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10特種作戰大隊實彈訓練照 穿便裝短兵相接救傷員

2020-12-03 hawk26講武堂

2月14日,美軍第10特種作戰大隊(空降)正在科羅拉多州卡森堡進行實戰訓練。訓練地點位於一座可以進行實彈射擊的室內訓練場,所有人員身穿便裝模擬執行特殊任務時遭遇伏擊。迅速離開受損的汽車,準備武器並還擊。

射擊場內擺放了多輛汽車,讓這次演習更加逼真。

這名特種兵使用一支短步槍,配備了全息瞄準鏡、戰術燈和雷射指示器。

依託車輛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

訓練中,所有隊員還需要相互聯絡,進行掩護配合。這名特種兵為了減少暴露面積,傾斜使用步槍。

演習中的一個重點就是拖著傷員離開戰線。

顯然,這對於每個人都是嚴峻的考驗。

作為美軍非常重要的特種部隊之一,第10特種作戰大隊經常出現在熱點地區。

相關焦點

  • 復古虎斑造型現身美軍訓練,第五特種作戰群上演「老學校」
    根據士兵系統官方網站報導,近日,第五特種作戰群(空降)公共事務辦公室的派屈克·霍華德上市拍攝了他們在坎貝爾堡與101空降師第2旅作戰隊第75騎兵團第1中隊的士兵們進行演練的照片,並在照片中展示了標準演練中經常會出現的戰鬥演習、任務規劃和傷員護理。
  • 匈牙利特種部隊實戰演習 全套裝備與美軍看齊 進行夜間實彈訓練
    據稱,匈牙利陸軍特種作戰中心和rpád Bertalan特種部隊在塔博爾福爾瓦進行「Shaman Tr 2020」實戰演習,旨在檢驗部隊的偵察、作戰和援助等戰術。這些部隊配備了MRZR輕型全地形車,可以快速機動。部分特種部隊成員使用M4卡賓槍。
  • 近距離觀看兩棲登陸作戰
    美國海軍醫院醫務人員展示對模擬傷員進行治療。美國海軍醫院醫務人員展示使用超聲波檢測傷員體內出血情況。美泰兩國醫療人員正在共同檢查醫療物資,注意泰國醫療人員使用頭戴式攝影器對演習過程進行了錄像,這種演習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好機會。來自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隊的海軍陸戰隊員正在雙邊狙擊訓練中向泰國狙擊手講解狙擊技能。
  • 特種兵訓練時用的是實彈還是空包彈?消耗子彈數量讓人意外!
    ,但是特種兵不用實彈是真的不用,一旦用上實彈去訓練,那子彈的消耗可能就真的讓人很意外了。特種兵一般除了單一的特種射擊,精度射擊會用實彈以外,在模擬的綜合反恐行動,斬首行動等訓練任務中必須是從空包彈升級到實彈去的,真正的精英部隊只用實彈去訓練,這是沒有任何商量的,並且會在室外訓練場室內反恐訓練場中模擬出戰火,巨響,硝煙等真實的戰鬥場景
  • 逼死恐怖分子頭目的狗,被川普「爆照」了!特種軍犬牛X在哪?
    月27日形容前極端武裝組織首腦巴格達迪「死的像條狗」之後,10月28日川普又在他的個人社交媒體上曬出了美軍特戰部隊用來逼死巴格達迪的功勳犬。》 與此同時,北京軍區軍犬訓練大隊的軍犬一個月的夥食費是70元人民幣。
  • 美軍特種部隊低調現身「金色眼鏡蛇」演習 與泰國軍隊混編行動
    2月29日,美國第1特種作戰大隊(空降)與泰國第4特種作戰團在「金色眼鏡蛇(Cobra Gold)」演習中混編行動。「金色眼鏡蛇」是泰國舉行的年度軍演,今年已經是第39屆。泰國通過舉辦這樣的聯合演習,旨在提高各國軍隊協同作戰能力,履行各方關於印亞太地區的共同安全承諾,提高區域安全以及有效應對突發危機時的能力。演習中,美軍特種部隊成員使用無線電探測裝置,搜索武裝人員的藏身地點。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金色眼鏡蛇」演習取消了喝蛇血這樣的「傳統項目」,生怕試試就逝世。軍事演習分為很多級別,代表參演國家之間的關係。
  • ...勇奪「金飛鏢」——空軍航空兵某師「神威大隊」聚力實戰化訓練...
    凜冬時節,南方某機場,戰機呼嘯升空,對海上目標進行實彈攻擊。面對陌生海域,機組成員密切配合,迅速完成搜索、識別、發射等一系列動作,精準命中目標。這一幕,是空軍航空兵某師「神威大隊」不斷錘鍊打贏本領的縮影。
  • M-1卡賓槍射程一直令人詬病,短兵相接時又成了美軍最愛用的武器
    從重火力方面來看,往往在美軍執行登陸作戰的時候,海上已經找不到聯合艦隊的戰艦了,美軍的戰列艦可以用自己的主炮將日軍的工事全部炸一邊,這種情況下很難再找到日軍火炮。而在裝甲方面,日軍的97式坦克根本打不穿M-4謝爾曼坦克的正面裝甲,可以說美軍的裝甲兵在太平洋戰場上是如入無人之境,只需要小心不被手持炸藥包的日本步兵炸毀即可。
  • 美軍特遣部隊擁有超豪華陣容,只為抓一名軍閥,卻蒙受慘烈失敗
    文/土豆信天翁戰史:1993年8月,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了遊騎兵特遣部隊(Task Force Ranger),並將其部署到了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這支部隊足以稱之為美國歷史上陣容最豪華的特遣部隊,它的核心成員來自第75遊騎兵團的第3營,而海軍的海豹突擊隊、空軍的第24特種戰術中隊和著名的陸軍「三角洲」特種部隊也都派遣了人員隨這支特遣部隊一道作戰。而之所以要組建這支部隊,是因為美國政府盯上了索馬利亞的「地方霸主」——穆罕默德·法拉·艾迪德。(遊騎兵特遣部隊合影)艾迪德自命為索馬利亞總統,但實際上則是一位地方軍閥。
  • 美媒:美軍海豹突擊隊備戰南海 訓練攻擊中國島礁
    為此,美軍從作戰概念到軍事訓練,乃至裝備發展都開始轉型。發展全新兩棲登陸概念「我們當前正在談論由355艘艦艇組成的美國海軍,但如果敵人未來要面對的是3萬艘艦艇呢?」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1日題為「美國海軍的終極武器:『母船』攻擊?」
  • 美軍精銳之師「海豹突擊隊」是怎樣煉成的(圖)
    同時,該機構還負責輸送可以長時間執行海外任務、技能全面、反應快速、攻擊力強的作戰部隊。  美國海軍特種戰爭司令部的主要作戰單位主要有駐紮在加利福尼亞的海軍特種戰爭第一組和第三組,駐紮在維吉尼亞州的海軍特種戰爭第二和第四組。這些作戰單位主要負責將美軍海豹突擊隊、海豹運載部隊和特種舟艇部隊部署到全球各個地區,來完成培訓、演習、處理突發任務以及滿足戰區指揮官們所提出的戰時要求。
  • 美19歲被俘女兵被救始末
    林奇屬於美軍第507機修連。一個12人小組的成員,她隸屬的小組在納西裡耶的戰役中,遭到伊拉克伏擊後下落不明,當時很多評論人士認為,她可能已經罹難。     傑西卡·林奇,來自西維吉尼亞巴裡斯汀鄉下,去年剛入伍,是一位漂亮的金髮女郎,戰前隨部隊來到海灣,在美軍第507機修連當後勤補給兵,與被俘的黑人女兵肖娜在同一連隊。
  • 美軍三個時代的軍犬部隊,分工之細緻作戰之廣泛,這就是一段歷史
    他們只有10多年相比人類非常短暫的生命,但是這些在一線作戰的軍犬平均的生命時間只有2年。在「一戰」中,軍犬一歲就上戰場了,他們將承擔突擊、偵查、救援、排雷、通訊等等危險的任務。一戰軍犬這是一隻直接參加一線作戰的軍犬正在接受訓練,他們將和士兵一起完成突擊任務。
  • 美軍作戰改革:特種部隊中士必須會打心理戰,要重新編制心理戰營
    目前,美軍的心理戰由特種作戰部隊負責實施,但是美軍學術界認為心理戰要向常規部隊轉移,直接由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領導,也就是全軍都要打心理戰。美軍認為,心理戰(PSYOP)是指通過對外國目標受眾施加影響,導致長期的行為改變,從而達到戰略層面的目標。因此,心理戰的批准程序通常保留在最高級別的指揮層,但是心理戰的實施層面通常是在戰術級別。這會導致審批時間過長,導致錯過讓對方行為改變的機會。
  • 朱日和訓練基地,最出名的是以狼圖騰為標誌的藍軍
    2011年,中央軍委又決定將朱日和基地建成全軍唯一陸軍聯合作戰實驗場,至此確定了朱日和基地在整個解放軍訓練基地中的頭牌地位。如今,朱日和基地已經擁有全套計算機化C4ISR仿真裝備和可以同時提供5個師部隊進駐的營房、後勤設施,是全亞洲規模最大、解放軍中技術含量最先進的訓練基地,可以與位於美國歐文堡的美軍國家訓練中心相媲美,因此也被稱為「東方歐文堡」。
  • 美軍公開認慫:軍隊要廢了,打不贏大國戰爭,只能特種兵小股作戰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日前發表文章稱,美國軍事策劃人員認為,在談到大國海上衝突的可能性時,特種作戰部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顯然,美國新的海上戰略試圖讓其特種部隊著眼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大國戰爭。
  • 圖說:美軍搜救大隊「fini飛行」全方位訓練「鋪路鷹」無所不能
    6月5日,美國喬治亞州穆迪空軍基地舉行了一次特殊的飛行訓練——fini飛行(fini flight)。fini飛行是空軍飛行員的一個傳統,同時也是給予出色飛行員的一份榮譽。當飛行員調離部署基地,或停止飛行時都會舉行,類似告別演出。
  • 西盟法院開展實彈射擊訓練獻禮人民警察節
    西盟法院開展實彈射擊訓練獻禮人民警察節 2021-01-1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力將超現役裝備 美軍特戰部隊擬裝備新一代槍械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4日報導,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發言人約耳·巴比特上校5月13日在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工業大會」(SOFIC)上表示,該司令部計劃為下屬部隊配裝「新一代槍械」和彈藥。
  • 揭秘美國海豹突擊隊的魔鬼訓練
    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世界十大特種部隊之一,是世界上最為神秘,最具震懾力的特種作戰部隊之一。當提到海豹突擊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2011年他們擊斃賓·拉登。2011年5月1日凌晨,大約24名美軍「海豹突擊隊」官兵,接到歐巴馬總統下達的「擊斃賓·拉登」命令,約40分鐘後,戰鬥結束,賓·拉登因眼部中彈當場身亡,美軍離開現場返回基地。「海豹」(SEAL)是美軍三棲突擊隊的別名,全美軍只有2000多名現役海豹突擊隊戰士,無論是執行任務還是訓練,海豹突擊隊都憑藉出色的表現而成為特種部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