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發布第一臺雲電腦「無影」:可以線上無限擴容升級

2021-01-21 騰訊網

在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正式發布了阿里雲自己的第一臺雲電腦「無影」。這是一臺雲上的「超級電腦」,在用戶本地不需要實體主機,也無需購買CPU和硬碟,因為「無影」的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裡,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用,不用的時候系統在進行資源回收,大大的節省了算力。張建鋒本人在發布現場也展示了雲電腦的使用方法,在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通過指紋開機登錄後即可接入雲電腦服務。只需再連接一塊顯示器,就可以進入屬於用戶自己的訂製雲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進行設計建模、動畫渲染等操作,這就是「無影」所帶來的未來雲上工作方式。

「無影」雲電腦

「無影」雲電腦擁有許多種優勢,比如不需要物理主機,用戶可以節省空間,此外雲電腦採用非常安全的加密機制,有效的杜絕了木馬、病毒對用戶的重要信息竊取,與阿里雲數據中心具有相同的安全防護等級,非常的靠譜。

然而「無影」雲電腦的真正優勢還不在於此,我們都知道電腦淘汰速度很快,即便是最新的硬體,幾年之後也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但是在「無影」這裡這些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雲電腦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線上擴容,加強算力。舉個例子,比如你有渲染,或者大的數據計算的需求,你完全可以請求多加一些算力,阿里雲就會給你多分配一些資源,如圖所示,相比起用戶的本地PC,「無影」可以在10分鐘內輕鬆搞定本地90分鐘的工作量。

此外,阿里雲電腦「無影」還具有智慧屬性,它可以根據你的工作習慣、工作內容、智能化的組合你的工作界面,讓用戶一打開「無影」就可以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大大的提升效率。另外,「無影」還採用阿里雲自研的「雲流」技術,能在2K 60HZ藍光畫質下,將數據下行延遲控制在70ms內。這在日常電腦辦公環境下,已經完全夠用了。

最後這張圖就是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手持「無影」身份認證的圖片,較為遺憾的是目前「無影」僅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未來或將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且已經有部分地方政府提出了購買意向。

相關焦點

  • 阿里雲首款雲電腦「無影」可線上無限擴容升級
    昨晚,在 2020 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正式發布了阿里雲自己的第一臺雲電腦「無影」。這是一臺雲上的「超級電腦」,在用戶本地不需要實體主機,也無需購買CPU和硬碟,因為「無影」的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裡,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用,不用的時候系統在進行資源回收,大大的節省了算力。
  • 阿里雲推出雲電腦「無影」 可線上無限擴容升級
    品玩9月17日訊,今日,在2020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點擊進入直播間),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展示了阿里雲推出的雲電腦「無影」。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和硬碟,只有一張手掌大小的卡片機。PC原有的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裡。
  • 阿里雲發布首款雲電腦「無影」:無窮算力、無限擴容、卡片大小
    日前,2020 年雲棲大會在線上開幕,阿里雲正式官宣進入 2.0 時代,並發布了第一臺雲電腦「無影」。官方表示,「無影」是一臺雲上的「超級電腦」,在本地沒有主機,能做傳統電腦做的事情,也能做傳統電腦不能坐的事情,未來每個人在雲端都有一臺自己電腦。
  • 阿里雲發布首臺雲電腦「無影」;字節跳動或將啟動TikTok 紐約上市
    阿里雲發布首臺雲電腦「無影」9月17日,在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展示了第一臺雲電腦「無影」。這是一臺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在本地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和硬碟的影子,因為這些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張建鋒在發布現場展示,在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通過指紋開機登錄後即可接入雲電腦服務。
  • 阿里發布手掌大小雲電腦「無影」 價格是傳統PC一半
    【TechWeb】9月17日消息,在阿里巴巴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發布了第一臺雲電腦「無影」。這臺雲電腦只有手掌大小。張建鋒介紹,這是一臺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 在本地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和硬碟,因為這些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裡。
  • 阿里雲電腦「無影」實機操作曝光:卡片大小 接上顯示器、鍵鼠就能用
    隨後,阿里雲也對外發布了第一款「雲電腦」。9月17日召開的2020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發布第一臺雲電腦「無影」。阿里雲介紹,這是一臺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在本地沒有主機,也看不見電腦CPU和硬碟的影子,所有硬體設備都集中在雲端的數據中心裡。你只需連接一塊屏幕,就可以進入專屬雲電腦桌面,並擁有近乎無窮的算力。
  • 阿里雲電腦無影在哪裡申請購買 無影雲電腦價格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阿里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雲電腦無影在哪裡申請購買 無影雲電腦價格介紹
  • 阿里剛剛發布的雲電腦「無影」是怎麼回事?
    個人電腦就應該越來越小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 誕生,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ENIAC算是現代計算機的鼻祖,但是這樣的體積明顯無法給個人使用。1971年,英特爾4004處理器正式發布,這顆晶片幾乎擁有了與ENIAC相等的算力,這使得計算機小型化成為了可能,個人電腦也在隨後誕生。
  • 阿里又刷屏了:無限升級的雲電腦 價格僅為傳統...
    阿里又刷屏了:無限升級的雲電腦 價格僅為傳統PC一半 摘要 【一天曝光兩大黑科技!阿里又刷屏了:無限升級的雲電腦 價格僅為傳統PC一半】9月17日,2020年雲棲大會主會場首次挪至線上舉辦。
  • 不,未來的PC來了——阿里雲「無影」
    有人歡喜有人憂,雖然實體經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是一些聚焦於線上服務的公司這一年的股價卻漲瘋了。以視頻會議軟體ZOOM為例,近期的股價高值相當於年初的5倍。亞馬遜、臉書及谷歌股價也都創了歷史新高。
  • 阿里雲電腦無影哪裡購買 阿里雲電腦無影購買地址入口
    阿里雲電腦無影哪裡購買 阿里雲電腦無影購買地址入口 最近,阿里雲正式的推出了一個雲電腦——無影,目前正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很多朋友相信都想去嘗試一番
  • 手機秒變「電腦」,讓華為雲電腦計算能力無限延伸
    原來是通過P30上預裝軟體「華為雲電腦」實現的。可能很多關注華為手機的「機友」知道,在2018年4月12日在P20系列發布會,以及10月26日的Mate20系列發布會上,華為雲電腦就已經展露它配合移動終端進行「移動辦公」和「遊戲」的能力,這次的P30系列發布會,華為雲電腦搭載P30,配合遊戲手柄,讓「端遊「秒變「手遊」,擺脫傳統端遊對於遊戲設備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暢玩端遊,升級打怪so easy!
  • 『平臺+生態』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
    來源:中國網科技9月17日, 2020雲棲大會盛大開幕,今年首創線上雲棲形式,3 場主論壇及展廳、100 場分論壇和專場正式線上發布,其中AIoT商業創新論壇通過分享阿里雲及合作夥伴基於阿里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聚攏生態,賦能製造業智造升級,吸引了眾多目光,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AIoT
  • 《無限法則》古俠風來襲 雲電腦暢玩吃雞實測滿幀
    無需昂貴的硬體投資和升級:在使用雲遊戲時,不需要考慮和升級你的設備。便捷式操作和運行方式:跟線上網咖一樣,在你有玩遊戲需求時,登錄暢玩,界面簡單明了。在你沒需求時,斷開退出簡單方便。  極雲普惠雲電腦:https://www.ji-cloud.cn/?
  • 阿里雲數據中臺面向三大領域與生態合作共建
    9月18日,2020雲棲大會專場分論壇,阿里雲數據中臺發布生態合作計劃併集中發布了19個聚焦行業細分場景的數據模型、產品及解決方案白皮書。阿里雲數據中臺將開放其平臺的數智化能力,由生態夥伴輸入行業經驗,共同以產品化、模塊化或解決方案等形式對外輸出服務,共同幫助企業客戶更好地構建數據中臺。
  • 舊的電腦能用雲電腦嗎?手機也可以玩端遊?
    當然可以,一定有很多人家裡有都有一臺配置差或者是比較舊的電腦,有的可能是換新的閒置了下來,也有的可能還在繼續用的,屬於超齡服役,就像我家的那臺臺式機06年配的,現在還是能使用。只是性能跟不上,偶爾也是拿來辦公和看電視劇。
  • 阿里雲生態建設進入新紀元,做強生態,擁抱新基建
    來源:時刻頭條從2009年的站長大會,到2011年的開發者聚會,再到2015年的國際性盛會,2020雲棲大會正式升級為「雲端直播、百城共振、千萬人互動」的科技盛會,以「數智未來全速重構」為主題,通過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物種三大重構趨勢展現數字時代的遠景和全貌;基於三維重建和無障礙技術的雲上觀展創新體驗,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百城匯聚,帶來全速重構的雲上雲棲。
  • 50歲的哆啦A夢「撞」上74歲的卡西歐,阿里雲數據中臺告訴你火花能...
    今年雙11期間,卡西歐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充分洞察市場偏好,並前置規劃系列營銷活動,從產品到內容再到營銷玩法,將數據洞察貫穿在「商品-營銷-成交」全鏈路。渡邊敦志介紹,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核心產品之一的Quick Audience,卡西歐了解到其線上消費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潮流、動漫有著非常強烈的感知和偏好。
  • 投入20 億,賦能 1 萬家,阿里雲正式啟動雲原生合作夥伴計劃
    導讀:在 2020 阿里雲合作夥伴峰會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雲智能基礎產品事業部高級研究員蔣江偉發表了《深耕「被集成」,共建新生態》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阿里雲將繼續深耕「被集成」戰略,做強生態,未來一年投入 20 億專項資金,啟動「雲原生合作夥伴計劃」,優選扶持 100 家頭部合作夥伴,賦能 10000 家合作夥伴和 50 萬開發者,共同服務百萬雲上客戶,幫助合作夥伴實現雲原生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