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媽媽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媽媽。一次,在與農場主的較量中,猞猁媽媽被農場主用鐵鍬鏟住了尾巴動彈不得,危機關頭,猞猁媽媽忍痛咬斷了自己的尾巴逃走,救了猞猁寶寶們的性命。結合這個故事,請問你作為公務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怎麼做?
【審題】
本題以一個寓言故事為主線,設問中為考生設置了「公務員」的身份出發,要求考生結合工作談談個人在今後的做法,屬於態度觀點和自我認知的複合化題型。為了更好地從寓言故事中得到今後工作的指引、啟示,考生可以採用切片分析法,逐句進行分析。接下來我們結合這道題進行詳細分析:
審題點1:「猞猁媽媽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媽媽」
題幹背景,為猞猁媽媽樹立了正面的形象,為後文中的故事情節做鋪墊,同時,「充滿智慧」也為考生答題提供了啟示,可以進一步思考猞猁媽媽的智慧都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什麼優秀的品質。
審題點2:「一次,在與農場主的較量中,猞猁媽媽被農場主用鐵鍬鏟住了尾巴動彈不得」
交代了猞猁媽媽面對的「敵人」是農場主,成年男性和猞猁在身形、力量上對比懸殊,「鐵鍬」、「鏟住尾巴」更體現出猞猁媽媽被限制自由,以及所面對的巨大困難和危險,而「較量」一詞體現出猞猁媽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此外,結合公職人員的現實工作,很多老思想、舊套路可以比擬成為鏟住「尾巴」的鐵鍬,甚至黑惡勢力的威脅、社會矛盾的存在也可以比擬成為「農場主」。
審題點3:「危機關頭,猞猁媽媽忍痛咬斷了自己的尾巴逃走,救了猞猁寶寶們的性命」
故事的主要情節,也是本題題眼,交代了猞猁媽媽在前述危機情況下依然沒有放棄對孩子的保護,「忍痛咬斷自己的尾巴逃走」的行為令人欽佩,是有決斷、分輕重、懂取捨的表現,在尾巴和猞猁寶寶之間選擇了猞猁寶寶,這在公務員實際工作中可以表現為個人、集體、國家利益之間的取捨問題,以及不輕言放棄的品質等。
審題點4:「結合這個故事,請問你作為公務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怎麼做」
題幹設問,「結合這個故事」要求考生在答題過程中對寓言故事進行簡要的解讀,在故事和做法之間實現自然過度,「作為公務員」為考生設定了答題視角,從公務員的角度出發,談談在今後工作中的實際做法。
因此,本題的答題思路為:要勇敢——懂取捨——不放棄,並在每個要點展開的時候,在簡單提煉優秀品質、聯繫實際工作的基礎上,著重談談自己在行動上的落實方法。
【解析示例】
猞猁媽媽斷尾救子的故事讓人動容,其諸多品質為公務員的實際工作帶來了諸多啟示,結合猞猁媽媽的故事,在日後的工作中我會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敢於迎難而上。猞猁媽媽在面對農場主和鐵鍬這樣的「龐然大物」時沒有畏縮不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與農場主開展了一場激烈的「較量」。歌德曾說,「勇敢裡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勇敢是我們面對困難與危險時的強心劑,也是廣大人民奮起反抗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力量源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發展富強的智慧。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充分發揮公職人員的帶頭示範作用,勇於抵制威脅破壞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違法亂紀現象,積極參加單位內組織的掃黑除惡專項小組,勇於跟黑惡勢力做鬥爭,讓自己成為一個敢於承擔重任的公職人員。
第二,學會果斷的取捨。猞猁媽媽情急之下在自己的尾巴和猞猁寶寶們之間果斷選擇了後者,這樣「兩難」的選擇在實際工作中也並不少見,例如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的抉擇、個人需求與群眾需求之間的矛盾等,因此在未來工作中我將做到有決斷、分輕重、懂取捨,可以通過熟讀憲法、公務員法、紀律處分條例來明確決斷、取捨標準,例如我國《公務員法》中明確規定,公務員不得洩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不得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等,這些法律法規教會我要在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之間優先保護前者、個人利益和國家秘密之間堅守後者、以及本職工作優於生活娛樂。
第三,絕不放棄的堅守。對於母愛的堅守,讓猞猁媽媽親自咬斷自己的尾巴,並忍受斷尾之痛保護了自己的孩子,守好了母親的「最後一班崗」。尤其是在當下社會經濟轉型期、深入改革推進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在未來的工作中我絕不輕言放棄,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守好崗位。當工作中面對加班、調崗等工作帶來的身心壓力時,可以通過寫日記、調節工作節奏等方式克服;當工作中遇到一些突發問題時,比如說群眾上訪、設備故障等,要能夠向老同事、領導請教經驗,並且自己也要做好臨危不亂,危急關頭能夠堅守崗位、靈活應對。而且我也要一直守住自己作為公職人員的初心,記得自己的使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