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劉備入洞房,見滿屋子刀槍劍棒,侍女全都佩劍,嚇得魂不附體。
管家婆對劉備說:「貴人別怕,夫人自幼好武,常令侍女擊劍為樂,所以如此。」
劉備說:「我看著滿屋兵器怕得很,硬不起來啊。能不能暫時撤去?」
管家婆請示孫夫人說:「房中擺放兵器,嬌客(女婿的愛稱)不安,今天暫時撤去吧。」
孫夫人笑著說:「廝殺了半輩子,還怕兵器嗎?」於是下令撤去兵器,讓侍女們解下佩劍服侍。
當夜劉備與孫夫人成親,兩情相悅,非常融洽。
劉備賞給侍女們很多金帛,收買其心,又派孫乾回荊州報喜。劉備從此連日喝酒,國太非常喜歡他。
孫權派人到柴桑報告周瑜說:「我母親堅持將妹妹嫁給劉備。咱們這事弄假成真了,現在該怎麼辦?」
周瑜聽後大驚,坐立不安,又想到一計,於是寫信讓來人帶給孫權。
孫權拆信閱覽,上面寫著:
我所謀之事,沒想到如此反覆。既然弄假成真,就應當繼續用計。劉備是當世梟雄,有關羽、張飛、趙雲之勇將,更有諸葛亮的謀略,一定不會久屈人下的。我想將劉備困在吳中,讓他住華麗的宮殿,多提供美女玩物供他享用,來腐蝕他的心志,使他沉迷其中,樂不思蜀。讓他與關羽、張飛、諸葛亮各處一方,然後派兵攻打荊州,大事可定。現在如果放了劉備,如同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請明公好好考慮。
孫權看後,將信拿給張昭。張昭說:「公瑾之謀,正合我意。劉備出身低微,奔走天下,從沒有享受過富貴。現在以華麗宮殿,美女金錢供他享用,自然疏遠孔明、關羽、張飛等,讓他們各自生怨,我們就有機會得到荊州。主公應趕緊按公瑾之計行事。」
孫權大喜,當天便下令整修東府,廣栽花木,盛設器用,請劉備與妹妹居住。孫權又增加幾十個女樂,並提供金玉錦綺玩好之物。國太以為孫權好意,非常高興。劉備也果然被聲色所迷,不想回荊州。
歷史上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只有《先主傳》中一句話帶過,似乎沒有太多的陰謀詭計,只是簡單的政治聯姻。《吳主孫權傳》和《周瑜傳》都沒有關於嫁妹的記載,估計也沒什麼陰謀。
周瑜確實勸孫權給劉備使糖衣炮彈,消磨劉備志向,將關羽、張飛收為己用。但是孫權並沒有像演義這樣高興地依計而行,而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趙雲與五百兵馬住在東府前,終日無事,常去城外射箭騎馬。眼看到了年底,趙雲突然想到:「孔明給我三個錦囊,讓我到南徐,開第一個,住到年終,開第二個,遇到危急無路可走時開第三個,裡面有神出鬼沒之計,可保主公回家。現在已到年底了,主公貪戀女色,見不上面,為什麼不拆開第二個錦囊,依計而行?」於是拆開錦囊一看,果然有妙策。
趙雲當日便去府堂,要見劉備。侍女稟報劉備說:「趙子龍有要事來報貴人。」劉備將趙雲叫入詢問。
趙雲假裝驚慌的樣子問劉備:「主公深居溫柔鄉,不要荊州了嗎?」
劉備問:「有什麼要緊事,讓你如此驚慌?」
趙雲說:「今早孔明派人來報,說曹操要報赤壁之仇,起兵五十萬,殺往荊州。情勢危急,請主公趕緊回去。」
劉備說:「我要和夫人商議一下。」
趙雲說:「如果和夫人商議,她一定不肯讓主公回去,不如不說。今晚便啟程,晚了會耽誤大事。」
劉備說:「你且退下,我自有辦法。」趙雲故意催促劉備幾次才退下。
劉備去見孫夫人,偷偷掉淚。
孫夫人說:「夫君有什麼煩惱?」
劉備說:「我想到一個人飄蕩異鄉,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祖宗,真是大逆不孝。現在又到年底了,我因此憂愁。」
孫夫人說:「你別騙我,我已經知道了。剛才趙子龍說荊州危急,你想回荊州,故意以此為藉口。」
劉備跪下請求說:「夫人既然知道,我也不敢瞞你。我如果不回去,荊州丟了,會被天下人恥笑。如果回去,我又捨不得夫人,因此煩惱。」
夫人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是你夫人,你去哪裡,我自然相隨。」
劉備說:「夫人雖這麼想,但國太和吳侯怎麼肯讓夫人隨我回去?夫人如果可憐我,咱們就暫時分開一下。」說完,淚如雨下。
孫夫人勸劉備說:「夫君不用煩惱。我去苦勸母親,她一定會放我與夫君一起離開的。」
劉備說:「即使國太答應,吳侯也一定阻攔。」
孫夫人沉吟半天,說:「我與夫君在正月初一拜賀時,推說去江邊祭祖,不告而去,怎麼樣?」
劉備又跪下來謝孫夫人,說:「如果這樣,生死難忘。千萬別洩露!」
兩人商議好後,劉備偷偷吩咐趙云:「正月初一,你先帶士兵出城,在官道等候。我以祭祖為由,與夫人一起走。」趙雲領命。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正月元旦,吳侯大會文武眾官。劉備和孫夫人去拜見國太。
孫夫人說:「夫君的父母祖宗墳墓都在涿郡,他日夜傷感不已,今天想到江邊,向北方拜祭,特地前來向母親請示。」
國太說:「這是孝道,豈能不從?你雖然沒見過他們,也可以隨你夫君一起去祭拜,這是為婦之道。」孫夫人與劉備拜謝而出。
夫人乘車,隨身只帶了些細軟,劉備騎馬,帶數騎跟隨出城,與趙雲相會,然後離開南徐,趲[ zǎn ]程而行。
當天,孫權會文武眾官,喝得大醉,近侍將他扶入後堂,文武皆散。等到眾官知道劉備、夫人逃跑之時,天色已晚,要稟告孫權,孫權醉酒不醒。
第二天,孫權聽說劉備跑了,忙召文武商議。
張昭說:「今天走了此人,早晚要生禍亂,要趕緊追。」孫權令陳武、潘璋帶五百精兵,不分晝夜,一定要捉回劉備。二將領命前去。
孫權恨透了劉備,將案上玉硯摔為粉碎。
程普說:「主公空有沖天之怒,我料定陳武、潘璋一定抓不回劉備。」
孫權說:「他們敢違抗我的命令?」
程普說:「郡主自幼好武,嚴毅剛正,諸將畏懼。她既然一起走了,肯定是與劉備同心。追去的二將見到郡主,怎麼敢下手?」
孫權大怒,將所佩之劍交給蔣欽、周泰,說:「你們二人用這把劍去取我妹妹和劉備的人頭回來。違令者立斬!」蔣欽、周泰領命,率一千兵馬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