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與創新:恐龍產蛋方式介於鱷魚和鳥類之間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由加拿大和中國臺灣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14日說,他們對在中國江西贛州附近發掘出的恐龍化石進行研究後發現,這組化石帶有卵巢和輸卵管系統以及兩枚尚未產出的恐龍蛋,這一難得的發現揭示了恐龍和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的親緣關係。

  科學家們在當天的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發表論文說,這組恐龍化石包括幾節骶椎和尾椎骨、髂骨、坐骨和部分腿骨,而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恐龍骨盆結構,其中還有兩枚已經成型、卻還沒來得及產出的恐龍蛋。

  科學家發現它的生殖系統既與現代鳥類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不少地方像鱷魚等相對更古老的爬行動物,呈現出過渡態。比如,這隻恐龍有兩個卵巢、兩條輸卵管,這一原始的特徵很像鱷魚,而鳥類卻只有一套卵巢和輸卵管。現代鳥類每次生一枚蛋直到滿一窩,而鱷魚等爬行動物一次生一窩很多枚蛋,那麼恐龍是如何生蛋的?研究人員說,恐龍產蛋的方式同樣介於兩者之間。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這隻恐龍應該是成對地生蛋,它生出兩個蛋之後將其排好,然後又開始生下一對,直至十幾枚蛋將窩填滿為止。過去科學家曾猜測,恐龍蛋成對出現可能是恐龍父母為了保住後代而將蛋偽裝起來的結果,而新發現表明「這更可能是兩枚蛋幾乎同時產下而造成的」。

  骨盆化石中成對出現的兩個蛋,大小接近菠蘿,形狀類似土豆,並已經長出了堅硬的蛋殼。鱷魚蛋的蛋帶有多層、韌性的殼,而鳥類的蛋有單層、堅硬的殼,研究人員認為,這隻恐龍生的蛋應該更像鳥類的蛋。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恐爪龍類為恐龍演化為鳥提供佐證和發現罕見白色鱷魚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巧了我就是酷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恐爪龍類為恐龍演化為鳥提供佐證和發現罕見白色鱷魚。美國沼澤地發現罕見白色鱷魚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漁民在沼澤地發現了兩隻白色鱷魚,它們只有1英尺(約合30釐米)長,是世界上最稀罕的動物。現在它們已經在紐奧良奧杜邦動物園安家。
  • 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鳥類是恐龍嗎?
    人類對恐龍這種從未謀面的史前動物的研究並不充分,恐龍最早給人的印象是和蜥蜴類似的動物,以現代的生物學角度分析恐龍到底屬於哪種動物嗎?恐龍和鳥類屬於爬行動物嗎?是的,恐龍傳統上被認為是「爬行動物」。由於是恐龍的後裔,因此有人認為鳥類也應該被歸類為「爬行動物」,就像非鳥類恐龍、魚龍、翼龍、蛇頸龍、鱷魚、烏龜、蜥蜴等一樣被認為是爬行動物。傳統的分類法沒有這樣做,這意味著該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我們可以說所有恐龍和鳥類都是從爬行動物祖先演化而來的,鱷魚也是如此。這已經涉及到了複雜的分類學。
  • 這種古老喙鳥的發現填補了鳥類和恐龍之間的一段空白
    讓我們先搞清楚一件事:鳥類基本上就是恐龍。6500萬年前,當大多數恐龍滅絕的時候,一些鳥類和類似鳥類的恐龍已經出現了,那些在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的生物的後代,最終進化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鳥類。雖然古生物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各種顯示羽毛進化的化石,但直到現在,關於喙鳥還是一個謎。
  • 恐龍真的都滅絕了嗎?鱷魚、科莫多巨蜥和恐龍真沒一點關係?
    這也許是所有吃瓜群眾的問題,因為跟白堊紀的恐龍比起來,鱷魚和科莫多巨蜥在體形上是比較接近的,那麼兩者與恐龍之間有關係嗎?一、鱷魚和科莫多巨蜥都是進化自什麼物種?能追溯到最早的科莫多巨蜥化石是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山洞裡發現的,距今約380萬年前!跟恐龍與鱷魚比起來,科莫多巨蜥明顯是一個後來者!二、恐龍有後代留下來嗎?
  • 科學家發現最小恐龍,體型與蜂鳥相當,也是最小的古鳥類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宣布發現體型最小恐龍眼齒鳥,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古鳥類,比蜂鳥還小一點,種屬可能介於始祖鳥和熱河鳥,可能和現代鳥類有親緣關係。之所以認為它是恐龍主要是由於眼齒鳥也有一條類似於非鳥類恐龍的長尾巴,上頜每側有18–23顆牙齒,齒骨每側有29–30顆牙齒,全部牙齒加起來約有100顆,是一種肉食性的小型動物,而這些特徵和始祖鳥和我國熱河發現的熱河鳥有較多的相似,因此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的種屬劃分應該是介於始祖鳥和熱河鳥之間。
  • 科學家找到鳥類和恐龍最早祖先:就長這樣
    多年來古生物學家一直都在嘗試填補恐龍誕生之前的那段生物進化空白。現在,大家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 恐龍從未滅絕,只是進化成了鳥類和其它動物
    古生物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一種新的帶有羽毛的恐龍化石,看上去和現在的鴯鶓和火雞差異不大,只是長著鐮刀狀的爪子和用來撕肉的牙齒。它的發現也許證明了,恐龍從未滅絕,只是進化成了鳥類和其它動物。 有羽毛恐龍對於很多古生物學家而言,是恐龍和鳥之間的過渡物種。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是恐龍愛好者們耳熟能詳的電影,它們讓恐龍迷們看到了目前人們能夠識別的恐龍世界。人們總是對恐龍的滅絕感到遺憾。作為最受歡迎的古生物學,恐龍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都希望看到真正的恐龍。即使你看不到恐龍,你也想知道它們的「親戚」長什麼樣。那麼,恐龍還有後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 化石卵的發現和南極洲的發現,顯示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新發現的化石卵顯示,早期恐龍和海洋爬行動物產卵軟殼,就像海龜、蛇和蜥蜴的卵,而不是今天鳥類卵的硬殼。根據周三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恐龍很可能會生硬殼蛋。自然。但是,某些類型恐龍化石記錄中缺少卵子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是軟殼的。
  • 雙足鱷魚是什麼存在?和恐龍打架誰能贏?
    鱷魚,冷血動物。我對鱷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看BBC一個紀錄片的時候,鱷魚和老虎打架。看到鱷魚把老虎咬死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鱷魚都是靜靜地等待在水裡,等有獵物出現的時候,就會猛地一口咬上去。今天發現,原來鱷魚的祖先更生猛,連恐龍都吃過,是真的王者。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恐龍在地球的生命演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開恐龍演化之謎,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不過,時至今日恐龍研究,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人類沒有辦法得到科學的解答,特別是恐龍到底有沒有滅絕,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找到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朋友們喜歡最新的科學趣聞,記得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會給朋友們創作更多的科學類文章,歡迎朋友們和我一起探討。
  • 恐龍到底是怎麼XXOO的?
    首先來看蜥蜴和蛇,它們的丁丁有兩根,被稱為「半陰莖(hemipenis)」,在交配時一般一次只會插入一根,射完後休息一下再插入另一根。那恐龍是否有這種酷炫的結構呢?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因為恐龍和蜥蜴的親緣關係比較遠,因此更應該參考和其親緣關係最近的鱷魚和鳥類。
  • 恐龍與鳥類的關聯,從恐龍身上發現鳥類被動撲動翅膀的起源
    說到恐龍其實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雖然說現在已經看不到任何的恐龍存在,可是它們確確實實在地球上曾經佔據過統治的地位,而且那個時候它們在地球上可以說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恐龍其實也分為很多的種類,不過關於恐龍是否長羽毛,這一點應該很多人不了解吧,很多人可能認為恐龍只是那種皮糙肉厚的樣子,但其實有一種特殊的恐龍,它們是長有羽毛的,就像是鳥類一般,因此發現羽毛的化石千萬不要直觀的認為它們就是鳥類,很有可能也是這種食肉的恐龍
  • 以大型恐龍為食的鱷魚-恐鱷
    恐鱷是史上出現過最大型的鱷魚之一,可能會以大型恐龍為食。恐鱷常被認為是史上最大型的鱷魚之一。身長目前有不同的估計值,主流的估測介於15到10米之間。恐鱷的脊椎屬於前凹椎型,每節脊椎的前端凹陷,後端突出,脊椎與脊椎之間形成球窩關節。次生顎與前凹椎型脊椎,被認為是衍化的特徵,現代鱷目也具有相同的衍化特徵。
  • 鳥類真的起源於恐龍嗎?
    始祖鳥化石拓印始祖鳥是大小如同鴿子的鳥類,具有爬行類和鳥類之間的過渡形態,將它歸入鳥類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具有羽毛」。此外還具有由鎖骨、間鎖骨癒合變形而成的「叉骨」,以及前肢變形為「翼」,這些特徵都與飛翔密切相關。
  • 2米長百斤重的大鱷魚首次產蛋20枚 快來看看
    據悉,這隻鱷魚到中山公園動物園已經十一二年了,年齡在十幾歲左右,體長2米,體重達百斤。「這條鱷魚到動物園十幾年了,這是第一次產蛋。1號早上發現水池裡發現了20枚鱷魚蛋,大小和鵝蛋差不多,每顆重三四兩。」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到。相信很多人會好奇這鱷魚蛋能孵出鱷魚小寶寶麼?答案是NO!因為只有受過精的鱷魚蛋才能正常孵化。
  • 恐龍生長就像「永動機」,只要食物充足就可以一直長
    恐龍為啥一生都在「長個兒」為什麼像恐龍在內的爬行動物能夠終生生長,而哺乳動物和鳥類成年後便不再生長,這和遠古時期恐龍生長發育模式又有何演化關聯?古生物學家從骨組織學角度對此有了最新解釋。徐星和團隊認為,這和一些現存的爬行動物相似,比如一些蜥蜴,也表現出雌雄個體性成熟時間不同的現象。而在鱷魚中,雌雄達到性成熟是根據體型大小來定的,性成熟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變化範圍。因此熱河龍的性成熟,可能和體型大小、兩性差異以及環境變化相關。其次,熱河龍是否具有兩性差異?
  • 科普園地 | 研究發現鳥蛋五彩繽紛的顏色源自恐龍
    上周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耶魯大學、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德國波恩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鳥類蛋殼的顏色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而不像先前認為的那樣,是一種獨立發展的特徵。他們在真手盜龍類(Eumaniraptora)恐龍的蛋殼中發現了同樣的色素,這類恐龍包括獸腳亞目恐龍,如迅猛龍,據信它們最終進化成了現代鳥類。分析還發現,那些具有將蛋掩埋起來習性的恐龍所產的蛋完全沒有色素。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蛋的顏色可能與獸腳亞目動物開放的築巢習慣共同進化而來。
  • 中美學者合作揭秘小型鳥腳類恐龍發育模式:每年都有生長線
    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什麼爬行動物能夠終生生長,而哺乳動物和鳥類成年後不再生長?這和遠古時期恐龍生長發育模式有何演化關聯?上園熱河龍一完整個體及脛、腓骨骨組織切片。(研究團隊 供圖)中美古生物學家通過對熱河生物群著名的小型鳥腳類恐龍——上園熱河龍進行詳細骨組織學分析,最新合作研究發現熱河龍的生長模式具有獨特的特點:大多數都能快速生長,但每年都會有發育生長(停滯)線,很多恐龍外側都發現類似於現生哺乳動物的外周休止線;性成熟時間不統一,在2-4歲之間;兩性生長差異、環境和動物的行為方式都會影響爬行動物生長速率,從而影響骨組織形態的變化。
  • 中美學者合作揭秘小型鳥腳類恐龍發育模式:每年都有生長線
    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兩種生長模式(圖自Botha and Chinsamy, 2001)。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什麼爬行動物能夠終生生長,而哺乳動物和鳥類成年後不再生長?這和遠古時期恐龍生長發育模式有何演化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