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拋竿浮釣大頭鰱鱅魚的6個技巧,學會讓你連杆不斷,漁獲滿滿

2021-01-08 野釣

青、草、鰱、鱅四大家魚中,鰱鱅佔了兩席,可見鰱鱅在魚類中的重要性。鰱鱅又被稱作白鰱和花鰱,屬於在中上層水體活動的魚類。鱅魚因其肉質細嫩,用來做魚頭泡餅味道尤其鮮美,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在水庫用海竿野釣鰱鱅魚。

一、選點

「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垂釣鰱鱅當然也不例外。多數時候,鰱鱅魚遊弋在沒有雜草的明水區,或者成群結隊在湖庫的一些老河道的深水區活動,因為那裡的浮遊生物和水草等藻類植物豐富。還有就是水庫的大壩、避風的陡坎、懸崖下都是不錯的釣點。在這樣的釣點下鉤,只要天氣適宜,餌料對了魚的胃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選點要選在釣友們常常堅守的老釣位上,這些地方因為經常會拋投大量的窩料,使魚形成了條件反射,會經常前去覓食。用拋竿浮釣鰱鱅魚,應該有耐心,只要堅守下去,必有所獲,最忌諱的是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

拋竿浮釣鰱鱅的水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是找準魚層的關鍵。有的釣友指出釣深應該在1米以上或者2米左右,我覺得這是一個應該區別對待的問題。如果是在水質很肥的水域,因為水的顏色深,鰱鱅是敢接近淺水層的,最淺可以釣到0.5米左右,但是如果水質非常清澈,鰱鱅是不敢太靠近水面的,這個時候宜釣深一些,可以釣到2米左右,這是由水的顏色深淺來決定的。

二、釣具及線組

最好是幾位釣友同行,每人準備海竿3—5支。竿太少了不易誘魚進窩,每人三五支,就是十幾二十幾支,擺成海竿陣,可以大大提高集魚速度。漁輪的質量不要太差,因為鰱鱅的衝撞力很大,收放線順滑的輪子在遛魚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鉤組組裝順序從下往上依次是炸彈鉤、連結環、葫蘆漂、太空豆、空心墜。鰱鱅的嘴非常大非常硬,可以選擇10#—14#左右的伊勢尼鉤,鉤尖一定要鋒利,便於刺魚。

為了更快的找到魚層,可以把幾支竿子分別定在不同的釣深,看哪支竿子最先上魚,就可以把其餘的竿子也定在這個釣深。

海竿浮釣鰱鱅釣組配置圖:

三、餌料

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主要以吸食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所以餌料的霧化狀態非常關鍵。餌料的霧化效果好,氣味就能夠快速擴散,可以大大加快誘魚速度。同時水中懸浮的細小的餌料顆粒,可以起到留魚的作用。

調配的餌料要細,要經過發酵,才能保證釣餌的霧化效果。並且經過發酵後,才能散發出鰱鱅喜食的酸臭味。鰱鱅餌可以自己製作,網上有很多的製作方法,這裡就不再贅述。

四、拋竿技巧

海竿釣鰱鱅每次拋竿一定要準要遠要集中。比如5支海竿鉤餌拋出後,5個葫蘆漂形成「一」字形或小扇形或梅花形,這樣可迅速形成魚窩,容易誘魚吃餌,也節省餌料。拋投前裝餌時,不能把魚鉤深深地埋在餌料裡,否則要等到餌料幾乎溶盡的時候才能脫離餌團,這樣是釣不到魚的。

最好的辦法是把魚鉤鉤尖向外,淺淺地別在餌上,拋投入水以後很快就可以餌、鉤分離,從而延長有效待魚時間,提高釣獲。也可以使用水鬼,效果會更好,裝鉤方便,易於拋投。

五、起魚遛魚

鰱魚上鉤是因為大口吸食霧狀的餌料時不慎將魚鉤吸入所致。因此,有時會掛的不是太牢。所以發現有魚上鉤後,不必急於收竿,稍等一會兒再收竿,效果會更好。收竿時不能像底釣草魚、鯉魚那樣先大力揚竿再快速收線,而是要先收線,後揚竿,否則容易跑魚。這是因為如果先揚竿,由於水的阻力和墜的慣性,墜前釣線緊,墜後釣線松,松線的瞬間,就給了鰱魚逃跑的機會。

大的鰱鱅中鉤後前幾次掙扎力度較大,如果魚向遠處衝刺發力急竄要線,不可強行搖輪收線,而是要調松輪子曳力器放線。經放線收線幾個回合後大魚漸漸就沒了力道,魚只要一遛翻白,即可迅速搖輪收線用抄網抄魚,不能給大魚一絲喘息機會。

六、注意事項

1、關注天氣和氣壓。鰱鱅魚喜歡在溫度較高的水域遊弋,所以在夏季和初秋的晴天,溫度較高的時段出釣效果會好一些。鰱鱅不怕熱,但是怕悶。其實大多數的魚類都是這樣,氣壓低,感覺天氣發悶的時候,水體缺氧,魚不愛咬鉤,鰱鱅也是這樣。經常能看到在悶熱的時候,鰱鱅成群的浮在水面,但就是不吃食。

2、不要頻繁拋竿。海竿掛水怪是釣鰱鱅的有效武器,但問題是鰱鱅生性膽小,不太喜歡被打擾,拋竿時聲響巨大,會把魚驚走。

垂釣鰱鱅同釣其他魚種一樣,水情、天氣和魚情都充滿變數。不上魚時動動腦筋,換換釣法,才能釣獲一份屬於自己的豐收喜悅。

相關焦點

  • 南安筍塔水庫現金色大頭鰱 僅千萬分之一的概率
    昨天上午,南安樂峰鎮的筍塔水庫,老潘小心翼翼地將這條金色大頭鰱,展現在大夥面前。  「小心點,把網拉高一點,不要讓魚跳走了。」老潘和同伴們,拉起網箱中的漁網,囑咐了好幾遍。「咚」的一聲,一條銀灰色大頭鰱,蹦出漁網,跳進水庫中,一瞬間消失不見了,老潘的心揪了起來,再三叮囑同伴,輕輕拉高漁網。
  • 【新聞】南安漁民捕到金色大頭鰱 僅千萬分之一的概率
    金色大頭鰱很罕見,不少厝邊前來圍觀  金色大頭鰱  成千上萬條大頭鰱裡,一條金光閃閃的魚影,映入漁民老潘眼中,讓他欣喜若狂。昨天上午,南安樂峰鎮的筍塔水庫,老潘小心翼翼地將這條金色大頭鰱,展現在大夥面前。  「小心點,把網拉高一點,不要讓魚跳走了。」老潘和同伴們,拉起網箱中的漁網,囑咐了好幾遍。「咚」的一聲,一條銀灰色大頭鰱,蹦出漁網,跳進水庫中,一瞬間消失不見了,老潘的心揪了起來,再三叮囑同伴,輕輕拉高漁網。
  • 釣羅非魚十多年,才發現這幾招,腸子悔青了,難怪鰱鱅魚經常鬧窩
    上次《野釣羅非初級裝備篇》跟大家分享了釣羅非魚的初級裝備經驗,現在與大家分享水庫野釣羅非魚,野釣遇到鰱鱅鬧窩問題的解決辦法。當然,背景還是以兩廣水庫為主。水庫遇到鰱鱅魚鬧窩很煩人,更是讓釣友有可能除了鰱鱅魚之外就一無所獲,因為鰱鱅魚自身有一種讓其它魚很難受不敢靠近的粘液,窩裡有鰱鱅魚,其他魚則不會進窩。1、鰱鱅魚的生活習性我們先來大概了解一下鰱鱅魚的生活習性。
  • 5億尾鰱鱅魚吃掉658萬噸藍藻太湖 以漁控藻實現雙贏
    為保護太湖生態,通過「以漁控藻」,改善水質、修復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2013年起,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太湖鰱鱅魚控藻項目在無錫竺山湖試點,在不投餌的情況下,60平方米的網箱產出450-700公斤鰱鱅魚一齡苗種。
  • 鰱魚和鱅魚最喜歡什麼氣味?釣鰱鱅使用什麼餌料最好?釣鰱鱅技巧
    鰱鱅是鰱魚和鱅魚的統稱,白鰱、花鰱、黑鰱、胖頭魚等都屬於鰱鱅魚,也屬於鯉科魚類。鰱鱅是上層魚類,喜歡在水體的中上層活動和覓食,而且生長快速,個體較大,較為適合垂釣。鰱鱅魚的味道鮮美,魚頭泡餅更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很多的釣魚人都喜歡垂釣鰱鱅,那麼鰱魚和鱅魚最喜歡什麼氣味?
  • 秋釣鰱鱅一句話: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
    釣友問初秋水庫釣鰱鱅一般釣多深?其實說起來也行簡單,記住「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這句話就行了!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講就是:早上釣淺,中午釣深,晚上看水面情況,一般情況下釣花鰱比釣白鰱釣層深。至於為何如此說呢?本文就與釣友們聊一下。1:早淺!為什麼說秋季釣鰱鱅,早上要釣淺呢?這主要還是和秋季的氣溫、水溫有關!
  • 5億尾鰱鱅魚吃掉太湖658萬噸藍藻 實現生態經濟雙贏
    一條條鰱魚、鱅魚被放流進太湖,這些魚苗可是吃藍藻的大力神, 水中清道夫「食藻魚」。截至目前,太湖以漁控藻項目放流鰱鱅魚苗近5億尾,吃掉湖中658萬噸藍藻。    為保護太湖生態,通過「以漁控藻」,改善水質、修復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2013年起,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太湖鰱鱅魚控藻項目在無錫竺山湖試點,在不投餌的情況下,60平方米的網箱產出450-700公斤鰱鱅魚一齡苗種。
  • 秋季釣釣鰱鱅總是不上鉤?教你幾個小技巧,輕鬆提竿到手軟!
    在此時的季節,小編喜歡帶上裝備去水庫野釣鰱鱅魚,現在的階段鰱鱅魚的攝食量會比夏季釣魚的時候多上很多,而且吃口很兇猛。是垂釣鰱鱅魚的最好時機。鰱鱅魚的個體都是比較大的,在提竿遛魚的一剎那間,它強勁力量真是無法形容的,所以會有很多的釣友把鰱鱅當作目標魚來垂釣,喜歡博大物的手感,非常刺激。想要釣好鰱鱅魚,首選要了解他的生活習性才可以。
  • 深山水庫無公害大頭鰱開賣了 打本社熱線96339可預訂
    據悉,藍田水庫於1993年10月開工,1995年6月攔水壩下閘蓄水,水庫集雨面積101平方公裡,壩高42米,壩頂長162米,庫容2226萬立方米,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  「水庫周長20公裡,開著這樣的小船繞一圈,要一個半小時。」吳益生啟動馬達,駕著小船,載著記者在水庫上徜徉。
  • 鰱魚這麼釣太爽了,多虧了這幾招,夏天時用,漁獲比平時多幾倍!
    鰱鱅在每年的5至11月是進食旺季,屬於中上層魚,比較好抓. 屬於濾食性魚類,鰱鱅魚又分白鰱和花鰱兩種,白鰱既鰱魚,花鰱有很多種叫法包括胖頭魚、大頭魚、黑鰱(還有的地方叫麻鰱)、也有叫雄魚。主要是靠喝湯,過濾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
  • 掌握這三個技巧,野外垂釣,沒有漁獲都值了
    想要盡享野外垂釣之樂,就不得不提一下,野外垂釣的三大技巧,掌握了這三個技巧,對真正喜愛野釣的釣魚人來說,就算沒有釣到魚,也夠本了,那麼,什麼是野外垂釣的三大技巧呢?技巧一、熟悉、了解釣點水域的水情什麼是釣點水域的水情呢?簡單的說,就是釣點水域的近岸地形、上下遊水域的大致深淺、流速等情況,近岸的水草分布情況,甚至水域的水色、水質等信息,也是需要了解的。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夏天才能釣鰱鱅?你錯了,冬天也能釣大鰱鱅
    鰱鱅,其實是兩種魚,是鰱魚和鱅魚的統稱。鰱魚,就是通常所說的的白鰱。鱅魚,就是通常所說的花鰱,也叫大頭、胖頭、雄魚等。白鰱和花鰱有很多共同的特點,比如都是中上層魚,都喜歡高溫,個體也差不多大,都是以水中浮遊生物、碎屑等為食,都能夠很好的淨化水質,因此往往把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
  • 高溫時用這釣法,鰱鱅魚越釣越過癮,方法簡單!不信你來試試看
    最近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釣友是否為了釣鰱鱅頻繁拋竿而煩惱呢?是否不懂開手竿鰱鱅餌而煩惱呢?是否為了頂著炎炎夏日而汗流浹背而煩惱呢?據說高溫時候,用這釣鰱鱅魚釣法,鰱鱅魚越釣越過癮!包你釣了一條又一條,不信你來試試看。首先我們先了解下鰱鱅魚的習性。
  • 老釣友從不外傳的水庫釣魚技巧 掌握以後漁獲輕鬆翻倍
    對於喜歡釣大魚的人來說,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水庫,水庫水域比較大水也深容納的魚也多,常年不清理的水庫裡面的大魚超級多,這也是深受釣友喜愛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水庫釣魚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稍有考慮不到地方就有可能一條魚也釣不到,今天給釣友們分享一些水庫釣魚的技巧,這些技巧是由一位75歲的老釣友提供
  • 釣鰱鱅有什麼技巧和禁忌?聽了老釣手的分享,感覺多數人都搞錯了
    很多人垂釣鰱鱅魚多年,雖然說每次都能釣到不少魚,可是從來都沒有總結過經驗,不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而且很多釣魚新手往往都會犯下很多嚴重錯誤,導致我們的漁獲不理想,在和一位老釣手請教之後聽了他的分享,才明白原來大多數的釣魚人都搞錯了。
  • 怪不得老司機釣了一條又一條,如果你有這鰱鱅釣法,照樣可以狂拔
    釣魚老司機都明白,鰱魚和鱅魚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魚類,可由於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食性都很相似,所以才被釣魚人統稱為「鰱鱅」。一般情況下,在水庫垂釣鰱鱅魚時,魚竿最少要選6.3米以上,而十斤左右的鰱鱅至少也要用到3+2的線組搭配。至於釣位選擇,本人建議首選溶氧量高的下風口深水區,因為這樣的地方,不僅浮遊物較多,能提供豐富的食物,並且水深浪大,溶氧量高。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在突出的樺尖位置,或者洄彎處作釣。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秋釣鰱鱅全攻略,秋季最易爆護的魚,餌料、釣位、技巧分享
    鰱鱅力氣很大接下來蓑笠哥分享一下秋釣鰱鱅的攻略,包含釣位、餌料、技巧以及一些自己釣鰱鱅的心得。如果你還沒有釣過鰱鱅,那麼這篇文章非常適合你。如果你是釣鰱鱅的高手,我們可能會在下面評論區碰出火花,提升彼此的釣技。
  • 蟄居藍田19年,養出肥壯大頭鰱
    安溪藍田水庫一大波大頭鰱魚已長成。19年前,吳益生找到了這個絕佳的天然牧場,從此蟄居水庫邊近二十載,成為深山養魚人。經過反覆嘗試,吳益生發現這裡的水體環境最適合放養大頭鰱魚。它們靠吃水庫浮遊生物長成,味道絕非尋常鰱魚所能比擬。過去,因為山路崎嶇,這裡的大頭鰱魚成為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