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以後,美國還真沒有與哪個強國打過一場戰爭,全都是力量對比懸殊的戰爭。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日前發表文章稱,美國軍事策劃人員認為,在談到大國海上衝突的可能性時,特種作戰部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顯然,美國新的海上戰略試圖讓其特種部隊著眼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大國戰爭。
為了所謂的「大國戰爭」,美國軍隊近段時間以來動作不斷,除了此次給特種作戰部隊制定大國戰爭的方針外,美軍近期的一系列武器發射試驗、以及與盟友舉行的聯合軍演,基本都是著眼於未來大國戰爭做準備。
事實上,從2001年和2003年美國軍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開始,美國軍隊就放棄了大兵團作戰的模式,轉為在城市和山地遂行「反恐作戰」模式。而大國戰爭策略,實際上在冷戰結束後就被軍事決策者們扔進垃圾桶。
現如今,隨著新興軍事大國的崛起,讓美國預感到其全球霸權地位已經不安全。這才讓熱衷於將軍事力量投放到「反恐」戰場的華盛頓決策者,突然意識到仗再這樣打下去,美國軍隊就廢了。
所以,到了川普時期,美國這才逐漸轉變戰略中心,試圖通過從中東和中亞等熱點地區撤出軍隊,減少在全球各地的駐軍,以便將更多的軍事力量投入到歐洲和亞太,為未來的大國戰爭做準備。
為此,美國陸海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戰略部署、以及未來的武器研製計劃都紛紛做出重大調整,以擺脫當下小規模反恐作戰的模式的影響,重整旗鼓以適應未來大國戰爭的戰場環境。
不過,別看美國軍事轉型表面上看似乎搞得轟轟烈烈的,但實際上在打贏大國戰爭方面,卻沒有多大的底氣。畢竟,美國現在的對手擁有的軍事裝備,已經不再是冷戰時期華約軍事集團那種傻大憨粗的模樣,而是擁有更多非對稱戰場優勢的大國軍隊。
所以,美國叫囂準備「大國戰爭」,並不意味著就敢於對其戰略競爭對手挑起戰爭。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美國參聯會主席、陸軍上將米利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美國並未對俄羅斯等戰略競爭對手掉以輕心,不過,美國希望保持大國競爭狀態,並確保這種競爭不會轉向大國衝突或者大國戰爭。
美國無法容忍新興軍事大國崛起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挑戰,但問題在於美國已經打不起大國戰爭。所以,米利向外界所釋放的信號就是,未來美國不會停止針對俄羅斯等國的遏制行動,但不希望讓這些遏制行動升級為戰爭狀態。對此,米利直言不諱地指出:任何有大國開戰的想法,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很顯然,美國還是世界上軍力最強的超級大國,但近二十年的反恐戰爭已經把這個國家的戰爭資源給耗光。日前,有美國退役軍官就批評當局,稱在過去20年間的反恐戰爭中,美國軍火商生產了太多並不適合大國戰爭的武器裝備。而這些裝備在耗盡美國軍事資源的同時,卻無法在美國的大國競爭中發揮任何作用。
另外,今年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也給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予以重創。就目前而言,美國距離疫情結束和經濟恢復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同時,疫情在美軍部隊中的大爆發,也極大地削弱美軍的戰爭能力。在這一背景下,讓美國再打一場大國戰爭,所要付出的代價無疑是毀滅性的,
由此可見,在某些政客鼓譟大國戰爭論調之際,作為美軍最高級別指揮官的米利將軍,其所做出的表態,實際上就是在拐彎抹角告訴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美國已經打不起一場大國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