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恐龍,還沒有蜂鳥大,來看看長啥樣

2021-01-08 奇點先驅

要問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是什麼,恐龍愛好者們或許都會不約而同回答美頜龍。這種生活在晚侏羅紀時期的恐龍確實十分迷你,它們的身長可以比一米更短,體重也就和一隻小貓咪那麼重。在美頜龍這一個屬類之下還有許多不同的科類,它們的體型會比我們剛才所說的一般的美頜龍更小。

然而就在這個月不久前,一篇論文的發表,把世界上最小的恐龍這個答案更新了。論文的發表者是中國地質大學的邢立達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邢教授和他的團隊還發現了美頜龍屬恐龍中的一種新恐龍——英良迅猛龍。今年3月12日,邢教授在恐龍研究中又有了新發現,這個新發現更新了人們對最小恐龍的認知。

這種最小的恐龍叫做眼齒鳥,大小大約和蜂鳥差不多,也就是在十釐米左右的長度,比成年人的巴掌還小。這種恐龍是通過緬甸的一枚白堊紀的琥珀發現的。其實除了化石,琥珀也是研究遠古生物的一種物質證據,邢立達教授的團隊在研究亞成鳥、古鳥、古蛇這些生物時都有通過琥珀這一途徑。人們也通過3D建模技術把湖泊中的頭骨進行了重建,讓眼齒鳥頭部的外貌得以再現。重建圖中顯示,眼齒鳥有著紅豆一樣的眼睛,在它們鳥喙的外緣有著許多長短不一尖銳的牙齒。據說這種生物的牙齒加起來超過一百顆,可以說是它們捕食的利器了,不過至於它們的食物是什麼,目前還並不是特別明確。

根據發現眼齒鳥的琥珀,研究人員推斷眼齒鳥的生活環境是熱帶。在熱帶這個相對適宜動物生存的環境裡,體型如此迷你的眼齒鳥究竟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呢?要知道和它們同時期生活的動物們一個是體型龐大,第二是都比較兇猛。我們雖然常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眼齒鳥這麼小的腦袋是怎麼把它們的感知器官容納進去的呢?

關於眼齒鳥,我們實在是有太多的疑問了。我們的這些疑問都是建立在眼齒鳥是恐龍的基礎上,而在學界,對於這種新型微型恐龍的發現,更多學術界的專家們也有著疑問,這些疑問所指向的是更根本的問題,這種生物是恐龍嗎?甚至也有專家覺得,可能連鳥類都不是,只是蜥蜴;也有專家認為在論證過程中這個琥珀的證據不足以站穩腳跟,需要更多有力的證據才能夠證明這一論點。

對於眾多同行專家的質疑,邢立達教授以一種包容兼併的態度表示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確實,理越辨越明,不管邢教授團隊發現的這種生物是鳥類還是蜥蜴,但是小編相信在專家們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我們會越來越靠近真理,畢竟科學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新的觀點提出,大家一起討論,得出更多新的東西。無論如何,這次眼齒鳥的發現確實讓人類對恐龍的了解更加進了一步。

相關焦點

  • 像蜂鳥一樣!中外科學家在琥珀裡發現世界最小恐龍
    來源:新浪科技眼齒鳥生境復原圖 繪圖 韓志信眼齒鳥琥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2日消息,今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這個發現對理解恐龍與古鳥類的演化,尤其是小型化動物的形態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發現最小恐龍,體型與蜂鳥相當,也是最小的古鳥類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宣布發現體型最小恐龍眼齒鳥,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古鳥類,比蜂鳥還小一點,種屬可能介於始祖鳥和熱河鳥,可能和現代鳥類有親緣關係。眼齒鳥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本來化石是很難形成並保存的,幸運的是這個眼齒鳥被包裹在了琥珀中,因此科學家才得以通過三維重建確定了這種鳥的外形特徵,有著相對於腦袋特別大的眼睛,而且嘴巴上長有一圈倒鉤的小刺狀結構,骨骼結構和鳥類有相似的地方。
  • 蜂鳥大的恐龍被發現,表示微型恐龍能活到現在?科學家:確實有!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到底有多小?如果跟現代生物比較的話,就跟一隻蜂鳥差不多!最小的恐龍:眼齒鳥復原圖眼齒鳥的頭部眼球佔了非常大的比例,這個和現代鳥類幾乎就沒啥差別,但眼齒鳥的鞏膜小骨形狀和現代某些蜥蜴類似,這點讓邢立達博士團隊感到非常困惑。從眼齒鳥頭部比例復原的體型來看,體重只有1.95克,身長只有5.5釐米,比我們了解的蜂鳥還要小一些這是發現的最小的古鳥了,當然在白堊紀的它還算是最小的恐龍。
  • 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世界最小恐龍,只有蜂鳥般大小!
    英國《太陽報》3月13日報導,中美加三個國家的研究團隊共同在世界頂級雜誌《自然》發表論文,該論文指出他們在緬甸出土的一顆1億前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小的一隻恐龍。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命名為「寬婭眼齒鳥」,並通過3D計算機化圖像還原了這隻「寬婭眼齒鳥」的全身圖像。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比拳頭還小,或許會改寫鳥類演化史?
    近日,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發現了一塊琥珀,裡面保存著近一億千年前的鳥狀頭部,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取名眼齒鳥。蜂鳥大小的恐龍蜂鳥大小由於眼齒鳥頭骨不到2釐米,所以古生物學家根據比例推斷眼齒鳥的體型接近吸蜜蜂鳥。吸蜜蜂鳥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古巴獨有的物種,身長5釐米,重約2克。
  • 中美團隊億年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蜂鳥大小,眼大,牙齒百顆
    北京時間3月12日零時,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由中美科學家聯合完成的研究「 緬甸白堊紀蜂鳥大的恐龍(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
  • 30釐米的恐龍長啥樣?中國科學家發現美頜龍類新物種
    如果給一隻沒有羽毛的雞加上一條長尾巴,再給它的口中添上牙齒,把翅膀的前端改成細小的指爪,就變成美頜龍的模樣。由於美頜龍身體結構太像鳥,以至於最初發現始祖鳥骨骼化石時,人們還以為是美頜龍。
  • 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 與現存最小鳥類蜂鳥相當
    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 與現存最小鳥類蜂鳥相當 2020-03-12 22:33: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
  • 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小恐龍—新聞—科學網
    眼齒鳥生境復原圖 圖片來源:韓志信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研究論文《緬甸白堊紀蜂鳥大的恐龍》發表於《自然》雜誌。
  • 「最巨型」恐龍長啥樣:身長堪比波音客機 只吃素食
    摘要:恐龍早已滅絕,但這些曾一度稱霸地球的巨獸一直都是科學家努力研究的對象。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現時就正展出巨龍骨架的複製品模型,由於其身材「過高」,館方不得不把恐龍的頭部伸出博物館的走廊。據外媒報導,一份於8日發布的研究,正式為一種數年前在阿根廷發現、號稱「最巨型恐龍」的恐龍類命名,為古生物學寫下嶄新的一頁。這個在英國《皇家學會報告》發表的研究將恐龍命名為「巴塔哥尼亞泰坦龍」(Patagotitan mayorum),這一巨型恐龍的化石於2012年在巴塔哥尼亞首次出土,科學家至今已搜集得恐龍逾200塊的骨骼化石,並漸漸勾勒出其外貌。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它看起來像兩英寸的鴿子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了,它看起來就像一隻鴿子。這隻1億年前的鳥只有2英寸長,有著像蜥蜴一樣突出的眼睛,喙上長著100顆鋒利的牙齒。它的小腦袋是在樹脂化石中發現的,這讓科學家們「大吃一驚」,他們說它「看起來就像昨天剛死了一樣」。
  • 霸王龍到底長啥樣,哥斯拉:你就是個弟弟,咋還長毛了
    前段時間上映的《哥斯拉II怪獸之王》特別的火,有人批評劇情簡單幼稚,有人卻表示經典怪獸系列電影就不是看劇情的,看哥斯拉那霸氣的原子吐息就能夠值回票價了,小編作為一個歷史帳號,並不想將內容局限為中國古代史那樣的內容,所以今天就來分(ceng)析(ceng)分(re)析(度),來聊一聊哥斯拉的原型霸王龍的故事
  • 上億年前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被古生物學家命名為眼齒鳥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鑑於該標本形態特徵與其他鳥類不同,且有碩大的眼睛和密集的牙齒,學者們建立了新屬新種——眼齒鳥。從頭骨尺寸來看,眼齒鳥比蜂鳥還要短一些,是迄今發現過的最小的古鳥類,同時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龍。眼齒鳥及其環境復原圖。
  • 中美加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小恐龍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11日發表的考古學研究稱,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廣義恐龍包括鳥類)。
  • 中國科學家稱最早的鳥類可能沒有胸骨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稱最早的鳥類可能沒有胸骨   中國科學家稱最早的鳥類可能沒有胸骨   ■最新發現與創新   現生鳥類之所以能在天空自由飛翔,主要是因為擁有發達的胸骨及其附著的飛翔肌。但中國科學家8日報告說,對已知最早的有羽毛的恐龍近鳥龍和最早的鳥類之一會鳥的研究表明,最早的鳥類可能沒有胸骨,飛行能力十分有限。   近鳥龍的化石發現於中國東北地區,它長有羽毛,生存於距今約1.6億年前,外表與已知最原始的鳥類——始祖鳥非常相似。會鳥化石也發現於中國東北,是早白堊世(距今約1.2億年)的一種十分原始的鳥類。
  • 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或許是只蜥蜴
    2020年3月12日,《自然》雜誌當期的封面是中美科學家聯合發表的一篇名為《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的論文。論文中將在緬甸胡康河谷(即野人山)發現的琥珀中的化石確認為寬婭眼齒鳥,並發表論文稱寬婭眼齒鳥為「史上最小恐龍」。
  • 史前最小恐龍現身,另外就再科普其他十大迷你恐龍吧
    迄今最小恐龍現身,寬婭眼齒鳥 3月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發現了蜂鳥般大小的恐龍物種,代表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並且成立新屬物種——寬婭眼齒鳥。
  • 恐龍的菊花長啥樣?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
    與其他大多數恐龍一樣,我們主要通過骨骼來了解鸚鵡嘴龍……恐龍化石並不罕見,但是保留著排洩和生殖出口的恐龍化石很少見。在我專注於古生物學報導的記者生涯中,有一個始終未能得到解答的謎題——恐龍的「菊花」到底長什麼樣?
  • 中國科學家在鳥類牙齒中發現其躲過大滅絕的秘密
    中國科學家在鳥類牙齒中發現其躲過大滅絕的秘密鳥類作為恐龍的後代,為什麼能夠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從它們的牙縫中找到了答案。 鳥類是恐龍的後裔,它們今天隨處可見。其實在白堊紀時期,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鳥類,它們與恐龍一起面對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但是卻堅強的挺過了大災難,然後在新生代中快速演化,成為今天地球上最重要的脊椎動物類群。
  • 蜂鳥大小的恐龍可能實際上是一隻蜥蜴
    (圖片:李達星)一個化石被認為是一個小小的,有羽毛的恐龍可能根本不是恐龍,而是一個其他的什麼動物。最新研究顯示,蜥蜴,根據《自然》雜誌上的一份聲明,隨著新的批評,這項名為「緬甸白堊紀時期蜂鳥大小的恐龍」的研究於昨天(7月22日)從其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