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杜甫形象的當代認知

2021-01-19 Acquired

進入杜甫西南漂泊的時期,就進入了杜甫晚年的形象。杜甫晚年的形象,可以分為精神形象、肉體形象兩方面。

 

首先是精神形象。杜甫晚年很潦倒,儘管他得到了高適、嚴武等人的幫助。他會毫不猶豫地請求高適的幫助。杜甫48歲時寫有一首詩,《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管高適要吃的:「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你什麼時候來幫我啊。現在我們不好意思這樣說出口,但當時他們朋友之間可以這麼幹。

 

杜甫說自己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永泰元年765年,53歲)。雖然有人幫助過他,但他內心是非常孤獨的。他在大曆四年,769年,57歲時寫過一首詩叫《南徵》:「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一生的朋友其實都是很高大上的,李邕、李白、高適、岑參、裴迪、元結,打過交道的還有王維、顏真卿等。杜甫也認識一群畫家,包括被玄宗皇帝稱讚為「詩書畫三絕」鄭虔、韋應物的叔父韋偃、曹操的後代曹霸等。韋偃還曾在杜甫草堂的牆上畫過畫。這都是赫赫有名、彪炳千秋的詩人、藝術家。所以杜甫的朋友圈按說是很豪華的,儘管他自己的官不大。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還是覺得「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這可以看出他的精神面貌。

 

大家都知道杜甫有一首詩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五年58歲的時候寫的,是杜甫要死的那一年。如果不把杜甫的年紀、精神處境、身體狀況和這首詩聯繫到一起,我們就會把它當成一首尋常的、但寫得很好的重逢詩來看而已。事實上,「落花時節又逢君」的時候,已經是杜甫生命的結尾了。一旦我們了解了背景,就會知道晚年的杜甫其實是那麼孤獨,在「未見有知音」的情況下遇到一個老朋友,於是寫下這麼一首詩。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為何不偷襲西川?
    而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孫權陸遜不趁機也偷襲西川呢?其實,孫權當時並沒有機會去偷襲西川,因為當時的東吳陸遜疲於防守曹魏,而蜀國已派人嚴防東吳,加上孫權又忙於其它事,所以孫權無瑕西顧蜀漢之地,去偷襲西川。1.東吳疲於防守從地理上看,雖然東吳佔據長江天險優勢,但是實際上長江防線也牽制了大部分東吳兵力。
  • 睡不著丨《永遠的託詞》:西川美和的自我剖白
    今晚介紹日本女導演西川美和的近作,一部讓人不斷自省的電影。《永遠的託詞》海報導演西川美和的另一個身份是小說家。2016年小說《永遠的託詞》先獲得直木獎提名,又奪得日本書店大獎第4位,隨後電影拍竣上映。西川美和(左)與是枝裕和作為是枝裕和的「嫡傳弟子」,西川美和與是枝一樣,出身於早稻田文學部。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世界讀書日
    在這裡,維護行規似乎與詩人的形象相悖,詩歌效忠的也只有行規而已。具體到前些年廣受熱議的工人詩歌來說,它們不僅僅是記錄工人生活的資料,或者是供其他群體想像工人生活的消費品。工人詩歌體現出了內在的豐富性以及對語言的探索。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 世界讀書日
    在這裡,維護行規似乎與詩人的形象相悖,詩歌效忠的也只有行規而已。具體到前些年廣受熱議的工人詩歌來說,它們不僅僅是記錄工人生活的資料,或者是供其他群體想像工人生活的消費品。工人詩歌體現出了內在的豐富性以及對語言的探索。
  • 當代「年輕狗」的七大特徵,太形象了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當代的「年輕狗」都有哪七大特徵吧,簡直是太形象了,看看你家狗狗佔了幾個吧!1、欺軟怕硬當代的年輕狗都是欺軟怕硬的傢伙2、喜歡報復當代的年輕狗都是報復心很強的4、吃飯第一現在當代的年輕狗狗簡直就是吃飯大王
  • 動畫《白貓project》西川貴教和ASCA合作的OP主題曲公開
    近日TV動畫《白貓計劃ZERO CHRONICLE》中,西川貴教+ASCA演唱的片頭曲和安田麗演唱的片尾曲已公開。在WEB特別節目中,藝人和演員的VTR評論也被公開,面向4月6日的首播,展現出了熱烈的氣氛。
  • 當白鷺從杜甫詩歌飛向今天
    千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成都創作的這首七言絕句,語言精粹優美,一句即一景,描繪出了早春成都生機勃勃的畫面,其中「一行白鷺上青天」更是成為千古佳句。實際上,不僅杜甫愛白鷺,自古以來,白鷺這種美麗優雅的鳥兒,就深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懷著不同的情意,為白鷺寫下了不同的詩篇。
  • 突然形象大變的喜羊羊主角團,貓化不算什麼,3D形象才顛覆認知
    突然形象大變的喜羊羊主角團,貓化不算什麼,3D形象才顛覆認知。喜羊羊與灰太狼是我們兒時非常喜歡觀看的少兒類型的動漫作品,當時的動漫還是狼抓羊的作品。並不像如今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狼和羊和平相處,狼已經失去自己的全部尊嚴。
  • 你最先看到的形象,揭示了你的認知方式
    你最先看到的形象,揭示了你的認知方式  測試開始:   題目:你在下圖最先看到什麼形象?    A、字母R  B、氣球  C、小女孩  測試結果:   A、認知方式:全局型認知  全球認知風格更關注結果。
  • 課本神級塗鴉,閏土版唐三不算什麼,杜甫變「奧特曼」你見過嗎?
    而在這些畫像當中,被塗鴉最多的莫過於「閏土」跟「杜甫」了。在很久之前,網絡上面就曾經出現過「杜甫」很忙的段子,因為語文課本當中有《登高》這一首詩,詩句的旁邊就搭配了一張杜甫的畫像。而在學生們的塗鴉之中,我們的大詩人「杜甫」可謂是千變萬化,幹什麼的形象都有,所以才會有「杜甫」很忙的段子出現。除了杜甫之外,閏土也是「很忙」的。
  • 杜甫早期的一首詩,豪情萬丈氣勢磅礴,盡顯少年志氣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比較早期的一首詩。我們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的作品多屬於浪漫主義詩風,特點狂放不羈;而「詩聖」杜甫則屬於批判現實主義,大多敘述家國之念,憂國之嘆,風格整體來說比較沉鬱。但其實詩人詩風的形成必然與其生活經歷、社會環境有著重要的關係。杜甫早期的風格也曾是意氣風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盡顯少年志氣的豪情之作。
  • 走進杜甫文化的發源聖地
    在中國文化史上,杜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傑出代表。他不但繼承了儒、道、佛的傳統文化精神,而且又有所發展。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對杜甫的思想起過影響,但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他不僅僅實踐了儒家的一些道德倫理觀念,他還用自己的實踐,行為豐富,充實了儒家思想的內涵,使儒家思想變得更加切實可行。這也是杜甫對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貢獻。
  • 秋日讀詩:杜甫寫給李白的信,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唐朝杜甫《天末懷李白》寄詩與信之美,在20多年前還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那個時候電腦還只是公司的重大的貴重的物品,微信尚未誕生。電話昂貴,按每分鐘多少錢記錄遠程的通行費,書信變成了迅捷的交流方式。每天在一堆公函中,找到一封私人信件變成了一種樂趣。那白色的信封通常是情書,而牛皮子的信封,則代表著自身的友誼。
  • 杜甫與燕子:鳥鳴叫響了春天|周末讀詩
    中國傳統觀念裡,自始便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協相助,季節的流變是植物、動物等自然之物告訴我們的,即便如今,這樣的觀念和認知方式還有餘存。春天,是鳥鳴的季節,是燕子的季節。寫燕的詩詞自是很多,杜甫卻可不落俗套(好詩人似乎總可不落俗套)。俗套是陳舊的、重複的、理念化的,而人的真誠、生命和真實境遇則永遠新鮮。
  • 「杜甫」「閏土」登上課本塗鴉榜,課堂筆記不咋樣,繪畫技術真好
    而在這些插畫中,有兩名熱門人物,那便是《登高》中的「杜甫」,以及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不知道少年們之間哪裡來的默契,《登高》這篇課文中的插畫「杜甫」和《少年閏土》中的插畫「閏土」格外受歡迎,大家紛紛展示自己的想像力和畫工,讓這兩位「熱門人物」成功變身。
  • 杜甫的《哀江頭》,一首悲愴交響曲,見證了唐王朝走向衰落
    但杜甫在路上被安祿山的叛軍俘獲。此時的杜甫正四十五歲。被俘後,杜甫沒有投降,也沒有認命。如《新唐書·杜甫傳》所說「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汙。」叛軍將杜甫押解至長安,當然,因為杜甫並無官職,杜甫並沒有被叛軍下獄,而僅僅將杜甫作為充實京城的賤民。淪陷的長安已經全無昔日的繁華。
  • 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杜甫:狂傲、要官、恃恩放縱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給後世的印象往往是:窮困潦倒、四處漂泊,同時還憂國憂民、忠君報國。中學課本裡的杜甫插畫,很符合這個形象:瘦骨嶙峋卻目光深邃——一副心憂天下的樣子。課本插畫杜甫史書也說杜甫,歷經戰亂,卻保持節操不被汙損;寫作詩歌,感傷國勢消弱,不忘忠君報國。同時也說,杜甫性情「傲誕」,驕傲而又放誕。杜甫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 杜甫都飢腸轆轆了,還在寫詩替李白擔憂,關係竟然那麼好
    在秦州期間,杜甫寫了一首《佳人》,大概根據當時實有其人來寫的: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婚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待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鬢,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翠竹。
  • 「詩中聖哲」杜甫:世上瘡痍,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似乎從一開始在我們的印象中,就該是滄桑滿目,臉上滿布憂國憂民的愁緒。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仙者,因而超脫;聖者,所以同在,與國家同在,與黎庶同在。當時杜甫的父親正擔任袞州司馬的官職,杜甫於是赴袞州省親,開始齊趙之遊。科考落榜,也許曾讓杜甫有片刻失意,但那時的他畢竟還很年輕,加之河山勝景的陶冶,杜甫不僅沒有對仕途失去信心,反而激昂慷慨情懷更盛。
  • 李白忽悠杜甫「尋仙人、找仙草、煉仙丹」?戴教授把唐詩講絕了!
    李白忽悠杜甫「尋仙人、找仙草、煉仙丹」?戴教授把唐詩講絕了!近日刷著抖音看到一位老教授授課的片段,真的是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其中有一段是說杜甫是李白的超級粉絲,他去拜見李白,李白就忽悠他一起去訪名山、尋仙人、找仙草、煉仙丹,中途還遇見個流浪漢高適,從春天訪到秋天,啥也沒找到,後來杜甫醒悟了,不幹了。真的是把我給笑壞了,回頭上網一查原來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戴建業,人稱「三槍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