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4歲,因易瘀傷、疲勞及全身乏力持續3周入院。患者無明顯用藥史,並否認近期出遊、吸菸及吸毒。如圖1所示,患者存在多處瘀傷,但無淋巴結病變。
圖1
問:如表2,根據實驗室檢查及骨髓活檢,該患者的診斷為?
A.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急性髓系白血病
D. 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表2
答案:C
圖3
圖3外周血塗片顯示存在Auer小體(白色箭頭)和原始細胞(紅色箭頭),確定診斷。
患者接受阿糖胞苷和道諾黴素誘導治療後,全血細胞減少。並且,骨髓活檢表明患者化療效果。住院期間,患者合併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菌血症。經靜脈注射利奈唑胺後,患者被成功治癒,但仍存在持續性發熱。
經誘導治療30天後,患者出現氣促、漸進性乾咳。生命體徵:血壓136/60 mm Hg,心率92次/分,體溫38.4°C,呼吸頻率28次/分以及血氧飽和度93%。胸片如圖4。
問:患者X片,最可能的引起原因是?
A.大葉性胸腔積液
B.肺水腫
C.肺塌陷伴肺浸潤
D.右位心伴肺炎
圖4
答案:C 肺塌陷伴肺浸潤
患者的全血細胞減少,包括27.0 × 103/μL的血小板和完全中性粒細胞計數為800 /mm3。圖5胸部CT示肺右上葉實變,伴隨右上葉支氣管狹窄(綠色箭頭)和縱膈淋巴結病變。
問:下一步如何治療?
A.予抗生素治療並嚴密監測
B.引導下縱隔淋巴結活檢
C.胸部MRI
D.纖維支氣管鏡
圖5
答案:D
圖6,纖維支氣管鏡顯示壞死的支氣管病變完全堵塞了右肺上葉前段(箭頭)。又行硬式支氣管鏡檢查,右上葉前段支氣管內病灶電灼術,和官腔幾乎完全重建,無併發症。
問:支氣管內膜活檢的病理組織切片如圖。診斷是?
A. 侵襲性肺麴黴病
B. 非小細胞肺癌
C. 支氣管內毛黴菌病
D. 非霍奇金淋巴瘤
E. 壞死性細菌性肺炎
圖6
答案:C
毛黴、根黴、犁頭黴,和小克銀漢黴菌是感染人類的接合菌。曾經較罕見,但自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治療問世後,它們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是幹細胞移植患者和惡性血液病患者中,是引起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第三大常見原因。毛黴菌種在身體組織中生長菌絲,並侵入血管引起組織梗死,壞死,和血栓。
未完待續。。。。
醫脈通編譯自:An Unusual Infection in a Leukemia Patient: Case Presentation.Medscape.201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