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是什麼感覺,如果答不上來,那就來品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豆子,是來非洲肯亞的阿薩莉亞咖啡豆。
繞地球一圈,才是初戀開始的故事眾所周知,咖啡是起源於非洲的衣索比亞,早在9世紀的時候被發現,然而鄰國的肯亞是到了臨近20世紀才引入咖啡,期間咖啡幾乎是繞了地球一整圈,才又回到了非洲,並且當時咖啡界也開始有了新的轉變,肯亞可以說是這個轉變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英國從留尼旺島將咖啡帶入肯亞,當時的肯亞還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的是,他們不追求產量大質量差的商業化模式,注重咖啡的精細化產出,並創立了Scott Laboratories(簡稱SL)專門研究培育咖啡,因此肯亞咖啡在後來衍生出了生豆分級制及特有的水洗法,還有風靡咖啡界的SL28、SL34。在這種鑽研的條件下,肯亞出品的咖啡能不好喝麼!
肯亞咖啡等級肯亞是以咖啡豆顆粒大小及杯測結果區分等級。根據咖啡豆的大小、形狀和硬度,由高至低為AA或AA+、AB、PB、C、E、TT、T。針對AA級和AB級這兩個等級的咖啡生豆,加入了杯測結果的特別分級(非肯亞國家官方認定,出口商制定),由高到低依次為 TOP、PLUS(+)、FAQ。
肯亞咖啡特有的水洗技術肯亞咖啡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酸香,這跟它的處理法有很大關係。一般咖啡豆在水洗槽的發酵時間很少超過36小時,但肯亞的發酵時間長達72小時,就是我們常說的72小時水洗,也叫雙重水洗法。發酵30—48小時後,去除乾淨表面的果膠層,還需經過24小時的淨水浸泡過程,額外添加的這道浸泡工序,讓咖啡豆的明亮乾淨風味一下就體現出來了。最後在曬乾環節,也頗有講究,放置在上下通風的特製網架晾乾,既有助於防潮和乾燥均勻,還避免沾染到地面的土味雜味。
SL28、SL34SL28和SL34均為多次培育後篩選出來的品種。SL28隸屬于波旁基因群組,帶有原始波旁明亮的調性和豐富的酸。SL34血統更接近鐵皮卡的基因,酸質較SL28更為溫和。
15億先令的咖啡振興計劃由於肯亞近年來咖啡產量持續下降,政府為了調高咖啡產量跟質量,今年特啟動15億先令的咖啡振興計劃,以優質培訓跟支持力度,推廣服務,翻新咖啡廠,改善市場的儲存和採購。
以【前街咖啡 肯亞阿薩莉亞Asali咖啡】為例產區:肯亞錫卡Thika
處理廠:Asali蜂蜜處理廠
海拔:1550—1750米
分級:AA TOP
品種:SL28,SL34
處理法:肯亞72小時水洗
烘焙建議
這款豆子豆體飽滿圓潤,為了使其明亮醇厚的酸完全表現出來,採用淺度烘焙。
機器:楊家800N,生豆投550g
入豆溫:200℃
一爆點:5'30",154.3℃
一爆後發展2』10」,191.6℃出爐
衝煮建議
濾杯:Hario V60
水溫:90℃
粉量:15克
粉水比:1:15
研磨度:中細研磨(BG#6S)
衝煮手法
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描述
溼香有成熟番茄與花香,入口聖女果與烏梅的風味,酸度明亮,乾淨且最紮實而豐富的口感,猶如非洲大象的重量!中段甜感突出,有果汁感,餘韻莓果香和黃糖甜,並有綠茶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