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深圳龍崗中心醫院門前都排著長長的車龍。而四公裡外,一家民營醫院花費數千萬元購置的醫學檢驗設備卻靜靜地閒置,醫院門診甚至3個小時都沒有一個病人前來就診,兩年多的門診量幾乎為零。
深圳作為一座超大城市,醫療資源緊張。為保障各類人群的就診需求,也為了合理安排醫院資源配置,深圳將社保分為三檔,其中第三檔(勞務工社保)門診就診必須選擇掛靠社康服務中心才能報銷。也因為如此,未開設下屬社康服務中心的綜合性醫院不能使用第三檔社保就診。
根據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設置規劃,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布局要求不受數量和選址距離的限制,但深圳各區對此態度不一。
目前龍崗區已有135家社康服務中心,其中包括3家民營醫院開設的13家民營社康中心。龍崗區明確表示在開設新的社康服務中心方面暫不放開,主抓質量和公益性。
民營醫院
成立兩年多門診量幾乎為零
深圳社保分為三檔,一檔參保人可在市內任一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二檔參保人:門診在綁定社康中心就醫,住院在市內任一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門診大病在規定醫療機構就醫;三檔參保人:門診在綁定社康中心就醫,住院及門診大病在規定醫療機構就醫。二檔參保人主要是深圳戶籍居民和學生,三檔參保人則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
全軍告訴記者,以農民工為例,購買的都是三檔社保,平常看病都必須先去社康中心就診,如果需要做放射科的檢查,比如CT、DR胸片等,由社康中心開具檢驗單,再由患者前往上級綜合醫院做檢查,同樂社康的上級醫院是龍崗中心醫院,眾多科室都是人滿為患,從社康到上級醫院,農民工看個病估計一天時間都不夠。「我們也是綜合醫院,各種檢查都能做,但沒人看病。因為我們沒有下屬社康服務中心,就無法使用三檔社保卡,農民工就來不了我們這裡看病。」全軍說,他們也想申請開設社康中心,但開設社康的審批權在龍崗區衛生健康局,「我們申請過,但未獲批准。可據我所知,龍崗已有民營醫院開設社康中心的先例,比如坂田醫院」。
全軍介紹,該院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經深圳市衛健委批准設立的綜合醫院,兩年來,該院雖然醫療設備齊全,但門診量幾乎為零,「這不得不說是醫療資源的浪費」。
龍崗衛健局
民營社康服務中心投訴率居高不下
龍崗區衛健局社區健康服務管理中心徐主任向記者介紹,龍崗區共有111個社區,分別有13家綜合醫院開設的135家社康服務中心,其中包括3家民營醫院開設的13家民營社康服務中心,三家民營醫院分別是坂田醫院、華僑醫院和寶興醫院,「目前來講,龍崗區的社康服務中心已經做到了全覆蓋,形成步行15分鐘內就能到達社康中心的服務圖。所以我們在開設新的社康服務中心方面,並沒有放開,需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後再作決定」。
龍崗區衛健局婦幼保健與社區健康科負責人郭醫生同樣表示,首先,該局並未收到深圳頤愛醫院設置社康服務中心的申請,如需申請可按流程報批。再者,該局對新開社康服務中心的審批持謹慎態度,著重強調社康服務中心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我們要保證我們的社康服務中心能夠提供優質的服務,包括多項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保證公益性的前提下,再決定是否批准民辦醫院開設社康服務中心」。郭醫生表示,根據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龍崗區的民辦社康服務中心的服務做得不夠好,評估排名年年墊底,投訴率居高不下,市民針對社康中心的投訴90%是投訴民營社康中心,「而且按照相關規定,每萬人口需要配置3.2名全科醫生,而民營社康服務中心配置的標準連0.3都達不到。」
根據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設置規劃(2016-2020年),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布局要求不受數量和選址距離的限制,布局由市場自發調節。對此,徐主任表示,目前全市只有龍華和羅湖放開了社康服務中心的設置,其他區都沒有完全放開。「龍崗區在這方面有自己的統一規劃,放開怕市場混亂,所以我們不得不評估放開後的衝擊風險,我們必須保證社康服務中心的質量和公益性。」
記者 宋王群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