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山竹」襲擊港澳臺 港珠澳大橋無恙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7日電 超強颱風「山竹」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成為今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港澳臺地區均遭重創。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已在官方微博闢謠。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亦表示,現場情況一切正常。

9月16日傍晚,強颱風「山竹」襲擊下的香港到處是倒塌的樹木。通往金紫荊廣場的綠化帶上多棵大樹被連根拔起。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全城戒備 港珠澳大橋無恙】

香港天文臺於14日晚發出1號戒備信號,「山竹」當時距香港1000公裡開外,成為歷來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1號風球」。

16日上午,香港天文臺發出10號颶風信號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香港露天段鐵路及港鐵巴士服務均已暫停,多處道路出現水浸及塌樹封路狀況,受損較重。

此外,暴風雨還導致香港多地出現窗戶爆破事故,16日清晨8時許,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5座一高層單位的睡房,大玻璃窗突然爆裂,窗簾被吹跌,玻璃碎片散落一地,雜物被強風吹起,屋內一片狼藉。網上還有片段顯示,整幢大廈被吹至搖晃。

圖為紅磡海濱廣場二期,當日有數十隻玻璃窗被強風損毀,玻璃碎散落一地。中新社記者 麥尚旻 攝

另有位於紅磡的商廈海濱廣場辦公室玻璃幕牆被強風吹毀,室內的雜物及文件等隨玻璃渣一同破窗而出,散落一地。附近有目擊市民表示,大廈每15分鐘掉落一塊大玻璃,目測有70至80個辦公室玻璃被吹毀。

針對「山竹」導致的受損及救援情況,港府各部門也即時跟進統計,截至16日下午5時,特區政府1823電話中心收到179宗塌樹報告;醫院管理局表示,共213名市民,分別為117男96女,在風暴期間受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渠務署確認26宗水浸個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總署未有收到山泥傾瀉報告。

此外,香港民政事務總署統計,截至16日下午6時,在各區共開放48個臨時庇護中心,共有1219人入住。

針對網上不斷有人擔心「港珠澳大橋無法承受17級颱風山竹」的說法,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16日闢謠稱,「山竹」進入南海後風力已削弱,港珠澳大橋所在區域將於颱風登陸前遭遇最大風力,大約14級至15級左右。而橋梁專家表示,港珠澳大橋設計建設能抵抗16級颱風。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6日有83人駐留,其中東西人工島分別21、31人,主要為監控、救援、應急用電及排水保障人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說,現場情況一切正常。

9月16日,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勢來襲,給澳門帶來狂風暴雨,內港等低洼地帶幾成澤國,水深及腰。圖為海關出動橡皮艇及蛙人,協助區內居民進行撤離。 中新社發 鍾欣 攝

【澳門:海陸空交通癱瘓 特區政府充分應對】

超強颱風「山竹」肆虐澳門逾24小時,澳門氣象局16日上午11時發出10號風球。「山竹」風力強勁夾帶暴雨,引發海水倒灌,最高級別黑色風暴潮警告同時生效。狂風暴雨,高層大廈搖晃,對外口岸及海陸空交通癱瘓,內港及低洼地區大面積嚴重水浸,較一年前的「天鴿」毫不遜色。10號風球懸掛9小時,是自1968年以來最長。

由於澳門16日凌晨2時已發出8號風球,凌晨1時起,關閘、跨境工業區邊境站和路凼城邊境站等珠澳陸路口岸全面關閉,3條澳凼跨海大橋亦在8號風球後全面禁止行車。15日晚10時起,澳門往香港客輪已停航,國際機場航班亦取消。「山竹」令澳門海陸空對外聯繫及內部交通全面癱瘓,碼頭及機場均有旅客滯留。

居住在筷子基的黃女士則對去年的「天鴿」風災仍舊心有餘悸,「整棟樓在搖晃,停水停電,上下樓需要爬17層樓梯」,黃女士回憶道,「今年特區政府已經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我自己也備了3天的乾糧及飲用水,希望能夠平安度過。」

圖為澳門消防局出動橡皮艇,沿水浸街道搜索被困居民。 中新社發 鍾欣 攝

據報導,「山竹」風力強勁,10號風球期間,不少高層大廈住戶均感到大廈有明顯搖晃,由於有去年「天鴿」的經驗教訓,各區出現大廈爆窗、水浸車、地庫停車場水浸等情況明顯比「天鴿」減少,商戶及早加設的擋水閘發揮效用。

此次「山竹」來襲,澳門民防中心錄得180多起事故,共18人受傷,2家醫院及衛生中心共接收17名傷者,有15人為澳門本地居民,2人為內地居民。近1200人到16個避險中心暫避,救援人員助5600多人撤離。

「山竹」吹襲澳門期間,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5度坐鎮民防行動中心的跨部門工作會議,並統籌部署應對颱風「山竹」的工作。特區政府亦將在風球解除後,立即開展清障等工作,儘快恢復社會秩序,讓居民重過正常生活。

強颱風「山竹」暴風圈外圍16日上午擦過鵝鑾鼻南方海域,在海岸掀起逾4米高巨浪。(臺灣《聯合報》記者潘欣中 攝)

【臺灣:颱風擦邊仍掀起狂風巨浪 致民宅毀壞】

臺灣「氣象局」恆春氣象站稱,強颱風「山竹」300公裡的暴風圈外圍16日掠過恆春半島,帶來8至10級陣風。

16日上午,暴風圈外圍擦過鵝鑾鼻南方海域,在海岸掀起逾4米高巨浪,恆春半島一早只有小雨,上午9時突然出現狂風暴雨,時雨量35至50毫米不等,並颳起10級強陣風,10時後雨勢和風勢減緩;短暫1小時狂風暴雨的恐怖場景,讓恆春人心驚膽顫,終於見識到「山竹」的強大威力。

受「山竹」影響,小琉球的漁港受損不少,不僅傳有紫外線燈杆斷裂,漂流木堆積的情形更是嚴重,而颱風雖遠揚,但長浪未止,16日不僅小琉球觀測到5.5米的長浪,東港碼頭也出現1樓高的浪花。

花蓮港出現3米高浪(圖:臺灣《聯合報》/蔡翼謙 攝)

此外,臺東尚武村亦受到颱風「山竹」外圍環流影響,遭龍捲風橫掃,許多民宅屋頂全毀。一家海產店監視器錄到當時的恐怖畫面。

該店老闆呂塗葛說,15日下午2點半左右,他與兒子在店內突然聽到「轟隆」巨響,不到3秒,連叫都來不及叫,屋頂就飛走了,1艘橡膠筏在他面前飛過。據了解,店家損失、整修至少得花百萬元新臺幣,起碼要停業1個多月。

臺東縣農業處長許瑞貴表示,尚武漁港內漁船半沉1艘、漁筏全毀18艘,概估損失1000萬新臺幣。(完)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致敬40年|「橋痴」孟凡超:港珠澳大橋體現了中國速度
    超級工程的設計不容許邊建邊改2018年10月24日,歷經6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是我國橋梁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由香港行車至珠海、澳門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5分鐘左右。這座大橋的總設計師,就是孟凡超。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颱風「山竹」或正面襲擊珠海:全市停課,沿海將封路封橋
    中央氣象臺剛剛發布了颱風紅色預警,颱風或在珠海登陸!超強颱風「山竹」可怕的「大眼睛」……中央氣象臺9月15日18時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颱風級)的中心今天下午5點鐘位於廣東省臺山市東偏南方大約760公裡的南海東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8.9度、東經119.2度。
  • 港珠澳大橋「同濟元素」彰顯上海科創硬實力
    圖說:港珠澳大橋是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通道 圖來源/東方IC人工島築成,同濟帶來核心技術因為香港機場的標高及伶仃洋主航道要求的限制,港珠澳大橋必須採用隧橋模式,隧橋轉換就得在汪洋大海中建設人工島。構建人工島用什麼方式穩妥?
  • 湖北老鄉珠海乘首班穿梭巴士抵港港珠澳大橋上奔馳40分鐘
    橋通港珠澳,天塹變通途。籌備6年建設9年,集橋、島、隧為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昨日上午正式通車。車輛和人員如何完成通關查驗?旅客如何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往來粵港澳三地?大橋上運營的穿梭巴士有何亮點?楚天都市報記者昨連線了乘坐首班穿梭巴士過橋的湖北老鄉朱鵬景。他說,坐巴士穿越港珠澳大橋,就像在「海上巨龍」中自在兜風,便宜舒適省時,十分愜意。
  • 港珠澳大橋可抗風力16級 1.2億保護白海豚(圖)
    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設計效果圖。新華社發   港珠澳大橋總平面圖。新華社發    本報電綜合本報和新華社報導:連接粵港澳三地、長達近50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於15日正式動工建設。大橋預計於2015年完工。
  • 港珠澳大橋2天後正式通車 外國曾斷言中國人不行!這項世紀工程究竟...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最長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裡是全鋼結構鋼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長鋼鐵大橋。  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裡。  最大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標準管節,每一節長180米,排水量超過75000噸。
  • 港珠澳大橋:保護白海豚花了3.4億,實現「零傷亡不搬家」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21日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在大橋修建過程中,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耗資約3.4億元。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作人員提供給澎湃新聞的文字材料顯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沒有出現大的安全事故、質量事故和環境汙染事故,做到了人與工程、環境和諧相處,實現了海上「三零」(零死亡、零汙染、零事故),實現了白海豚「零傷亡」的目標。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籌備工作開始至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為主線,200多家科研單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圍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終於託舉起這座世界級工程。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線貫通。
  • 港珠澳大橋邂逅「海上大熊貓」
    一抹抹粉紅可愛的身影,時而靈動地躍上海面,與不遠處的港珠澳大橋相映成趣。9月4日,南方日報記者在港珠澳大橋白海豚島附近,幸運地邂逅10餘頭中華白海豚,這群傳說中的「海中精靈」。
  • 「山竹」吹殘香港交通系統算什麼,老闆快看,我們多麼愛上班!
    除了部分港鐵巴士停運,九巴及龍運發現大部分主要幹道的狀況仍然十分惡劣,加上有個別巴士站的設施受到超強颱風「山竹」的破壞。都不出車,巴士車廠的車停得整整齊齊,強迫症患者感覺被治癒了!圖:星島九巴派出督察及工程車在街道上視察,發覺路面「行兩個街口一個水氹(水坑)、行兩個街口一棵塌樹」,根本不適宜行車,相當危險。
  • 港珠澳大橋邂逅「海上大熊貓」
    一抹抹粉紅可愛的身影,時而靈動地躍上海面,與不遠處的港珠澳大橋相映成趣。9月4日,南方日報記者在港珠澳大橋白海豚島附近,幸運地邂逅10餘頭中華白海豚,這群傳說中的「海中精靈」。&nbsp&nbsp&nbsp&nbsp中華白海豚俗稱白忌、白牛、白海豚,被漁民們譽稱為「媽祖魚」「海上大熊貓」,是海豚動物中我國現存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鄺美雲:港珠澳大橋把我和故鄉緊緊相連
    鄺美云:港珠澳大橋把我和故鄉緊緊相連_圖片頻道_新華網 鄺美云:港珠澳大橋把我和故鄉緊緊相連 2020年05月17日 12:06:09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相關新聞:鄺美云:港珠澳大橋把我和故鄉緊緊相連
  • 「同濟人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專題展」揭幕,集中展示同濟人為大橋建設...
    在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周年之際,10月29日,由同濟大學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聯合主辦的「圓夢世紀工程 唱響同濟橋歌——同濟人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專題展」,在我校博物館揭幕。120幅展板、420餘張圖片、39件(套)實物,系統回顧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歷程,集中展示了包括師生、校友在內的一大批同濟人為港珠澳大橋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書記、我校傑出校友朱永靈,我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共同為展覽揭幕。我校副校長江波主持揭幕儀式。
  • 大魔王「山竹」逼近!狂風巨浪拍碎玻璃,廣東網友忙著貼膠帶…
    從昨天開始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刷屏微博熱搜榜↓↓↓據人民日報,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自從太平洋深處生成以來,短短幾天就快速發展成破壞強度高、強風範圍大、雲系水汽十足的超強颱風,「山竹」也因此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 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港澳線8日起恢復有限度服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珠海5月7日電(記者 鄧媛雯)7日,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公司發布公告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港澳線由5月8日起恢復有限度服務。公告顯示,恢復有限度服務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對開澳門口岸的穿梭巴士每天共有6個班次,最早班次是10時30分,最晚班次是20時10分。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香港)有限公司和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曾於4月4日共同發出通告稱,為了配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港澳線由2020年4月6日零時起暫停營運。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用匠心刷新中國速度
    港珠澳大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開創了世界橋梁建設領域的多個第一。這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從可行性研究到圓滿竣工,歷經15年時間,而其中僅可行性研究就長達六年。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英國《衛報》稱它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在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現場圖亮了……
    今天,@江寧婆婆 一條微博也引起了關注: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據報導,日前,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