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98%DNA是「垃圾」 但它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0-11-28 cnBeta

北京時間8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你會購買一本98%以上文字都是胡言亂語的書籍嗎?生物學與圖書行業沒有太多關係,但卻編寫了一本非常吸引人的指導手冊——DNA!

資料圖

我們的基因手冊包含了構成身體、並為其提供能量的蛋白質指令,但人體只有不足2%的DNA能編碼蛋白質,剩餘98%的DNA序列被稱為「垃圾DNA」,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它們無用,這些非蛋白質編碼的DNA延伸看起來就像一本書稿中的胡言亂語——毫無用處,也許被人們遺忘。但是近期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基因組的「垃圾」部分可能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沒有意義的「單詞」

自然生物擁有一種獨特的「書寫方式」,我們的基因腳本僅使用4個字母:A, G, C和T,這些字母的長組合構成了我們的基因,並決定了蛋白質結構,但是蛋白質製造過程並不像閱讀烹飪食譜那樣簡單,在將蛋白質組合在一起之前,DNA被轉錄成RNA,並被切割和重新組裝成更小的片段。

在切割過程中,非編碼「垃圾DNA」被廢棄,意味著它們永遠不會參與製造蛋白質,為什麼自然生物的「指導手冊」攜帶這麼多看似不必要的物質,這是研究人員仍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最合乎邏輯的解釋是,「垃圾DNA」或許並非一無是處。

無用DNA的功能

本世紀初,「人類基因組計劃」讓人們首次全面了解了人類基因腳本,但該計劃完成近10年後,一個由400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布了他們所謂的「DNA元素百科全書(ENCODE)」。

該項國際合作探索了基因組中每個基因的功能,這項大規模研究的結果要求對垃圾DNA進行重新評估,雖然只有不足2%的基因組能製造蛋白質,但是大約80%的基因組能執行某種功能。

DNA元素百科全書對功能的定義相當寬廣,任何「生物化學活性」都是公平的遊戲——能被轉錄成RNA,即使稍後的過程中RNA被切斷,也能被鑑定為具有功能的序列,但是許多「垃圾DNA」確實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調控DNA如何轉錄,並從那裡轉變成蛋白質,如果蛋白質編碼是交響樂音符,那麼一些非編碼序列就像音樂指揮家一樣,影響著樂曲的節奏。

但並非所有垃圾DNA都具有功能,2008年發表在《細胞分子生物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科學家清除了酵母基因組中的垃圾DNA,對於特定基因,他們去除了基因內含子——DNA轉錄後被切斷的部分,在實驗室條件下,基因內含子的去除對細胞沒有顯著影響,支持了它們沒有任何功能的觀點。

然而,今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提出了相反觀點,當食物缺乏時,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序列對酵母的存活至關重要,這些研究認為,基因內含子的有用性可能取決於其所處的環境,這與所謂的「垃圾」相差甚遠。

有用的垃圾

過去10年裡,其他研究進展表明,垃圾DNA可能僅是被誤解的遺傳物質,科學家現在已將各種非編碼序列與各種生物過程(甚至人類疾病)聯繫起來,例如: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序列是子宮和對生拇指發育的重要因素。

2018年,發表在《腫瘤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非編碼DNA片段就像基因表達的音量旋鈕,最終影響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形成;2019年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基因編碼區域以外的突變可以導致自閉症。

探索非編碼序列是當前研究熱點之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非編碼序列可能有助於癌症戰勝治療,目前專家這將是癌症診斷最有希望的反向工具。

儘管「垃圾DNA」有很多功能,但是一些研究人員仍然認為,大部分遺傳編碼是無用的,美國休斯頓大學進化生物學家丹·格羅爾(Dan Graur)認為,至少有75%的蛋白質沒有功能。

為了獲得該數據,格羅爾使用數字模型來確定DNA有用程度,他考慮了有害基因突變(有害的基因變化或者雙螺旋結構斷裂),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生育率不斷提高,我們也獲得了更多的基因組,因此這些突變可能是致命的,格羅爾在2017年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的一篇論文中評估稱,我們的基因密碼中最多不超過四分之一具有功能性,如果超過四分之一,我們將以不可持續的速度積累致命突變。

相關焦點

  • 我們的DNA真的有98%都是垃圾嗎?
    這些蛋白質對於生物的發育和生存而言至關重要。1990年,幾家實驗室決定聯手破解構成人類DNA的遺傳指令,這便是著名的「人類基因組項目」。到了2003年4月該項目結束時,我們終於揭開了大自然繪製的人類藍圖。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雖然確實存在一些例外和局限性,但人們普遍認為dna證據在當下具有最高的可靠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曝露,生物材料成分惡化的風險會劇增,譬如犯罪現場的證據腐化、甚至完全被汙染。一旦dna被分離出來,法醫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就可以進行核酸純化,例如通過鹽析蛋白質沉澱的方法來去除雜質。其中,離心分離的質量是法醫提取dna工作的關鍵,直接影響結果。
  • 螞蟻總在人類的 食物垃圾周圍出沒,能用它們來消滅 人類的食物垃圾...
    螞蟻總在人類的 食物垃圾周圍出沒, 能用它們來消滅 人類的食物垃圾嗎?它們多少能幫上一些忙,所以下次你發現一隻螞蟻時,別那麼快碾死它。一項新研究發現,以紐約市為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昆蟲、千足蟲和其他節肢動物,每年能消耗數千千克的食物垃圾。
  • 香蕉和人類有接近41%的DNA是一樣的?你相信嗎?
    在這個視頻裡邊,提到了一個所謂的結論——人類和香蕉之間的DNA具有41%的相似度。或許,就是從這裡被傳播開來,大家開始漸漸地演變出 「人類和香蕉有一半共同的DNA」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另外還有90%科學家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它們到底能夠起到什麼作用,所以暫時給它定名為「垃圾DNA」意思就是沒有用的,這只是一個傳得很廣的所謂的說法,真正的這90%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只是暫時不清楚而已,所以當叫它「垃圾DNA」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它們真的是垃圾。
  • 蒼蠅存在地球有何作用?人類是否可以將它們毀滅?存在即必然!
    文/仗劍走天涯 蒼蠅存在地球有何作用?人類是否可以將它們毀滅?存在即必然! 根據最近地球上所發現的這些事情表明,地球上的人類應該對於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存在著一種敬畏,而不是將它們肆意的迫害或者加以食用。不過有些人真的會對地球上存在的一些生物有些不了解。
  • 當動物開始吃人類食物、垃圾或寵物時……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2日刊登題為《人類食物如何在改變野生動物》的文章,作者是維多利亞·吉爾,文章摘編如下:如果一隻熊醒來餓了,垃圾箱、垃圾填埋場、農場甚至汽車都可以給它提供一頓飽餐。不過,在日益城市化的環境中,熊和其他野生動物吃「人類的食物」越來越多,這正在改變它們的行為和生理。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在木乃伊製作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阿努比斯把奧西裡斯做成木乃伊後奧西裡斯的老婆也就是伊西斯釋放了魔法復活了奧西裡斯。但不是在人間復活,而是在冥間復活的奧西裡斯。這裡面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為什麼要在復活之前把奧西裡斯做成了木乃伊?直接復活不成嗎?第二個就是為什麼不是直接活過來了,而是在冥間復活呢?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很多懷孕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想必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困難症:在內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好還是到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比較好。今天裕力健康給大家分享下內地和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有什麼區別。
  • 地球上蟲子類的天然清道夫,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都至關重要!
    昆蟲雖然在屬性上算不上人類的近親,但它對人類乃至地球的繁衍綿延都至關重要。這倒不是昆蟲對我們有任何好感,而是它們的生存方式與人類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沒有昆蟲就不會有開花植物,樹木也不會在近幾十年間就腐爛分解,甚至動物的糞便也不會如此快速地被回收改造。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 和人類有60%相同DNA的它,快滅絕了……
    體型小、細長,它們幾乎都能被一手輕鬆拿起。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活躍在社會和農業生產中的,是香芽蕉的老前輩——大米七香蕉(The Gros Michel)。圖片來源:outside比起香芽蕉,這種古早香蕉的顯著特點是體型更大,具有更濃烈的水果香味,口感也更佳。
  •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新聞—科學網
    一百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18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卷》上撰文稱,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發揮的作用比此前認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幫助物種保護主義者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以阻止它們瀕臨滅絕或滅絕。 亞種是物種內由於擁有不同物理特性和繁殖範圍的不同種群。比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紅狐狸擁有45個亞種,而人類則沒有亞種。
  •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18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卷》上撰文稱,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發揮的作用比此前認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幫助物種保護主義者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以阻止它們瀕臨滅絕或滅絕。       亞種是物種內由於擁有不同物理特性和繁殖範圍的不同種群。比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紅狐狸擁有45個亞種,而人類則沒有亞種。
  • 科學家稱:鯨魚每天吞食171件人類垃圾,已經被人類逼到滅絕邊緣
    最近的一份研究稱人類每年將製造1000萬噸塑料垃圾,而其中的650萬噸會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流進海洋,這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地威脅到地球生命,甚至會伴隨著美味海鮮出現在人類的飯桌上。 我們知道塑料垃圾的完全化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而且化解過程產生的毒性還會嚴重染汙環境。所以每年流進的650萬噸不會馬塑料垃圾上消失,會一直漂浮在海洋中。
  • 2021迎來「國際果蔬年」,聯合國強調果蔬對人類和地球至關重要
    據聯合國報導,2021年是聯合國訂立的"國際果蔬年",旨在突出水果和蔬菜在人類營養、食品安全、可持續生產以及減少浪費中的重要作用。聯合國大會於2019年12月通過這一決議,並於2020年12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了"2021國際果蔬年"。
  • 狗可以幫助人類治癒嗎? 狗唾液是否具有治療作用?
    狗可以幫助人類治癒嗎?狗唾液是否具有治療作用?傷口舔是人類和許多其他動物對傷害的本能反應。狗,貓,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都會舔傷。有一種普遍的民間信仰,即動物唾液,特別是狗的唾液,具有人類傷口的治療功效。這方面的證據來自許多歷史傳統。因為在其許多寺廟中致力於死者的狗頭指南阿努比斯,狗被用作祭品。
  • 7微升的眼淚 微不足道卻至關重要
    這一點微不足道的液體,對人類來說卻至關重要。本期「好奇心實驗室」,《科技周刊》記者邀請南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張曉俊,講述眼淚的秘密。 在人的眼眶外上方額骨的淚腺窩內,藏著分泌眼淚的器官——淚腺。淚腺由細管狀腺和導管組成,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為眶部,也叫上淚腺,較大,形態很像杏仁,大約12mm×20mm。下部為瞼部,也叫下淚腺,較小。
  • 除了會被做成魚翅,鯊魚們還會被塑料垃圾勒死
    但是,在人類捕食的顧慮之外,它們又面臨著一項新的威脅。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被塑料垃圾纏繞住的鯊魚和鰩魚有1000多隻,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不被重視的痛苦 深受塑料纏繞之苦的不只鯊魚,還有鰩魚。鯊魚和鰩魚是海洋中最易受此威脅的物種之一。
  • 科學家發現新型超突變:一種酶劫持正常DNA修復過程產生突變霧 幫助...
    這些突變四處傳播的事實解釋了為什麼它們直到現在都沒有被發現。令人驚訝的是,科學家們還發現,新發現的超突變類型與正常的DNA修復過程有關。當細胞感覺到DNA不匹配時,它們會進行DNA修復反應,以保存遺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反應可以與APOBEC酶結合。APOBEC酶通常被人類細胞用來抵禦病毒,在抗擊肝炎和愛滋病毒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大批海獅海豹因海洋垃圾慘死 人類停止亂扔垃圾責無旁貸
    畫面顯示,大批海獅、海豹因人類遺留的漁獵用具或海洋垃圾困住身體而受傷或慘死。ADFG希望藉此錄像提醒人們不要再肆意向海洋傾倒垃圾,以維護海洋生態環境平衡,保護海洋動物。這段錄像向人們展示了被困海豹和海獅的各種慘狀,其中有的因被海洋風向標掛住了腳蹼溺水而亡,有的被塑料或橡皮圈束縛脖頸或身體,有的則被釣魚用具鉤住了口鼻。
  • 海洋垃圾已成人類噩夢,57萬隻寄居蟹被活活餓死,這下怎麼辦?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原始湯」,佔據地球總面積的71%,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人類出現之前,海洋中的動物雖然也經歷著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和食物鏈的環環相扣,但是卻沒有什麼外來困擾,不過,自從人類在地球上開始崛起,特別是近300年的時間裡,人類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垃圾被製造出來,排放到海洋之中,海洋也因為人類而被汙染,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不容忽視。什麼是海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