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及加速凝血,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但由於血小板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子的可能,因此它的數量多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某些疾病,比如腫瘤。
作為醫生我們在臨床上發現血小板增多的病人還是蠻多的,當抽血發現血小板≥450*109/L,則為血小板增多症,那麼作為醫生,我們得考慮很多問題。比如生理性、病理性,如果從發病原因上劃分,還可以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者包括著各種感染,免疫疾病,貧血,惡性腫瘤,脾臟切除等。
編輯
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因未明,是以巨核細胞系增殖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絕大多數患者是因為JAK2 V617F基因突變所致。這種病人會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臟器出血及血栓,或者在這裡有朋友會問,血小板不是止血的嗎?為什麼多了,還會引起出血?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之所以會引起出血,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減退,血小板第三因子、5-羥色胺減少,以及血小板的釋放出現問題。
編輯
那為什麼還會引起血栓呢?
這是因為血小板實在太多了,堆積在引起活化的血小板可產生血栓素,這就會在微血管內形成血栓了,由於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平時是儲存在脾臟裡,
腫瘤為什麼會引起血小板升高?
1. 腫瘤細胞可分泌血小板生成樣激素,從而刺激骨髓巨核細胞生成,而後者是血小板發育的「前身」。也有研究表明,促進腫瘤生長的某些細胞因子,如IL-1、IL-3、IL-6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血小板生長的作用。
2.惡性腫瘤會無限制地生長及破壞正常組織細胞,這就不可避免地搶奪了正常人體營養物質,所以很多腫瘤病人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長期處於營養不良、慢性失血或造成組織壞死,均導致血小板反應性增高。
3.腫瘤細胞可造成血小板聚集、粘附與釋放功能亢進,這就會導致血小板破壞增加,當血小板減少了,人體會發出新號促使骨髓加大馬力造血,創造出更多的血小板。
編輯
血小板升高,還可以是其他的因素
●正常人群也可以出現血小板升高,我們來說說生理性血小板升高,比如高齡狀態,生活在高海拔的人群,女性月經期間,運動後,身體缺水等。
●疾病導致的血小板升高,比如結核病人,切除脾臟後,各種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急性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為什麼說脾臟切除後會引起血小板升高?這是因為血小板平時是儲存在脾臟中的,當血小板的「房子」沒了,那就流落在血管中,通過化驗就能發現血小板升高了。
各種感染也會引起血小板升高,這種稱之為血小板反應性增高,這是因為這些細菌感染時均會刺激骨髓,讓更多的血小板被釋放出來。
血小板是由骨髓幹細胞中的巨核細胞分裂、發育成熟而來,每一個巨核細胞能產生2,000至7,000個血小板,但血小板壽命是有限的,約為8~9天,因此當身體裡的血小板不夠用了,機體會命令骨髓分泌更多的巨核細胞,後者繼續分裂出血小板來供身體所消耗,我們正常人群每天能產生1200億個血小板!
總結:
1.腫瘤是可以引起血小板升高的。
2.血小板生成過多,得考慮血栓及出血的問題。
3.各種原因(如感染)都可以引起血小板升高。
參考資料:
1.實用內科學
2.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九版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