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執導的影片《燃燒》,在坎城電影節大放光彩,讚譽聲連連,被奉為神作。
而現實是,很多人根本沒看懂這片子想表達什麼,但就是喜歡。如果真要給這一現象作一個總結的話,我想,或許這就是文藝片的魅力吧!
說回今天的主角,有韓國「電影詩人」稱號的導演李滄東,從1997年執導第一部長片《綠魚》至今,僅拍攝了6部電影,卻都是口碑極佳的文藝佳作。因此,李滄東被譽為「韓國的侯孝賢」。(侯孝賢:中國臺灣電影導演、編劇,2009年被選為臺灣電影金馬獎主席。代表作:《悲情城市》、《戀戀風塵》、《刺客聶隱娘》)
此外,李滄東還是一名作家,其風格一向以寫實為主。作為韓國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從影后的李滄東,將鏡頭聚焦到底層人物和邊緣人身上,來展現時代變遷和深深剖析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2000年,李滄東憑藉第二部長片《薄荷糖》,奠定了其韓國一線導演的地位。該片在豆瓣拿下8.4分,可謂是經典的文藝佳作。
下面,老張就給大家講述這部敘事風格獨特、影像充斥著隱喻的《薄荷糖》。
影片開場,1999年,在一個陽光燦爛、萬物復甦的春天,一群中年大叔大媽在溪邊歡快地唱歌跳舞。
此時,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突然撞近人群中,發瘋似的扭動著身姿,跟著音樂,跳起雜亂無章的舞步。
男人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一名中年男子走近,簡單打量了他一番,似乎認出了他。
隨後,男人步入小溪,憤怒地拍打著水花。緊接著,他走到溪邊上方的鐵軌上。此時,一列火車快速地駛來。
男人卻毫無畏懼,他張開雙臂,迎接疾馳而來的列車。整張臉因痛苦而抽搐,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撕心裂肺地喊出「我要重新再來」。
當畫面定格在那殘酷,令人絕望的一剎那,我們不禁疑惑,到底這個男人經歷了些什麼,讓他選擇用這樣一種慘烈的方式,結束其生命。
接下來,導演李滄東採用倒敘的方式,截取1999年至1979年,這個名叫金永浩的男人,20年的6個片段,來剖析其自殺的原因。
01
1999年春天,金永浩臥軌自殺的前3天。
因金融危機,金永浩公司破產,妻子離婚還帶走了孩子。生無可戀的金永浩,用身上僅有的錢,買了一把錢,準備在車裡飲彈自殺。
可當扣動扳機時,金永浩痛苦地留下眼淚。緊接著,他來到一處地下停車場,將手槍對準一輛車裡的中年男人,氣憤地開了幾槍後,迅速逃離。
緊接著,金永浩來到妻子的住所,他想臨死前見見自己的孩子,可被女人狠狠地拒之門外。他跪在地上,隔著門縫乞求,露出哀怨的眼神。
最後,他冒著傾盆大雨回到殘破的住所。此時,一名中年男子在他家等候多時了。
打開話匣子後,男人告訴金永浩,自己是順任的老公,妻子命不久矣,希望能在死前能見一下金永浩。
我們不知道女子到底和金永浩是什麼關係,但從金永浩的神情來看,這個女人似乎是對她來說,意義重大。
隨後,男人拿出一套精美的西裝讓金永浩換上,兩人便出發了。途中,金永浩示意男人停車,下車在街邊的小店買了一罐薄荷糖,繼續出發去醫院。
而當金永浩來到病床前,這個飽經歲月摧殘的女人已經離開。金永浩痛苦地留下了淚水,自喃自語地說著:「對不起」,隨後失魂落魄地衝出病房。
02
1994年夏,金永浩是一名商人,事業正處於輝煌時刻,可謂是富得流油。
然而,他老婆卻跟一名駕校教練有染。被當場捉姦後,金永浩狠狠地抽打著男小三,卻沒有動手打妻子。
金永浩權當若無其事地讓妻子打車先回家,自己則開車去約會自己的秘書兼情人。
一番雲雨後,兩人去餐館吃飯。他全程和情人沒有交流,反而跟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戲耍玩鬧起來。
這時,一個中年男人似乎認出來了金永浩,趕忙過來簡單地寒暄後帶走了小孩。
臨走時,從男人憤怒的眼神,我們可以窺探出,他和金永浩之間可能有過不愉快的交集。
開車回去的路上,金永浩變得一臉嚴肅。情人剝了一塊薄荷糖塞到他嘴裡,讓他愈發嚴肅,似乎陷入了沉思和回憶中。
03
1987年春,金永浩剛剛跟自己的妻子結婚。
但面對即將生產的妻子,金永浩卻絲毫不關心。他每天下班回到家,只是吃飯、看報紙、看電視。
此時的金永浩還沒做生意,而是一名警察。
而1987年,韓國正值「獨裁統治時期」,民運運動此起彼伏。身為警察的金永浩,成了到處抓捕民運分子的一員。
從扇巴掌、砸頭、腳踹、水淹等方式,暴力毆打學生民運分子樸明值來看,此時的金永浩,可謂是兇狠殘暴。
當從樸明值口中得出民運發起人下落後,金永浩和另外兩名警察起身到群山(地名)開展抓捕。
蹲守一天後,仍不見此人身影。另外兩名警察讓金永浩先找個旅館休息,凌晨再交班輪守。
金永浩在找旅館的途中,一個女孩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前搭訕。酒過三巡後,金永浩跟女孩講起了他和初戀順任的故事。女孩被深情憂鬱的男人感動落淚,表示自己「今夜願意成為順任」。
在樓上一番雲雨後,金永浩嘴裡念叨著順任的名字,眼淚止不住的留下。
然而,醒來的第二天,他趕到集合地點與同事會合。做的仍舊是暴力毆打民運分子的活。
04
1984年秋,金永浩剛剛當上警察。
此時的他,還是個愣頭青。看著前輩用暴力的方式毆打犯人,他眼神中閃過不忍。
但不這樣做,就吃不了這碗飯、幹不來這門差事。為此,他只能在3位前輩的注視下,金永浩痛苦地完成了自己的「首次」暴力毆打犯人。
也就是這一天,初戀順任來找自己。
金永浩眼神起初是欣喜,接下來仿佛心如死灰。
因此,面對一片痴情的順任,金永浩將手伸向女招待的裙擺。
他想用這個行為,拒絕順任的告白,即便女孩在他眼前默默落淚。
離別之際,金永浩將此前順任送的相機還給了她,總結了這份感情。
但列車駛離站臺,金永浩腿傷發作,一瘸一拐地向前挪動身體。
這一天晚上,金永浩在同事聚餐時大吼大鬧。就像軍隊裡長官要求他那般,嘶吼著讓同事休息立正。
夜裡,他用和女招待的親密接觸來麻醉自己,並表示與其結婚。
05
1980年5月,金永浩正在部隊裡服兵役。
生性善良、脆弱的他,過得並不好。索性初戀順任給他經常寫信和送來他最喜歡吃的薄荷糖,讓他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然而,5月18日,「光州事件」爆發,韓當局下令武力鎮壓民主運動。金永浩所在的部隊也被派遣,緊急的集合使他心愛的薄荷糖被士兵們打翻,灑落一地。而他也只能匆忙地收拾背包武器,服從上級命令。
前往光州的路上,金永浩在車上看到前來軍營探視他的順任。
雖然兩個人失之交臂,但他臉上仍充滿甜甜的笑容。
來到光州,金永浩混亂中被流彈擊穿腿部。疼痛令她癱軟在地,無法前行。
而此時,一名女孩從黑暗中走了過來。她想金永浩求情,說自己不是民主運動的學生,經過這裡,只是想抄近路回家。
金永浩也並未想過為難女孩,他示意女學生趕緊走,別讓其他軍人發現。
也正是這時,他聽到戰友的聲音。慌亂中她開槍,斥責女孩快點逃。
誰曾想到,女孩恰好歪了一下身子,被子彈擊中。
06
20年前,一群學生模樣的年輕男女,在溪邊郊遊。
此時的金永浩看起來很文藝,他喜歡攝影,略顯青澀、多愁善感。
一同前行的順任,很喜歡這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害羞地遞給金永浩一塊薄荷糖。
順任告訴金永浩,自己每天在工廠裡要做上千塊薄荷糖,所以自己並不喜歡吃。
而金永浩告訴她,自己最喜歡吃薄荷糖。
金永浩的言語,仿佛是在對順任,對這份感情的最好回應。
07
影片開篇描繪的金永浩臥軌自殺,李滄東採用倒敘的方式,截取金永浩20年的6個生活片段,雖然無法證明其沉淪的原因,但扔可窺視出其自殺的起源。
老張喜歡這部《薄荷糖》,正是其別具一格的敘事風格。
影片中金永浩的沉淪、自殺,從這6個循序向前的過往片段中,似乎有了結果。
年輕軍人、暴力警察、公司老闆、婚姻破裂、事業失敗,這一個個的身份,無疑式壓倒金永浩「生」希望的導火索。
我想,現實生活中,這些事若在你我身上發生,我們又何愁不是下一個金永浩呢!
而《薄荷糖》中,金永浩在自己每一個時代中經歷了慘劇,又何嘗不是社會變遷所致呢!
因此,金永浩的沉淪,電影想影射的,正是在不斷發展的時代中,人這一渺小的個體,只是時代變遷中的細枝末節,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