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申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4325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你是不是很關心自己的酮體水平,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在瘦,有麼有燃燒脂肪?
有時候你卻發現,自己的酮體水平很低,而別人卻很高?
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說一說這個話題。
→酮體水平很重要
其實,酮體水平不僅僅決定你的燃脂效率,還決定你是否處於營養性生酮狀態,酮體水平是對生酮飲食的具體衡量,而且我們大多數人都以理想的酮體水平為目標。
有很多人放棄生酮飲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的酮體總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水平,覺得自己沒有瘦,覺得自己不合適生酮。
都是生酮飲食,為什麼酮體水平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酮體。
→酮體的類型
與糖轉化為葡萄糖不同,脂肪酸代謝實際上會產生三種不同類型的酮體:
● 丙酮 呼吸酮
● 乙醯乙酸(AcAc) 尿酮
● β-羥基丁酸(BHB) 血酮
實際上,就分子結構來看,BHB並不是真正的酮體,然而,它的存在是生酮狀態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好處之一是能夠調節大腦中的BDNF並刺激新的神經組織的生長。①
尿酮AcAc是主要的酮體,可轉化為能量或BHB。
丙酮的代謝作用最小,大部分被分解並通過呼吸和尿液排出。
→酮體供能的優點?
人體的能量,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存在,主要產能工廠是線粒體,線粒體存在於每個細胞中,它們通過代謝葡萄糖或酮來供能。
根據對細胞能量代謝的研究發現,酮體比葡萄糖更高效,同等量氧氣條件下,可以產生更多的能量,還會產生更少的自由基。
這意味著當身體開始酮體供能時,你就有了更穩定、更可持續的能量來源。
你的線粒體(發動機)還可能使用得更久,不容易那麼早衰老,這就是燃燒糖和脂肪的區別。
與此同時,燃燒脂肪不會產生與燃燒糖相同的胰島素和血糖反應,這是生酮狀態帶來的好處,包括改善激素平衡,降低炎症和提升大腦健康。
許多人說當他們進入生酮狀態時,感覺不那麼餓了,控制住了對食物的渴望,也有了更穩定的情緒狀態。
影響酮體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 吃太多隱形的碳水
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控制在20-50克以內,可以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同時還會燃燒脂肪,肝臟會將這些脂肪酸轉化為酮體。
幾乎所有產生酮體的步驟,都受到胰島素的抑制,這意味著酮體水平,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是非常敏感的。
許多人認為只要不吃米飯、麵食,或者避免加工食品,你就可以避免碳水化合物,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比如,你吃肉的時候,卻加了番茄醬,但你卻沒有意識到已經攝入了碳水化合物;你吃了一頓醬鴨,但是你卻不知道它在製作過程中用了大量的糖。
特別是中餐,很多調料中的碳水還不少,真的防不勝防。
還有些人,認為無糖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比甜味食物低,但事實並非如此,某些無糖產品,實際上澱粉含量高,害慘很多糖尿病人。
還有許多人用糖醇作為替代品,而某些糖醇也含有碳水。②
那麼,如何避免這些隱形碳水呢?
首先,儘量避免加工食品,比如說含糖,含麥芽糊精(由澱粉製成)、改良澱粉等這些成分的食物。③
還有要避免含有太多調料的加工食物,選擇真正的食物,如果成分表很長,那麼你可能已經攝入了隱形碳水化合物。
外出就餐時,要是不了解食物,可以先諮詢一下,是否含糖,以防攝入糖或者隱形碳水。
總之,想提高酮體水平,一定要注意隱形碳水的攝入。
→ 攝入過量的蛋白質
我們之前寫過,如果攝入的碳水足夠低,就算蛋白質比例高一點,也會在保持生酮狀態。相關閱讀→吃多少蛋白質,可能會退酮?
但是,過多的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血糖,可能會影響酮體水平。
這裡沒有說限制蛋白質,蛋白質很重要,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較低時,尤其是在減肥期間,蛋白質攝入量一定要足夠的。
減肥通常會導致肌肉和脂肪的損失,但在生酮飲食中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幫助保持肌肉質量。
減肥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和足夠蛋白質的飲食,也會維持在生酮狀態。
在一項針對17名肥胖男性的研究中,在4周的時間裡,堅持生酮飲食(30%的熱量來自蛋白質),血液中的酮體水平平均達到1.52 mmol/L,這是在營養性生酮範圍之內的。④
但是,如果蛋白質過量,也會有影響,因為過量的蛋白質攝入可能會抑制酮體的產生。⑤
蛋白質過多,通常會導致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胰島素水平上升,也可能會導致到你退酮。⑥
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取決於你的具體健康狀況,以及你的碳水攝入量,和吃了多少蛋白質。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在攝入高蛋白質後,更有可能出現胰島素水平升高的現象,而健康的人,一般不會出現胰島素升高。
這意味著,那些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可能會因為吃了太多的蛋白質,而影響酮體的產生,或者有可能退出生酮狀態。
另一方面,健康的人,特別是身體機能很好的人,將能夠消耗相對來說更多的蛋白質,而不會退酮。
換句話說,蛋白質攝入對酮體水平的影響,可能主要取決於細胞對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敏感性的程度。
你對胰島素越敏感,胰島素水平,就越不會太受蛋白質的影響,從而不太會影響酮體水平。
相反,如果你有嚴重的胰島素抵抗(例如,如果你有2型糖尿病),那麼蛋白質就會刺激更多的胰島素反應,從而減少酮體的產生。
→ 脂肪代謝能力不一樣,酮體水平也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攝入健康脂肪,可以提高你的酮體水平,特別是椰子油等可以快速代謝的脂肪。
生酮飲食不只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攝入健康的脂肪也很重要,生酮飲食通常能從健康脂肪中獲得60%-80%的能量。
然而,極高的脂肪攝入量,並不一定轉化為更高的酮體水平,因為每個人的脂肪的代謝能力是有差別的。
有些人長期攝入脂肪少,那脂肪代謝能力比較差,一開始生酮,攝入過多的脂肪,可能導致拉肚子。
這個時候需要慢慢來,慢慢增加脂肪攝入量,不要一味的按照生酮標準(70%)來,可以選擇一些更好代謝的脂肪,比如說MCT油和椰子油。
一項對11名健康人士進行的為期3周的研究,比較了不同脂肪攝入量的進食對呼吸酮水平的影響。
總的來說,研究發現,從脂肪中攝入79%和90%卡路裡的人,他們體內的酮體水平差不多。⑦
此外,由於脂肪在生酮飲食中佔很大比例,所以選擇高質量的脂肪來源很重要。
好的脂肪包括橄欖油、鱷梨油、椰子油、豬油等,此外,還有許多健康的、高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的食物。
→ 壓力太大,影響酮體水平
皮質醇是人體主要的應激激素,由腎上腺產生,它會觸發人體反應,從而刺激交感神經系統。
這會釋放腎上腺素和糖原到血液中,這樣肌肉就會有更多的能量來逃離危險。
適量的壓力實際上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它們能使身體充滿活力,燃燒卡路裡,加速新陳代謝。
但是,如果我們頻繁地暴露在高壓下,在沒有機會休息和恢復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皮質醇水平會不斷升高,這對他們的線粒體和健康造成了破壞。
當皮質醇升高時,葡萄糖被釋放到血液中,接下來是更高水平的胰島素,隨著血糖升高,酮體就會下降。⑧
所以,測量酮體的時候,儘量保持平常心,不要緊張,有壓力,也選擇自己最心平氣和的情況。
→運動量不同
有很多想減肥的人,選擇生酮飲食,是因為不愛運動。
通常,當你吃碳水化合物時,能量會得到補充,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然後轉化為糖原,當你運動時,你消耗了你身體的糖原儲存。
然而,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最小化,糖原的儲存就會降低,作為回應,你的肝臟會增加酮體的產量,可以作為肌肉的替代燃料。
運動量直接決定你的燃脂速度,一項研究發現,在血酮濃度較低時,運動可以提高酮體的生成速度。⑨
此外,在禁食狀態下運動也會提高酮體的水平,還有,空腹運動的效果更好,當然需要循序漸進。
在一項小型研究中,9名老年婦女在餐前或餐後進行了鍛鍊,她們餐前運動的血酮水平比餐後運動的血酮水平高出137-314%。⑩
雖然運動可以增加酮體的產量,但你的身體可能需要一到四周的時間來適應使用酮體和脂肪酸作為主要燃料,在此期間,體能表現可能會暫時下降,但是,身體適應之後,你的運動能力會提升。
所以,別著急,給身體一點時間適應,你可能會發現另外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關鍵的瘦龍說
生酮狀態是一種代謝狀態,你的身體所需的能量,更多的是依賴酮體而不是葡萄糖。
生酮狀態,其實不僅僅只對減肥有益,它真的是一種健康的狀態,它和燃燒脂肪不一樣。
你的炎症指數更低,會減少很多疾病的風險,比如說心臟病,關節炎,婦科炎症等等。
你的精神狀態更好,注意力更集中,記憶力更好,老年痴呆的風險幾乎沒有,很多老人生酮後,痴呆症狀都會大大改善。
你的皮膚會更好,更少受到糖化的影響,吃更多的肉類,你的皮膚也會變得緊緻、細膩,是那種任何化妝品都出不來的效果。
很多人會說,身體需要糖,不能不吃糖,實際上,酮體是人體的燃料來源,它能提供更持久和穩定的能量,我們還可以通過糖質新生製造糖,就算不吃糖也是沒有關係的。
適應生酮後,很多耐力運動員, 比如說鐵人三項等,他們的運動水平都大大提升,就是因為酮體是更持久、穩定的能量來源。
酮體有這麼多好處,它固然很重要,但是,對於前期的小夥伴來說,也沒有必要過分看重。
因為,可能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你可以慢慢調整你的飲食習慣,改善酮體水平。
不要一味地只追求酮體水平,或者不要為了那些測試的數字,而給自己的身體太多的壓力。
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去吃一些酮能補劑,增加酮體水平。
畢竟,比起酮體水平,我們應該追求和享受的是一種充滿活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己享受,快樂,更重要。
(叼叼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