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

2021-01-16 澎湃新聞
野生動植物|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

2021-01-14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圖為此次發現的西藏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等4個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

據介紹,2013至2019年間,在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和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項目的支持和當地林業部門的配合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質庫採集隊先後對西藏的墨脫縣、定日縣、聶拉木縣和吉隆縣等進行多次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調查,共採集珍稀瀕危、地區特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種子、標本、活體材料等遺傳資源2500餘號,其中種子471份。

科研人員在對所採集的標本進行整理和鑑定過程中,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尼泊爾姜味草、喜馬拉雅耳稃草等4個分布於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尼泊爾菊三七、一枝黃花、擬遊藤衛矛等24個西藏新記錄種。其中無葉蓮科為西藏新記錄科,一枝黃花屬、馬?兒屬、千斤拔屬、鞘蕊花屬、密花蘭屬、無葉蓮屬、羊角藤屬、黑蒴屬和赤楊葉屬9個屬為西藏新記錄屬。

這些新資料的報導,進一步豐富中國植物區系的資料,並對西藏地區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人員表示,此次報導的新分布物種均位於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東部及北部。該區域野生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歷史上雖然經過國內外的的多次考察,但仍然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部分地區如喜馬拉雅南坡的亞東溝、陳塘溝、嘎瑪溝、樟木溝和吉隆溝的本底資料仍不夠全面,今後將繼續加強該區域植物資源的調查和收集工作。

相關研究成果以《西藏種子植物分布新資料》為題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生物多樣性》上。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胡遠航

原標題:《野生動植物|科研人員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在緬甸發現3種兩棲類新紀錄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在緬甸發現3種兩棲類新紀錄 2020-03-25 中國新聞網 【字體  緬甸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且特有性高。但外界對這一地區的兩棲爬行類資源知之甚少。目前,緬甸僅記錄有約170種兩棲類,相比之下,緊鄰的中國和印度分別記錄有約550和460種兩棲類。
  • 中國科研人員在緬甸發現3種兩棲類新紀錄
    中新社昆明3月24日電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簡稱「東南亞中心」)公眾號24日發布消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課題組與東南亞中心研究組發現了3種緬甸兩棲類新紀錄:布氏泛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印度稜鼻樹蛙(Nasutixalus jerdonii
  • 鹽城發現鳥類新記錄種——噪鵑 是國家「三有」保護鳥類
    中國江蘇網8月21日訊 「保護區發現我市鳥類新記錄種。」這是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昨天傳出的消息。  「此新記錄種為噪鵑,發現者為保護區科研科工程師趙永強。」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副主任陳浩告訴鹽城晚報記者,至此,保護區內已發現並記錄到的鳥類增至18目54科404種。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2020-12-01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麗水野生動植物資源再創歷史記錄新高
    浙江日報 12月25日,《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公報》正式對外發布,標誌著麗水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野生動植物資源編目調查工作。經省內權威專家評審及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成果確認,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了全面增長,再創歷史記錄新高。山是江浙之巔,水是六江之源。
  • 國際野生科考發現1068種新動植物物種
    國際野生科考發現1068種新動植物物種
  • 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原標題: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   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從2013年開始啟動,時間跨度3年,涉及調查物種157種,100多名野生動物專家將西藏分成19個地理單元進行縝密的科學調查。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   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中國境內首次拍到亞洲胡狼
    中國境內首次拍到亞洲胡狼 7月7日,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區域,西藏吉隆鎮周邊,攝影師意外拍攝到了一隻長相類似狐狸的動物。經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李晟辨認,它是一種犬科動物,名為亞洲胡狼,此前在中國從未被影像所記錄。 吉隆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與尼泊爾相鄰。
  • 發現9個新物種!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本次調查,查清了西藏157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分布、保護管理狀況、受威脅因素等。截至目前,調查發現白頰獼猴、察隅湍蛙、陳塘湍蛙、喜山原矛頭娘等9個新物種,戴帽葉猴、東歌林鶯、褐額啄木鳥等中國新記錄7種,西藏自治區新記錄23種,使西藏境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記錄物種數達到1072種。
  • 西藏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野生脊椎動物至此突破800種
    光明日報拉薩7月12日電(記者尕瑪多吉 通訊員李鍵)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從2013年開始啟動,時間跨度3年,涉及調查物種157種,100多名野生動物專家將西藏分成19個地理單元進行縝密的科學調查。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西藏墨脫髮現野生孟加拉虎 網友:兩隻發光的眼睛真的很嚇人!
    在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的許可和支持、林芝市與墨脫縣林草局的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近日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安放的兩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 野生動植物保護|西藏:藏羚羊「母子」回遷 野保員「保駕護航」
    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林草局局長仁增羅布介紹,雌性藏羚羊已經從藏北完成產仔,開始返回至原棲息地,此時,涉及遷徙通道的野保員們則全力為回遷藏羚羊「保駕護航」。圖片來源:網絡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9.8萬平方公裡,是目前中國平均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分布在那曲
  • 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
    中國綠色時報大數據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專題播報 01 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域熱度榜單 試點以來,吉林、黑龍江兩省共修復培育6000畝頂級森林群落,林下栽植紅松3萬畝,修建野生動物通道3處,關閉退出礦山企業19家。完成森林撫育17367公頃,林(參)地清收還林2130公頃。在保護行動中,吉林、黑龍江兩省共出動7萬餘人次、2萬餘車次,清理收繳獵捕工具近4萬個,建設小型野生動物救護站3個,設置補飼點200餘個,累計救護野生動物150餘頭(只)。
  • 神農架發現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靴隼雕
    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原研究員、《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之一何芬奇介紹,選手們3天來共發現了神農架鳥類新記錄種7種,分別為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
  • 西藏野生動物保護:把大自然留給野生動物
    「現在,我們這沒有非法捕殺和買賣野生動物的情況。」普布扎西高興地說。作為安多縣自然資源局的工作人員,他承擔著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保護、監測和記錄等工作。    得益於我區近年來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區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
  • 麗水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再創歷史記錄新高
    經省內權威專家評審,並經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成果確認,我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了全面增長,在歷史記錄上再創新高。一是物種多樣性高居全省之冠。全市共有野生動植物4347種,約佔全省總數的3/4,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 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更新
    對野生動植物進行保護,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基礎,也與申報世界遺產,建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息息相關。列入名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總體而言,此次名錄更新工作,對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會產生深遠影響,也有利於國家的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遺產地保護以及全國生態環境的修復。」
  • 蘭州大學發現甘肅鳥類分布新記錄種
    原標題:蘭州大學發現甘肅鳥類分布新記錄種  槲鶇(hú dōng) 槲鶇(蘭州大學提供)  中國甘肅網1月30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首席記者 武永明)蘭州大學1月28日晚發布消息說,該校師生近日在蘭大榆中校區進行校園鳥類調查時發現的鶇科鳥類
  • 西藏墨脫髮現孟加拉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文凌)在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的許可和支持、林芝市與墨脫縣林草局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近日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的2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 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丨0715林草播報
    中國綠色時報大數據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專題播報01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域熱度榜單TOP10地域熱度分布廣西、北京、內蒙古、青海、湖北、河南、廣東、新疆、山東、吉林註:該權重值基於全網權威媒體信源,通過大數據算法監測信息總量測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