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之夏》:觀後感

2021-01-08 不拼不博什麼能行

《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如其它日本動漫的一般風格,畫風唯美。

日本的動漫中喜歡講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由於人類漠視自然,不相信自然神靈的存在,因此肆意破壞環境,擴大人類的生存領土,讓大其他生靈無以寄存。而動畫中的一個個動物生靈,對人類發出了生存的訴求。

《河童之夏》就是以這樣的矛盾開始的。在日本的江戶時代,河童因為聽說自己聊以為生的沼澤地將要被填平,因此去請求武士,卻遭到其殘忍殺害。而當時出現一陣地震,河童之子正好跌入地縫,才逃過一劫。

動漫主要圍繞兩條主線和兩條次線展開。主線之一是河童之子如何獲救,經歷時代變遷後,在現代社會生存的歷程;二是康一一家人對河童之子情感的變化過程。次線其一為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康一終於勇敢地和自己喜歡的女孩交上了朋友;再者就是在河童的事情被撞破後,人類(如記者等人物)對河童的態度,給河童造成的影響等。

幾百年之後,小學生康一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一奇怪的石頭,便帶回了家,卻沒想到救了河童之子一命。河童之子被取名為「小酷」,並暫時住在上原家中。河童會說人話,很快和善良的上原家人成了朋友。卻不料在康一帶小酷尋找家人回來的路上,被記者強行曝光河童的形象。從此,河童小酷名聲大噪,許多人都守在康一家門口,給其生活造成嚴重困擾。

河童小酷在眾人呼聲中被推上了電視節目。卻沒想到,曾經殺害自己父親的武士孫子,帶著父親的手臂來到現場。這場景讓小酷當場情緒失控,狗狗阿伯幫助小酷逃離了現場。再次想起父親被人類殺害的事實,以及阿伯被人類的車撞死,小酷對人類寒心。面對四處圍觀的人,小酷只好爬上建築高處,生了死亡之心。他站在高處祈求父親的幫助,天上瞬間風雲變色,大雨直落,龍出現了。小酷認為那是父親告訴自己要活下去的警示,便重新回到了上原家。後來小酷在上原家的幫助下,總算逃離了公眾視線,和偽裝成人類的親戚喜如妖生活在了一起。

在河童剛來到上原家時,康一的母親還不敢親近河童。後來發現河童並不會傷害人類,反而也非常的單純和善良,甚至有他自己獨特的能力,譬如擅長相撲,遊泳技術一流等,漸漸獲得了全家人的喜愛。康一的妹妹上原瞳年齡尚小,面對奇怪而又醜陋的河童,心生厭惡。她盼望著河童早點離開他們家,並把河童小酷的消息告訴了其他人。後來因為河童去海邊遊泳時為她帶回「寶石玻璃」,也被河童的善良和可愛感動。

菊池紗代子是康一的同學,因為平常沉默寡言,經常受同學們的欺負。她是康一找到河童的關鍵人物,也是康一喜歡的女孩。膽小的康一剛開始不敢跟她表白,還假裝與其他同學一樣很嫌棄她。直到河童事件出現後,康一的朋友逐漸遠離他,只有菊池願意主動跟他聊天,他們漸漸的成了好朋友。在河童被送去喜如妖住處之前,康一還特意帶河童去跟菊池告別。

在此片中還出現了座敷童子,她與河童分屬於同一世界的生靈,能撫慰河童心靈的悲傷;狗狗也能通過心語和小酷聊天,他們彼此交心,成了好朋友。

在現代社會,人類已經很久沒有遇見過河童,於是在人間出現了抓到河童懸賞一千萬的公告。隨著上原家的河童「小酷」被曝光,各大媒體聞風而來,簡直踏破了上原家的門檻。影視界要給河童拍電影,畫家要給河童出漫畫本……狗仔隊更是成日把上原家擠得水洩不通,最後河童硬是被逼無奈上了節目。節目上,當狗狗帶著情緒失控的河童小酷逃跑時,被一輛車撞飛,狗死了,小酷僥倖逃過一劫。而肇事司機居然趁亂逃跑,圍觀者圍成一圈拍照,竟無人上前詢問眼前的慘境,令人寒心!

就如河童所說,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謊言,而人類才是最會說謊的動物。人類也是最自私的動物,他們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惜破壞其他生靈的家園。在片子的最後一幕,河童小酷來到了喜如妖的家,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他站在河邊祈禱著,「這塊土地的神啊,請您保佑我跟爸爸,可以暫時在這塊徒弟定居下來,並且請您允許我可以在這條河裡抓到能夠維生的魚」。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奇幻森林》裡的一個鏡頭,當大象經過時,其他動物紛紛下跪,因為大象是森林的創造者。連動物都有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人類不應當有嗎?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動畫電影《河童之夏》也與之有著相似之處,以人類少年與河童之間共度夏日的奇幻故事描繪出人之百態,雖取名為河童,卻藉以圍繞河童展開充滿童話趣味性的故事,來談「人」這一種複雜的生物。故事講述了少年上原康一在河川邊無意間拾得一枚類似烏龜的化石,好奇心旺盛的他便將其帶回家中玩弄。怎料用水衝洗過後,原本鑲在石裡的「烏龜」竟然復活了,而它居然是傳說中的神秘生物——河童。
  •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時間:2007.08.20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分享到:
  • 河童之夏:河童出現的夏天,是成長的歷程
    河童之夏,由日本的導演原惠一執導的一部動漫電影。於2007年7月28日在國內上映,並在2008年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人生有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夏天,在夏天這個炎熱異常的季節,都會遇到什麼呢?
  • 豆瓣8.7分的日本治癒系動畫《河童之夏》裡的河童到底是什麼?
    原惠一導演的日本動畫《河童之夏》很治癒很暖心同時也很催淚。相比大家對電影中這個長得瘦小形象怪異但卻很暖心的河童萌到了吧?河童高約60公分至1米,重約45公斤,身上有臭味和黏液,難於捕捉。據說某些地方的河童全身長毛。
  • 《河童之夏》:那個夏天,幸好遇到的是你!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一部感人治癒的動漫電影。河童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妖怪,因為地震的原因一隻小河童被埋到土地裡面,成為了化石,康一在偶然間把河童帶回了家,並給他起名字叫小酷。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被人類殺害的,所以小酷非常害怕人類,然而在與康一與家人的接觸中,小酷與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與小酷的交往中,康一與家人也在逐漸的改變。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河童之夏》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感覺也隨之回來了。動漫電影裡的夏天,總是滿目的綠色和清爽的微風,你記憶中的夏天,是宮崎駿作品中的西瓜和電扇,還是《夏日大作戰》中夏希和一群人聯手對抗世界混亂危機的場景,亦或是河童小咕為你帶來的清爽夏天?
  • 奇葩動漫:河童之夏,河童也拍的那麼萌,看完真想去河裡找找看
    給河童之夏給這個夏天——河童之夏人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結識精靈的夢吧。所以有英國人寫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講出了河童的故事。河童不好看: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但是河童比人類更有情有義。愛的轉變有如此多可能的方向。
  • 影視鑑賞;河童之夏,回首已是百年身!
    主要路線父子之情,少年成長的煩惱,人類的虛榮和對自然的吞噬,動物之間的相憐相惜,以及河童穿越百年的孤獨,雖然線索紛繁,但無一不觸動心靈。妹妹的態度轉變更加印證了小咕的完美所在,由河童到人類,後者的醜惡和卑鄙更加凸顯。    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脛而走,引得全城轟動關注,造成媒體的糾纏和民眾的圍觀,上原一家愁雲密布,小咕也是深受其擾。小咕之所以無親無故、無家可歸和無所適從,完全是拜得人類所賜,而人類卻渾然不知,肆意地改造著屬於他們的世界。
  • 《河童之夏》:適合一個人看的治癒電影
    《河童之夏》是由《蠟筆小新》系列電影導演原慧一,改編自日本兒童文學名家木暮正夫《河童大騷動》、《河童的驚奇之旅》等河童系列,耗費五年完成的動畫片。該作也是繼《千與千尋》後首次入圍日本電影旬報的動畫電影。片子中融合了父子之情,壞境問題和欺凌問題等,也通過友情表現出人間的美好。
  • 超好看的動漫推薦,《河童之夏》溫馨治癒,比《螢火之森》好看
    超好看的動漫推薦,《河童之夏》溫馨治癒,比《螢火之森》好看馬上進入夏天了,看個電影應應景,《螢火之森》很多人都看過,口碑一直不錯,但看完後太悲傷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溫馨的叫《河童之夏》,影片一開始男主康一偶然發現了個小河童,把他帶回家後,家人也很快接受了它,並給它取名小酷
  • 消暑必備,日本神話傳說改編《河童之夏》:人的妖性、妖的人性
    ——《河童之夏》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哪部影片會讓你一秒淚崩?在下面看到了《河童之夏》這個回答,原因是:《河童之夏》的原名應該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上去它應該是滿懷童趣,平易近人。河童在日本就像是水之精靈的存在,在動漫中的形象也很可愛,在《河童之夏》中,河童小咕就有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眼神中時常充滿純真和委屈,在日本神話傳說中,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中,依照各地的習慣,有著不同的名字,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住在河川裡的孩子」,因此才會叫做河童。河童身高大約一公尺,和小孩子的差不多,臉上長著鳥嘴,背上有甲殼,為暗綠色的保護色,擅於相撲。
  •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夏天,配上這首歌,來根冰棍或者來塊西瓜,喧鬧的童年時光,讓人難以忘懷。清新之夏80年代的我們,伴隨著每個暑假的《西遊記》,經典的《新白娘子傳奇》,《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一大幫小朋友安安靜靜地坐起一起看電視,看完開始討論預測劇情的發展,甚至開始角色分配,唱歌經典的歌曲,說著經典的臺詞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在地下被「封印」了幾百年之久的小酷,面對將它救起康一和收留它的康一一家人展現出來的是善良和感恩。
  • 河童之夏:小酷最後會變成人類回來嗎?
    曾經執導過《蠟筆小新劇場版》的原惠一,在2017年導演了一部令大眾非常喜愛的奇幻動漫電影——《河童之夏》,這部電影講述了生活在現代的小男生小康,在一次意外玩耍中,撿回了和童之子小酷,然後和小酷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河童之夏:借妖寓人,妖怪的純真,比偽善的人類更可愛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的作品。《河童之夏》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獲得第31回日本奧斯卡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在這部動畫電影裡,人類和妖怪,誰是真純真,誰是假善良,人性的扭曲,被赤裸裸地呈現。
  • 《河童之夏》:人和妖怪共存時代已過去,沒有妖怪的立足之地
    導語:在《河童之夏》中當空回到康一家之後,空的存在終於被別人發現。不用想都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窺伺也許是人類的天性之一,河童再也無法繼續默默無聞地生活。人類世界的紛擾打破了河童安靜的生活。河童很怕人類,很怕那種像大大的眼珠一樣的東西:攝影機,但卻願意為了康一的父親而公開露面一次。
  • 豆瓣9.1《河童之夏》——人類大概會失去靈魂吧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遇見了一隻河童。《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導演名作原惠一,說起這個名字大概一百個人裡只有一個知道。不過,如果你是《蠟筆小新》的死忠粉你可能就知道了,原惠一曾參與過十多部蠟筆小新劇場版的製作。初看到幾張劇照,你會驚嘆」OMG,為什麼這麼醜?「驚喜嘛?變態嘛?對,這就對了。
  • 《河童之夏》看完之後每到夏天你都能想起「小酷」!
    《河童之夏》,自己是注重動漫的人,看到過它的簡介後就想看,一貫沒有當作重要的事來完成,最近才得以看完。2個小時,自己看的很細心,回想起來自己剛剛看宮崎駿的作品的時分。風格很像,靜靜的音樂,淡淡的畫面,淡淡的故事。看的時分自己心境不是很好,開場暗暗的畫面自己看的很厭煩,色彩畫面的抑鬱。
  • 《河童之夏》:一場為離別而生的相遇,演繹三位少年的自我成長
    直到我發現《河童之夏》這部寶藏作品。如果說龍貓因為外在形象讓人治癒,那麼河童"小咕"就是在外形和心靈的強烈衝擊下實現治癒。小咕是一名來自日本傳說的河童,他長著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他頭頂有個碟形的盤子,只要盤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