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章丘區人民醫院內鏡室成功開展首例胃竇早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目前患者狀態良好,無手術併發症。此技術的開展,填補了醫院在內鏡腫瘤切除方面的空白,鞏固了醫院消化內鏡治療技術在全區的優勢地位。
患者,67歲男性,因「查體時發現胃竇早癌」入院。術前胃鏡提示胃竇糜爛,病理提示輕-中度異型增生。通過放大內鏡及NBI技術精查,考慮早期胃癌,遂建議患者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完整切除病變,整瘤活檢。手術全程在省立醫院西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魏志指導下,由該院內鏡室主任劉健主刀,蘇曉青護士長及副護士長於蕾蕾配合,麻醉科趙慶軍主任醫師通力合作,成功為患者實施鏡下黏膜剝離術。標記、黏膜下注射、邊緣切開、剝離、創面處理,每一步都完成得非常漂亮,順利將患者黏膜病變灶成功剝離。術後患者未訴不適,安全返回病房,術後一天可進流質飲食,兩天便可下床活動。
隨著內鏡微創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期胃癌、腸癌、癌前病變及胃腸黏膜下疾病可完全在內鏡下予以切除,免除了更大的手術創傷,並保留了器官完整性,避免了生活質量下降。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具有不改變消化道解剖結構、不開刀、體表無創口、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勢,是近年來國際、國內最新興起的內窺鏡下微創治療手段之一,適用於食管、胃、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及結、直腸的黏膜下良性腫瘤、黏膜的早期癌變以及具有癌變傾向病變的切除治療。因其特殊的微創優勢,得到廣大醫患的認可,是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變治療的新興發展趨勢。
消化道腫瘤可防可治,特別是對於早期的消化道腫瘤,只要能及時發現,無需開刀,通過鏡下治療就可以把病變完整切除,治癒率達到90%以上。章丘區人民醫院內鏡室現有先進的胃腸道檢查系統,為滿足患者的需求會陸續開展其它的鏡下治療項目,使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先進的治療技術,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秦慧聰 蘇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