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房地產資源稀缺價格飆升的背景下,豪華公寓買家並不是惟一要為價格高昂的小片土地埋單的人。
土地供應萎縮,需求旺盛,帶來了中國殯葬業的蓬勃發展。例如,9月初,上海市中心附近的一片墓地就拍出了35億美元的高價,約合每平米3萬7300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2010年,中國有1.19億65歲及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一倍以上。
這也就難怪福壽園集團,這家在多個中國大城市運營墓園的上海公司,會著手在香港計劃規模達2億美元的IPO(首次公開募股)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次IPO由花旗集團承銷上市,私募股權巨頭凱雷集團則是其大股東之一。
有多個原因可以解釋福壽園對資本的需求。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便是土地。據臺灣《旺報》報導,中國大陸每年有大約930萬人去世,由於城市空間日益稀缺,現有墓園將會在6年之內用盡。但是,人們尚不清楚現有法規是否會允許將更多土地用作墓園。
需求已然非常旺盛。民政部表示,中國的年度葬禮支出超過1000億元。而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只有3000個墓園,相比之下,美國卻有5萬個。
這推動了天價墓地的出現。在上海,一塊墓地的價格通常在8萬到10萬元人民幣之間,有些貴的地塊則可達到20萬元人民幣,而這還沒有算上墓碑和任何園林綠化的價格。一名墓地銷售代表告訴《人民日報》,過去10年,廣州墓地的售價每年增長10%。
中國政府甚至開始補貼海葬,對將骨灰撒到杭州灣的每名上海居民補貼2000元人民幣。過去幾年,有些城市的政府也開始推行所謂的樹葬,將人的骨灰放到可降解的骨灰盒裡埋到樹旁。但儒家文化和炫耀性消費的壓力猶存,中國家庭更傾向於選擇風水好的地塊舉行傳統葬禮。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對不動產的需求催熱了全世界的殯葬業。在日本,2009年這一市場的規模為180億美元。當然,在這方面,高漲的房地產需求功不可沒。美國有4家公開上市的「身後關懷」公司,但大多專注於殯儀館方面的業務。StoneMor Partners是一個例外,它於2004年上市,在美國和波多黎各擁有並運營著274家墓園。這家公司的市值達5.13億美元,其優勢主要來自在高昂緊俏的墓地市場上的競爭力。
美國《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