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驢同槽會如何?」老農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2021-01-08 天天細談情感

「馬驢同槽會如何?」老農民告訴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往今來,塵世間熙熙攘攘,芸芸眾生都在這同一空間生存,民間俗語說「嘎魚找嘎魚,鯽魚找鯽魚,啥樣人找啥樣人」,不僅自然界裡的動物們如此,不同類別的動物在一起飼養,會出現不盡人意的結果;而人類更是如此,性情差異太大的人在一起生活,也會感到太累。而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馬驢同槽會如何?」朋友們你想知道嗎?

只要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馬的性情比較「通人氣」,經過馴服後,就徹底改變了「脫韁野馬」時的狂野,開始循規蹈矩,基本可以對主人百依百順,久而久之,就會對主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而毛驢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它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即使經過馴化,對它也不能太掉以輕心,稍不如意它對主人也會踢咬。

如果把馬和驢拴在同一個槽子上飼養,驢就會欺負馬,不讓馬吃草。而毛驢又是直腸子能吃又能拉糞,給多少吃多少,不知饑飽,這樣就致使馬搶不上槽子,經常吃不飽。時間長了毛驢會越來越胖,而馬會逐漸消瘦,因為兩個動物的草料,大部分都讓驢吃了。

當然有的農民看到這個情況,會用鞭子抽打毛驢,可是毛驢記吃不記打,就是打死它也不會改變搶食的習慣。然而鞭打毛驢,也會使同一槽子上的馬受到驚嚇,會誠惶誠恐,就更不敢和毛驢搶食了。

周所周知,馬愛乾淨,更是「細食」,如果草料上有了異味就會不吃,寧肯餓著。而毛驢卻非常髒,喜歡在草木灰上打滾,而且覓食性能非常好。如果把馬和毛驢,共同拴在一起進行餵養,那麼馬的食慾會越來越差,當然就開始變瘦了,而對毛驢卻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聰明的主人,不會把生活習性相差太大的兩種動物,強制放到一起餵養,因為他們懂得劣根性強的動物,會欺負溫順的動物,會使優良品種的動物最後瘦弱不堪。

我們知道了動物世界必須要「物以類聚」,那麼在高級文明的人類群體中,也必須要遵循「人以群分」這個道理。否則就會出現安分守己的人一直被壞人欺負,苦不堪言。因為動物中,毛驢和毛驢同類,拴在一起餵養,它們已經習慣了爭搶的生活習慣,所以就不會難以適應「叢林法則」,同理,人類也是大致如此吧!

因此農村在有生產隊的時候,好心的村長在分配社員幹活時,會把那些調皮搗蛋的人組織在一起勞動,讓比較狠的人看著他們,採取一定的措施,也能夠多幹出活來。而把遵規守距的人安排在一起,他們會自覺勞動,那麼這個村子一定會風清氣正,任何時候都會豐衣足食不會挨餓。

反之,不好的村幹部,讓偷奸耍滑的人和厚道人在一起幹活,那就會「鞭打快牛」,懶人閒來無事,老實人不堪重負。那麼這個村子的管理一定烏煙瘴氣,弱肉強食的現象,會當成理所當然,把本來美好的「大集體」生活,就被貶低得一無是處。

當然歷朝歷代社會也是這樣,一個比較清明的時代,會各盡所能因材施用。而迂腐不堪的古代某個時期,就出現了大家說的:該讀書的人在放豬,該放豬的人卻在讀書。讓讀書人放豬就會大材小用;讓放豬人去讀書,他也會頭疼不已。最後的結果就是社會上整個風氣一團糟糕,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快樂。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你知道「馬驢同槽結果會如何嗎?」那就是又髒又懶貪吃的驢,最後是越吃越胖,而溫順的馬卻瘦弱不堪。老農民最後想說:「我們不僅要知道物以類聚,更要明白人以群分,只有這樣人們才會幸福,對於這個說法你認同嗎?」

相關焦點

  • 「果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給這個聚會起什麼名字好呢?」哈哈哈哈
    果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給這個聚會起什麼名字好呢?假臉聚會?妖魔鬼怪?感覺都無法形容這個聚會的古怪啊為什麼麵條裡加了個雞蛋就知道自己該走了,小編沒有被女孩子約回家過,評論區能有網友跟小編講一講嗎?就算是假的這影響也不太好吧讓你騙人家小青蛙吃空氣,被咬了吧,要不是這個動圖小編都不知道青蛙是會咬人的這就是被催眠了的效果吧,下意識以為假手也是自己的手說實話它們踢得都比某些臭腳踢得好多了,大家認同小編這個說法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
    在農村, 老人常說:「馬驢同槽, 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在農村你可以到處看到這種聚在一起的阿婆們閒聊的身影,而在閒聊的時候,老人們也會偶爾蹦出一些俗話老語,不要認為這是他們自己胡編亂造的,這些俗語往往是祖輩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其言簡意賅,非常生動形象,在我們民間廣為流傳。
  • 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飼養技巧:「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這句話很多小夥伴們乍一聽的時候都不理解是什麼意思,接下來讓小編給大家解釋一番吧。其實這句話是關於養殖方面的,我們都知道農村人們喜歡養一些牲畜,不管是用於勞動力還是用於家裡,自己使用方便,多少都會養著一些。
  • 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是什麼意思?為何馬瘦驢不瘦?
    所以農村裡也有很多關於家畜家禽的諺語,就像這句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馬也好,驢也罷,都是農村人常用的交通工具,馬更是戰爭年代騎兵不可或缺的坐騎。但是為什麼把馬和驢放在一個槽裡養,體形完全蓋過驢的馬反而會瘦了呢?可以說,這是我們祖先的智慧,是他們發現了養馬和養驢之間的區別,從而得出了教你如何養馬或者養驢的經驗之談。
  • 農村老一輩常說的「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蘊含怎麼樣的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在小編農村老家,是老一輩人常說的,就是「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蘊含怎麼樣的道理。「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就是養殖方面的知識,大家都知道在之前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兩頭牲口,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卻一個農村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好幫手,農田中的犁地、耙田、拖車等體力活都得靠它們,牲口養好了,不僅可以減少自己的體力勞動,更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大的財富,所以,農民們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牲口照顧好。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二、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養殖牲口,以前在農村,幾乎每家都會養上一兩頭牲口,數量不多,卻是農田裡的好幫手,耕地、拖車一些體力活都得靠它們,牲口養好了,糧食就多了,所以,把牲口照顧好特別重要,在農村,農民經常會把馬和驢圈養在一起,省地方又節約草料,但是時間長了,發現驢越長越壯了,可是馬卻越來越瘦,這是為啥?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為啥這樣說?有根據嗎?
    在長時間的生活過程中,人們照顧這些牲口也有了一些經驗,以前村裡有戶養驢的人家,懂得很多養牲口的技巧,不過前幾年,這戶人家蓋新房子的,終於把家裡最後一頭驢給賣了,如今在我們村裡很難再找到養牛、驢等牲口的人家了,不過一些老人雖然不養了,但還是會說一些經驗技巧。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說的是啥意思呢?在過去作為農業生產主要的動力,牲畜是非常重要的財務,高頭大馬,大個叫驢是作為財富在家庭之中有著顯著的地位,而且這些牲畜最主要的用途是在缺少機械化的年代,確實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和驢也是農村非常多見的牲畜。
  • 為什麼很多人常說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多了,自己也會變優秀的
    很多人經常說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多了,自己也會變優秀的。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古有孟母三遷,如今也有高價甚至天價學區房,環境真的很重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特別重要,你會變成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即使不是,也不會差距太多的。你接觸什麼樣的環境,你就會被環境所影響,接觸什麼樣的人,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 實拍河南老農民自製風乾肉,一掛就是倆月,過年是最好的下酒菜
    實拍河南農村老農民的風乾肉,風乾肉你吃過嗎?顧名思義風乾肉就是在風吹下自然風乾的,我們一起看看老農民的風乾肉。看著就垂涎欲滴,肉還想滴油,這已經風乾有兩個月了,前期老農民在肉上撒上鹽,抹上醬油,用塑膠袋悶上一星期後開始拿出來風乾。
  • 海底「老農民」:我在海底種田放牧養小蝦
    它們會圈出自己的農場,趕走闖進自己農場的其他魚類。更厲害的是,它們還會「葷素搭配」,合理配比自己農場內不同藻類,主食該種多少,蔬菜該種多少,樣樣井井有條,而且它們還會清除農場內雜草——主要是自己不喜歡吃的藻類。雀鯛科的魚堪稱魚類中經驗豐富的「老農民」了。
  • 「Feather your own nest」該如何理解呢?肯定不是字面意思哦!
    與feather有關的短語表達:(1)birds of a feather 物以類聚、一丘之貉因為鳥類的羽毛都是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的,所以用來形容物以類聚。例句:We are birds of a feather. 我們是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 泰木谷,嘉之會也
    「乾」卦文言曰:遠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泰木谷作為草根一族的創業平臺,每個人對泰木谷的理解都不同,因為所站事物的角度不同,思維意識就不同,那麼最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嘉之會也,萬事亨通。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找人找貨找同志」。在泰木谷,事業平臺,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才能透過事物現象看本質。首先,找什麼樣的人呢?
  • 越是看不起你的人,越會用這三種方式對待你,遇到了要遠離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儘管他們的出身不同,但他們依然可以在一起交談。身份等級不是阻礙人們交流的一個障礙。真正阻礙人們交流的是三觀,三觀不同的人很難走到一起,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是讓兩個三觀不一致的人接觸,很有可能會發生衝突。
  • 大巴師傅給流浪狗吃包子,以為會一口沒,然而狗狗的反應讓人心疼
    大巴師傅給流浪狗吃包子,以為會一口沒,然而狗狗的反應讓人心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養狗狗的人,有些主人還會給狗狗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或者是給狗狗買很多好玩的玩具,有些條件比較好的鏟屎官,給狗狗吃的糧食都是進口的,有些人狗狗吃的食物比人吃的食物還貴,所以有會不少網友感嘆自己活得還不如一隻寵物狗。
  • 大巴師傅給流浪狗吃包子,以為會一口沒,然而狗狗的反應讓人心疼
    大巴師傅給流浪狗吃包子,以為會一口沒,然而狗狗的反應讓人心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養狗狗的人,有些主人還會給狗狗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或者是給狗狗買很多好玩的玩具,有些條件比較好的鏟屎官,給狗狗吃的糧食都是進口的,有些人狗狗吃的食物比人吃的食物還貴
  • 訓狗三件套,教你如何理性訓狗
    狗狗在長期的和主人的接觸下,會去下意識地模仿主人的行為。如果你想要一隻禮貌待人的狗子,那麼你要以身作則以禮待人,注意一下你在狗子面前的形象。所處的環境,和身邊的人群都有關係,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警犬所處的嚴肅環境,和家裡的差別太大,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寵主們,記住了嗎?
  • 農村老話: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是啥意思?為啥會馬瘦驢不瘦?
    它一般會以「聞」的方式去感知近距離的陌生物品或動物。並且,馬能夠通過嗅覺遠距離辨別大氣中的微量水汽,從而使之能夠尋覓到幾裡地以外的水源和草地。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供馬食用,但馬會拒絕採食或採飲。據說,馬在草原上吃草時,能夠通過嗅覺感知哪些草有毒,哪些草無毒。對於有毒的草是絕對不會去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