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骨二科護士
董國霞16年的護士職業生涯中,
隔三差五就會有一段
「有味道的回憶」。
她有一個「殺手鐧」
——為病人掏大便,
正是因為董國霞的溫暖貼心,
病人都習慣叫她「董姑娘」。
董國霞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骨二科護士
No.1
89歲老阿婆十天無法排便,「董姑娘」為她手掏大便
在骨科,骨折的病人是再常見不過的了。一位89歲高齡的老阿婆因為股骨頸骨折,來到骨二科治療。查房的時候,細心的董國霞發現老人精神萎靡,痛苦不堪,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更不要說飲食了。一問才知道,老人已經有十天沒有排大便了。董國霞一檢查,果然發現老人腹脹如鼓。
原來,在老人來醫院治療前,已經有好幾天因為骨折在家臥床不起,不能翻身,更不能下床,使用便盆也不方便。老人本有一兒一女,但是自老人生病後,女兒只是偶爾過來看一下,兒子也許是粗心,沒有注意到母親就這麼一直忍受著無法排便的折磨。
董國霞立即向醫生報告了情況,在醫生的安排下,對老人進行了用藥調整和膳食調節。但是因為乾結的時間太久,又加上老人渾身無力,宿便還是無法順利排出。
二話沒說,董國霞決定使出自己的「殺手鐧」——為老人手掏大便。
可是,當知道董國霞要為自己用手掏大便的時候,老人卻連連擺手,「這可使不得」。好說歹說,老人總算是同意了由董國霞用手幫助自己排便。董國霞戴著手套,小心翼翼、一點一點為老人摳出來差不多將近600克的顆粒狀乾結的大便。一身輕鬆的老人不停的對董國霞表示感謝。而老人的家人,他們早已一臉嫌棄的躲得遠遠的,生怕沾染上一丁點的臭味。
「董姑娘,你過來。」第二天,當董國霞巡查到病房的時候,老人把董國霞叫到床邊。原以為老人又有哪裡不舒服,但是讓董國霞沒想到是,老人手腕一翻,把早已攥在手心裡的一個大蘋果塞到董國霞的護士服口袋裡。
董國霞連忙拿出還留有老人手掌溫度的蘋果放到桌上,「阿婆,這我不能收。」但是,拗不過老人的一再堅持,董國霞收下了這個紅彤彤的大蘋果,她知道,她不收,「老人心裡那道坎兒過不去」。
No.2
每當為病人解決排便難題,都會與護士姐妹交流分享經驗
排便困難的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骨折病人,年輕人中也經常出現。
有一位30歲左右的男性病人,之前一直對護士很有意見,每次都態度蠻橫很不配合。但是,因為排便困難,董國霞同樣依靠「殺手鐧」為他解決了痛苦,從那以後,這位男性病人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再也沒有對醫護人員甩過臉色,變得非常配合治療。
每次為病人手掏大便後,董國霞都會和護士姐妹分享。姐妹們都開玩笑的說「這個『鏟屎官』又來顯擺了」。作為骨二科的護士長,袁月環非常支持董國霞的這種交流和分享,「這是一種互相的感染,我也希望能把這種愛的溫度在科室延續下去。」
No.3
家人支持,她為病人分擔和解除痛苦無怨無悔
最讓董國霞感動的是老公的支持。在忍了很多次之後,終於有一次董國霞向老公講了自己為病人手掏大便的事情。聽董國霞講完之後,老公好一會沒說話,董國霞本以為老公是不理解、是嫌棄,快急哭的董國霞聽到老公慢悠悠的說了一句話,「有你這樣的老婆,等咱爸媽老了,我也很放心了」。
時至今日,每每回憶起老公的這句話,熱淚都會滑過董國霞的臉龐,淚水中包含的是無限的感激,以及濃濃的愛意。
「已經記不起第一次幫病人用手掏大便是什麼時候了。」2003年開始護士工作的董國霞說起自己的「殺手鐧」,自嘲而又得意:「可能是因為我手指比較長,做起來總是會比別人更得心應手。」在董國霞看來,自己管的病人,就要對他們負責,不會因為髒和累有任何怨言。她說:「能為病人分擔和解除痛苦,這是我最高興的事兒。」
正是因為董國霞的溫暖貼心,骨二科的病人都習慣叫她「董姑娘」,而同事們則把善解人意的暱稱她為「懂事長」。
不是親人,
卻待病人比親人更親,
「董姑娘」好樣的!
編輯 張耀文
二審 阮晨雪
三審 蘇小紅
來源: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閱讀完本文,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