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開飛機6歲寫自傳,8歲上大學12歲讀MBA:過人之處在哪?

2020-12-04 刁小嘴
12歲的多多

文/刁小嘴

一次發布會上,多多無法到現場,他在父親的幫助下,發送了一段祝賀視頻。主持人介紹多多時,現場一片譁然。

大家剛聽到:「11歲畢業於南京大學」,就開始說「吹牛吧」。坐在一旁的多多爸爸已是見怪不怪,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多多的大名叫何宜德。如今12歲的他,已經開始讀MBA碩士研究生了。現場又是一場爆笑。

大家笑可以理解。一個快該上初中的孩子,怎麼就開始讀MBA了?不了解他之前,我也會認為多多在吹牛。

看看他的簡歷,頓時覺得,這個孩子從一出生開始,每年都沒有浪費: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紫金山;3歲參加帆船比賽....

多多的簡歷

現在都講斜槓青年,多多每年都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豐盈自己。他的成長離不開他的父親,被大家稱為「鷹爸」的人。

1. 3歲出名

多多出名是在2012年。那年除夕,他只有3歲,和父母去外國旅行。他沒有穿衣服,在當地零下13度的環境中,和雪打成一片。

3歲的多多

小孩不穿衣服在雪地裡跑?視頻一出,褒貶不一,更是把拍視頻的何烈勝推上了風口浪尖。何烈勝就是多多的父親。

何烈勝曾是某公司的董事長,做過不少慈善。在一次採訪中,他講了一個故事,也成就了他「鷹爸」的外號。

他說,老鷹訓練小鷹的方式,是把長到一定程度的小鷹推下山,在墜落的過程中,小鷹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飛行。

鷹爸何烈勝

鷹爸出版過兩本書,一個叫《我是鷹爸》,一個是《鷹式教育》。他的教育方式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個從戰略角度來說,就是「頂層設計,目標推進」;一個是在極限環境下的極限訓練,前提是自己要能狠下心來。

還有一點,就是他很注重素質教育,十商並舉。所謂"十商「,就是德商,智商,靈商,情商,心商,志商,健商等十商。

為何鷹爸要對多多採取這樣的教育方式呢?何烈勝也是在鷹式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多多是個早產兒。

小時候的多多

2. 多爸的訓練

2008年,何烈勝的妻子懷孕7個月,被推進產房。何烈勝大半輩子的時間都放在工作上。從老師到經商,40歲才有了多多。

本來挺開心的日子,看到不足4斤重的多多,在保溫箱裡待了2個月之久,他心裡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醫生診斷孩子很有可能是腦癱。何烈勝不信命,他決定採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茁壯成長。

多多剛出院沒多久,就被放進溫水中遊泳。多多哭了,還拉了肚子,鷹爸堅持讓多多泡在水裡,適應環境。

他不想因為孩子脆弱,就讓他有一個意志薄弱的童年。鷹爸鍛鍊兒子跑步,從10分鐘,一點點地累計到40分鐘。

多多很爭氣,慢慢適應。等長大一些,鷹爸還帶著他去冬泳,都是想讓孩子小時候多吃苦,以後才能更勇敢。

聽完鷹爸的方式,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多多會在暴風雪裡跑。他不是突然被放在極端環境裡,而是一直生活在「極端環境」中。

3. 多媽的看法

教育是一家人的事兒,而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面對不少質疑,多媽又是如何來看待鷹爸的方式呢?

首先,孩子有過人的智商嗎?

她並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過人的智商。多多每年增添一個標籤,在多媽心裡,她的兒子很普通。

多多的媽媽

其次,夫妻會因為教育而爭吵嗎?

這個問題很客觀。對孩子的教育不達成一致,夫妻之間肯定會爭吵。鷹爸提出的一些訓練,多媽是反對的。

鷹爸認為,多媽的教育,是讓孩子變成溫室裡的「小雞仔」。寵孩子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父母是希望孩子快樂無憂的。

而且有些訓練,孩子本身也不願意去,心裡會有點小抗拒,希望從媽媽這裡尋求一些溫暖和求助。

多媽和鷹爸在多多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默契。兩個人意見不統一時,他們不會當著多多面來說。

再者,多媽有什麼擔憂嗎?

多多屬於上初中的年齡,雖然他的受教育水平很高,是否要將孩子送回到初中,和同齡人生活在一起呢?

4. 鷹爸教育好不好?

像鷹爸這種教育,讓我想起當年上《最強大腦》的盲人陳燕。她出生第5個月的時候,家人發現她眼睛有問題。

跑遍了各大醫院,都沒有用。陳燕父母的解決方案是放棄了她,接手照顧她的人是姥姥。

姥姥認為貓有九條命,給陳燕起了一個小名叫「咪咪」。姥姥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陳燕自食其力。

自從陳燕記事兒起就開始訓練她。

姥姥不會領著陳燕的手出門,而是告訴她前方有什麼,通過「聽」的方式,來辨別前方是否有障礙物。

陳燕無數次撞倒門上,掉到溝裡,姥姥總說:「你有能力起來」。陳燕5歲就開始自己出門買東西,坐公交車,去公園玩。

沒有人理解姥姥的做法。

2002年,姥姥離開了陳燕,臨終前說:「我不能陪你一輩子,只想讓你自食其力。每次你出門,我都在後面」。

姥姥跟著陳燕走了18年,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陳燕,希望有一天自己離開後,陳燕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

姥姥的教育證明了她的方式是有效的。

陳燕是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中國盲人中第一個寫自傳的,第一個會騎獨輪車、滑旱冰、練跆拳道的盲人等等。

多多是一個健康人,多爸為何就不能用嚴格的方式管教他呢?相信多爸心裡也有一桿秤,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

多爸所做的一切,也是在不斷豐富多多的內心世界。

在一個以錢為標杆的時代,有錢自然好。可是如果想到錢不久會被花光,幸福感會大打折扣。

《樊登講論語》中提到,從外界獲取幸福會稍縱即逝,想讓自己有發自內心的喜悅,就要把人生樂趣放在對真知的追求上。

也許,多多現在不一定會理解鷹爸。

但在成年後,心裡會感謝他的父親,就如同他的父親兒時不理解親戚的嚴苛,成年後很感恩一樣。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2019年,「鷹爸」教育下3歲就出名的「luo跑弟」如今怎樣了?

2. 鷹爸與luo跑弟專訪

3. 《中國人的一天》,五歲開飛機,八歲考大學:「人造神童」現在過得怎麼樣

4. 「luo跑弟」母親坦言孩子資質一般常與「鷹爸」爭吵

------------------------------------------------------------

您好,我是刁小嘴,一個愛吃榴槤的高個子,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分享日常。

聲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箭廠」5歲開飛機,8歲考大學:「人造神童」裸跑弟現在過得怎麼樣?
    ,兩歲登攀高山,三歲雪地裸跑,四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五歲開飛機,六歲寫自傳,七歲徒步穿越羅布泊,八歲考入南京大學,九歲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賽中三次獲得冠軍,十歲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十一歲南京大學畢業,十二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
  • 《一站到底》選手何宜德的畸形履歷——11歲南京大學畢業
    5歲開飛機繞北京野生動物園一圈——這個最唬人,但是論真正的身體協調操作,難度不會比騎自行車高多少,不同的是一般家長沒條件也不會捨得自己的孩子去冒險開飛機,就像家長不會讓自己五歲孩子騎自行車上馬路一樣,因為風險太大,並且除了裝逼毫無意義。但是明顯這孩子的父親價值觀念一向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你看我兒子五歲就敢讓他冒著生命危險騎車上街,你敢嗎?不敢不敢,大哥你牛逼,給您跪了。
  • 4歲讀小學,6歲上高中,9歲大學畢業,這個神童不是一般的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個逆天的神童,4歲上小學,6歲讀高中,9歲大學畢業,而且上的大學可以和清華北大媲美。怎麼樣?夠逆天了吧?我9歲的時候,寫小學作業還費勁呢!
  • 8歲女孩「12歲的身體」與開小夜燈有關?
    「4歲女孩睡覺開小夜燈,影響體內性激素,被診斷至少少長2—3年;7歲女孩,因臥室對著路燈,導致胸部過早發育……」  日前,網上關於兒童開小夜燈睡覺的爭議很熱鬧,大部分聲音說兒童開夜燈睡覺影響性激素、容易個子矮、發育遲緩等,也有一少部分的聲音認為開小夜燈睡覺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10歲上大學,13歲讀研究生,逼迫父母買房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5歲上小學一年級,不到30天直接讀2年級,到了2年級感覺學習的知識點沒難度,直接上三年級,呆了三個月後,直接跳到5年級,即是開學半年時間,張炘煬從一年級跳到了五年級,別人用5年完成的,他僅用6個月時間,堪稱「最厲害的學霸」啊,令人羨慕。
  • 11歲少年南京大學畢業,我覺得這輩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這位少年是何許人也,名曰:何宜德,因三歲在美國郊外雪地裸跑訓練人送「裸跑弟」4歲就開船出海,我要成為海賊....咳咳咳5歲開飛機6歲給多國領導寫信7歲就牛逼了 還出了自傳8歲徒步死亡之海羅布泊9歲小學畢業還獲得多項機器人世界冠軍如今11歲拿到南京大學專科畢業證一直一直在突破自己的極限好吧!
  • 牛牛4歲8個月至5歲4個月書單分享
    應大家的強烈要求,牛媽把兒子牛牛4歲8個月到5歲4個月書單分享出來,由於兒子看大本頭多了,牛媽更新書單也就沒那麼勤了。我說你想讓6-7歲的孩子就一直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或者《夏洛的網》,那肯定不行,得文學和他愛看的繪本穿插其中,等他真正有欣賞力和閱讀能力時,他就會脫離繪本,而看他感興趣的文學作品了。所以陪伴孩子成長,我們需要耐心和智慧。 也有個媽媽問我,如果總是媽媽讀給孩子聽,孩子會不會有依賴性而一直不肯自己讀?
  • 3歲上小學14歲上大學 小夥剛滿18歲考取海大研究生
    6歲上小學,18歲參加高考,這是大部分人的求學歷程,可他18歲就以高分考取研究生。青島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大四學生趙天亞去年報考了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專業的研究生,以398分的高分通過了初試,近日,剛滿18歲的他拿到複試成績,以筆試第一、複試第五的好成績順利通過。
  • 「北鬥女神」徐穎:16歲上大學,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
    01從小就天賦異稟的徐穎大多數孩子6~7歲才會上小學,而徐穎4歲時就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徐穎從小便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大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徐穎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學讀研,並選擇在北京理工碩博連讀,想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不得不說,徐穎的學習能力遠超常人。她僅用22年就完成了小學到博士的求學歷程,26歲就已博士畢業。而多數人那時剛剛研究生畢業,甚至還在為了考上研究生奮鬥著,換句話說,徐穎此時直接贏在了起跑線上。
  • 少年3歲上二年級,13歲高考,沒上輔導班,學霸的秘密在這兩個字
    近日,東南大學迎來一群「少年生」,其中年齡最小的趙晨焱只有13歲。另一位牛永恩同學今年14歲,他12歲念高中,今年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東南大學少年班並一舉成功。今年,東南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4063人,男女比例約2:1,理工類人數佔新生總數的近百分之八十。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說起張炘煬想必大家有所耳聞,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很強的智慧,兩歲半左右就能認識上千個字,5歲就已經上一年級了,沒上多長時間就跳到了二年級,同樣在二年級沒待多久又直接跳到了5年紀,別人規規矩矩六年才能完成的學業,張炘煬短短半年就完成了。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1995年,張炘煬在遼寧省盤錦市一個普通家庭裡降生。他的小學只有兩年,當其他孩子還在因為剛上一年級哭哭啼啼的時候,他早就學完第一年的課程,後來就開始開掛般的跳級。順利進入中學後,他遇到難題,就是自己因為一直跳級,導致周圍同學年齡都比自己大很多,而張炘煬也不想花精力適應人際關係。所以他決定回家,也徵得了家人的支持。對於他來說,在哪裡讀書其實沒有影響的。就這樣他在家自學初高中所有課程,直到高考的時候他才再一次進入學校生活。
  • 29歲躋身《福布斯》- MBA中國網
    我大學時候學的是電氣工程和會計雙學位,曾經在央企工作了6年,做了2年子公司的財務和董事會方面工作,還有4年在省總公司負責全省投融資管理。 Q2:為何會想到自己創業?為什麼選擇了茶飲這個行業?真正的能力並沒有與之匹配。因為很多方面的,我們在六個月內賠了100多萬,但又在3個月內賺了回來。我覺得創業團隊裡只能貫徹一個統一的聲音,但必須有一個人抬頭看天,這個人通常是創始人,負責公司大的策略和走向;還必須有一個人低頭看地,他負責將戰略落地執行,所以這個人一定需要非常了解行業。
  • 「數學之王」歐拉:13歲讀大學、19歲成博士,讓高考學生深陷學海
    聊到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就不得不提到歐拉公式,無數數學界以及物理界的公式都是受它影響而誕生,可以說推動了數學界和物理界的大發展,數學家們更是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而這個公式的發明者歐拉也被譽為「數學之王」,與阿基米德、牛頓和高斯並稱為數學史四大天王。
  • 那個9歲高考,10歲讀大學的天才少女,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塊遮羞布
    」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這是古人對神童的解釋,古人當中有不少人從小就表露出了神跡,孔子三歲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會了祭祀禮儀,王勃13歲寫出《滕王閣序》,白居易不到一歲就能識字……現代隨著孩子開智比較早,神童也是一茬接著一茬,中科大還有個少年班,裡面接收的全是神童,12、3歲考上中科大的人。
  • 40歲蘇軾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了首求愛詩,如今成男人的花言巧語
    王弗是蘇東坡的結髮之妻,十六歲嫁給十九歲的蘇東坡,他們的姻緣始於一座書院附近的魚池。王弗是個敏捷但謙虛的女孩,作為進士之女,一開始並沒有向蘇軾炫耀自己通曉詩書。每當蘇軾讀書的時候,她總是默默陪在身邊,後來蘇軾有遺忘的地方,她反倒都記得,並給予提醒。
  • 6歲女孩飛機上機智挽救媽媽一命
    據福克斯新聞網12月30日報導,國外一位6歲女孩Jaideen在飛機起飛時,及時發現了媽媽中風,挽救了媽媽一命。 幸運的是,飛機上恰巧有一名醫生,醫生表示,當氣壓改變時,人體血管中的氣泡會進入大腦,這位女士很可能是因此引發中風的。最終,飛機被迫降落,護理人員將Alexandra緊急送往機場附近醫院。   Alexandra說:「女兒救了我一命,當時她只有6歲,看到我不對勁就馬上向別人尋求幫助,我很為她驕傲。」
  • 17歲女生偷開客機 啟動飛機後撞上了一處圍籬
    17歲女生偷開客機 啟動飛機後撞上了一處圍籬時間:2019-12-20 15: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7歲女生偷開客機 啟動飛機後撞上了一處圍籬 美國一名17歲女子偷偷溜進停放在加州中部機場的一架小飛機內,並駕駛飛機駛入了鋼絲網眼柵欄。有關當局表示,這名女子已被捕。
  • 媽媽5點起床給孩備課 6歲小姑娘羅凌熹5歲半...
    今天一起來認識這位剛剛6歲上一年級的小姑娘羅凌熹,她從3歲半開始在媽媽有效而有趣的家庭英語啟蒙下,閱讀了上千本英語繪本和分級書,4歲半獲得「希望之星」全國星路風採英語大賽省賽一等獎、國賽幼兒組三等獎,5歲半取得了Star測試GE5.8,這代表其閱讀能力與美國5年級學生的中等水平相當。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家長:家裡沒電視從不玩手機遊戲
    原來劉航之在6歲時,有一年和他一起去美國學習和生活的經歷。為了能讓兒子儘快適應,他每天陪著兒子「聽、說、讀、寫」,陪孩子玩點英文單詞遊戲、看英文短片、讀英文繪本、聽英文故事……一有時間就帶兒子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慢慢地,孩子有了新朋友,對英文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三個月後,兒子不僅可以毫無障礙地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英文作業也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