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承諾》這部歌劇裡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泉州元素,佔比最大的就是泉州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提線木偶了。故事本身發生在一個傀儡戲、也就是古時候的木偶戲戲班子裡。而「傀儡戲」的內涵,更影響了演員的表演,和整個戲劇的處理方式。
泉州木偶劇團的資深演員陳應鴻在《大海承諾》裡飾演傀儡班班主的大徒弟。曾經參與過許多大型演出的他,覺得這一次的排演很有難度。福建泉州木偶劇團提線木偶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陳應鴻:以前在我們傳統表演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說,你的偶表演得到位,就是說人的表情和身段,因為為了控制好木偶,就不會要求很高。這次來的導演,一定要要求更加「人偶合一」。就是說人的狀態、表情還有身段等等,形態都要貼近木偶人物去演。「人偶合一」,是泉州提線木偶給主創團隊帶來的重要靈感。不過,在創作和排演的過程中,主創團隊發現,他們給自己挖了個「坑」。
民族歌劇《大海承諾》總導演 邢時苗:
我覺得我給自己找了個苦差事,就是提線木偶,搞得我焦頭爛額。因為師傅們上臺表演提線木偶的技巧,不是別人能學的。我們的角色們都學了三個月了,也就是稍微能動動手。所以這部歌劇只有泉州能演,別的地方演不了。通過提線木偶「人」和「偶」的交替與融合來表達情感,這種手法使得《大海承諾》不同於國內任何一部民族歌劇,也給主創團隊設置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民族歌劇《大海承諾》燈光總設計 吳瑋:我們那麼大的人,就基本上把他的體量放成一米七一米八左右的高度,木偶只有四十公分五十公分,這兩者落差那麼大體量的對話,要在畫面裡面看的它是真實的、合適的,又有情感交流和表達的,這在燈光運用上面,這個相對來說比較專業。
舞美、燈光和多媒體投影的創新與配合,為舞臺開闢出一個新的視覺空間,而「傀儡戲」的哲學內涵,則給主創團隊開拓了更廣闊的的創作疆域。比如劇中的反派——捕快杜威,每次出場時他的身後都會緊貼著一個四米高的偶人。民族歌劇《大海承諾》執行導演 王迪:包括我們會看到杜威這個角色,身後會有一個很大的偶,這個就是發展出去的,代表一種權力的象徵。杜威這個人物他是一個捕快,但是他也是被操縱的。那他是人還是偶,這個給觀眾留一個懸念。
提線木偶的一條條懸絲,編織出海絲路上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而主創團隊也在探索排演的過程中,對泉州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讓《大海承諾》這部民族歌劇意涵深遠、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