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詩人」李滄東的這部文藝片,後勁太大,看完感慨萬千

2021-01-09 老張影視界

2018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執導的影片《燃燒》,在坎城電影節大放光彩,讚譽聲連連,被奉為神作。

而現實是,很多人根本沒看懂這片子想表達什麼,但就是喜歡。如果真要給這一現象作一個總結的話,我想,或許這就是文藝片的魅力吧!

說回今天的主角,有韓國「電影詩人」稱號的導演李滄東,從1997年執導第一部長片《綠魚》至今,僅拍攝了6部電影,卻都是口碑極佳的文藝佳作。因此,李滄東被譽為「韓國的侯孝賢」。(侯孝賢:中國臺灣電影導演、編劇,2009年被選為臺灣電影金馬獎主席。代表作:《悲情城市》、《戀戀風塵》、《刺客聶隱娘》)

此外,李滄東還是一名作家,其風格一向以寫實為主。作為韓國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從影后的李滄東,將鏡頭聚焦到底層人物和邊緣人身上,來展現時代變遷和深深剖析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2000年,李滄東憑藉第二部長片《薄荷糖》,奠定了其韓國一線導演的地位。該片在豆瓣拿下8.4分,可謂是經典的文藝佳作。

下面,老張就給大家講述這部敘事風格獨特、影像充斥著隱喻的《薄荷糖》。

影片開場,1999年,在一個陽光燦爛、萬物復甦的春天,一群中年大叔大媽在溪邊歡快地唱歌跳舞。

此時,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突然撞近人群中,發瘋似的扭動著身姿,跟著音樂,跳起雜亂無章的舞步。

男人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一名中年男子走近,簡單打量了他一番,似乎認出了他。

隨後,男人步入小溪,憤怒地拍打著水花。緊接著,他走到溪邊上方的鐵軌上。此時,一列火車快速地駛來。

男人卻毫無畏懼,他張開雙臂,迎接疾馳而來的列車。整張臉因痛苦而抽搐,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撕心裂肺地喊出「我要重新再來」。

當畫面定格在那殘酷,令人絕望的一剎那,我們不禁疑惑,到底這個男人經歷了些什麼,讓他選擇用這樣一種慘烈的方式,結束其生命。

接下來,導演李滄東採用倒敘的方式,截取1999年至1979年,這個名叫金永浩的男人,20年的6個片段,來剖析其自殺的原因。

01

1999年春天,金永浩臥軌自殺的前3天。

因金融危機,金永浩公司破產,妻子離婚還帶走了孩子。生無可戀的金永浩,用身上僅有的錢,買了一把錢,準備在車裡飲彈自殺。

可當扣動扳機時,金永浩痛苦地留下眼淚。緊接著,他來到一處地下停車場,將手槍對準一輛車裡的中年男人,氣憤地開了幾槍後,迅速逃離。

緊接著,金永浩來到妻子的住所,他想臨死前見見自己的孩子,可被女人狠狠地拒之門外。他跪在地上,隔著門縫乞求,露出哀怨的眼神。

最後,他冒著傾盆大雨回到殘破的住所。此時,一名中年男子在他家等候多時了。

打開話匣子後,男人告訴金永浩,自己是順任的老公,妻子命不久矣,希望能在死前能見一下金永浩。

我們不知道女子到底和金永浩是什麼關係,但從金永浩的神情來看,這個女人似乎是對她來說,意義重大。

隨後,男人拿出一套精美的西裝讓金永浩換上,兩人便出發了。途中,金永浩示意男人停車,下車在街邊的小店買了一罐薄荷糖,繼續出發去醫院。

而當金永浩來到病床前,這個飽經歲月摧殘的女人已經離開。金永浩痛苦地留下了淚水,自喃自語地說著:「對不起」,隨後失魂落魄地衝出病房。

02

1994年夏,金永浩是一名商人,事業正處於輝煌時刻,可謂是富得流油。

然而,他老婆卻跟一名駕校教練有染。被當場捉姦後,金永浩狠狠地抽打著男小三,卻沒有動手打妻子。

金永浩權當若無其事地讓妻子打車先回家,自己則開車去約會自己的秘書兼情人。

一番雲雨後,兩人去餐館吃飯。他全程和情人沒有交流,反而跟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戲耍玩鬧起來。

這時,一個中年男人似乎認出來了金永浩,趕忙過來簡單地寒暄後帶走了小孩。

臨走時,從男人憤怒的眼神,我們可以窺探出,他和金永浩之間可能有過不愉快的交集。

開車回去的路上,金永浩變得一臉嚴肅。情人剝了一塊薄荷糖塞到他嘴裡,讓他愈發嚴肅,似乎陷入了沉思和回憶中。

03

1987年春,金永浩剛剛跟自己的妻子結婚。

但面對即將生產的妻子,金永浩卻絲毫不關心。他每天下班回到家,只是吃飯、看報紙、看電視。

此時的金永浩還沒做生意,而是一名警察。

而1987年,韓國正值「獨裁統治時期」,民運運動此起彼伏。身為警察的金永浩,成了到處抓捕民運分子的一員。

從扇巴掌、砸頭、腳踹、水淹等方式,暴力毆打學生民運分子樸明值來看,此時的金永浩,可謂是兇狠殘暴。

當從樸明值口中得出民運發起人下落後,金永浩和另外兩名警察起身到群山(地名)開展抓捕。

蹲守一天後,仍不見此人身影。另外兩名警察讓金永浩先找個旅館休息,凌晨再交班輪守。

金永浩在找旅館的途中,一個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前搭訕。酒過三巡後,金永浩跟女孩講起了他和初戀順任的故事。女孩被深情憂鬱的男人感動落淚,表示自己「今夜願意成為順任」。

在樓上一番雲雨後,金永浩嘴裡念叨著順任的名字,眼淚止不住的留下。

然而,醒來的第二天,他趕到集合地點與同事會合。做的仍舊是暴力毆打民運分子的活。

04

1984年秋,金永浩剛剛當上警察。

此時的他,還是個愣頭青。看著前輩用暴力的方式毆打犯人,他眼神中閃過不忍。

但不這樣做,就吃不了這碗飯、幹不來這門差事。為此,他只能在3位前輩的注視下,金永浩痛苦地完成了自己的「首次」暴力毆打犯人。

也就是這一天,初戀順任來找自己。

金永浩眼神起初是欣喜,接下來仿佛心如死灰。

因此,面對一片痴情的順任,金永浩將手伸向女招待的裙擺。

他想用這個行為,拒絕順任的告白,即便女孩在他眼前默默落淚。

離別之際,金永浩將此前順任送的相機還給了她,總結了這份感情。

但列車駛離站臺,金永浩腿傷發作,一瘸一拐地向前挪動身體。

這一天晚上,金永浩在同事聚餐時大吼大鬧。就像軍隊裡長官要求他那般,嘶吼著讓同事休息立正。

夜裡,他用和女招待的親密接觸來麻醉自己,並表示與其結婚。

05

1980年5月,金永浩正在部隊裡服兵役。

生性善良、脆弱的他,過得並不好。索性初戀順任給他經常寫信和送來他最喜歡吃的薄荷糖,讓他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然而,5月18日,「光州事件」爆發,韓當局下令武力鎮壓民主運動。金永浩所在的部隊也被派遣,緊急的集合使他心愛的薄荷糖被士兵們打翻,灑落一地。而他也只能匆忙地收拾背包武器,服從上級命令。

前往光州的路上,金永浩在車上看到前來軍營探視他的順任。

雖然兩個人失之交臂,但他臉上仍充滿甜甜的笑容。

來到光州,金永浩混亂中被流彈擊穿腿部。疼痛令她癱軟在地,無法前行。

而此時,一名女孩從黑暗中走了過來。她想金永浩求情,說自己不是民主運動的學生,經過這裡,只是想抄近路回家。

金永浩也並未想過為難女孩,他示意女學生趕緊走,別讓其他軍人發現。

也正是這時,他聽到戰友的聲音。慌亂中她開槍,斥責女孩快點逃。

誰曾想到,女孩恰好歪了一下身子,被子彈擊中。

06

20年前,一群學生模樣的年輕男女,在溪邊郊遊。

此時的金永浩看起來很文藝,他喜歡攝影,略顯青澀、多愁善感。

一同前行的順任,很喜歡這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害羞地遞給金永浩一塊薄荷糖。

順任告訴金永浩,自己每天在工廠裡要做上千塊薄荷糖,所以自己並不喜歡吃。

而金永浩告訴她,自己最喜歡吃薄荷糖。

金永浩的言語,仿佛是在對順任,對這份感情的最好回應。

07

影片開篇描繪的金永浩臥軌自殺,李滄東採用倒敘的方式,截取金永浩20年的6個生活片段,雖然無法證明其沉淪的原因,但扔可窺視出其自殺的起源。

老張喜歡這部《薄荷糖》,正是其別具一格的敘事風格。

影片中金永浩的沉淪、自殺,從這6個循序向前的過往片段中,似乎有了結果。

年輕軍人、暴力警察、公司老闆、婚姻破裂、事業失敗,這一個個的身份,無疑式壓倒金永浩「生」希望的導火索。

我想,現實生活中,這些事若在你我身上發生,我們又何愁不是下一個金永浩呢!

而《薄荷糖》中,金永浩在自己每一個時代中經歷了慘劇,又何嘗不是社會變遷所致呢!

因此,金永浩的沉淪,電影想影射的,正是在不斷發展的時代中,人這一渺小的個體,只是時代變遷中的細枝末節,無足輕重。

相關焦點

  • 李滄東:儘量不要去學習韓國電影
    我想通過我的電影給觀眾一個答案,就是對人生經歷的痛苦的一個答案。問:你拍完《密陽》不久,就發生了阿富汗人質事件。三十幾位韓國信教青年,被宗教組織召喚到阿富汗去做義工,後來被劫持做了人質,導致了一場嚴重的人質危機。我想知道,您拍完這部電影後知道這個消息,有什麼感想?李滄東:我說我作為導演我的立場吧。
  • 韓國有名導演李滄東
    1997年,李滄東的處女作《綠魚》由自己的East-film電影公司出品,這部處女作在國內大鐘獎、青龍獎、百相藝術大獎、影評人獎中均有斬獲,且位居1997年韓國電影票房第10位,在國外溫哥華電影節.上亦獲得了龍虎獎;李滄東的第二部影片《薄荷糖》於1999年拍攝完成,2000年1月1日,上映。
  • 李滄東: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對中國電影充滿期望
    李滄東談《密陽》:其實這不是關於宗教的電影  很多人看過《密陽》都會說,這電影應該是講宗教的吧,還有很多人擔心李滄東導演會不會惹怒韓國的基督教徒。而對此李滄東表示,「其實《密陽》不是一部關於宗教的電影,我也沒有想過這部電影是否跟宗教有太大的關係,相反,我最關注的還是人。
  • 韓國電影著名導演大集合!
    韓國電影著名導演大集合!韓國的電影發展也是挺不錯的,那麼你知道韓國電影後面的著名導演都有誰嗎?一起來看看吧!奉俊昊代表作:《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等奉俊昊出生於1969年,他屬一鳴驚人的導演,2003年便交出了《殺人回憶》這部作品,為奉俊昊奠定了極高的地位,狂掃韓國國內各大電影獎項,也是當年的票房冠軍。十幾年來他只導演了5部 長篇 電影長片,卻無一不是高票房電影, 奉俊昊是一個難得把藝術水準和商業價值完美融合的優秀導演。
  • 韓國電影100部(七)丨「密陽是個怎樣的地方啊?」
    上映日期:2007.5.17相比於韓國其餘文藝片導演,作家出身的李滄東,保留了自己的文學苛求。不同的是,李滄東不喜歡上升到一種集體化的感受,而是從個人來輻射集體,他表示:「在這部電影中,與其直接去展現韓國社會的精神文化現狀,我更願意從一個私人化的視角讓觀眾介入到申愛的個體經驗中。觀眾在體驗這部電影時,會發現它由一個平凡的情節劇開場、逐漸變化為懸疑劇、接著又轉化作一種宗教經驗。
  • 每次看這部電影,都想哭
    原文@MOViE木衛 載於中讀App《綠魚》是李滄東「綠色系列」的第一部,連同《薄荷糖》、《綠洲》,確立了他在本土的地位,同時在國際電影節也收穫了知名度。二哥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即便它在李滄東電影裡顯得不成熟,缺點可見)。因為每次拉著開頭結尾看,會莫名想到身邊的人和事,生活的家庭,新建的城市,似乎與電影故事平行發生著。
  • 我心中去年的韓國最佳,頹廢青年缺少什麼?這部電影給出答案
    最近幾年,優質韓國電影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從剛開始的《江南1970》再到《新世界》《流感》《釜山行》《熔爐》《惡人傳》等,讓人在觀看之後不住發出感嘆,原來韓國的電影拍得這麼好。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電影卻鮮為人知,原因無他,在國內這種禁忌畫面太多的電影不可能允許上映。
  • 裂隙中的人:我們能從李滄東的小說中看到怎樣一個韓國?
    記者 | 實習生 姚妤婕編輯 | 黃月1北京大學中文系戴錦華教授認為韓國導演李滄東的電影《燃燒》是近二十年來最好的世界電影之一,電影表現了不同階層的人們共享著關於生活的想像、關於生活方式的選取、關於價值的認可。相較於小說家,李滄東的電影導演身份更廣為人知——他被譽為「電影詩人」,《燃燒》更是獲得了坎城有史以來的場刊最高評分。
  • 【專訪】導演李滄東:電影讓我們回望生活、反思現實,並對此間的...
    雖然在導演生涯中,李滄東並沒有拍攝任何一部短片,但他曾任職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學院的教授,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指導學生拍攝不少短片並進行點評,對短片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李滄東:我覺得,從優秀的短片中去判斷導演是否具備拍攝長片能力(不太合適),短片和長片的導演,我覺得不是一回事。剛才也說,短片是表達自己對電影本質的認識,去發現這些和長片所需要的要素是不同的。比如,演員貢獻了多麼精彩的演技,劇本擁有多厲害的講故事的能力,這些要素才是做長片時需要的。看了短片後尋找做長片的能力,其實是不容易的。
  • 這部火遍坎城的韓國電影,主演的點讚卻激怒網友!
    《Burning》是李滄東導演時隔8年的回歸作品,也是他的第六部長篇電影(《綠魚》《薄荷糖》《綠洲》《密陽》《詩》)。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燒倉房》有著開放式的結局,講述了一位小說家與一位年輕模特以及她男朋友之間的故事。在電影中,劉亞仁飾演鍾秀相遇了女主角禮儀小姐海美,並且對她產生了愛情。
  • 李滄東用一部電影告訴我們人性,教會我們人生
    一部電影使整個坎城電影節瘋狂了。在這部電影中,最出彩的部分是4分鐘的裸體跳舞。雖是裸體,但場景並不色情,也沒有裸露。它充滿魅力,也戳中了許多評委和媒體人的心。這部電影叫《燃燒》故事從一個年輕人開始。他的名字是李中秀,一個卡車送貨員。
  • 燃燒的李滄東,影迷心中的真正王者
    隨著坎城電影節的落幕,各大獎項紛紛就位,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成為史上第五部獲得金棕櫚獎的作品。當然,作為七度踏入坎城(包括一種關注單元)的常客,是枝獲得金棕櫚的這一天早晚都會來到。然而,令許多人失望的是,李滄東的《燃燒》顆粒無收。
  • 劉德華新電影,票房破9億,觀眾看完直呼電影太好看
    劉德華新電影《拆彈專家2》正在各大影院熱映當中,不少觀眾看完這部電影直呼太好看電影火了。能讓觀眾在影院哭成一片電影很少,這次劉德華新電影《拆彈專家2》做到了,這部電影在影院上映後,高質量劇情加上劉德華影帝級演技,讓劉德華塑造角色非常成功,很多觀眾都被劉德華塑造角色潘乘風感動到落淚。
  • 韓國社會的隱秘氣味
    如果我說李滄東的小說為奉俊昊的電影創作提供了靈感,不知是否妥當。當然也有可能李滄東作為韓國著名小說家,他的小說為很多韓國文化人提供了一些共同的文化記憶,所以受到他的啟發是自然而然的。而李滄東在另外一部小說《為了超級明星》中,講述了一個老人家在一所豪宅裡面為美國人看狗,因為老人家不會英語,所以無法與狗交流,狗對他十分兇惡。
  • 鬼怪孔大叔的這部18禁電影,破了韓國成人電影記錄!!!
    比如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不但沒有聲嘶力竭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反而讓人有舔屏的衝動……並且,看完電影之後,有人是這麼說的——全世界的女人都會為了男主拋家棄子大家別捉急——韓國電影嘛,自有套路。女主也自然地牽住那隻大手,親暱地晃了晃,就像普通戀人之間的習慣性動作。
  • 韓國電影百年,怎麼一步步走向了《寄生蟲》的巔峰
    1980年代的韓國,依舊處於軍政府的嚴厲管控之下,飽受審查與外部壓力,並沒有太大發展。1986年漢城亞運會與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為韓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動,加速了韓國民主化的進程。1987年,韓國第七次修改的《電影法》,更是直接推動了韓國電影進入了新時代。進入1990年代,韓國電影才真正發展了起來。忠武路也是這個時代,開始發力,為韓國電影屆培養了大量有生力量。
  • 專訪《燃燒》導演李滄東:真正飢餓的人,是每天尋找生命意義的人
    隱藏在電影作品的光芒之下,國內讀者少有人知道李滄東的作家身份。但作家李滄東的經歷卻造就了導演李滄東,「通過文學,我學會了對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生活著的世界提出問題。」李滄東的小說處女作《戰利品》發表於1983年。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正處於社會與政治的動蕩期。
  • 韓國驚悚電影《捉迷藏》,看完這個電影再也不敢獨居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2013年上映的韓國恐怖懸疑電影《捉迷藏》。本片根據韓國真實事件改編,影剖析了個案背後更為深層的社會問題。電影對於驚悚的氛圍把握的很好,時時讓人感覺到不寒而慄。加班到深夜才回家的單身女性,最怕的是什麼,或許是暗淡路燈下,看不到盡頭的小巷。
  • 遠被高估的《寄生蟲》,吹得再厲害也比不過韓國電影《燃燒》
    2020年,奉俊昊憑藉《寄生蟲》席捲全球,相繼拿下坎城金棕櫚和金球獎最佳影片,並破天荒的打破紀錄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外語片。但不得不說,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這部《寄生蟲》都被高估。更不要提亞洲市場,不僅比不過華語商業片,就連在韓國本土商業片中比較,它的票房都不算突出。藝術性而言,《寄生蟲》這部電影甚至比不過17年前奉俊昊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殺人回憶》,相比於《殺人回憶》帶給人的震撼,這部《寄生蟲》只能說中規中矩,電影節奏比較工整罷了,2019年的坎城影展儘管《寄生蟲》取得了場刊最高分,但那年的大熱門依舊是《痛苦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