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美食家蔡瀾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死前必食》的文章,列數天下美食。他說:「穀類之中,白米最佳,一碗豬油撈飯,吃了感激流淚。」
對於不少寧波人來說,豬油拌飯並不陌生,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曾經捧著一碗醬油豬油拌飯的時刻。
不單單是豬油拌飯,炒素菜、燒魚、蒸蟹也用得著豬油,比如豆瓣醬蒸青蟹,調一勺豬油,不光蟹肉油脈脈的味道變香滑,盤底的醬汁用來拌飯,更要搶搶吃,妙不可言。
當然,要做出一碗美味的豬油拌飯,豬油是味道的靈魂。熬得好的豬油,香軟綿稠,做出的拌飯,那醬香豐腴的滋味會一下子俘獲你。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熬豬油的那些小竅門。
1、選材
首先,煉豬油很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材料。練豬油一般有三種材料可選,肥油、板油、雞冠子油。肥肉炸的豬油,騷味略重,油渣最好。板油熬出來的豬油騷氣淡,從前裹寧波湯糰的豬油餡一般就只用生板油,炸出來的豬油跟煉乳似的,品質賣相都最好。
雞冠子油,是腸子外附著的條狀脂肪。剪成小段去炸,出油後變成雞冠形狀,名字大概因此來。這種脂肪最便宜,從前寧波這兒好像不用,如今不少麵館裡卻多見,炸出的油渣是酥脆好吃的。
當然,要求不高的話,家裡煉豬油,直接買一刀豬肉,選肥肉厚的,切掉瘦肉和皮就可以了。先洗乾淨、泡在大盆冷水裡半個小時,去掉一些汙濁氣。
把肥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稍微大一些也無妨。記得一定要把肥肉焯水除異味。水燒開後,把切好的肥肉放進去,燒開後轉中火再煮五六分鐘,會的話可以撇去浮沫。肉熟後,撈起衝冷水洗乾淨。這個過程只為減輕肉騷味,不介意就省略好了。
將焯水後的肥肉撈出瀝乾水分,儘量選一口鬥笠形的鍋,等下炸出來的油比較容易舀起。把肉倒進去,開小火,然後一直小心看著,不時翻動一下,耐心等待豬油汩汩而出。
心急一點的肥肉帶頭開始析出豬油來,撲哧撲哧冒著小泡泡。
鍋底的油越聚越多,要不了多久,其他的肥肉也跟著一個勁兒地吹泡泡了,塊頭會慢慢收縮變小。鍋底的油則越聚越多,清澈透亮甚是喜人。這時該把油舀出來裝進容器裡了,炸久了顏色容易變深。
剩下的豬油渣也是好東西,千萬別浪費。小時候經常趁熱加點鹽當零食吃。收起來,用來做菜也非常美味哦。豬油渣芋艿羹、油渣面結面,都能給菜餚加分哦!
豬油拌飯一定要趁熱,一碗氤氳著熱氣的米飯,放上一小勺軟玉般的豬油,撒一些細碎青翠的蔥花做點綴,淋一點有滋味的醬油,拌勻開來。
豬油被米飯的溫熱化開,讓每一粒飯都閃著誘人的光,醬油恰到好處的鹹鮮,米飯的甘甜,幼嫩的蔥花,都在豬油的潤化中被調和放大。
喜歡的朋友,還可以把油渣也拌在一起,米飯、豬油、醬油、油渣,這幾樣最簡單的食材放在一起,卻可以調配出最細膩的美味,
希望這道簡單卻又鮮過「山珍海味」的豬油撈飯,在天氣漸冷的初秋時節,可以溫暖你的胃,慰藉你的心,記得今天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