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店推出可洗衣的「反便利」創新店

2020-12-04 聯商網linkshop

圖/聯商圖庫

8月28日前後,全家便利店在臺灣高雄推出一家最新的便利店,一家集合了購物、洗衣、咖啡、烘培一體反便利的便利店。

之所以說它是「反便利」,在於便利店在標準定義中的便利,讓人隨處進店,快速購買,即時便利的功能,這家店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

希望讓人更多時間的停留,能在店內完成一小時內的一站式生活服務和購物、休閒體驗。

圖為店內咖啡售賣場景

這家主打「SmallMarket」品牌主題的高雄真愛店(門店地址名稱)的便利店,表面來看屬於非常激進的門店創新。

不僅有為人訝異的「反便利」體驗設計,還有提供日常多品類購物、自助洗衣(非乾洗店)、咖啡休閒體驗(第三空間)多重複合功能。

但是當你稍微了解臺灣全家的門店創新,你也許會覺得這個店創新的水到渠成。

全家新門店的店內創意

全家新型便利店,坐落在高雄市苓雅區的高雄85大樓附近(近旗津旅遊島),依然屬於高雄市中心區域,周邊擁有大量商業白領人口和濃厚的商業氛圍。

擁有地鐵站、住宅區、百貨商場、寫字樓、圖書館。屬於一個非常典型的商業為主,兼顧完整生活配套的綜合商圈。

全家這個新型便利店,全部的新意,尤其是內置洗衣機的配置,完全基於這類商圈而設計創新。體現綜合性商住一體的大型商圈,未來應該同步升級配置的便利店雛形。

門店內部呈現著鮮明的「反便利店」風格。中高檔實體店裝修設計、暖色調店內氛圍。店內大部分區域提供為桌椅休閒區,提供超過40個可落座的桌椅。僅保留咖啡收銀櫃檯、一般家庭消費品貨架、靠牆排櫃洗衣機四大區域。

取名Let’sCafe的咖啡櫃檯區,屬於全家首次將收銀櫃檯的咖啡功能布置,從便利店有咖啡,變成咖啡在便利店的反轉設計。即整個收銀櫃檯,就是一個標準的咖啡廳的櫃檯布局。

採取德國WMFespresso咖啡機,引入高雄市內非常知名的「方師傅」烘培速食(麵包、甜點、三明治等)。即整個門店內的咖啡+速食配置,具備完全標準的咖啡店功能。

相對於一個300多平米的準超市,店內的商品貨架可謂少的可憐。僅有順應收銀櫃檯(咖啡操作臺)延展至店內底部的幾排靠牆貨架。不過,貨架雖少,商品配置野心很大。

貨架上的商品,不止是一般便利店以日配鮮食、水飲、零食及其他應急型乾貨(衛生紙巾、絲襪、洗漱品等)。滿滿當當擺放的,卻是綠葉蔬菜、瓜果蔬菜、雞蛋、大米、水果、袋裝調味料等可烹飪的生鮮品。

店內的自助洗衣區,屬於這個門店的最大亮點。店內擁有4臺自助洗衣烘乾一體機,1臺大型、3臺中型,並配有1臺獨立烘乾機。

洗衣機並非一般家用款式,而是國外標準專業洗衣店聯排款式(具體為日本東靜TOSEI品牌),並擁有「全家便利」手機APP,提前了解洗衣機作業狀況的查詢功能。

圖為店內的洗衣自助場景

整個門店營造的感覺,就是為年輕單身人群,或簡單情侶準備的一站式剛需生活服務站。一個人,或者好友伴侶陪同下,來到店內,換洗衣服扔進洗衣機洗烘。洗烘時間期間,點上一杯有品質的咖啡,配上素食餐飲。

或休閒聊天,或獨自工作,或其他隨意打發時間。衣服洗烘完畢,在購買一些烹飪食材生鮮原料回家。整個門店的體驗過程,就是個人的居家生活服務配套服務站。

全家便利店創新內涵

居家生活剛需服務的一站式服務站,大概就是臺灣全家在高雄市創新推出的這家便利店,所設想的最大商業模式設計。

所以說這家店有著太多「反便利」的地方,並不誇張。為了創造良好的類「第三空間」感覺,店內大量區域做了「留白」。寬鬆的門店格局設計,大量區域屬於休閒區。真正服務於消費購物的部分,至少從通常坪效概念去看,並不佔主流。

但是,臺灣全家方面向臺灣本地媒體的解釋,反而是要讓這個店,帶來超過一般門店20-30%的業績增量。

沒有什麼坪效的門店,業績增量從哪裡來?

答案,《零售老闆內參》大膽猜測,要從門店重新引回客流,並讓客流得到願意留下的靜態體驗,從而提升便利店普遍客單價不足20元(人民幣)的全新消費習慣。

因此,我們看到的這個臺灣全家新型門店,完全有別於日本三大便利店,樹立的便利、應急、快速屬性。反而突出一個安靜、緩慢、沉澱時間的功能。讓便利店這個「出門在外的第一選擇」,轉換成「居家生活剛需服務的一站式服務站」。

也就是說,這個便利店的功能設計,完全顛覆了便利店「出門在外」的場景概念,而是探索一個「居家生活」的場景外移功能。有趣的是,全家本身就是日本三大便利店品牌。根據日本全家和臺灣頂新集團在臺灣全家的佔股比例,臺灣全家的這個創新實驗,不排除是日本管理層和臺灣本土團隊的聯合創意策劃。

不知道為什麼,全家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一直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創新意識。

在中國大陸,全家的創新不用囉嗦。藉助頂新強大的商品開發和製造能力,擁有完善豐富的自有商品清單。還有試圖在國內同步鮮磨咖啡消費潮,引領社區小店咖啡文化的湃客咖啡。

在臺灣地區,全家的創新其實更為激進。前幾年開始,全家在高雄就曾測試過韓式炸雞為主的便利店(或許受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影響),還有主打家庭正餐鮮食和生鮮的便利店。就連今天這個新門店的自助洗衣功能,其實早在今年春節前,全家就推出過一個「便利店+洗衣店」的複合型門店。

這個在店外店招上就打出明確「Fami自助洗衣」品牌的便利店。這個洗衣型的便利店設計,可以說非常臺灣。鑑於臺灣在過去幾年,持續增長的專業自助性洗衣店服務的興起,全家及時將這個服務引入門店。

滿足那些單身、年輕夫妻、租房族,因為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房屋狹窄等特性。並能讓便利帶你的晴天、夏天業績高峰期,與洗衣所需的雨天、冬天形成良好的來客互補性。

圖為全家臺灣的洗衣便利店內景

還有就是咖啡。全家的咖啡,一直都是全家當作區別於其他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且本身就有對標星巴克的打算。瑞幸在這方面的高調營銷造勢,還遠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玩家。

全家的咖啡,不是像日本三大便利店,在日本本土設計的那種自助咖啡機,而是完全意義上的【現磨咖啡+速食+休閒空間】一體化的標準咖啡店配置。

這就是全家在便利店方面的創新邏輯。他們總是擅長從社會群體的生活習慣變遷、社區綜合服務配套的價值鏈分工、基於一個人的24小時行為慣性,設計出相匹配的門店類型。

不管這種門店集合了什麼樣此前根本不屬於便利店的功能。但是這不就是便利店應該具備的零售業態創新價值嗎?

所以說,全家高雄真愛店,表面來看處處在「反便利」。其實它的「反便利」,又恰恰是在遵循著便利店的創新本質邏輯。

任何有助於顧客在這裡解決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不管是此前的銀行ATM取款、郵政快遞、票務購買等;還是今天這個主打咖啡、洗衣功能的新型門店。

移動網際網路不發達的地區需要這些創新,移動網際網路發達的中國大陸地區,為什麼也不考慮一下呢?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 萬德乾)

相關焦點

  • 全家涉水智能便利店 推出販賣鮮食的智能售貨機「全家+」
    全家便利版的智能便利店來了。沒有提前預熱,從5月19日開始,一組名為「全家+」的智能便利售貨機被悄悄擺進了上海虹橋世界中心一層大廳裡。上海地鐵站店裡,也出現了設置有變形貨架的全家便利店。這兩種全新業務模式的推出,意味著全家中國開啟了自己的智能便利店時代。「全家+」智能便利售貨機採用全溫層設計,這使它區別於一般的自動販賣機、可以用來售賣鮮食。上海虹橋世界中心的「全家+」智能便利售貨機由4個分類貨櫃組成,分別售賣全家特色的鮮食、乳品、飲料、麵包及日用品。鮮食貨櫃旁還專門放置了一個提供加熱服務的微波爐。
  • 獨家把咖啡廳「裝進」便利店全家新一代店上海亮相
    該店是全家三代店型老店的新裝「變臉」。《商業觀察家》目測門店面積在120-200平方米。從《商業觀察家》探店體驗看來,相對3年多前推出的三代店,全家四代店型主要的升級變化在三方面:1、咖啡廳「裝進」便利店。全家第四代店型的最大特色在於店內休閒區的「提檔升級」。
  • 北京全家便利年底門店將超70家 2020年將破百店
    北京全家便利年底門店將超70家 2020年將破百店來源:聯商網2019-07-23 18:21繼去年推出小龍蝦盒飯後,全家中國今年擴大小龍蝦系列新商品。億歐了解到,今年夏天,北京全家推出了多種夏季限定小龍蝦系列新品,此外,還創新推出湃客炫彩杯咖啡與彩色蒸包等多種創意產品。
  • 一窺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
    圖1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的經營理念很接近,都是與社區生活結合。7-11的理念是:臨近、便利;全家的理念是: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的理念是: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從店鋪規模看,2017年2月統計數據,7-11有19300家店,全家有18000家店,羅森有13000家店。根據三大品牌顧客感知價值評價所做的定位圖,可較清楚地看出:7-11的產品競爭力更強,創新反應更快;羅森在試圖創造新文化和新技術產品價值;全家則偏向大眾化,顧客歡迎程度較低。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1、全家的戰略化探索2016年9月,全家便利店吸收、合併了市場規模處於第四位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在業務規模上位居7-11之後行第2位,但在提高吸引力、成長力和收益力三個核心能力方面,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在合併CircleK Sunkus便利店、關閉其中不景氣門店、換籤加盟合同過程中,增加了持續經營的加盟店主的負擔,引起反彈
  • 全家便利店採取零售+快餐經營模式 到2024年實現萬店計劃
    魏應行表示,全家今年計劃在中國開設350家店鋪,增至2013年計劃的2.4倍,其中城鎮化進程中的三四線市場將成為主力。到2020年,全家將在全國200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布點,便利店總量7500家,到2024年實現萬店計劃。
  • 全家便利店可代收菜鳥包裹
    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茜嵐)昨日,全家便利店與菜鳥網絡宣布達成合作,中國的全家便利店將逐步開放給菜鳥網絡作為網購自提點,首批300家上海門店將於今日起上線。  據悉,上海約有800家全家便利店,結合消費者網購密集程度和便利店分布情況,菜鳥聯合全家便利店選擇了其中300個門店,接入物流系統,開放給消費者用於自提網購。
  • 全家便利店進京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頭齊聚北京
    「猶抱琵琶半遮面」   籌備了一年多的時間,今年春天,北京便利店市場迎來了便利店另一巨頭——全家。   對此,記者致電全家上海總部,供職於開發部的李建鵬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不過他表示,目前北京全家還處於籌備階段,第一家店的選址、計劃開店數、是否放開加盟等並沒有向記者透露。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全家 Family Mart 根據多個商業自媒體爆料福建特許經營連鎖啟動儀式2月2日會在上海舉行聯想到近日媒體報導2020年福州將引入更多零售創新龍頭企業爭取國內外一線連鎖便利店(羅森、全家)龍頭企業落戶福州大家內心還是很激動的而早在去年10月份就有消息爆出世界三大便利店之一的全家
  • 全家便利店與上海聯通推出「集享寶卡」服務 消費即送流量和積分
    上海2017年5月19日電 /美通社/ -- 5月17日,上海聯通與全家便利店就全渠道戰略合作舉行了籤約儀式。現場宣布將在5月底之前推出「集享寶卡」服務。該服務推出後,集享卡會員至全家便利店消費達到一定金額即可獲贈流量,尊享版集享卡會員更可享受流量翻倍。消費者通過集享卡APP即可將流量快速提取至個人手機號。
  • 全家便利「+網際網路」戰略解密
    在上海這個商家必爭之地,便利店的競爭幾乎已是白熱化的狀態,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上海共有便利店近7000家,平均每34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互訪活動中,《連鎖》有幸參觀了滬上便利店標杆企業全家在上海的總部。頂新國際集團便利、餐飲連鎖事業董事長魏應行帶領全家高層親自講解了全家的經營管理秘籍。
  • 全家便利店在新零售潮流中,把握住「上帝」營銷管理
    據朱宏濤介紹,經過2016年一年的運作,尊享會員客單價已達24元,是非會員的兩倍;到店頻次較普通會員5.6次/月的基礎上也提升了2.33倍。人們總是說「顧客是上帝」,可上帝在哪裡?在會員體系建立前,全家面對的是傳統零售業普遍的模糊客群。在朱宏濤口中,促使全家去做會員體系的初衷很簡單,就是主動尋找「上帝」。
  • 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真正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少子老齡」的趨勢使得便利店推出了很多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7-Eleven 都開設了送貨上門的服務。「便利店的價格、專門店的美味」是日本便利店食物服務的宗旨,除了標配的關東煮、冷熱飲等,便利店推出的特色食品已經越來越多,比如 100日元的現磨咖啡、甜甜圈、煎餃味的炸雞塊,他們似乎對消費者喜好有精準的把握。
  • 日本全家便利店推出園藝套裝 可種植花草蔬菜
    人民網東京3月28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全家便利店推出了園藝套裝,顧客可以在自家種花和沙拉用的蔬菜,享受和孩子一起種植的樂趣。 日本全家便利店將從4月4號開始銷售小番茄等沙拉用的四種蔬菜種植套裝,此外還有兩種佐料綠紫蘇、香菜,以及雞冠花和小向日葵,共八種家庭種植套裝,每款售價498日元(含稅,約合人民幣31元)。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伊藤忠商事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完成之後,伊藤忠商事對全家便利店的持股將達到100%。分析人士稱,伊藤忠商事收購全家便利店可以助其延伸產業鏈以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同時利用全家便利店豐富的顧客數據開展傳統零售範圍以外的經營活動。
  • 日本全家(FamilyMart)打造全新時尚生活方式便利店
    今年2月,日本便利店巨頭FamilyMart(全家)聯手服裝生產商Urban Research、設計策劃公司生活方式研究所(Lifestyle Institute),在東京虎之門之丘商業大廈(Toranomon Hills Business Tower)2樓開了一家綜合業態便利店:Urban Fammia!!。Urban Fammia!!
  • 全家便利店加盟商欠薪32萬,總公司先墊付再追債
    全家便利店加盟商拖欠員工工資的風波,以全家便利店中國區總代理商墊付32萬元工資暫告一段落。據《新民晚報》報導,2018年11月底,曾在全家便利店寧波路店、人民廣場二店、新金橋廣場店等三家門店打工的20多名務工人員稱,老闆人間蒸發、離奇「失蹤」,使他們幾個月的工資「打了水漂」。
  • 便利店鮮食「大躍進」
    最先下手的當屬傳統便利店品牌,通常是在門店數達到一定規模後,將鮮食開發提上日程。例如南京蘇果好的、福建見福便利、西安每一天、武漢Today便利等區域企業,均通過建設鮮食工廠、開設鮮食體驗店等方式尋求利潤增長。此外,猩便利、便利蜂等攜帶網際網路基因的新興便利店,成立之初便將鮮食作為其核心競爭力,投入力度更大。
  • 北京7-11一批高管離職 轉開「鄰家」新便利店
    整體看來,鄰家便利店跟羅森、全時等便利店相差不大。根據北京市對新開便利店的新規定,店內主食、關東煮、現煮咖啡等鮮食產品都用玻璃單獨隔離開來,僅留小窗口方便給顧客遞送商品。隔起來這三塊業務後,店內面積顯得小了很多。
  • 價值50億的會員生意 全家便利店把絕招全亮出來了
    那麼,從2014年起發展會員體系,到今天盤算起50億元會員生意的這家日資便利店代表——全家Family Mart,在中國究竟是如何運作會員的呢?  一個目的:尋找「90後」上帝  「顧客是上帝。可上帝在哪裡?」會員體系建立前,全家面對的是傳統零售業普遍的模糊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