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社恐的年頭,可以一直叫外賣就好了

2021-01-08 海峽網

本文轉載自「 新周刊」,已獲得轉載授權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曾為人際交往劃分過四個距離,比如親密距離約為0.15米至0.44米,個人距離大概在0.46米到1.22米左右,熟人間的社交距離為1.2米到3.7米,比較正式的公眾距離則在3.7米到7.6米之間。

可惜的是,人的內心遠沒有科學那麼理性精準。

對於一個社恐來說,在公交地鐵上被迫摩肩接踵的公眾距離,可能還算不上什麼,反正在人流中當個小透明而已。

當代青年最尷尬的社交時刻,莫過於斑馬線對面走過來一個似熟非熟的同事。/圖蟲創意

 

真正讓人惆悵不已的狀況往往發生在兩個熟與不熟的人之間——比如,下班若是碰到一個半生不熟的同事,兩人不巧在電梯獨處,甚至還有可能走上同一個方向、坐上同一趟地鐵,難免內心躊躇,舉步維艱。

01、網際網路拯救社恐

在今天,社交恐懼症已經算不上什麼新鮮事。說到底,社恐群體無非就是更適應獨處的生活方式,喜歡呆在家裡,遠離人群,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於普通的社恐來說,解決生存問題才是頭等大事,硬著頭皮也得走出家門。

事實上,網際網路時代真的很適合社恐生存。

不信的話,如果讓社恐們票選改變人類生活的十大發明,外賣多半會被投入前三甲。

外賣可以拯救懶癌,同樣也可以拯救社恐十級,連化妝品都不用和櫃姐周旋了。

畢竟,一個人待著也餓不死,只要手機還在、WIFI沒斷,點個外賣便能解決一日三餐。

 

想吃五星級大餐?動動手指就能下單;還是想親自下廚?送魚送蝦送青菜也很方便。從吃穿用度到鍋碗瓢盆,就沒有什麼是外賣不能送的。

反正,只要放在門口,社恐完全不用擔心和任何人接觸,連短接觸的照面過程都可以省卻。

下班遲了、煲劇正酣、賴床未起,都只需要一句「放門口就好了」,外賣小哥幫你解決所有社交不必需。

除此之外,各大群聊可以滿足社恐的社交需求,影視綜遊戲都可以用一臺手機滿足,至於工作,雖然總有社恐去上班,但網際網路好歹也為大家提供了不少足不出戶也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機會,視頻博主、自由撰稿人、在線培訓……總有一份工作能養活真正的社恐。

上班?不存在的;社交?也完全不必要,網絡與外賣可以聯通一切生活所需,就算不能治癒社恐,也能夠好好過日子。

我們這個時代,一個人在家不僅餓不死,還能活得很好。

 

02、叫外賣,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當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外賣依然是社恐人士最好的朋友,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如果沒有依託網際網路的外賣APP,等著社恐人鼓起勇氣打電話叫外賣,那可能就要餓暈了。如果說,13世紀發明的眼鏡拯救了近視眼,那外賣,就拯救了社恐的日常生活。不想和室友一起去飯堂,我可以叫外賣;

不想下樓面對餐廳的人聲鼎沸,我可以叫外賣;不想參加無聊的親戚聚會,我還是可以躲在家裡叫外賣。

不想在甜品店等位,那麼外賣小哥可以為你在線排隊。

其實,我們當然心知肚明,無論眼前的是熟人還是陌生人,社交這件事都有很多讓人累覺不愛的地方,譬如備受年輕人唾棄的勸酒文化、將春節塗抹成大型催婚現場的拜年走親戚、又或是凡爾賽文學大賞的同學聚會。

只不過,有人習慣了積極面對,有人則更願意一個人快樂而已。

事實上,一個人快樂真不算什麼大事。對社恐們來說,外賣輕輕鬆便能解決「不想下館子」的難題,足不出戶享受各大飯店的美食已是司空見慣。但在網際網路科技的加持下,外賣能夠支撐起的卻遠不止是社恐的一日三餐,還解決了無數需要和人打交道的生活大小事。

外賣小哥可以讓你不出門就下館子,不買菜就自炊食。

客廳裡的果盆、浴室裡的捲紙和洗潔精、用完的文具和面膜都可以交給外賣解決;沒空「應酬」家裡的毛孩子,有些外賣還能提供上門遛狗服務;不舒服的時候,還能「指使」外賣帶藥應急……

再加上,有些外賣平臺已經「幾乎」可以買到一切,就連修燈泡這種事,對於一個精通網際網路的社恐90後來說,不過就是一個「沒有人在家時上門」的選擇。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都已成為很尋常的生活場景。

外賣已經滲透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當中,甚至成了相聲的包袱。/《德雲鬥笑社》截圖

在這一點上,那些喜歡嘮叨的爸爸媽媽,其實和宅在家裡的社恐娃們也一樣。就像餓了麼最近推出的微電影一樣,那群武漢街坊的生活,全都離不開王一博飾演的9785號藍騎士,但這群在過早時拉家常的大爺、阿姨和小姐姐,可沒有一個是社恐。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社恐,完全可以「宅」得更理直氣壯一點的嘛。

 

03、大家都離不開外賣

    那就不要口嫌體正直了

不得不說,外賣在普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是被2020年「催化」過的。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外賣小哥穿梭在封城、隔離、封閉的城市或小區,提供從送菜送餐到遛狗扔垃圾的服務,爆發出超乎想像的小宇宙。大概就是這麼個原因,餓了麼直接將「外賣小哥」的名號也升級迭代了一通,變成了活力四射的「藍騎士」。

其實,這也是王一博主演那部微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試想,那些武漢街坊今天能夠坐在一起過早嘮嗑,誰又不曾依賴外賣小哥,撐過了那段封城的特殊時期。

所以,歷經2020年的洗禮之後,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離不開外賣帶來的方便快捷, 整個社會漸漸都離不開這麼一個「萬能的」朋友。作為一個小小的社恐,其實就有什麼理由改變自己了。

疫情期間,藍騎士們也為無數醫護人員和在家隔離的人們送去物資。

 

從本質上說,社恐依不依賴外賣,其實就和要不要逃離那些讓人尷尬的社交場面,能不能躲在網絡世界圈地自萌一樣,只不過就是可供自由選擇的生活方式而已。

即便不是社恐,普通人也多想逃離那些讓人累覺不愛的社交場合。在這一點上,社恐還更坦白一些,對吧?

羅素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這其實便是自由的坦途。只不過,我們總是因與人不同而惴惴不安,因為他人的不同而妄自揣測。

但其實,只要能夠養活自己以及不給別人添麻煩,生活真的不應該有太多所謂。

相關焦點

  • 上遊•文薈丨「我是社恐。」「我也是。」
    乍一聽好像不符合邏輯,畢竟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被教導: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哪怕是緊張、痛苦這些負面情緒。比方說小時候,不敢自己睡,一關燈滿腦子都是鬼故事,可跟父母抱怨的話,家長總會說,「都這麼大人了,還怕黑,羞不羞啊」;長大後和戀人分手,朋友安慰我:「你得換個思路,離開這顆樹,以後還有一大片森林,該開心才對,有啥可傷心的。」
  • 讓一個社恐人崩潰有多容易?成年人的社交,社恐人怕了
    對於「社恐」而言只要踏出家門他們的社交噩夢就開始了這諾大的城市沒有一處能讓他們感到放鬆為了避免社交只有別人想不到的沒有「社恐青年」做不到的當然在現代社會社恐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從騷擾電話裡知道你的姓名工作學歷的推銷大哥到街上拿著瓶噴霧就往你腳上噴的擦鞋小弟
  • 社恐的人最怕這幾件事……
    由於社交恐懼症已較為普遍地存在於年輕人中,因此網絡上關於社恐的話題也有很多:#當代社恐最想逃離的瞬間#、#社恐人群的噩夢#、#社恐的三大表現#,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團建就是社恐大型災難現場,好在我有「保命絕學」——@瀟瀟灑灑尚好(28歲,被社會反覆捶打的近中年男子)對於社恐們來說,大型聚會猶如修羅場,讓人尷尬到起雞皮疙瘩。
  • 社恐的真實寫照:拒絕一切的開始,因為你害怕被拒絕
    和朋友聊天,總是聽到他們這樣的嘆息和吐槽:我每天起來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的爸爸不是李嘉誠,而是豬肉榮;為什麼我長得這麼帥,可是掉那麼多頭髮;為什麼那些人長得這麼醜,可是不掉頭髮;為什麼我這麼多才多藝,可是我社恐;那些人又膚淺又沒腦,可是現充!
  • 奇葩外賣訂單,顧客:失戀了,小哥可以為我畫只小腦斧嗎?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面喜不喜歡點外賣的呢?我想很多的學生,白領都很傾向於點外賣的吧,畢竟都是因為「忙」的嘛,白領忙著上班,學生們就牛批了,忙著在寢室裡面打遊戲哪有時間出去吃飯的嘛!有些人呢,就在這外賣單上玩起了花樣,常常弄得賣家哭天喊地的。
  • 聽說你社恐?巧了,狗也是
    狗子也社恐 狗的「社恐」就是恐懼情緒的一種,這種感覺與不熟悉的人或狗所帶來的恐懼感密切相關。 來自赫爾辛基大學獸醫系的博士後研究員詹妮·普魯寧(Jenni Puurunen)等人針對狗的社恐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們從一項涉及14000隻狗的行為學調查中篩選了近6000隻狗的數據集,從而分析容易使狗產生社恐的影響因素。
  • 外賣女孩摔壞食物含淚道歉,顧客給了五星好評: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近日,湖南長沙一顧客取外賣時,發現送外賣的女孩滿臉淚水,還不停地道歉,稱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外賣也掉地上了,讓顧客先打開看一下,不行的話可以賠錢。顧客打開後發現飯菜沒有問題,就給送外賣的小姑娘打了五星好評,因為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 《令人心動的offer2》周深太可愛,社恐小日常:我拿恐懼當飯吃!
    文|葡桃兒你社恐嗎?這絕對是一個發自靈魂的疑問……害怕手機鈴聲、害怕微信長語音、害怕別人和我說話……甚至是怕別看看到自己。這絕對是真正的社恐小可憐的日常,原本覺得明星們都光鮮亮麗的一定沒有這種社恐的情況。
  • 不想出門也不想與人溝通,日本社恐症的救贖之路
    「不想出門,也不想與人溝通,給我一根網線並提供外賣我能一個人宅到地老天荒。」 你的心裡,曾經有迴蕩這樣的聲音嗎? 不知從何開始,社恐群體不斷壯大。數據顯示豆瓣的「我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小組」的成員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 !!
  • 社恐人群的自述
    「社恐人群」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步流出。第一次接觸到這次詞是源於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本人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症」。當時一臉驚訝對於「社交恐懼症」,後來仔細回憶一番,這個女生確實不怎麼喜歡說話。社恐在現在的社會中經常可見,包括小編在內都是一個有社恐的人群。
  • 社恐的友情:我心裡有你就夠了
    再加上網絡的發達,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一切生活必需品,從而導致當下年輕人好像很容易患上「社恐」。 這讓我想起王勉的段子,每天都只想和同事說嗨、嗨、拜拜…… 社恐這個詞被越來越多地提到,顯得現在的年輕人的社交圈狹窄又可憐。
  • 社恐的人,每天有100個想死的瞬間
    @好吃懶做社團團長說,「告訴我不用打了的那一刻,我如獲新生」為了避免尷尬時刻,社恐們會自帶隱身技能。比如聚會的時候,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裡。也曾試圖加入群聊,最後想想還是算了吧。熱鬧是別人的,孤獨是自己的。再比如聚餐的時候,大家相互寒暄,「社恐」只有埋頭苦吃的份。不是不想加入群聊,而是一句話開場白,就如鯁在喉了很久。
  • 為什麼這屆年輕人都在假裝社恐?
    社恐一詞,如今聽來早已不新鮮。特別是在年輕人們中間,社恐仿佛變成了一種新的流行風尚,不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都不好意思出門交朋友。然而,真正的社恐從不會一邊說自己社恐,一邊在人群中混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在用社恐的藉口來迴避認真對待一段關係的可能性。換言之,你只是在假裝社恐。
  • 你給你家寵物點外賣了嗎?
    當下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眾多上班族選擇叫外賣來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但是國內兩大外賣平臺美團、餓了麼已經不僅僅滿足給人送飯,早在2019年下半年,兩大外賣平臺就開始布局寵物市場。餓了麼發布《2020寵物外賣報告》近日,餓了麼最新發布的《2020寵物外賣報告》。
  • 不適合社會生存的人的特徵:承認吧,你這個偽社恐!
    不適合社會生存的人的特徵:承認吧,你可能是個「偽社恐」!電影《後會無期》裡,浩漢對江河說過一句話:你這樣的人,不適合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旅程的開始,浩漢表現出歷經世事的樣子。因為離開家鄉漂泊的久,所以自以為見多識廣。「無論什麼時候拉屎都有人送紙。」旅程的終點,浩漢與江河分道揚鑣。
  • 青島人叫外賣 最愛香辣雞腿堡
    原標題:青島人叫外賣 最愛香辣雞腿堡外賣平臺公布2017近日,外賣平臺餓了麼公布2017年大數據,青島人外賣訂單總量在全國排名第20位;而來自支付寶發布的2017年全民帳單顯示,2017年青島的支付寶用戶行動支付佔比為85%,創下新高。青島外賣平均客單價44元天氣炎熱點外賣、天氣寒冷點外賣、下雨天要點外賣、颳風天還要點外賣……如今,外賣在市民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但青島人最喜歡點什麼外賣?
  • 試著給狗狗叫一份鮮食外賣?|每日新物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人均寵物支出增速正相關,而人均寵物支出絕對增速大幅跑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帶動了寵物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在2018年,我國人均單只寵物消費5016元,比2017年增加15.3%。在寵物產品市場消費中,寵物食品的消費佔比高達33.8%。
  • 限制學生叫外賣,學校圖的究竟是什麼
    學生吃外賣,高校大都不太樂意希望學生少叫外賣,或者乾脆不吃外賣的高校,遠不止一所兩所。很多學校會出臺硬性規定——送外賣的不許進校門。從制度上看,學校無權禁止學生叫外賣、領外賣、吃外賣首先明確,學校無權把送外賣的商家擋在門外。公立院校的一些公共區域需要向普通民眾開放,不能粗暴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區,這是常識。
  • 網上動如脫兔線下常常社恐,你聽說過這樣的「雲端青年」嗎?
    他們愛存儲、愛分享,網上動若脫兔,線下習慣性社恐,是不折不扣的「賽博人」。他們身上有著明顯的特質——網盤資源豐富,數據存儲量足以擊敗全國99.9%的網盤用戶。在這其中,95後人均存儲量超過1TB,遠遠高出人均存儲量達五倍之多。  由此可見,「雲端青年」一詞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該熱詞能夠流行的背後,折射出當下人們的個人數據日益豐富、越來越依賴諸如百度網盤等網際網路產品完成學習、辦公和娛樂的生活方式。
  • 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外賣探探外賣是什麼平臺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外賣探探合作對接了美團、餓了麼的一個外賣平臺  為什麼選擇外賣探探  因為通過外賣探探去美團、餓了麼點外賣可以領取高額優惠券,分享他人通過外賣探探點外賣還能賺錢真正的管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