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匠心傳承!|中國工藝美術|福建博物院|馮久和|展覽|匠心|壽山石

2021-01-16 騰訊網

憨態可掬的豬,展翅欲飛的鶴,青綠沁香的苦瓜……11月27日下午,"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此次展覽薈萃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精品近300件,見證壽山石界匠心傳承。

馮偉發言

開幕式現場

當天下午3時開幕儀式在福建博物院隆重舉行。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廠長宋繼武、首開股份福州城市公司總經理蘇新、福建博物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龔張念、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章團先後致辭,祝賀大展成功舉辦。馮偉則代表馮氏一門對前來參加嘉賓表示感謝。他介紹此次展會匯集馮氏一家三代的壽山石雕作品,展示一家人對自然的智慧表達、對生活的致遠思想、對時代的嶄新構造、對文明的精湛致知。

93歲高齡的馮久和於昨日提前到館巡展

馮氏三代在展廳前合影

如今已經是93歲高齡的馮久和,仍然對壽山石的傳承與發展保有極大的熱忱,於昨日提前到館巡展。馮久和,1928年出生於福州,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顧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壽山石雕第一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擅刻圓雕,意境構思,巧色利用、利用天然色澤見解獨到,不為"俏色"所束縛,用藝術語言駕馭"俏色",讓石雕呈現出果香、花豔、鳥鳴、蝶飛的清新自然景象。作品動物、花鳥、群豬神態而蜚聲海內外。

馮久和

其子馮其瑞主攻動物、花鳥、山水,尤其擅長刻豬,使家傳「群豬」這一題材得到進一步發展。馮其瑞夫人吳美英是壽山石收藏鑑賞家,著有《中國壽山石全品種圖譜》。馮久和孫子馮偉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遺傳承人,並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其擅長雕刻花果、動物、山水等題材作品,尤其「苦瓜」系列作品獨樹一幟。

《歲寒三友》馮久和 作

《芙蕖盈盈》馮久和 作

展會上,每件壽山石雕所展現出的精湛雕刻技藝,令參觀者讚嘆不絕。作品《歲寒三友》,竹、梅、菊迎風挺霜,品行高潔;作品《芙蕖盈盈》,荷葉田田,花朵亭亭,加上幾隻鬧騰的小青蛙,給人以夏日清淨、悠閒之感……而展廳中最吸引人的雕刻精品,當屬作品《國富延年》。牡丹,國色天香,富麗端莊;松木,儀容清癯,傲然挺立。又有群鶴棲息,點綴些許靈芝、葫蘆,整件作品活潑靈動,仿佛可見花開,可聞鶴鳴。這件作品取材壽山善伯石,是由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夫婦以及馮偉三代人耗費了11年時間共同完成,融合了圓雕、鏤雕、高浮雕、薄意雕等多種壽山石雕刻技法,可謂馮門雕藝的集大成之作。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精美豐富的展品,吸引了不少愛好者駐足觀賞。一位參觀者表示,自己特別喜歡馮老的作品,看到馮氏一門三代作品,感覺壽山石雕傳承不止,匠心不滅。

當天下午4點,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研討會在福建博物院序廳舉行。據了解,本此展覽從11月27日持續到12月20日,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福建博物院3號展廳觀展。

展覽現場

展品

展品

馮久和作品

馮久和 作

《金玉滿堂》馮久和 作

《時和年豐》馮久和 作

《群豬》馮久和 作

《金玉滿堂》馮久和 作

《果蔬盤》馮久和 作

《鳥語花香》馮久和 作

馮久和 作

匠心·傳人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指導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

中國民協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

福建博物院

福建工藝美術研究院

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

首開集團

承辦單位

福建省非遺保護中心

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

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

協辦單位

福州市晉安區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

廣州東信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聞名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榮禧堂茶業有限公司

開幕式時間

2020年11月27日下午3點

開幕式地點

福建博物院1樓序廳

展覽時間

2020年11月27日——12月20日

展覽地點

福建博物院3號展廳

(福州市鼓樓區湖頭街96號)

—END—

文化生活報社出品

國內統一刊號 | CN35-0042

新媒體責編 | 汪明權

新媒體主編 | 鄒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首位女性壽山石雕工藝美術大師,用40載光陰雕屬於自己的歲月石光
    例如,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黃麗娟,她是壽山石雕界的首位女性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她用40餘載的光陰,雕刻出了專屬於自己的歲月石光,匠心傳奇。黃麗娟出生於1958年,福建羅源縣人,師從林飛,許多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大獎。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在京開幕 「以石為媒」促進文明互鑑
    此次「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匯集近200件古今壽山石經典之作,齊聚19位壽山石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力作,規模宏大,展廳中呈現的壽山石礦區分布圖及重要歷史文獻資料和視頻資料等,多元呈現壽山石發展概貌,全景式地展現了八閩大地千年壽山石文化的豐富內涵與外延
  • 都是石頭,壽山戶口憑什麼了不起?
    乾隆皇帝最愛的田黃三連璽 故宮博物院傳說中,女媧補完天路過福建壽山一帶,見此處風光綺麗,一時心生喜愛,就把補天剩下的五彩石隨手撒落到這裡。人們用地名為這些石頭命名,稱其為壽山石。01石出壽山女媧補天當然只是傳說。壽山石的形成,源於1億多年前的一場火山噴發。侏羅紀晚期,福建東部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殼運動。
  • 中國美術館 見證新「石」代
    重磅消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將和「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秋史金正喜與清代文人的對話」等展覽一同納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框架。
  • 石善春秋—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展亮相三坊七巷
    為弘揚壽山國石文化,2015年10月27日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下簡稱中心)在福州正式掛牌成立。中心是經中國文聯審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同意批准,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由全國(含港澳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的壽山石雕刻藝術家、理論家、篆刻家、書畫家和鑑賞收藏家及與壽山石文化相關的專家學者自願參加、自願結成的全國性、權威性、專業性學術團體。
  • 「名家專訪」藝術名家林榮發,匠心雕琢至美傳奇
    令人可喜的是,壽山石雕刻在新中國成立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新生與拓展。其間,1955年福州成立「壽山石刻小組」,後發展為「福州工藝石雕廠」「福州雕刻廠」「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其平臺的搭建,使得不同流派的藝人匯聚一起,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技藝日臻精進,相繼造就出了郭功森、周寶庭、王雷霆、馮久和、林亨雲等一代大師,他們各顯身手,創作了許多具有時代精神的好作品。
  • 五月,壽山石韻北京綻放
    《古田會議》壽山高山石 林飛 作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壽山石韻藝術大展主辦單位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單位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
  • 「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杭州站)啟幕
    開幕式現場本次展覽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西泠印社集團聯合指導,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單位主辦,西泠印社美術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福建省民協青年委員會、《文化生活報》社等單位承辦。
  • 妙石齋裡人物誌|陳貴洪|雕刻|壽山石|壽山石雕|孫悟空|西遊記
    《直上雲霄》陳貴洪作從2000年踏足石雕界時還是個十七八歲不諳「石」事的孩子,到2019年成為壽山石雕刻界的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貴洪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這在壽山石雕界並不多見。《莊嚴寶相》陳貴洪作《降龍羅漢》陳貴洪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讓他在2017年創作成就出現井噴:《莊嚴寶相》獲第十三屆中國國石雕刻藝術展金獎,《聽禪》獲第二屆「匠心神韻」中國壽山石青年雕刻大賽優秀作品獎並獲「壽山石界新銳雕刻青年」稱號,《西遊記》獲福州市第二十四屆工藝美術如意杯大獎賽金獎
  • 行情參考|出圈的壽山田黃石收藏,依然是最堅強的堡壘
    元、明之後,青田石、壽山石印章取代了各種質料印章。印石收藏主要為四大類——壽山石、巴林石、青田石、昌化石。古代的文人墨客、皇親貴族就以收藏把玩使用印石為體現自己品位的風雅之舉。在諸多印石品種中,田黃石不僅最為名貴,最多傳奇,同時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品種。
  • 匠心築經典,刻刀繹神巧——林俊禹探索經典之路
    在傳統觀點中,留給後代一塊玉,寄託了對後世子孫的關愛,是一種傳承,是文化、理念、思想的延續,希望他們可以繼承發揚。古人又雲"君子比德於玉",玉雕文化是自古傳承下來的一門具有文化風骨,彰顯獨特人文情懷的類別。玉雕師林俊禹跟隨歲月的腳步,雕玉亦雕心。林俊禹,祖籍福建莆田,現居廣東四會。
  • 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應用-林榮泰雕刻藝術
    2傳統工藝美術在雕塑設計中的意義2.1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中國古代先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表達了中國古代先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其在現代雕塑設計中的運用,不僅能夠豐富雕塑作品的藝術內涵,使其展現新的生命力,還能有效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 泉州市奧特斯食品有限公司【杏緣村月餅】——匠心傳承,「圓」期許...
    而月餅品牌杏緣村則一脈傳承早期江浙一帶的匠心與工藝。作為泉州市奧特斯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知名月餅品牌,杏緣村用匠心「圓」世人期許的中秋。  匠心傳承,專注禮盒製造  匠心傳承,傳承的是美味,也是情懷和傳統。古人品餅賞月,多用提籃盛裝月餅,以便與家人共享團圓美味。
  • 大城工匠 潛心傳藝——訪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吳革生先生
    它亦可作為壽山石品種鑑定時的工具書,深受行家讚賞。作品《中國古幣》(一套50枚),精選了荔枝凍等稀有名貴品種石的小石料,參閱了大量的中國古錢幣資料,按朝代次序(有代表性的)來雕刻創作,其造型古樸典雅,書法趣味濃厚,可作為壽山石品種鑑定之參考,亦可作為對中國歷代古錢幣之玩賞。
  • 【全國其他】11月份有什麼好看的展覽?(第4期)
    >>>>本周新展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本次展覽薈萃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精品近300件,以此展示福建優秀藝術家對自然的智慧表達、對生活的致遠思想、對時代的嶄新構造、對文明的精湛致知
  • 傳說中的國石之首,圖五為皇帝上交給國家的帝王石
    中國人自古就非常喜愛天然美麗的石頭,從周公植璧於座起,至屈原佩石、陶淵明臥石、杜甫供石、白居易詠石、米芾拜石,玩石賞石似乎是文人墨客一種特別的心境。特別是壽山石,是大自然給予人們的美妙詩詞、意境之畫。壽山石雕藝術源遠流長,可考證的歷史便有千年之久。
  • 匠心傳承重煥榫卯魅力 把中國古建築的精粹技藝創新於現代玩具
    真武閣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並稱中國江南四大名樓。真武閣,位於廣西玉林市容縣城東繡江北岸,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武閣始建於唐朝,重建於明朝,是唐朝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所築的經略臺,用以操練兵士、點將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