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百歲老人的咖啡情緣:維也納最懷舊的咖啡館

2021-01-13 奧國那些事兒

歐洲的第一家咖啡館在維也納,維也納也因此最先接觸到了咖啡。在這座傳統咖啡城裡,自然少不了咖啡館,拋開那些「遊客如織」的知名咖啡館,今天小編想推薦一家小眾且富有涵韻的咖啡館——哈維卡咖啡館(Café Hawelka)。

比起現在的「快餐式咖啡」,傳統的咖啡要「慢」很多,需要慢慢品,搭配上周圍的環境,讓自己得到放鬆,通俗點說「喝得是心境」。在今天男主生活的年代,沒有手機、網絡、飛機,人們生活中可以依賴的媒介不多,咖啡館這種「聚集方式」成為了大家的「樂子」,一種「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男主名叫利奧波德·哈維卡(Leopold Hawelka,以下簡稱哈維卡),出生於1911年。是的,那個時候咱們還有皇帝呢,大清還在。先透漏下,哈維卡死於2011年,他在的這一百年創建了兩家咖啡館,一個「圈外不朽」,一個「圈內有名」。

哈維卡的父親是波西米亞人(今捷克),一名鞋匠,哈維卡的童年在Mistelbach(今奧地利境內,維也納北部)度過,在學校裡還學會了小提琴。1925年(哈維卡14歲)他搬到了維也納,在一家餐館當學徒,碾轉反側,1933年(哈維卡22歲)成為了一家知名餐館的服務員,並學習了一些會計和收銀的技能。這一年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年。1933年,他認識了同在這家餐館工作的同事Josefine Danzberger,兩人一見鍾情,三年後兩人結婚(1936年)。

在結婚的第三天,兩人便辭職準備開一家自己的咖啡館。由於新婚不久,沒有什麼積蓄,他們租下了一塊不大的地方開了一家咖啡館。這家咖啡館迅速火爆維也納,成為了維也納「極其流行」的「新人」。這就是後來和中央咖啡館齊名的——Kaffee Alt Wien!

當時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二人就住在咖啡館的後廚。但他們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買下當地一家咖啡館的房產,開一家完全屬於自己的咖啡館。

他們苦苦尋找了很久,都因為價格過高,沒有找到合適的。三年後(1939年),二人通過這三年對Kaffe Alt Wien的經營獲得了「第一桶金」,機緣之下有一家老城區的咖啡館願意低價把咖啡館賣給他們,這家咖啡廳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哈維卡咖啡館(Café Hawelka)。

哈維卡咖啡館(Café Hawelka)創辦的前一年(1938年),納粹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這個時間段歐洲戰場上的二戰已經頻臨爆發了。二戰期間,哈維卡被迫參加了德軍,進行軍中後勤工作,在朝不保夕的年代,咖啡館自然也要放一放。

直到納粹投降戰敗,哈維卡咖啡館(Café Hawelka)一直處於關閉狀態。所幸房子基本完好無損,1945年哈維卡咖啡館(Café Hawelka)重新開張(哈維卡34歲)。二戰後英美法蘇在奧地利都設有駐軍,在這十年可想而知(1945-1955年),經濟好不到哪兒去,咖啡館的生意自然也是「維持狀態」。

1955年(哈維卡44歲),佔領時期結束後,這座咖啡館迅速成為作家和評論家的聚會地點。1961年莊園咖啡館(Herrenhof)關閉後,更多的藝術家聚集在這裡,成為當時藝術舞臺的聚集中心。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這座咖啡館經歷了高峰期。咖啡館的藝術氛圍也啟發了格奧格·但澤1976年的歌曲J, schau。

咖啡館生意起來後,管理帳目和收銀的老闆娘哈維卡夫人,每天晚上10點後都提供自己烘烤的波西米亞特色的布赫騰蛋糕(Buchteln),從未停止過,一直到2005年逝世(哈維卡夫人此時91歲,哈維卡94歲)。

雖然哈維卡夫人走了,但是她「留下來的蛋糕」沒有消失,現在哈維卡夫婦的兒子和女兒接替了他們母親的工作,按照舊配方繼續烘烤布赫騰蛋糕(Buchteln)。而失去另一半的哈維卡,仍會坐在入口處,迎接客人,守護著他和夫人大半生的心血,還有他們的「回憶和故事」。

最後,哈維卡活了101歲,他的夫人活了91歲...

作者:大佐

我的生活原則是把工作變成樂趣,把樂趣變成工作。

往期精彩文章

一個奧地利人和「老上海」的情緣

帶你從茜茜公主與弗朗茨國王一見鍾情的地方開始追尋真實的歷史足跡(一)

奧地利,一個彈丸小國的高度發達之路。

奧地利公布史上最大「家庭補助金」,你能拿到多少?

重要!奧地利新年新政,這15項改革也許與你息息相關!

在奧地利,你算中產階級嗎?

【奧國聽聞】300名「恐怖分子」居住在奧地利 | 奧地利四分之一的人想換新工作

【精選】2017年奧地利華人十大新聞

她漂洋過海,遠嫁中國68年,譜寫史上最美中奧愛情故事。

【維也納】尋找這座城市不為人知的瑰寶:低調奢華的酒窖餐廳

一棟樓,一段情:維也納「中國中心」裡的華人故事

走出「革命化」時代:從中國駐奧地利大使官邸聊起

歐洲最好的皇家御用瓷器產在奧地利,你所不知道的奧格騰瓷器廠

美泉宮裡一棟特別的「中國樓」——探訪中國駐奧大使官邸

茜茜公主最不願踏足的地方,卻是奧地利總理們的最愛。

他,第一位華人總統顧問,初心不改三十載,無私奉獻終不悔!

我們不比猶太人差!昔日建築工人的他,蓋出了奧地利最大的華人酒店!

帝王式的旅行:乘坐奧地利皇家列車,跟隨茜茜公主重溫奧匈帝國的輝煌

【吃貨食堂】好吃到尖叫的維也納蛋糕店,吃一口幸福感爆棚!

一部奧地利史上最美的風光片:上帝眼中的維也納

自強不息福建人,他是海外1580萬「虎見」人的驕傲!

中奧關係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個人, 他是兩國友誼史的見證者、倡導者與記載者

若無此人,中國或遭遇一次種族滅絕!他在歐洲家喻戶曉,在中國卻鮮為人知?

兄弟倆開出奧地利最炫酷的中餐館,竟把中餐帶進歐洲最大的文化聖地

奧地利總統最愛的國寶級紅酒,竟出自這家華人酒莊!

不尋常的溫州女人:她,從溫州到奧地利,從越劇到迴轉壽司,旋轉出別樣的藝術人生

餐飲界元老——俞力農:講述奧地利中餐館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個青田人真NB!在奧地利幹了件「震驚世界」的大事!

有一種愛叫堅持,12年不懈服務華人,奧地利華人免費諮詢會不忘初心精彩繼續!

歐洲最有權勢的不是英國女皇,而是她!20年生16個子女,全歐洲的丈母娘!

這首最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竟藏著奧地利國菜的秘密!

因一部電影,戀上一座城!有種浪漫叫維也納!

探尋維也納百年老店:這座城市最具人文氣質的咖啡館

【品酒專家】葡萄酒我只喝奧地利的!TOP10頂級葡萄酒你喝過幾款?

到維也納來一份霸氣的烤排骨吧!| 珍藏版

【維也納】尋找這座城市不為人知的瑰寶——世外桃源般的花園餐廳

中文十級的歐洲童聲合唱團,看完居然淚目了!

它,比瑞士景美,比布拉格情濃,去一次等於去了半個歐洲

借你慧眼,給我精彩!——華人眼中的奧地利(七)

(本文由歐華傳媒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定格幸福 | 忍受過貧困與孤獨,這兩位百歲老人仍「笑看人生」!
    海口市永興鎮羅經村,位於羊山地區、火山腳下,村裡有兩位百歲老人,百歲本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長度,而老人用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更是拓展了生命的寬度。開心,都回來最開心,那些孫子們都回來,叫我阿婆,阿祖,最開心了。現在王桂蘭老人在村裡安享晚年,平時就期待著逢年過節,後輩們都回來老家齊聚一堂。王桂蘭老人一輩子甚少走出村落,除了辦身份證,也沒有拍過別的照片,所以她的兒子想做幸福發起人,為母親拍一張照。
  • 不懂咖啡,在咖啡館如何優雅點單?
    作為一個不懂咖啡的People, 去咖啡館最尷尬的事情 點單! 其實,別被菜單忽悠了,咖啡館的「套路」 比我們想像中簡單太多。 咖啡館的咖啡品類雖然超級多, 但歸納起來主要就兩大類, 一類是單品咖啡,另一類是花式咖啡。
  • 喝了那麼多咖啡,歐洲咖啡文化你了解多少?
    在等待打卡歐洲的日子裡,除了在咖啡節喝個爽以外,也跟著維京一起了解下歐洲各地的咖啡文化吧~#奧地利「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奧地利詩人兼散文作家彼得艾頓博格先生的這句話,遠比他的詩文作品更出圈。也正是靠著這句濃縮著奧地利咖啡文化的名句,彼得艾頓博格先生那蓄著兩撇濃密鬍子的塑像,仍穩坐在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的座位上。
  • 這12家百年咖啡館,最年輕的也118歲了
    在咖啡館長長的大師名單中,年輕貧困卻又躊躇滿志的海明威曾是這裡最著名的客人。 像所有叛逆期的年輕人一樣,他辭掉了高薪的工作,在咖啡廳裡埋頭寫作。直到今天,丁香咖啡館中還保留了一張「海明威之椅」,以紀念他在這裡用兩個星期便完成《太陽照常升起》。坐在咖啡館寬大通透的落地窗旁,看著咖啡館精緻的花園和噴水池,喝一杯咖啡,感受大師曾經的心靈意境。
  • 品味書香咖啡香 八大文人最愛的咖啡館
    【環球網綜合報導】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有時候不僅能「暖」人心脾,更能激發人的靈感。據說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妙思便得益於那杯濃濃的咖啡。那麼文人墨客最愛光顧的咖啡館都藏在何處呢?現在就跟隨《國家地理》一起來揭秘吧!
  • 看世界:世界十大著名咖啡館
    2.安提柯咖啡館 (Antico Caffé Greco)位於西班牙廣場前的安提柯咖啡館創建於1760年,是羅馬最古老且最著名的咖啡館。它又名叫古希臘咖啡館,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咖啡館的第一任主人是個希臘人。大理石的桌面,帶靠墊的椅子,身著燕尾服的服務員,以及數不清的鏡子——這就是這家充滿了古典優雅範兒的咖啡館的風格。
  • 世界最美咖啡館,曾是愛因斯坦最愛,2杯咖啡3份甜點僅50塊
    在家如此,去到咖啡盛行國旅行,更是不會錯過任何一家值得「去喝一杯」的咖啡館,今天老鼠皇帝首席村婦要帶大家一起去見識的是位於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cafeTortoni」。這個人口結構以義大利裔、西班牙裔和法國裔移民佔絕大多數的國家,自然而然地從一開始就襲承了來自南歐的咖啡館文化。所以布宜諾斯艾利斯有很多咖啡館,cafeTortoni不見得是最出品最棒淡淡一家,卻是旅行者趨之若鶩的打卡聖地,實在是因為它的歷史太過輝煌。
  • 澳大利亞:本土咖啡文化「逼走」星巴克
    那麼對於多民族移民混搭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呢,世人多聽聞澳洲的葡萄美酒,而更貼近本地人生活的,是咖啡。墨爾本是整個澳洲的咖啡首都,與巴黎,維也納,西雅圖,哈瓦那,溫哥華,聖保羅這幾個咖啡文
  • 世界知名咖啡館盤點之:歐洲「文藝咖啡館」
    18世紀的歐洲,咖啡館是重要的聚會場所,也是世界政治風雲的中心,那時候的政治家在這裡發表著各種演說,同時,咖啡館也是歐洲音樂界及文藝界人士的最愛。由於咖啡館的音樂以及客人的交談,不像圖書館那麼寂靜,又沒有酒吧那麼嘈雜,比辦公室多一些自由,所以歐洲音樂界、文藝界就成了咖啡館的常客。
  • 放假就在上海來一次咖啡之旅吧[圖]-上海人,上海,咖啡館,咖啡,克勒...
    原標題:放假就在上海來一次咖啡之旅吧  據樂遊上海,上海最香的是什麼?有接地氣的早餐,有四季變換的花香,還有飄香一整年的咖啡。無論是老上海還是新上海,喝咖啡都是生活中抹不去的步驟。體驗上海咖啡香,不如這樣走走:
  • 不止「熊掌咖啡」,魔都這些「愛心咖啡館」同樣溫暖!
    無聲咖啡館「我聽不到聲音,但我可以為你衝一杯咖啡嗎?」*本句引用自走起用戶@LuLu原創內容LiLi Time文藝的蒙自東路向來不缺咖啡館,但LiLi Time一定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家。而小編私心最愛的漿果慕斯嘗起來則外脆內糯,中間還藏著凍好的黴果果醬~另外,桂花酒釀咖啡、西柚咖啡、蜜桃咖啡蘇打等創意飲品也可以放心pick哦!�� 陝西南路186弄小區內第一家�� 周六至周日 09:00-19:00;周二至周五 08:00-19:00NO.30 coffee
  • 了解歐洲 咖啡館是第一課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如果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是一位維也納藝術家寫給妻子的便條,在西方廣為流傳。咖啡館, 在西方公民社會和各種思想流派的發展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偉大的文學作品都是在咖啡館裡誕生的。
  • 【貓權至上】盤點全球「貓星人」主題咖啡館
    這是泰國清邁的第一家以貓為主題的咖啡館,店裡的貓咪品種也很有特色,為當地的黑貓品種,去清邁旅遊非常值得一去。3、英國店內共有11隻貓咪,貓咪們在店內旁若無人的隨意玩耍、休息,客人們通常會坐在喜歡的貓咪旁邊,甚至會和貓咪低聲聊天。除了在店內正常消費以外,店家會收取每位客人5英鎊的小費用於貓咪的養護工作。4、法國巴黎
  • 盤點全球「貓星人」主題咖啡館 ★吃什麼★
    在全美第一家貓咪咖啡店,你不僅可以享用美味咖啡,還可以與可愛的貓咪親密接觸。2、泰國清邁戴娜夫人的貓咪店是一家咖啡館,專注於提供下午茶、蛋糕、各式各樣的茶、咖啡和小吃。另外它另一個更吸引人的標籤應該是「英國第一家貓咪咖啡館」!才剛一開業就吸引來了非常多的喜愛貓咪的客人。
  • 咖啡是怎樣從奢侈品變成日常飲品的?
    他們冒著危險,花了一年時間,航行如此遠的距離,就為了直接購買咖啡。長久以來世人總把咖啡和拉丁美洲連在一塊兒,但有約300年時間 (咖啡作為商品以來的一半時間),阿拉伯人獨佔了阿拉比卡咖啡的買賣。最叫法國人感到不是滋味的,是咖啡貿易的中間人也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埃及人、印度人。
  • 泉港區領導慰問百歲老人
    重陽期間,泉港區領導梁炳輝、王曉鶯前往峰尾鎮、後龍鎮等地開展慰問百歲老人活動,為老人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慰問。在峰尾鎮奎壁村百歲老人林玉進家中,區委書記梁炳輝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生活情況,並與其家人交談,詢問照料老人等事宜。
  • 如家跨界咖啡市場,上海首家咖啡館開業
    又一品牌跨界咖啡市場。12月22日,首旅如家酒店也開始做咖啡了,並在上海開出首家咖啡館「如咖啡」,這意味著咖啡行業又有「新人」要進軍咖啡新零售了。跨界開咖啡館的公司有很多,但酒店跨界做咖啡,看起來總有點怪怪的,這也許就是為何該消息發布後立即引發業界關注的重點吧。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1月10日,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文化園內一聲聲祝福此起彼伏,一陣陣歡聲笑語不斷響起,百歲老人餘慶華身著大紅襖披著紅圍巾笑意盈盈。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
  • 日本第一家咖啡館竟是鄭成功家族的產業!
    明治21年鄭永慶在日本開了第一間咖啡館,名為「可否茶館(かひさかん)」,店內供應咖啡和德法的葡萄酒、古巴菲律賓的雪茄等舶來品。咖啡浪潮襲卷 咖啡館成日本文人休息場所鄭永慶的咖啡館後來倒閉了,究其因時機不待,但到了明治晚期至大正浪漫時期,咖啡逐漸風行起來。
  • 廈門咖啡館新店不斷,可我還是最愛這老店——咖啡公園
    廈門近年來,咖啡館新店不斷,可我卻越來越懷念從前那些老店,湖明路136號的咖啡公園,是如今為數不多的幾家廈門老咖啡館了。第一次去還是2014年,一晃5年都過去了。這裡還是從前的樣子,咖啡館隨著時間的積澱,越老越有韻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