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典型!論家庭農場怎麼搞,西安「瓜大姐」是真有料

2021-01-08 西安發布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

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

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農場經營土地面積70餘畝,年經營收入達120萬元,輻射帶動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解決勞動力就業2000餘人。農場經過多年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發展都市農業的鄉村振興之路,已經成為當地規模農業經營的領跑者。

丨寧蔣娟在自家蔬菜基地舉辦親子活動丨

據悉,家庭農場是以家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經營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經營方式。近年來,我省圍繞「3+X」特色產業規劃實施,按照「發展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思路,聚焦「量質雙提升」目標,定規範、出政策、強示範、上水平,推進全省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進入新階段。截至目前,全省已納入家庭農場名錄管理數量達到5.7萬家,縣級以上示範農場達到6167個,其中省級示範家庭農場達到2065個,家庭農場已成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西安市長安區的農業圈裡說起「瓜大姐」寧蔣娟的名字還真是無人不知寧蔣娟從一位女老闆變身職業農民並且帶動鄉親群眾增產增收共同走向致富路因為「誠實守信」被評為陝西省第五屆道德模範

丨寧蔣娟給前來學藝的菜農悉心指導丨

1970年出生的寧蔣娟,是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辦大兆村人,初中畢業後寧蔣娟走向社會,她擺過路邊攤、賣過蜂窩煤,後來開了一家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飯店,這一幹就是二十幾年,也漸漸地積累了一定的資金。2008年初,她萌生回農村創業的想法,深思熟慮後,便拿著積蓄先後流轉了100餘畝土地,親自下地種起瓜果蔬菜,從一名飯店老闆轉變成一名職業農民。一切都在順利進行等著收穫時,沒想到,2009年11月初和2010年4月中旬的兩場大雪,把即將上市的黃瓜、西紅柿、豆角等瓜果蔬菜壓塌在棚體下。

丨寧蔣娟跟丈夫在一起邊吃飯邊聊自己的創業夢丨

但她並沒有放棄,堅定了信心之後,長安區農業局也向她伸出了扶助之手,於是重新建起了一個半地下結構溫室大棚,並改變了當地單一的西瓜種植,轉為瓜菜混種等多元化的種植模式。漸漸地,她的種植技術日益成熟,種出的果蔬備受市場歡迎,大家都親暱地稱她為「瓜大姐」。2009年12月,寧蔣娟牽頭髮起成立西安市長安區合民意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註冊了「大兆」「瓜大姐」的品牌,申請了農產品產地認證及產品認證,相繼推出會員制和各類近郊農場遊活動,同時積極打造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平臺銷售農副產品。有了銷售平臺,寧蔣娟不僅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同時還幫助附近魏寨、炮裡的村民們銷售瓜果蔬菜。

丨寧蔣娟悉心指導瓜農丨

相關焦點

  • 陝西這兩個農場入選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我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
  • 陝西兩農場入選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本報訊(記者 周生來)日前,記者從陝西省農業廳獲悉,近期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截至目前,陝西省已納入家庭農場名錄管理數量達到5.7萬家。
  • 陝西2個家庭農場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記者 艾永華)1月4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我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入選。 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集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
  • 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陝西2個入選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我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
  • 中國精神|北大荒知青夫婦口述:我們是中國最美的家庭農場
    「中國精神」系列的開篇報導,就是建三江管理局八五九農場知青夫婦葛柏林和林莉口述的奮鬥故事。葛柏林1947年9月生,1968年6月下鄉到八五九農場,1985年辭去分場場長,創辦家庭農場,先後入選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全國十大種糧標兵」,創辦的圈河家庭農場被稱為「中國最美家庭農場」,被評為AA級景區。
  • 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來啦!明年1月1日起實施
    家家都有地,戶戶小而全,但農業生產力卻大大倒退。打工的農民不在乎農田那些微不足道的收入,有的村民乾脆把地租給外地人種,外地人追求的是短期經濟利益,化肥飄飄,農藥澆澆,很多田地荒了,土地板結了。怎麼辦?經過數年探索,松江提出土地要向種田能手集中,要讓願意搞農業的人出來搞農業。2007年,松江區結合當地實際,興辦糧食生產家庭農場。李春風的父親是第一批家庭農場經營者。
  •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遼寧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見習記者劉璐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50個,我省鐵嶺縣蔡牛永濤家庭農場和本溪縣鳳馳玉米種植家庭農場入選。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省家庭農場已發展到11萬餘家。
  • 溧陽兩家農場成為全省推介的家庭農場榜樣!
    為樹立一批可看可學的家庭農場榜樣,今年6月,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了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價等環節,溧陽市兩個家庭農場在全省155個家庭農場案例選出49個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推介的家庭農場榜樣。今天我們先來看其中之一的麗華家庭農場。
  • 通威喻明波:養豬業正發生巨變,未來家庭農場或佔比40%! | 西南豬事
    據喻明波介紹,通威股份目前在國內有56家飼料公司,在海外有7家。國內在生產的畜禽與水產飼料子公司共32家,專做畜禽飼料的有10家,有22家兼做水產飼料。在非瘟影響下,通威股份也將畜禽料的重心轉移到了禽料方面。喻明波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禽料同比增長59%,今年1-7月禽料同比增長了50.02%。  「非瘟後,我們明確了兩個發展關鍵點。」
  • 上海給4000戶「家庭農場」立一部法
    摘要:這是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我父親一輩子種田,我也非常願意、有信心這樣種田、養豬,因為這是一份體面的職業。」這是松江區泖港鎮腰涇村家庭農場經營者李春風的一番感言。2007年,李春風的父親作為第一批家庭農場經營者承包了117畝土地。第二年,李春風辭去企業工作,幫助父親打理農場。
  • 為什麼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從「分」的層面看,全國農村戶均佔有耕地面積僅10.5畝,農業經營規模小、農地細碎化的問題突出,限制了農業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也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從「統」的層面看,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且內部治理機制不完善,難以承擔起統一經營的職能,以致出現雙層經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致使家庭經營的風險和成本難以有效降低,同時也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公平目標的實現。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上海為家庭農場立法,是促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松江農業發展「保駕護航」。探索家庭農場,創造「松江模式」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家庭農場試點的地域,早在2007年,松江區開始探索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多次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2013年,松江的家庭農場模式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 費縣瓜王、銷售均價7元,鄉村振興的「黃金瓜」
    薛莊鎮甜瓜「香、甜、脆」,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黃金瓜」。在活動現場,瓜果飄香,人頭攢動,文藝節目精彩絕倫,輪番上演,熱鬧非凡。薛莊鎮甜瓜具有「香、甜、脆」的特點,現已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黃金瓜」。本次參賽人員以合作社名義參加的,農戶90個,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6個。
  • 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家庭農場市場潛力大,空間大,抗風險能力強。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傳統農業一般仍存在著財政投入少、人工成本高、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對當前家庭農場市場進行細分會產生新的發展機遇,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簡單作為參考。
  • 中國「吃瓜群眾」真強大,吃掉全世界70%西瓜
    近日,在新疆昌吉舉行的全國西瓜甜瓜綠色發展觀摩研討會暨全國西瓜甜瓜科研生產協作活動60周年大會」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的「吃瓜群眾」不但是最強大的,吃掉了全世界70%的瓜,更是最有口福的,2000個西瓜品種,1000多個甜瓜品種可供選擇。
  • 人工除草、土蜂授粉……即墨有位「藍莓大姐」,堅持有機種植12年
    在藍谷高新區沃家泊子村,便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藍莓大姐」於素霞,她在十二年前試水有機藍莓種植。不用農藥化肥,酵素養地改良土壤,採用人工除草,土長大峰授粉……為了讓更多人吃上放心的優質水果,於素霞始終堅持原生態的自然農耕。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藍莓樹發芽、開花、結果,並通過了200多項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更堅定了她做綠色農業的信心。
  • 模里西斯海岸不明死亡生物判明為瓜頭鯨,死亡數量增至38隻
    模里西斯海岸不明死亡生物判明為瓜頭鯨,死亡數量增至38隻 模里西斯媒體8月28日報導,從8月26日起,在模里西斯東南海岸陸續發現的海洋哺乳動物屍體為瓜頭鯨,是海豚科瓜頭鯨屬下的唯一動物,因其尖瓜狀的腦袋而得名,也被稱為
  • 陳曉華:家庭農場是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於3月8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主題為「政協委員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記者會。會議由兩會新聞報導組組長叢兵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暑期滿山遍野撿雞蛋,一撿就是幾百個的農場少主,你想當嗎?
    那天我從學校回家,我爸突然問我想不想當農場少主?他說他不想做裝修這一行了,想搞農業。他打算包下一個山頭搞農莊。之前我在假期也有幫老張做些工作上的事情,明白裝修行業的壓力,當他提出這個想法時,我們全家都非常支持他。畢竟這是他願意做的事情。
  • 泰州:三天解決家庭農場貸款難題
    唐松華今年40多歲,2013年底,創辦沈公式鎮松華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流轉金唐紀等村土地2200多畝,一年兩熟,種植水稻和小麥。經過3年的發展,農場已初具規模,配備了插秧機、收割機、還田機、旋耕機,去年新增烘乾機等設備。目前,該農場被評為江蘇優秀家庭農場。  「水稻銷售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