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鰱、鱅四大家魚中,鰱鱅佔了兩席,可見鰱鱅在魚類中的重要性。鰱鱅又被稱作白鰱和花鰱,屬於在中上層水體活動的魚類。鱅魚因其肉質細嫩,用來做魚頭泡餅味道尤其鮮美,想想就讓人垂涎欲滴。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在水庫用海竿野釣鰱鱅魚。
一、選點
「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垂釣鰱鱅當然也不例外。多數時候,鰱鱅魚遊弋在沒有雜草的明水區,或者成群結隊在湖庫的一些老河道的深水區活動,因為那裡的浮遊生物和水草等藻類植物豐富。還有就是水庫的大壩、避風的陡坎、懸崖下都是不錯的釣點。在這樣的釣點下鉤,只要天氣適宜,餌料對了魚的胃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選點要選在釣友們常常堅守的老釣位上,這些地方因為經常會拋投大量的窩料,使魚形成了條件反射,會經常前去覓食。用拋竿浮釣鰱鱅魚,應該有耐心,只要堅守下去,必有所獲,最忌諱的是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
拋竿浮釣鰱鱅的水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是找準魚層的關鍵。有的釣友指出釣深應該在1米以上或者2米左右,我覺得這是一個應該區別對待的問題。如果是在水質很肥的水域,因為水的顏色深,鰱鱅是敢接近淺水層的,最淺可以釣到0.5米左右,但是如果水質非常清澈,鰱鱅是不敢太靠近水面的,這個時候宜釣深一些,可以釣到2米左右,這是由水的顏色深淺來決定的。
二、釣具及線組
最好是幾位釣友同行,每人準備海竿3—5支。竿太少了不易誘魚進窩,每人三五支,就是十幾二十幾支,擺成海竿陣,可以大大提高集魚速度。漁輪的質量不要太差,因為鰱鱅的衝撞力很大,收放線順滑的輪子在遛魚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鉤組組裝順序從下往上依次是炸彈鉤、連結環、葫蘆漂、太空豆、空心墜。鰱鱅的嘴非常大非常硬,可以選擇10#—14#左右的伊勢尼鉤,鉤尖一定要鋒利,便於刺魚。
為了更快的找到魚層,可以把幾支竿子分別定在不同的釣深,看哪支竿子最先上魚,就可以把其餘的竿子也定在這個釣深。
海竿浮釣鰱鱅釣組配置圖:
三、餌料
鰱鱅屬於濾食性魚類,主要以吸食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所以餌料的霧化狀態非常關鍵。餌料的霧化效果好,氣味就能夠快速擴散,可以大大加快誘魚速度。同時水中懸浮的細小的餌料顆粒,可以起到留魚的作用。
調配的餌料要細,要經過發酵,才能保證釣餌的霧化效果。並且經過發酵後,才能散發出鰱鱅喜食的酸臭味。鰱鱅餌可以自己製作,網上有很多的製作方法,這裡就不再贅述。
四、拋竿技巧
海竿釣鰱鱅每次拋竿一定要準要遠要集中。比如5支海竿鉤餌拋出後,5個葫蘆漂形成「一」字形或小扇形或梅花形,這樣可迅速形成魚窩,容易誘魚吃餌,也節省餌料。拋投前裝餌時,不能把魚鉤深深地埋在餌料裡,否則要等到餌料幾乎溶盡的時候才能脫離餌團,這樣是釣不到魚的。
最好的辦法是把魚鉤鉤尖向外,淺淺地別在餌上,拋投入水以後很快就可以餌、鉤分離,從而延長有效待魚時間,提高釣獲。也可以使用水鬼,效果會更好,裝鉤方便,易於拋投。
五、起魚遛魚
鰱魚上鉤是因為大口吸食霧狀的餌料時不慎將魚鉤吸入所致。因此,有時會掛的不是太牢。所以發現有魚上鉤後,不必急於收竿,稍等一會兒再收竿,效果會更好。收竿時不能像底釣草魚、鯉魚那樣先大力揚竿再快速收線,而是要先收線,後揚竿,否則容易跑魚。這是因為如果先揚竿,由於水的阻力和墜的慣性,墜前釣線緊,墜後釣線松,松線的瞬間,就給了鰱魚逃跑的機會。
大的鰱鱅中鉤後前幾次掙扎力度較大,如果魚向遠處衝刺發力急竄要線,不可強行搖輪收線,而是要調松輪子曳力器放線。經放線收線幾個回合後大魚漸漸就沒了力道,魚只要一遛翻白,即可迅速搖輪收線用抄網抄魚,不能給大魚一絲喘息機會。
六、注意事項
1、關注天氣和氣壓。鰱鱅魚喜歡在溫度較高的水域遊弋,所以在夏季和初秋的晴天,溫度較高的時段出釣效果會好一些。鰱鱅不怕熱,但是怕悶。其實大多數的魚類都是這樣,氣壓低,感覺天氣發悶的時候,水體缺氧,魚不愛咬鉤,鰱鱅也是這樣。經常能看到在悶熱的時候,鰱鱅成群的浮在水面,但就是不吃食。
2、不要頻繁拋竿。海竿掛水怪是釣鰱鱅的有效武器,但問題是鰱鱅生性膽小,不太喜歡被打擾,拋竿時聲響巨大,會把魚驚走。
垂釣鰱鱅同釣其他魚種一樣,水情、天氣和魚情都充滿變數。不上魚時動動腦筋,換換釣法,才能釣獲一份屬於自己的豐收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