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在青春期時,狗會發展出像人類一樣的叛逆行為

2020-12-05 精選匯

與幼犬居住在一起的寵物主人一定知道這些小動物有多麼的可愛,並且比想像中的服裝。研究發現,與人類青少年一樣,狗的行為在青春期也可能是叛逆的。對於寵物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就要和你聊聊這個話題。

011、在青春期,訓練狗可能很困難

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露西·阿舍爾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青春期,狗更容易無視照顧者的命令,並且在8個月大左右時更難以訓練。但是,這種行為更多發生在對主人缺乏安全感的狗身上。

專家們還發現,與人類一樣,對照顧者依戀程度較低或缺乏安全感的母狗往往會提前進入青春期。

022、這些研究的主角是5到8個月的幼犬

研究人員與「導盲犬」組織密切合作,該組織允許他們研究它們的狗,以調查青春期前5個月以及青春期8個月內的行為和服從水平。參與研究的一些狗是拉布拉多犬、金毛尋回犬和上述兩隻狗之間的雜交品種。

033、接到命令後,狗更有可能忽略其主人而不是陌生人

研究過程中,十幾歲的狗對一個簡單的「坐下」的反應花費了更長的時間,但是只有當它們的主人發出命令時才響應。另一方面,當動物8個月大時,這種不服從的情況會增加。有趣的是,當一個陌生人下達命令時,無論年齡大小,反應都得到了改善。

另一方面,還發現,在青春期期間,與5或12個月大時相比,照顧者及其狗在訓練時會存在問題。但是在訓練5或8個月大的狗時,外部人(例如教練員)會表現出更大的「能力」。

研究還表明,這種不聽話的行為取決於人與狗之間的依戀關係,這不僅會影響動物的態度,還會影響青春期的生殖生理問題。

044、但這個階段是暫時的,叛逆期將成為過去

該研究的合著者內奧米·哈維評論說:「我們的結果表明,在狗中觀察到的行為變化與親子關係中的行為變化非常相似,因為狗與所有者之間的衝突是動物飼養者特有的。而且,就像人類青少年一樣,這是一個過去的階段。」

另一方面,他還補充說:「非常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養狗的主人不要因不服從,而懲罰他們的寵物,或開始在情感上與他們疏遠。這種撤離很可能會使任何有問題的行為惡化,就像人類青少年一樣。」

你的狗也經歷了叛逆階段嗎?你做了什麼來控制它的行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一群老鼠做實驗,解開了人類青春期叛逆之迷
    有時候出離憤怒的父母會歇斯底裡地想,他們的小孩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伊莉莎白⋅科爾布(Elizabeth Kolbert)發表在 《紐約客》上的一篇文章通過腦神經科學家近期的一些研究向人們解釋,青春期人群的行事作風之所以那麼不著邊際,可能確實是腦子的問題。為了解開青春期叛逆之迷,美國天普大學的研究者們在一群老鼠身上做了一項實驗。
  • 少年的你:狗狗青春期的護理與注意事項
    許多人都知道狗分幼犬、成年犬和老年期犬,可是卻往往忽視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這些階段彼此之間並不是一天就切換過去的,在幼犬到成年犬之間的過渡期——和人類一樣,狗也有青春期。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是四條腿還是兩條腿,想要到達成年的方法,只有跨過青春期。
  • 青春期不再叛逆
    為什麼說青春期的孩子會很叛逆?一般來說孩子在成長到13歲左右無論身體還是生理開始進入快速的成長期,對於孩子來說開始見到或者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變化(身體生理心理)尤其是生理方面,請注意是「從未見過從未感受過」換位思考一下當您自己是孩子,如果是您身上突然來了一些「不明之物」又不會去找醫生也難以啟齒跟別人說,這時你會怎麼表現呢?羞澀,躲避,拒絕或者減少與他人接觸,大概會有這些表現,那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呢?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1、叛逆、愛頂嘴、我行我素2、整天和朋友鬼混、打架,不想學習3、多愁善感,一點微不足道地小事就能引發情緒崩潰4、性格變得陰晴不定,不敢和他多說話,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惹到他厭煩(歡迎接著補充)這些應該都是成年人對青少年最多的評價,就連新出的一則電視廣告都把青少年刻畫成了一種性格怪你、鬱鬱寡歡的生物。
  • 研究發現,猴子在玩電子遊戲時,也會像人類一樣體驗到沉沒成本
    根據《科學報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這是因為結果的不確定性和一種根深蒂固的進化機制相結合,幫助我們平衡成本和收益。 喬治亞州立大學行為神經科學中心的研究員Julia Watzek與她的研究生導師Sarah Brosnan一起進行了分析。
  • 研究發現老鼠會像人類一樣避免傷害同類
    多數人都會對傷害他人感到難過,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人類獨有的「道德情操」,動物則更加自私,只會關心自己和後代而並非其他同類,但在荷蘭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推翻了這種說法──至少在老鼠身上,它們也會竭力避免傷害同伴。
  • 人類馴養了狗還是狗馴化了人,新研究揭示了狗進化的秘密
    僅僅四代之後,新出生的銀狐的毛色出現了黑白花和斑點,耳朵也像狗一樣出現下垂。1963年,當實驗者柳德米拉.特魯特走近籠子時,一些銀狐開始對著她搖尾巴,一些銀狐開始像小狗一樣舔人。銀狐的馴化過程比預想快太多,只通過系統馴養,動物就會出現"馴養綜合症",出現更幼態的行為和身體上的變化,比如毛色出現色塊和斑點、耷拉的耳朵、更短的鼻子和更小的牙齒。
  • 狗狗也跟孩子一樣真的有青春叛逆期
    近期(2020年5月)由紐卡斯爾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典型行為,特別是叛逆行為不僅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也發生在狗身上。小編:青春期通常從狗狗6個月左右開始,持續到兩至三歲,達到生理成熟期時結束。一般比較明顯的行為會在它們6-12個月左右被主人注意到。
  • 觀狗看人生:原來,人類的衰老方式和狗這麼像
    只要是觀察過狗的人都不難發現,它們和人一樣,都會經歷人生的各個階段。像荷馬、巴勃羅這樣的詩人,還有民謠歌手、說書人們,都注意到了這一事實。現在,科學界開始轉向研究狗如何成長和衰老,以期幫助了解人類如何衰老。
  • BBC英語聽力 | 叛逆的青春期會做許多糟糕的事?
    第一次研究調查表明人類大腦在青春期到二十幾歲的時間裡會有顯著發育。第一篇論文發表於20世紀90年末期。在那之前,舉例來說,我上大學的時候,課本裡的教義是絕大多數大腦發育是在生命最初幾年,而且在幼年中期沒什麼變化。那種教義是錯誤的。So when did the research into the teenage brain come out?
  • 當狼像狗一樣被養大時會發生什麼,把狗放在野外又會怎樣?
    它們可能看起來很相似(至少我們的哈士奇看起來有點像狼),但它們表現出的行為方式卻是大相逕庭。 狗狗與人類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強烈而自然的親近感,腦部掃描顯示,它們與我們在一起比與同類在一起更快樂。 當狗受到壓力時,它們會在人類面前感到舒適,這一特點通過自身馴化得到了強化。
  • 如果把狼當寵物養 它們會像狗一樣忠於主人嗎?
    6月27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人類飼養的幼狼會對主人表現出依賴和好感,而且幼狼長至成年後依然會保持這種依賴和好感。研究還表明廣泛社會化的狼在陌生人面前大多數時候表現得比較自然,雖然有時也會顯得有點兒害怕。這些發現暗示了人類的關懷使得狼的祖先在人類中找到安慰,進而導致狗的出現。
  • 看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就知道如何避免青春期孩子叛逆
    本章帶來的內在需求發展規律,是我結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得出的,相信讀完本篇文章後,父母對於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會有很大的啟發,也會明白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叛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很有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最新研究發現:狗眼中人類行動均為慢動作
    為了進行研究,他們向34種脊椎動物,包括魚、鳥、蜥蜴和一些哺乳動物,分別發出一道閃光。  《科學美國人》報導稱,如果閃光足夠快,人和動物都會將其看成一道連續的光束。通過測量動物的腦部活動,他們檢測出了動物看到的閃光的最高頻率。  根據英國《動物行為》雜誌上發表的這項研究,對於能看到閃光速度更快的動物來說,動作和情景似乎展現得更慢。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收拾完畢準備睡覺,照例刷了刷手機,發現私信裡有條未讀消息:女生十六歲能懷孕了不?我是育兒領域作者,平時會分享一些孕產育兒的經驗,也會有一些粉絲私信詢問懷孕、育兒相關的問題。看到這樣的私信,我心裡咯噔一下:女孩懷孕了?太早懷孕,對身體危害可是很大的,我立馬回信:對身體傷害很大。回信馬上就來了:我也才十七歲,是不是還歲數小?
  • 研究顯示山羊可以像狗一樣用眼神尋求人類幫助
    (原標題:研究顯示山羊會用眼神尋求人類幫助)
  • 科學家研究出人狗年齡對應公式:1歲的狗相當於人類31歲
    美國研究人員研究出一個推算狗齡對應人類年齡的公式,令愛狗人士深入了解自己的寵物,能夠更好照顧它們。根據這個公式,用狗年齡的自然對數乘以16、再加31,就能得出相當於人的年齡。法新社9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特裡·伊德克領導的團隊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這一公式依據狗和人DNA甲基化模式對比結果。
  • 科學家研究出人狗年齡對應公式:1歲的狗相當於人類31歲
    美國研究人員研究出一個推算狗齡對應人類年齡的公式,令愛狗人士深入了解自己的寵物,能夠更好照顧它們。根據這個公式,用狗年齡的自然對數乘以16、再加31,就能得出相當於人的年齡。法新社9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特裡·伊德克領導的團隊在《細胞系統》雜誌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這一公式依據狗和人DNA甲基化模式對比結果。
  • 研究發現狗的鼻子能像紅外線傳感器一樣「感知」微弱的熱輻射
    眾所周知,狗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嗅覺,但是新的研究發現了狗狗用它們的鼻子尋找出路的另一種方式。科學家發現了所謂的狗狗的「全新感官」,觀察它們的溼鼻尖如何被用來感知附近物體的熱量,就像熱紅外傳感器一樣。這項研究是由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以及匈牙利羅蘭大學的一個團隊進行的,他們進行了兩次實驗,發現了這種令人驚奇的新犬科動物技能。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行為研究,向三隻狗展示了兩個物體,一個中性物體的溫度大約為環境溫度,一個具有毛茸茸哺乳動物的表面溫度。
  • 狗狗愛玩,因為正處「青春期」
    狗狗愛玩, 因為正處「青春期」對於喜歡狗的人來說,家裡養一條狗不僅可以活躍氣氛,還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但是狗狗卻也時常把家裡的東西玩壞——啃咬家裡的東西,比如沙發、床墊和主人衣服之類的,並且還屢教不改,這讓主人苦惱不已。為什麼狗狗會有這樣愛玩的「壞習慣」呢?一名美國漢普郡學院的生物學教授稱,這是因為狗狗正處「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