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收集、分析、定義主要用戶需求和產品特徵,並對市場現狀、機會、趨勢做出一些解釋,希望對還不了解陪玩市場的同志們有部分借鑑意義。
先自我介紹一下自己,我是一名在社交平臺工作2年的產品經理。有幸一直在使用幾款陪玩產品,所以把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內容進行分享。第一次上傳文章,認知點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悉心指教,謝謝。
一、文檔目的
收集、分析、定義主要用戶需求和產品特徵,並對市場現狀、機會、趨勢做出一些解釋,希望對還不了解陪玩市場的同志們有部分借鑑意義。
二、市場說明
2.1 市場背景
自2016年直播平臺的商業化起步,到2017年以短視頻為切入點的網紅APP抖音。直播或短視頻平臺的運營,不僅僅是催生了諸多熱門播主,促進了用戶網際網路娛樂消費觀念形成,更勾勒出了一條產業鏈——線上陪玩行業。
陪玩這個行業市場之前主要的載體是YY公會(PC端),現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後興起的陪玩平臺多以手機APP為載體,主營陪玩服務和娛樂社交。Web端為主的平臺由於載體所限,優秀的平臺較少。部分平臺前期推廣以web為主,後期還是要做用戶遷移(遷至APP)。
2.2 目標市場
為娛樂消費型人群(老闆)和願意陪玩賺取收益的人群(陪玩)搭建C2C平臺。
2.3 目標存量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顯示,如下圖:2018年遊戲市場將逐年擴大,預測2018年國內遊戲市場已超出2000億元,且在國內遊戲市場增長率持平的狀態下,預測我國遊戲市場增長率仍會逐年遞增。
中國14億人口中遊戲玩家有5.8億,其中遊戲付費玩家約2億。陪玩作為遊戲行業的衍生品,是一種賺錢方式。陪玩目標用戶均為消費型用戶,在國內遊戲市場一片火熱的情況下,陪玩平臺仍廣闊有市場空間。
遊戲市場銷售收入及同比增長
中國遊戲用戶規模及同比增長
2.4 市場機會
目前陪玩市場上,服務類型大體分為兩類:「遊戲類」和「娛樂類(唱歌、聊天等)」,其中遊戲類陪玩又分為「上分型」和「娛樂型」。
陪玩市場上的女陪玩多數傾向於「娛樂型」,只要能讓「老闆」玩的開心,並在線下維繫好和「老闆」的關係,陪玩就可以短時間從「老闆」身上獲得可觀的收益。
這些陪玩一般同時掛靠多個平臺接單,因此哪個平臺用戶流量更大,接單和實際收益更高(抽成和提現費用低或者平臺歸屬感更強),陪玩便會主動攜「老闆」進行用戶遷移——遷至對「陪玩」最有利的平臺。
在「女陪玩」受用戶推崇且變現能力較「男陪玩」更強的大環境下,只要陪玩平臺能擁有一批質量較高的「女朋玩」,平臺通過引流便能吸引新用戶在平臺消費,完成平臺收益的第一桶金。
2.5 市場細分
「比心App」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陪玩平臺,slogan號稱「超過1000萬人使用的陪玩APP」,只要你能想到的陪玩類型,「比心」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作為起家最早的陪玩平臺,「比心」對陪玩行業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其次有「陪玩咖」(YY)、「hello語音」、「語玩」等諸多以語音社交打賞賺取收益為主的陪玩app,分割著細分市場。
2.6 市場趨勢
隨著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平臺通過優惠補貼,維持客單價的同時,提高用戶留存已不再容易。用戶對於陪玩更多的是帶著「嘗鮮」的心態,用戶更願意花少的時間,少的金錢去需求自己喜愛「陪玩」。
2018年,伴隨cocos h5小遊戲的興起,h5小遊戲內置入陪玩APP已成行業趨勢。小遊戲的時間基本控制在一局短則幾十秒,慢則不超過5分鐘,一定程度上將陪玩時間進行了「碎片化」。
由於陪玩小遊戲付出的時間成本更低,所以陪玩小遊戲的客單價更低,可以說拉低了用戶接觸陪玩的成本。同時,陌生人一起玩個小遊戲,是一種很好的交友方式,利於用戶對「陪玩」產生初步印象,成為遊戲訂單消費的種子用戶。
「伴伴app」上已經出現了,小遊戲隨機匹配,若「老闆」開局需打賞陪玩的運營例子。
三、盈利模式
3.1 訂單抽成
陪玩的在平臺內的收入包括訂單收益、紅包收益、禮物打賞收益,各平臺對於這些收益都會進行抽成,以此作為平臺的核心營收。部分陪玩平臺攪局者例如撈月狗、暴擊電競目前為了獲取用戶不抽成。
部分平臺抽成比例:
平臺出售虛擬道具賺取收益,該贏利點平臺賺取100%,例如:頭像裝飾、聊天氣泡、陪玩詳情也壁紙,開設語音頻道等。
3.2 平臺會員
平臺提供會員服務,該盈利點平臺賺取100%。例如:會員獲得專屬標識,升級加速,每月隨機免單(噱頭,滿滿的後臺算法),推薦自己喜歡的陪玩上榜等特權,滿足「老闆」的虛榮心即可。
盈利模式總結:陪玩平臺80%的GMV來自高端消費型用戶和優質陪玩之間。平臺的盈利模式要對準高消費型用戶,核心是圍繞訂單消費、道具消費、附加服務消費展開。
服務重點是:用戶消費了,他除了能得到陪玩的一對一服務之外,還能得到什麼滿足來滿足他的虛榮心?
可以使「排行榜」,也可以是專屬特權。陪玩平臺通過滿足這少部分用戶群體的消費需求,讓「老闆」送自己喜愛的陪玩「上排行榜」,排行榜的名次又能再次刺激用戶消費。
我們需要為這部分高消費用戶可以提供「特殊對待」,例如:專屬客服對接,甚至定製虛擬道具等。
四、預估營收
以平臺月活陪玩2000人,平臺老闆月活20000人,訂單流水月均500萬的平臺規模為例。按照訂單、禮物抽成10%的比例,預計陪玩平臺月收毛利:50萬左右。
部分成本考慮:
第三方支付充值手續費1%,成本0.5萬元。搜尋引擎推廣0.8元/次,月均10萬的點擊量推廣費用在8萬元左右。推APP根據應用市場的不同,應用市場一個用戶下載成本是2元,暫定月均1000次的下載量,成本預計0.2萬元。渠道推廣APP一個用戶註冊成本在70元左右,按新用戶月增500左右的量估算,APP推廣費用在4萬左右。平臺運營活動,為用戶發放優惠券福利等,預計月成本3萬元左右。第三方簡訊服務商按0.035元/條,月均8萬條計算,簡訊費用約在0.25萬元左右。伺服器以及雲存儲等帶寬費用暫時忽落不計。人力成本根據公司不同,暫時忽落不計。
個人感慨
因此平臺在不計算人員成本,伺服器以及雲存儲帶寬費用的前提下預計收益在30萬左右。
陪玩市場還是很廣闊的,成型項目30萬元預估的利潤,對於一個小公司而言,已經非常可觀了。除了開發人力成本,招收幾個有YY頻道管理經驗的人也並非難事。
可惜筆者所在小公司沒有可實現產品線的機會,故分享出一些我所了解的內容,希望閱讀過的小夥伴能獲得到有價值的內容,謝謝閱讀。
本文由 @做設計的路人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