寬鬆的褲子,別看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依然還是很冷,為了保暖,大家都喜歡在腰間系上一根繩子 ,讓衣服和褲子都緊緊的貼在身體上,身體裡的溫度一直在衣服內循環,熱氣跑不出去,就會十分暖和,相當於穿了一件棉襖。
二、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
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養殖牲口,以前在農村,幾乎每家都會養上一兩頭牲口,數量不多,卻是農田裡的好幫手,耕地、拖車一些體力活都得靠它們,牲口養好了,糧食就多了,所以,把牲口照顧好特別重要,在農村,農民經常會把馬和驢圈養在一起,省地方又節約草料,但是時間長了,發現驢越長越壯了,可是馬卻越來越瘦,這是為啥?驢和馬都是單胃草食性動物,但是驢身上有騷氣,如果驢和馬放在一起餵養,馬嗅到被驢騷氣蒸染的草料,就不願吃了,而驢卻聞不到,久而久之,驢就越來越壯,而馬就會越來越瘦。
三、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
經常能聽到農村老人說,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這句俗語意思是說,不管天氣有多冷,千萬不要用燈頭的火來烤火取暖,不管有多餓,不能吃掉要播種的糧食,以前遇到災荒的時候,農民即使已經窮到吃樹皮、啃草根的地步,也不會動自己家的播種糧,為的就是挺過一時的困境,以求來年獲得轉機的機會。這兩句話也是老人經常用來提醒後輩,不管做任何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還要為未來做打算,未雨綢繆,方能臨危不懼,不然會因小失大。
四、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認不到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這句老話兒在農村已經流傳了多年,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一個家族的延續和傳承,在第一代時都是同胞兄妹,感情還比較深,到第二代時,就是老表,關係就比較疏遠了,到第三代,第四代,雖說也是親戚,但幾乎就形同路人了,也反應了親情的單薄和人情味越來越冷漠了。
這些老話都是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多年的智慧結晶,雖然說話語很糙,但所表達的意思卻十分的深刻,農民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