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北部與埃塞爾比亞接壤,但是肯亞並沒有利用好自己的地理位置,咖啡起步較晚,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肯亞的咖啡吧。
【肯亞種植歷史】1、1983年,英國人把咖啡帶到了肯亞(同一年,法國人把咖啡帶到了雲南)
2、1922年,肯亞建立史考特農業實驗室(Scott Labs,SL28 SL34因而得名)從事咖啡種植研究工作,成立後的10多年間,他們從42種咖啡裡選育出此適合產區種植的SL28和SL34,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開端,如今這兩個品種佔據了肯亞90%的種植面積。
3、1931年,成立肯亞種植者合作聯盟與肯亞國家咖啡委員會,從民間和國家層面指導咖啡產業的發展。
4、1937年,成立奈洛比咖啡交易所,開始肯亞咖啡的拍賣制度,好咖啡有好價,為咖啡的價格定下了基調。
5、1938年,肯亞政府發布咖啡分級制度,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AA,AB,PB,這一制度開始為肯亞咖啡的品質提供依據。
【肯亞海拔、地質、緯度】海拔、緯度、地質:赤道從中貫穿肯亞,國境恰好位於南北緯十度以內。屬於熱帶產區,每年有兩次雨季,可收成兩次,60%集中十至十二月,另外40%在六至八月。
咖啡主要種植於首都奈若比至肯亞山區周圍海拔1600-2100米的火山地,大部分咖啡都在1500米以上種值,此高度適合咖啡豆發展風味,因為山區溫度較低,成長較慢,咖啡豆的芳香成分得到充分發展,果酸味更明顯,質地也較硬。這片土質肥沃似月彎形的咖啡專區是肯亞精品豆主力產地。
【肯亞72小時水洗】肯亞式水洗處理是採取發酵後洗淨的循環重複處理法,採收當日就篩選出最優質的咖啡櫻桃,進行去皮及發酵,發酵時間為12-24小時, 24小時後再使用乾淨的河水洗淨。接著,再度以乾淨河水發酵24-48小時,再洗淨,如此重複2次循環,達到72小時,因此稱為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簡稱K72。這樣的處理法,讓咖啡豆在低溫下長時間發酵,讓豆子能有更明亮、乾淨卻又飽滿的風味!
【肯亞品種】在肯亞,常見的品種SL28、SL34、法國傳教士波旁以及魯依魯11。
SL-28 & SL-34
最早在1930年代,由肯亞政府委託新成立的Scott Labs,海選出適合該國的品種,42種初選的品種在逐一編號篩選後,最終得到SL-28及SL-34,SL-28源于波旁,SL-34源於鐵皮卡,兩者並非是一個系列的品種。
SL34與SL28風味相似、除了複雜多變的酸質,和很棒的甜感結尾之外,口感較SL28重、濃鬱,也更為乾淨。SL34擁有法國傳教士、波旁、以及更多的鐵皮卡血統。豆貌和SL28類似,更能適應雨林生長。
法國傳教士波旁種
傳說屬於Spirtans派的傳教士,於1893年位於肯亞塔宜塔山丘的布拉建議傳教士,並在附近載種了他們有留尼旺島帶來波旁種子。1899年在布拉種植的幼苗又帶到望奧斯汀(首都奈洛比附近),傳教士將種子分給願意種植咖啡的居民,也因此波旁種又被稱為法國傳教士咖啡。
Ruiru 11
1985年,全球鐵銹病大爆發,肯亞在這種背景下研究出來的重產量不重質量的混血品種,因有羅布斯塔種的基因,所以風味品質低於SL品種。
【肯亞咖啡等級】肯亞是以咖啡豆顆粒大小及杯測結果區分等級。根據咖啡豆的大小、形狀和硬度,由高至低為AA或AA+、AB、PB、C、E、TT、T。針對AA級和AB級這兩個等級的咖啡生豆,加入了杯測結果的特別分級(非肯亞國家官方認定,出口商制定),由高到低依次為 TOP、PLUS(+)、FAQ。
【肯亞產區】肯亞咖啡產區以七大產區最著名,錫卡(Thika)、麒麟雅嘉(Kirinyaga)、肯亞山西側(Mt. Kenya West)、涅裡(Nyeri)、祈安布(Kiambu)、魯伊魯(Ruiri)和穆蘭加(Muranga)。
錫卡產區
錫卡是一個位於肯亞首都奈洛比的小鎮。在奈洛比周圍有很多咖啡田,而且錫卡是一個工業城鎮,但周圍環繞著農業和瀑布。錫卡地區有大約2000名農民。
【肯亞阿薩莉亞】
國家:肯亞
產區:錫卡Thika
處理廠:Asali蜂蜜處理廠
海拔:1550——1750米
土壤:火山土
分級: AA TOP
品種:sl-28,sl-34
處理法:72小時水洗
風味:溼香有成熟番茄與花香,入口聖女果與烏梅的風味,酸度明亮,乾淨且最紮實而豐富的口感,猶如非洲大象的重量!中段甜感突出,有果汁感,餘韻莓果香和黃糖甜,並有綠茶香氣。
基安布(Kiambu)
中部地區KIAMBU位於肯亞中部的產區,此產區為傳統的茶葉種植區,但有著區內最高海拔的咖啡種植區,此產區以Nakuru鎮為名,此區域的種植海拔在1850~2200米左右,咖啡產量比較少,是莊園與小農戶的種植模式,咖啡有兩季收成。
【肯亞撒西尼莊園PB】
產地:基安布產區
莊園:撒西尼莊園
海拔:1680米
等級: PB
品種:SL28、SL34 & Ruiru
處理方式:水洗處理
風味:明顯的烏梅和聖女果、中段是杏仁、尾段是蜂蜜,果汁般的口感,酸質明亮。
涅裡(Nyeri)
位於中部肯亞山西方的Nyeri產區是肯亞許多好咖啡的出產地。位於肯亞中部的Nyeri是死火山肯亞山的所在地。此區的紅土孕育出肯亞最佳的咖啡。
【肯亞卡羅歌託】
產區 涅裡(Nyeri)
處理廠 卡羅歌託處理廠(Karogoto)
海拔 1,800米
品種 SL28, SL34
合作社 Tekangu FCS
生產者 合作社成員小農
風味: 入口清新乾淨聖女果,莓果、烏梅酸質,通透感較好,溫度降下來後酸質會夾帶茶感、焦糖香氣,整體非常清爽。
穆拉雅(murang'a)產區
穆拉雅產區隸屬中央省的此區約有10萬咖啡農。這個內陸產區是首批傳教士選擇的定居之處,因為葡萄牙禁止他們在海岸區居住。這也是另一個受益於火山土壤的產區,咖啡小農戶數量多於莊園。
麒麟雅嘉(Kirinyaga)
產區座落在肯亞山山坡上,鄰近Nyeri,以味道強烈、層次豐富、口感紮實的咖啡聞名全世,與Nyeri公認為目前肯亞最優秀的兩個產區。此區的生產者多是小型咖啡農,加入於合作社之下,而合作社則扮演統合的角色,提供水洗處理廠,咖啡農則將咖啡櫻桃送往合作社的處理廠進行生豆處理。
原來就指肯亞山,只是英國人殖民時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記,就把山名改為 Mt Kenya,不再叫Kirinyaga。
肯亞山是非洲第二高峰,雖然地處熱帶,但山頭經常白雪覆蓋,麒麟雅嘉原意就是「白色的峰頂」。肯亞山不但是聯合國保護區,周邊山麓與草原,野生動物群聚與覓食,是遊客最愛去的景點。
來自基庫尤族,意思是「白色山脈」,被認為是天神所在的地方。基庫尤族是肯亞人口最多的民族,佔到總人口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