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稱白鯨可模擬人類聲音與人類「說話」

2021-01-08 搜狐網
Noc在水下慢慢地接近一名潛水者。研究人員認為,Noc在潛水員使用水下通訊設備交流之後發出了類似於人類聲音的叫聲。

Noc自發地模仿人類的聲音,水下麥克風記錄下這些聲音

一隻白鯨吹出心形水泡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表示,那些學習模仿人類聲音的白鯨,也許是嘗試著與人類進行接觸。這隻雄性白鯨名叫Noc,它能發出清晰可辨類似於人類說話的聲音,這使得那些認為鯨類發出聲音與人類截然不同的科學家們大吃一驚。

  據報導,Noc在位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與海豚和其他的白鯨們一起生活了30年,並於五前去世。直到現在,研究團隊才公布了他們的發現,這些難以置信的聲音記錄也是第一次被披露出來。對Noc發聲機理進行研究的負責人Sam Ridgway表示:Noc通過修改自身的聲帶發聲機理來讓它聲音聽起來像在「講人話」,這種行為也表明了它有溝通接觸的動機。

  據悉,Ridgway 與他的同事們在1984年初次察覺到海豚發出了一些不尋常的聲音,最終他們發現這些聲音來自Noc。關於此次發現還有一段插曲,一名潛水員浮出水面後竟問到是誰讓他上浮的。

  儘管之前曾有一些關於鯨類聲音與人類聲音類似的軼事報導。而Ridgway在過去的數年內,一直想通過記錄Noc的聲音來找到它能講「人話」一些真實的證據。

  據報導,研究團隊在水下搭建了特殊的監聽平臺,並據此來聽到更多的聲音。研究結果揭露了Noc聲音與人類聲音的頻率相仿,但其頻率要低於其他鯨類的聲音,更接近人的聲音。

  Ridgway表示,「Noc聲音的聲波紋與人類聲音很相似,有別於鯨類通常的聲音。研究人員們聽到的聲音是Noc學習人類聲音的例子,鯨魚通常是通過鼻道發聲,人類通過喉嚨發聲。」為了能夠發出類人聲,Noc 不得不改變鼻道中的壓力,同時對肌肉調整;使氣孔中的前庭囊膨脹,這一切都不是容易完成的。Noc 的發聲有時是在無人在場的情況下發出的,不過大部分情況還是被研究人員從水面或水下觀察到。

  據悉,這一發現的研究文章《鯨類自發模仿人類聲音》(Spontaneous human speech mimicry by a cetacean)出版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刊物上。(尚力)

相關焦點

  • 像人類一樣,白鯨也交朋友
    一項開創性的研究首次分析了北極 10 個地區白鯨的群體行為、群體類型、群體動力學和親屬關係。結果表明,白鯨不僅經常與包括近親在內的近親相互聯繫,還經常與遠親和無關的個體聯繫。白鯨廣泛分布於北極與亞北極地區,自古以來它們一直是北極地區人類社會的重要商品,為當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資。它們的活力與適應力、特殊的外貌、易受吸引的天性、以及可接受訓練等因素,使其成為海洋世界 的明星之一。幾個白鯨集中的地區已成為賞鯨聖地,包括加拿大東部的聖勞倫斯河下遊與哈德遜灣西部的邱吉爾河河口。白鯨的潛水能力相當強,對於北極的浮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力。
  • 裸女與白鯨,震撼人類的對話!!
    白鯨是世界上最美麗與最高智商的動物之一美國加州海洋館中有一隻白鯨在多年來不停地發出「人語聲」,
  • 一頭白鯨給予人類的警告
    鯨魚與人類本不相干,但是因為人類覬覦鯨魚的鯨油,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類為了巨大的利益,不惜向海洋的巨物發起挑戰,甚至發展成了捕鯨行業,無數青年以捕鯨為榮,捕鯨也引起了一波類似淘金的熱潮。《白鯨》講述的一叫做莫比·迪克條鯨魚和一個捕鯨船長亞哈的故事。
  • 和人類一樣,白鯨也形成了家庭之外的社交網絡
    一項具有開創性的研究通過使用分子遺傳學技術和野外考察,將數十年的研究整合到了白鯨之間的複雜關係中,該白鯨跨越了從阿拉斯加到加拿大,從俄羅斯到挪威的整個北極地區的10個地點。 這些高度合群的鯨魚的行為,包括複雜的聲音系統,表明這種海洋哺乳動物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中。
  • 鸚鵡都能說話,為啥人類的近親大猩猩卻不會?
    ,有人甚至看到大象、海豹或者鯨魚能夠像人類一樣發出「語音」,那麼為什麼我們人類的近親物種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呢?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大猩猩等猿類動物擁有類似人類的聲音解剖結構,但是它們的腦力無法啟用語言能力。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對動物為什麼不能說話的現象頗感興趣,一些人認為,非人類靈長目動物不具備能夠像人類說話的發音結構,而人類語言是在我們的語言器官改變之後進化形成的。但是比較研究表明,喉頭和聲道的形狀和功能在大多數靈長目物種中都是非常相似的,其中包括人類。
  •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時間:2016-02-11 20: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白鯨不僅能發出音量、音調和節拍各不相同的聲音,甚至還能模仿其他動物的叫聲據動物行為學家觀察並統計,白鯨可發出高音、口哨聲、尖叫聲、咯咯聲、啁啾聲,以及顫音、鍾似的聲音等在內的多達11種聲音,是個名副   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 研究:人類可通過聲音頻率判斷所有陸生動物情緒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6日報導,一支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可以通過叫聲的頻率識別所有陸生動物的情緒,這項研究證明了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一個多世紀前提出的的觀點:人類和動物用相似的方法表達情緒,這一發現將對動物保護事業大有幫助。
  • 研究發現蒙眼海豚能回聲定位模擬訓練員行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狗可能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海豚卻能模擬人類行為,甚至具備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當一隻海豚被蒙上眼睛,它能夠使用其它感官能力模擬人類活動。  美國凱利-賈科拉(Kelly Jaakkola)博士稱,當一隻叫做「坦納」的寬吻海豚被蒙上眼睛能夠模擬訓練員的行為,它使用回聲定位表現出問題解決能力。
  • 白鯨學人說話 喊「出去」 騙翻潛水員
    人們都聽說過「鸚鵡學舌」的成語,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一些鳥類外,屬於海洋動物的白鯨竟然也會學人說話!據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鏡報》23日報導,一隻名叫「諾克」的白鯨在過去30多年中一直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的海洋水族館中,據悉,有好幾年時間中它一直模仿人類說話,不停地發出「人語聲」。美國科學家最早發現白鯨「諾克」學人說話是在1984年,當時諾克仍是一隻年僅9歲的幼鯨。
  • 杜克大學:鳥類唱歌和人類說話非常相似
    鳥類唱歌和人類說話非常相似現在科學家們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鳥類和人類本質上具有相同的語言基因。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對代表鳥類家族樹每一個重要等級的48個鳥類物種的全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對比,賈維斯和他的同事發現黃鶯、鸚鵡和蜂鳥的聲樂學習至少進化了兩次或者三次。
  • 美水族館白鯨學人說話 喊「出去」騙翻潛水員
    人們都聽說過「鸚鵡學舌」的成語,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除了一些鳥類外,屬於海洋動物的白鯨竟然也學人說話!     據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鏡報》23日報導,一隻名叫「諾克」的白鯨在過去30多年中一直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的海洋水族館中,據悉,有好幾年時間中它一直模仿人類說話,不停地發出人語聲。  美國科學家最早發現白鯨「諾克」學人說話是在1984年,當時諾克仍是一隻年僅9歲的幼鯨。
  • 科學網—樹鼩模擬人類疾病模型研究獲突破
    本報訊(記者張雯雯)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應用新型實驗動物——樹鼩進行了乳腺腫瘤和嗎啡成癮的研究實驗
  • 基因測序發現鳥類唱歌和人類說話非常相似
    鳥類唱歌和人類說話非常相似現在科學家們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鳥類和人類本質上具有相同的語言基因。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對代表鳥類家族樹每一個重要等級的48個鳥類物種的全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對比,賈維斯和他的同事發現黃鶯、鸚鵡和蜂鳥的聲樂學習至少進化了兩次或者三次。
  • 還在用小鼠研究腦科學? 小鼠的小腦與人類完全不同
    然而想要弄清楚大腦的工作方式卻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為了搞清楚這一點,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找與人類相似的大腦進行實驗研究,比如小鼠。此前人們也曾對小鼠模型提出質疑,那些不同的聲音主要是圍繞小鼠並沒有與人類相似的意識和思維。
  • 外媒:研究稱人類能夠解讀黑猩猩叫聲
    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據法新社6月16日報導,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將於當地時間6月17日發表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表明,人類能夠根據黑猩猩的叫聲分辨出它是在遭遇攻擊、發現食物還是撓痒痒。研究的聯合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學專家蘿扎·卡米洛格呂解釋說:「我們首次證明,人類可以根據其他物種發出的聲音推斷出這些發聲是在何種行為背景下產生的。」報導稱,為了得出這些結論,研究員們讓近3500個不是黑猩猩專家的人聽66隻黑猩猩的150個聲音,然後判斷黑猩猩的發聲背景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放鬆的還是受刺激的。
  •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情緒一共27種
    俗話說「人有七情六慾」,先前也曾有研究指出,人類有快樂、悲傷、憤怒、驚訝、恐懼和厭惡6種基本情緒。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的情緒其實共有27種。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共收集了時長5~10秒的2185段視頻,內容包括出生、結婚、死亡、自然災害等等。研究人員要求800多名參與者各觀看其中30個靜音狀態的視頻,並對他們的情緒做了記錄。參與者被分成三組。第一組人員的任務是自由報告他們所感受到的情緒。
  • 研究稱冰河時代史前動物滅絕為人類所致
    這項最新國際性研究報告發現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巨型袋鼠直到早期人類出現才滅絕,並將早期人類作為相繼發生的百萬動物群滅絕的罪魁禍首。使用最新的放射性碳和發光探測技術,研究小組能夠探測到更精確的百萬動物群殘骸化石的年代,該結果顯示許多物種一直倖存至4.1萬年前,這要比之前所認為的晚一些,同時當早期人類出現之後的2000年,這些物種才出現滅絕。
  • 白鯨可以發出多達11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
    白鯨是聲音最響亮的鯨類動物之一。它們用叫聲進行回聲定位、交配和交流。它們擁有大量的曲目,因為它們可以發出多達11種不同的聲音,如咯咯聲、口哨聲、顫音和嘎嘎聲。它們也通過磨牙或飛濺發出聲音,但它們很少用身體語言用胸鰭或尾鰭進行視覺展示,也不像海豚等其他物種那樣翻筋鬥或跳躍。
  • 美國高校最新研究:狗狗1歲相當於人類30歲
    來源:環球時報getty 資料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報導稱,長期以來,人們喜歡用「狗齡乘以七」的方式來將犬類的年齡「換算」成人類年齡;但是據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算法過於「簡單粗暴
  • 美國高校最新研究:狗狗1歲相當於人類30歲
    來源:環球時報getty 資料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報導稱,長期以來,人們喜歡用「狗齡乘以七」的方式來將犬類的年齡「換算」成人類年齡;但是據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算法過於「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