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天曝光兩大「黑科技」!阿里又刷屏了:無限升級的雲電腦 價格僅為傳統PC一半
摘要
【一天曝光兩大黑科技!阿里又刷屏了:無限升級的雲電腦 價格僅為傳統PC一半】9月17日,2020年雲棲大會主會場首次挪至線上舉辦。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在主題演講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數位化進程,數位化也為戰勝疫情出了一份力。疫情期間,阿里巴巴推出的健康碼、釘釘線上辦公以及應用到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的AI技術,都是數位化的成果。(21世紀經濟報導)
初秋的杭州,小雨淅瀝。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雲棲大會少了密集的展商和人流。但是,阿里巴巴傳達出的「數智」化信號卻更加強烈。
9月17日,2020年雲棲大會主會場首次挪至線上舉辦。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在主題演講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數位化進程,數位化也為戰勝疫情出了一份力。疫情期間,阿里巴巴推出的健康碼、釘釘線上辦公以及應用到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的AI技術,都是數位化的成果。
更重磅的信息是,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阿里雲進入2.0時代。同時,阿里巴巴接連發布了兩款創新突破性的產品,一是阿里雲第一臺雲電腦「無影」,二是首款機器人「小蠻驢」。
前者是僅有名片夾大小的雲時代CC電腦(Cloud computer),另一款是針對終端物流的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包含了阿里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多方面的創新和突破。
看似跨度挺大的兩款新品,其背後是阿里巴巴在數字經濟的版圖中,精心謀劃的應用,以問題為導向,層層構建起雲計算新體系的布局。
雲+落地多個場景
「雲計算本來就是一整套新的體系。而且現在證明這個體系更有生命力,更有性價比,也更有演進的路徑。」張建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人人都會在雲上有一個空間。雲計算本來就是一整套新的體系。而且現在證明這個體系更有生命力、更有性價比,也更有演進的路徑。
據介紹,「無影」是一臺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只需將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連接一塊屏幕,就可以進入專屬雲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可隨時在雲端擴充算力,進行辦公溝通、設計建模、動畫渲染等操作。目前,無影主要面對企業辦公市場,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在雲上擁有一臺超級電腦。
同時,無影支持按需配置性能,同等性能下價格是傳統PC的一半,並支持無限升級,不需要3-5年就要淘汰更換一次。無影所有數據存儲在雲端,不怕電腦丟失更不怕病毒,與阿里雲數據中心享有同級別的安全防護能力。
而小蠻驢機器人是面向末端物流場景、提供最後三公裡的配送服務,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量產計劃,相信在明年的時候就能夠在更多的校園、小區、社區,看到它的身影。菜鳥是我們最緊密的合作夥伴。」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目前,阿里巴巴已註冊成立小蠻驢智能科技公司,推進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產落地。
「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極速爆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每天將產生10億個配送訂單。自動駕駛只是其中一個手段,本質上是做了一個新的平臺來解決物流的問題。只是這個業務平臺利用了目前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張建鋒進一步解釋道,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關鍵是要解決產業融合的問題。自動駕駛作為人工智慧的一個代表也是一樣。
此外,張建鋒還介紹了「雲端一體」和「雲釘一體」這兩大數字原生作業系統的重要組成,並表示這兩大戰略將改變人們使用雲的方式、改變應用開發的方式,開創一種全新的雲計算形態。「雲計算本質上是一個新的體系,不僅是硬體,也是整個生態。阿里現在基本上的創新都是基於雲在做新型的端。包括釘釘也一樣。」
讓萬物擁有雲的能力,是通過各種各樣新型的端,包括IT端、IoT端等,來組成新的雲端一體,推雲入端。雲計算也在不斷改變著IT基礎設施的形態,端的形態也會發生一些深刻的變化。
布局數字經濟新體系
「疫情之後,雲更是從天上走到了我們的身邊。」張建鋒認為,2020年是「萬物皆可雲」的一年。
「通過釘釘,中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零成本、零門檻的情況下直接進入雲計算時代。」釘釘CEO陳航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中國99%的企業都沒有信息化,而美國99%企業都信息化了,美國軟體公司、SaaS公司規模非常大,100億美元以上的市值很多。中國真正能付費做信息化的企業都是中大型企業,可能不超過10萬家,而中國中小企業卻超過了4300萬多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9年發布《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23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未來數字經濟將引領中國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阿里巴巴對數字經濟的野心,也遠不止步於個別的單品。從天貓精靈、菜鳥小G,到雲釘一體、雲端一體,再到最新的雲電腦「無影」、小蠻驢。其數位化新基建的布局,正在像網格一樣滲透到各個場景。
「我們是一層一層在布局。」張建鋒解釋道,阿里雲是一系列數位技術的組合應用,形成一個新的體系。這個體系裡每個技術都要有核心點的突破,但又不僅僅是做一個單一的技術。阿里雲是平臺性為主,做平臺化整體性思考。
在他看來,阿里巴巴今天亟待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單點,可能還要解決流程創新、業務創新、組織創新,甚至市場創新跟商業模式創新,有一系列的問題要解決。比如智慧城市,不是有一臺最好的伺服器,或者用了小蠻驢的車,這個城市就智慧了。
此前,阿里達摩院的AI技術也被應用到新冠肺炎的臨床診斷上,可在20秒內判讀對新冠肺炎疑似案例CT影像,識別準確率達99%。通常情況下,50個病例,醫生可能要花8小時才能診斷完,但在AI的輔助下,短短10分鐘就能完成這樣的工作量。
張勇強調,社會的方方面面因為雲、智能化而加速重構,而技術代表的新力量、新生產力,一定會加速去開創未來,成為戰勝疫情的原動力。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