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人類是渺小的是嗎?為什麼?

2020-12-04 科學獵奇

在大自然中,人類是不是渺小的?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自然的範疇很廣,就拿地球來說,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甚至空氣都屬於自然的範疇。而地球上的生物只不過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更不用說生物中佔比較小的人類了。

相對的「高度」

毋容置疑的是,人類確實是現存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生物之一,我們有著其他動物不具備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站在當下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可以藉助各種發明和創造來彌補我們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我們沒有翅膀,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但是,我們的科學家可以造出飛機、飛船,幫助我們實現飛天夢,我們的遊泳能力也不如魚兒,但是我們可以藉助輪船、潛水設備,去到海洋生物都無法到達的海底等等。

相對於現在已知的生物,我們人類確實有一定的高度。但是,這僅僅是相對的。

人類對於地球

地球誕生於距今46億年前,那時地球上還沒有生命出現,地球在無生命的狀態下度過了無生代,直到10億年後,地球上才出現了生命,那就是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從已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看,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藍藻。之後地球上的生物歷經了數次的大爆發和大滅絕,到了距今約800萬年前,人類的直系祖先古猿才出現。也就是說,從開始到現在人類滿打滿算不過生存了800萬年,而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中比人類起源早的生物多得是,比如鱷魚(距今2億多年前)、蝙蝠(距今約1億年前)、蛇類(距今約1.5億年前)等等。

而且人類只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下的一個科,其他的生物,僅僅是植物就有24個綱,116目,1000多個屬和1萬多不同的種類。

因此,人類對於地球來說,與其他的動植物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以地球生存的一類生命體而已。況且要比數量,人類的數量也比不過昆蟲、老鼠等等這些動物。

總結

人類是否渺小是有相對性的,相對於我們現在常見的生物,我們人類確實不渺小,甚至有些高高在上,但是相對於地球來說,人類就非常渺小了,而大自然甚至包括宇宙,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確實很渺小。

相關焦點

  • 海豚為什麼這麼喜歡人類?原來在海豚眼中,人類長這個樣子!
    大自然中正是因為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才使得自然界這麼的豐富多彩,這次疫情也讓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了動物本身,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 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警示: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將走向滅亡
    中文版配音陣容十分耀眼,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湯唯分別為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紅木、花發聲。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
  • 王者與大自然
    這樣體型的巨鱷,幾乎沒有天敵;除非,是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顯得那麼渺小;任何生物,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人類也一樣,保護好大自然!保護好生態平衡!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於是,人們開始對大自然進行有意識地模仿,從大自然汲取營養,請大自然開拓思路,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了。仿生設計並不是單純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動物、植物的生長機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態的規律,結合設計的自身特點,而適應新環境的一種創造。
  • 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它是真的殘忍嗎?
    ——《伯勞》在人類心目中對外表可愛、靈動、羽毛絢麗多彩的鳥類的喜愛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會學人話的鸚鵡,又比如會開屏的孔雀等等。除了本身非常兇猛的鷹隼之外,在人類的心中,鳥都屬於溫和型的,對人類沒有什麼危害的動物。不過,世界上的鳥類成千上萬種,一般人對鳥類的認知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並不知道其實在鳥類中,有些看似外表小巧可愛的小鳥兒,也有十分兇猛的。
  • 人類真的很渺小
    但現代我們在動物面前其實依舊渺小,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還挺高大不過是種可笑的誤解。話不多說,上圖。人類如何抵擋?稜皮龜:體大,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者
  •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如下圖,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粒灰塵一樣渺小,就連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著有小說《三體》的劉慈欣看過照片後都表示:地球真的太渺小了。
  • 親身感受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絕對震撼!(多圖)
    1釐米這就是人類的手(還用說嗎?),人類用雙手創造了世界。10米這雙手的主人正在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10億公裡這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我們已經基本看不見地球了。1000億公裡這個距離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人類最遠的旅行者1號也沒有離開太陽系。然而這個數字根本不值一提,在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單位是光年。
  • 宇宙中的地球是孤寂渺小的,用比喻來說:一整片沙漠中的一顆細沙
    在人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前,我們對世界和宇宙知之甚少。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在古代,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但他們不知道它有多大。在古代,人們對仰望星空知之甚少。很久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
  • 海洋中那些體型龐大的生物,非洲象與之相比也顯得渺小
    海洋深處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未知而神秘的領域,在這裡有著我們很多未曾了解過的生活,即使我們人類多年來孜孜不倦的探尋海洋的秘密,但依然有很多地方是我們不曾了解到的。單單只是了解到的那些海洋秘密,也足以讓我們感到萬分驚奇,我們都知道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應該就是大象了,而大象中又屬非洲象為最大,非洲象最大的甚至能夠達到五噸,這樣體型龐大的大象也是讓人覺得非常驚訝。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海洋中也有著非常大型的海洋生物存在。陸地上最大的非洲象,在他們面前簡直就像是小螞蟻一樣。
  • 聽華晨宇的《蜉蝣》,感嘆人類之渺小,一切煩惱皆是過眼煙雲
    再者,《新世界》中的作品的確夠深奧。找尋華晨宇的音樂寶藏,一首《蜉蝣》,遨遊太空,潛入深水,細細聽來,突然感覺人類的渺小,什麼煩惱,什麼憂愁,全部不值一提。很難想像華晨宇對於這首歌的理解非常到位,詮釋中,能夠感受到蜉蝣的渺小,又能感覺它的偉大。蜉蝣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種族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它是一類原始而美麗的昆蟲,起源於石炭紀,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的歷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
  • 鯨魚體積那麼大,為什麼會怕體積渺小的海鷗?看完我笑的直不起腰
    鯨魚的體型那麼大,為什麼會怕體積渺小的海鷗?鯨魚是個鮮有天敵的動物,鯨魚分為專門吃魚蝦的鬚鯨和專門吃大型海獸的齒鯨,鯨魚的天敵也就是齒鯨了。而地球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也是鯨魚的天敵,每年被人類捕殺的鯨魚佔了鯨魚死亡原因的一半。除了正常死亡和被齒鯨捕殺的鯨魚以外,還有一個鯨魚殺手是出乎了所有人意料的,那就是海鷗。
  • 大自然中,大多數雄性卻比雌性美?反觀人類,女性比男性更漂亮
    在大自然的動物界之中,很多動物種類中的雄性往往比雌性更加好看,甚至有些雄性動物可以用妖嬈來形容,就比如說我們人類非常熟知的孔雀,而會孔雀開屏的就是雄孔雀,因為有著非常漂亮的翅膀,所以當雄性孔雀開屏的時候,幾乎是光彩動人,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同時也十分吸引動物界中雌性孔雀的眼球。
  • 巨齒鯊沒有天敵,為什麼還是滅絕了?人類的命運也會如此嗎
    很明顯,為了突出巨齒鯊的可怕,電影中巨齒鯊的形象被誇大了,雖然巨齒鯊的身形龐大,但在記載中,它們的體型是比不上鯨魚的,而在電影中,鯊魚的身軀甚至堪比航母了。在希臘語中,巨齒鯊的意思是「巨大的牙齒」,這種頂級肉食動物的咬合力超過20噸,比起恐龍時代的霸主,霸王龍還要誇張,是地球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
  • 看完才知道人類多麼渺小
    據計算,上海市的佔地面積為6340平方公裡,如果將上海市比作一個圓,這個圓的直徑大概在90公裡左右,而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大概在10萬光年左右,如果將銀河系縮小成一個直徑和上海相當的圓的話,你知道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 除了人類,大自然中還有什麼動物能夠使老虎減少?
    導讀:除了人類,大自然中還有什麼動物能夠使老虎減少?老虎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貓科動物,也是貓科動物裡面體型最大的,曾經有記錄說是在野外發現了350千克的東北虎,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人類的一個大胖子,比如說奧尼爾也才147公斤,相當於兩個奧尼爾還要多,達到了這種重量的,除了大象這種體型巨大的動物,基本上也就沒有敵手了,即便是科迪亞克大棕熊,也不可能是它的對手。不過老虎就算是這麼厲害,但是在自然界裡面,數量卻十分稀少,連一些食草類動物也都不如,華南虎這個亞種還野外滅絕了,如今只有生存在動物園裡面。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老虎的生存能力低呢?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能有人會說了,塑料垃圾汙染再厲害,只要我們不去主動吃塑料那就沒事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這麼想,那可能就大錯特錯了,科學家在人類的體內同樣發現了不少的塑料顆粒,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而且人體內的塑料顆粒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前進,富集的程度也越來越嚴重。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切的病都是吃出來的,人體內存在著不少的塑料顆粒,那自然也是我們吃進去的。
  • 一組數據告訴你,人類以為的廣闊地球,究竟有多「渺小」
    對於人類來說,地球是廣闊的,對於宇宙來說,地球是渺小的,但無論怎樣,它的奧秘壯麗和宏偉,都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索。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當然,70億人口確實不算多,因為每個成年人身體中的原子數目約位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與這個數字相比,70億人口真的算不了什麼,如果數字還不夠直觀,那麼可以想像一下,地球人口數量與人體中的原子數量比較,就相當於將蘋果與地球進行了比較。
  • 西遊記~喀拉峻大草原:鬼斧神工,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溝底,銀白色的雪融水九曲迴旋,如臥龍盤踞,又似纏繞在谷底山坳中的白色匹練。不時,還有噠噠的馬蹄聲從山坳中隱約傳出,象一聲聲劃破寧靜天空的遠古打擊樂,清脆悅耳,猶如天籟。這些靜默的方山、峽谷、峭壁,巉巖,自然天成,鬼斧神工,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份厚禮。在闊克蘇大峽谷的東面,靜靜地綿延著一道道如同雕刻一般的銀白色河流,鑲嵌在石崖危聳的深邃幽谷中,盤旋跌宕,酣暢大氣。
  •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無數動植物的家園。地球自誕生以來,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演變史中,地球上曾更換過許多的霸主,恐龍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恐龍曾統治地球長達2億年之久,但最後還是被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