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力量|陳丹燕:閱讀海上國潮,感受摩登上海

2021-01-15 澎湃新聞

上海牌手錶、回力球鞋、大白兔奶糖、鳳凰牌自行車、海鷗牌照相機……這些在上海誕生的老品牌,不僅是過去幾代人的心頭好,如今也成為新時尚,被無數年輕人喜愛。

3月3日晚,作家陳丹燕帶著幾張用上海經典品牌作為設計元素的大海報,做客「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悅讀時刻」。描繪上海城市的文化變遷是陳丹燕作品的主題之一,在「陳丹燕和她的上海」系列六本新版作品中,她將目光投在上海老字號品牌的故事裡,在國潮復興的當下,閱讀這些國潮品牌,就是回望與之相應的城市生活,就是展望復興中的未來。

「『國潮』正在成為新時尚,很多年輕人把『國潮』當成身份認同、個性展示的一部分。這些上海老品牌有的一直葆有生命力、有的在沉寂一段歲月後又煥發新生,背後是什麼呢?」陳丹燕發問。

陳丹燕

從1995年左右, 陳丹燕開始寫上海的非虛構故事,《上海的風花雪月》,然後又寫了《上海的金枝玉葉》和《上海的紅顏遺事》,成為上海非虛構三部曲。從2002年以後,陳丹燕又開始寫外灘非虛構三部曲:《外灘:影像與傳奇》《公家花園的迷宮》和《成為和平飯店》。到《成為和平飯店》出版,已是十多年以後的2012年。

「我知道自己在這些書裡提到過許多誕生在上海六十年代的產品,因為它們構成了我記錄的上海故事裡的生活氣氛,但直到我為這六本書做上海品牌注釋,才發現這些書中有意無意中提到的上海產品,已可以洞見上海生活在那個時代留下的面貌。它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面貌,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面貌。」陳丹燕說,在準備這些注釋的時候,才發現它們是她記錄過的巨變的城市經歷和人民生活那實實在在的注釋。它們注釋著上海這座城市逐漸凝固的歷史,卻帶著這座城市腳踏實地的作風。

《上海的風花雪月》書影

陳丹燕在《上海的風花雪月》中寫道:「上海在1960、1970年代迎來了它的另一種發展,它成為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優質工業品出產地。上海出產的細布是最漂亮結實的,鋼是最純粹並優質的,手錶是最精準美觀的,縫紉機是最好用的,塑料製品是最新穎耐用的,甚至奶糖和餅乾也是口味最好的,因為它們大多有著配方精確的奶味。」

從1960年代開始,此後三十年,上海出產的輕工業品出現了空前絕後的繁榮,好像盛夏突然到來,那種不可阻擋的燦爛豔陽。十年間,手錶有了上海牌,轎車有了上海牌,肥皂也有了上海牌,咖啡也是上海牌的。上海出產的輕工業品暢行至整個中國,鳳凰牌自行車代替了英國的藍翎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代替了從前的singer縫紉機,上海牌膠捲代替了歐洲的柯達和愛克發,英雄牌鋼筆想要趕上美國的派克鋼筆。

可以看看上海牌手錶的歷史,1955年9月上海輕工業局組織上海鐘錶行業58位老師傅用手工製作了18隻細馬機械手錶樣機,這應該算作中國手錶的始祖。1958年上海手錶廠正式建廠,生產出第一批上海牌手錶,1958年7月1日,上海牌手錶在上海第三百貨商店上市,顧客排隊購買,一時成為中國時尚。1960年代後期,手錶廠技術人員從毛澤東的手跡中選取了一個「上」字和一個「海」字,拼成毛體,這個「上海」商標一直沿用至今。在1960年代,戴手錶的中國人,每四個手腕上就有一隻上海牌手錶在閃爍著「自力更生」的光芒。

這些年重新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的回力球鞋,歷史則要追溯到1927年的正泰橡膠廠,正泰橡膠廠是中國民族橡膠工業創辦最早的企業之一。隨著其產品由名聞遐邇的「回力球鞋」進而到「回力」牌汽車輪胎,正泰橡膠廠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橡膠工業的中堅。1935年4月4日,上海正泰公司正式註冊了中文「回力」和英文「Warrior」品牌。回力商標的創意源於英文「WARRIOR」意為戰士,勇士,鬥士,由此將「WARRIOR」諧音才得來「回力」中文商標名,回力球鞋是中國廠商生產的普通球鞋,曾經在中國國內銷路很好,代表著熱愛體育的青少年理想,但1990年代後,隨著眾多名牌球鞋的市場衝擊,曾逐漸淡出中國市場。但後卻在歐美時尚圈爆款,成為時尚潮品。

如果想吃口味濃鬱的奶糖,那就非「大白兔」莫屬,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園出品的奶類糖果,1959年開始發售以來深受各地人民歡迎。商標是一隻跳躍狀的白兔,形象深入民心。大白兔奶糖是白色、有嚼勁的圓柱形奶糖,質感類似西方的鳥結糖,長約3釐米、直徑約1釐米,每顆用可吃的米紙包著,再用包裝紙包好。每顆糖果熱量20卡路裡。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海「愛皮西糖果廠」。該公司的商人嘗試過當時英國的牛奶糖之後,認為味道不錯,經過半年後便仿製出自家品牌的國產奶糖。包裝則使用紅色米奇老鼠的圖案,併名為「ABC米老鼠糖」。由於售價比舶來品便宜,所以廣受民眾喜愛。直至1950年代,該糖果公司被收歸國有,米奇老鼠被視為崇洋媚外的符號,於是包裝圖案改成白兔。195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產品。

「那些年,上海真的從一個口岸城市蛻變成一座工業城市,這個城市培育了一個龐大而自豪的產業工人階級。它以自己出產的優質日常生活用品,建立了一種上海生活風尚,全中國的球鞋是上海的回力最好看,全中國的奶糖是上海的大白兔奶味最濃,全中國的棉被被面,是上海出產的更體面結實。一個外地人,把在上海採買的所有日常用品大包大包帶回家,他用的旅行袋輕便結實,袋子上印著外灘的天際線,那個包包也是上海的,名叫上海牌。」陳丹燕說。

《外灘:影像與傳奇》書影

陳丹燕在《外灘:影像與傳奇》中寫道:外灘樓群天際線的速寫第一次被印在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上海出產的各種人造革提包上,在天際線的上方,印著「上海」兩個字。這種式樣簡單,結實耐用,並裝有拉鏈的大小提包一級旅行袋,因為質量好受到大江南北中國人的歡迎。在中國縱深的腹地,它更是時髦的象徵。

隨著1990年代箱包市場的逐漸開放,世界各地品牌行銷中國大陸,上海牌包袋逐漸停產。當陳丹燕開始尋找它的商標權時,發現它竟然沒有,也無法註冊商標專利。「我開始尋找它當年的生產廠家,果真還找到了當年最可能也最應該是生產廠家的上海皮革箱包廠,但全廠上下已經沒人知道生產細節,只了解到這種包袋行銷全國之時,正是上海的計劃經濟時代,都是上海的輕工業局發單給各家上海工廠生產,產品由國家統一調配銷售。」在陳丹燕這次帶來的海報裡,其中一張就以上海牌包包為設計元素。

每一個品牌背後,都是一段歷史。在陳丹燕看來,這些品牌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這些在六十年代以後的三十多年裡光芒四射的國產品,許多都發端在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上海民族工業的年代,經歷戰爭和時代巨變,這些產品中最受歡迎的一些生存了下來,成為中國輕工業產品中的驕傲,上海出產的鋼琴是中國最早生產的,上海出產的鉛筆也是。上海出產的照相機是中國最早的國產照相機,上海出產的牙膏也是。這些產品在上海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誕生,最終成為全體中國人的驕傲。」

相比「時尚」,陳丹燕更喜歡用「摩登」一詞來形容上海。「這些品牌中有著上海本土生命力的那種『摩登』,『摩登』這兩個字相比『時尚』,有一種精神性在裡頭。上海是一個維護和尊重日常生活的城市,但它的精神裡卻一直有種世界大同,趕超英美的理想,這個舊通商口岸城市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躋身於世界最優質產品出產地,它一直都相信自己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在這些點點滴滴融匯在生活之中的產品裡,上海牌維護了上個世紀日常生活的體面。也許我們不能將那些國產品洋溢著的氣質裡的一種稚氣稱為烏託邦的氣息,但是那些國產品裡果真有著一種令人無法忽視的樂觀精神。」

「也許正是這種天真的樂觀精神,讓如今的年輕人追捧它們為中國人的復古摩登,在那些希望在全球化浪潮中獲得更多身份認同的年輕一代中,海上國潮成為帶有精神傳承的滬申摩登。」陳丹燕說,這是一種對上海更深的認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靜安有個「父子閱讀聯盟」,讓孩子愛上閱讀
    這可能是不少父母在引領孩子閱讀時產生的困惑。在上海,有一個已經成立了8年的父子閱讀聯盟正在攜手學校、家長,致力於將書香滲透進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成長過程中。5月4日,以「修身慧心,閱讀為成長引航」為主題的2018靜安父子閱讀聯盟盛典在上海市一附小開場,滬上21所小學代表及秦文君、沈石溪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悉數到場,共同探討如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 在上海,吃、住、行、玩都能「轉角」遇到書
    ■本報記者 施晨露 簡工博新華書店攜手鍊家打造的「城市書房」昨天在上海書展揭牌啟動,打造市民家門口「小而美」的閱讀空間。在家門口的中介門店裡閱讀或者把書帶回家,還能參加閱讀分享活動,對上海市民來說,這座城市與閱讀相遇的場景越來越多。吃、住、行、玩,都能「轉角」遇到書。
  • 當我們在閱讀建築時,究竟讀什麼?
    (均市文物局供圖)製圖:馮曉瑜 三年間,對外開放的歷史建築從近百處增至1039處,2458處老建築設置了二維碼,方便市民遊客更快捷地了解其前世今生……這是上海自2018年啟動「建築可閱讀」工作以來交出的成績單。 如果說,掃碼閱讀是1.0版,開放建築是2.0版,那麼3.0版的「建築可閱讀」應該是什麼樣的?
  • 《我與世界》系列 · 陳丹燕|先要觀世界,方有世界觀
    如果我晚生30年,也許沒有禁錮時代的對比,在旅途上對自由的感受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強烈。」陳丹燕:我最近一直覺得心很破碎。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本來準備4月份在匈牙利見面的。後來他跟我講,我們回到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的世界了。天上沒飛機,地上沒輪船,這個世界變了。
  • 「雜誌貓」《知識就是力量》初中應該閱讀的雜誌
    · · ·/知識就是力量初中應該閱讀的雜誌· · ·無論是作文有關的閱讀,還是開拓視野的科普,都是中學生所需要的,那麼、在這個重要階段,選擇好的刊物尤為重要!初中生到底看什麼雜誌好呢?<<<<<<<<<<<<<<<而為了跟上一代00後們的知識節奏,小編今天要向廣大年輕的訂戶們推薦的就是這本知識量非常豐厚的雜誌《知識就是力量》。
  • 人物|陳丹燕:這個暗黑系「白雪公主」故事,是寫給中年人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印象中的陳丹燕,一個上海女人,似乎並不太符合人們對上海女人的定義和想像。她說話柔聲慢氣,可風風火火起來,就是個十足瘋狂的女漢子。她對世界的好奇心似乎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竭。她對世界一直保持著一個充滿好奇的表情,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陳丹燕並不怕苦怕累,這又與她最早被認知的中國「小資文化教母」的身份有了出入。
  • 嘰裡呱啦攜智能分級閱讀產品"呱呱閱讀"亮相2020上海童書展
    11月13日至15日,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 (CCBF) 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為亞太地區唯一專注於0至16歲青少年圖書出版文化全產業鏈內容的展會平臺,本屆童書展成為今年全球範圍內為數不多仍以線下方式開展的國際性書展之一,近2萬名觀眾參觀了上海童書展線下展會。
  • "讀書日"後閱讀熱迅速退潮 全民普及尚需成熟機制配合
    降溫:再享閱讀之樂要等下個讀書日?  讀者李俊向青年報記者表達自己的鬱悶。他是昨天帶著兒子去上海西南部的一家書城購書的。這家書城在「世界讀書日」期間推出全場圖書7.5折到8折的促銷活動,特價區的圖書甚至5折封頂。  但是才過了4天,圖書都恢復了原價。「這幾天不都在打折嗎?」李俊不解。
  • 上海旅遊節:打開「城市建築閱讀模式」
    ■上海旅遊節「惠民大禮包」將貫穿今年整個旅遊節期間,惠及更多市民遊客。明天起,全市69家景區、博物館同時推出半價優惠活動    各具特色的建築微旅行線路和打卡活動,將吸引更多市民遊客感受城市溫度。記者昨天從上海旅遊節組委會獲悉,各類門票半價、旅遊節惠民大禮包等優惠活動將貫穿今年整個旅遊節期間。
  • 《我與世界》系列 · 陳丹燕|「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
    陳丹燕:可能是讓我變得可以接受很多,如果不旅行不大容易接受的事情。陳丹燕從中學時期開始寫作,1978年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國少女》發表於上海《少年文藝》,獲得上海青年作家作品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 國潮霸寵,上海灘品牌重新定義時尚風向
    「國潮」的崛起是當下時尚人士對於「中式潮流」有認同感的表現,而潮流文化自身的發展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人都能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採,而中式藝術海納百川,也就具有更多的藝術包容性和可塑性。上海灘的風格有著舊上海的復古繁華,同時吸納了經典的中式文化符號,在國模扛把子劉雯、孫菲菲等的演繹下,有著獨特的中式浪漫。大表姐劉雯作為享譽國際的頂級超模,她立體大氣的輪廓,高挑玲瓏的身材,無與倫比的氣場,讓她成為讓國際大牌極為青睞的東方面孔。不僅只是對西方大牌遊刃有餘的駕馭,對於國潮品牌上海灘的演繹,劉雯更是如魚得水。
  • 文化自信主題書籍成為全民閱讀新主角
    走進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展館1號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打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打造世紀精品」口號格外醒目;5號館館配會專業展區旁,「堅定文化自信,為文化強國建設作貢獻」這一紅色條幅被高高掛起,提醒著書業在樹立文化自信方面的責任。
  • 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市民文化客廳第十四期「4.23世界讀書日...
    我們相信,閱讀自有其形塑社會的緩慢而平和的力量。閱讀傳遞科學的力量,讓我們擁有常識與理性;閱讀傳遞精神的力量,讓我們擁有信念和希望;閱讀傳遞人文的力量,讓我們擁有善良與包容……因為閱讀,社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因為閱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心與心之間的情感更暖。
  • 「天天愛閱讀,Kindle0元享」活動即將收官,咪咕閱讀助力全民閱讀...
    由咪咕閱讀推出的"天天愛閱讀,Kindle0元享"100天閱讀習慣養成計劃目前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首批開啟活動並堅持打卡100天的用戶已經完成了全部三個階段的任務。為了讓參與活動的用戶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百天閱讀打卡情況,咪咕閱讀還為參與活動的用戶生成了個性化閱讀數據報告,全方位立體復盤個人閱讀習慣。
  • 周末閱讀——《白鯨》
    茫茫大海,險情四伏,麥爾維爾這4年多海上生涯的直接體驗,為他寫作《白鯨》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而他所經歷的種種生死考驗,使他在小說中對人的生存及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深度的思考。因此,他曾稱這海上四年的經歷是他和夥伴們的「哈佛大學與耶魯大學」。小說《白鯨》發表於1851年。
  • 國潮崛起 上海王牌購物中心12大類國慶活動盤點
    國潮展:上海世紀匯廣場——八仙過海爭潮漫遊特展,上海萬象城——大美故宮主題展,長泰廣場——國潮回溯藝術節,虹橋南豐城——重返小辰光展,長寧來福士——CHINACOOL先鋒藝術展,陸家嘴中心——國潮攝影,興業太古匯——穿越百年江南古董服飾展,仲盛世界商城——中華民族日文化日國漫日,五角場萬達廣場一一京劇國潮先鋒。
  • 當你孤獨時,到閱讀裡尋找治癒的力量
    白巖松的方法,其實是一種「閱讀療法」。所謂「閱讀療法」,是指藉由圖書與其他信息材料,幫助讀者紓解內心的負面情緒,進而使身心恢復平衡狀態的一種輔助性的心理治療方法。它並不能直接地指導讀者怎麼做才能解決當前的情緒問題,而是通過一定的媒介(如圖書)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其內容產生認同與體悟,淨化負面情緒,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 上海財經大學通識經典閱讀書目(2021版)
    上海財經大學通識經典閱讀推薦書目(2021版)2019年,由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團委、學生處、宣傳部、人文學院、圖書館等多家單位聯合組建的上海財經大學通識經典閱讀書目工作組經過綜合考量,遴選出100本經典名著,最終形成了《上海財經大學通識經典閱讀推薦書目(2020版)》,並於2020年元旦正式發布。
  • 聲音紀錄片|跟隨作家陳丹燕,聽她講和平飯店的秘事
    2020年8月13日,陳丹燕帶領讀者走進和平飯店,在途中為《成為和平飯店》裡拍攝的地標實景做導覽。陳丹燕在和平飯店導覽。 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和平飯店大堂。澎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 圖和平飯店的爵士酒吧有什麼特殊之處?在非虛構作品《成為和平飯店》中,作家陳丹燕以建築為主線,追溯了這家上海標誌性豪華酒店的歷史。
  • 秦文君:閱讀是一種生活習慣
    1954年生,上海人。1971年赴黑龍江大興安嶺塔林林場插隊務農,198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語言文學系。歷任上海少兒出版社編輯,上海《兒童文學選刊》主編,副編審。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