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才8.0?但它完爆了所有國產狗血青春片!

2021-01-13 肥羅大電影

從今以後,別再說什麼羨慕泰國的《天才槍手》了,咱們國產電影,也終於拍出了拿得出手的類型混合青春片。

豆瓣8.0,《過春天》。

影片監製田壯壯說,這就是北京電影學院處女作應有的樣子。

我想說的是,從2017年的《嘉年華》,2018年終於上映的《狗十三》,再到今年的《過春天》,華語青春片,終於到了過春天的時候了。

這部電影,零流量。

即使在去年的平遙電影節展映,一出手就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兩個重磅獎項,今年又走出國門,入圍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首日排片,依然只有7.4%。票房,未必能大賺。

但這部導演白雪做了十年全職主婦後的處女作,對得起中國電影,也對得起每個入場的觀眾。打敗墮胎劈腿絕症這些套路青春片就不說了,在青春的母題下,它要說的,是深港現實、單非家庭、跨境學童和受困的青春。

更厲害的是,這還是一部少有的帶有極強商業觸感的青春片。有料,還帶感。

它就是能在海關題材與青春片類型交融的新鮮緊張刺激中,講述一段青春的冒險,也完成了一場在商業性和作者性之間的走鋼索,但導演最終完成影片青春走出險關,一陣春風吹來,國產青春片就這麼完成了一場華麗突圍。

國產青春還可以這麼拍?這部全職主婦的處女作真是嚇到我

這部國產青春片,真是酷得不像國產青春片。

國產青春片在觀眾記憶中是什麼樣?

白衣飄飄、狗血滔滔,不搞場車禍不來場墮胎,好像導演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拍過國產青春片,這些,也曾經是國產青春片的票房保證。

可是不好意思,這一次國產青春片,遇上了個做全職媽媽十年的學院派。

一上來,就拍——過春天。

什麼是過春天?這是海關通曉的一句黑話:走私帶貨的水客,把貨帶過海關、跟同伴報平安的時候,說的就是過春天。

當這麼一個刺激而危險的灰色地帶,遇上一個夾在港陸中間尷尬地帶的迷茫少女成長記,電影會不會被導演拍成腎上腺素飆升的懸疑大片?

有這麼個意思,但又不止。

因為女性、母親獨有的敏銳視角,細膩中又帶著刺,一個驚險又令人眼紅心跳的故事,又被拍出了青春的迷茫與孤勇。

那些青春的角落裡被世界遺忘的年輕人,就這麼被拍得發了光。

女主角女孩佩佩才16歲,是個看似尋常的女中學生。

倪虹潔飾演的她母親90年代末遷至深圳淘金,結識了那會兒事業正好的香港人勇哥,嗯,這張臉你應該很熟悉了,廖啟智,港片金牌綠葉。

誰知在香港生下佩佩後,時代變化之下,勇哥再也無力保障阿蘭母女的生活,

佩佩從此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單非仔」:家在深圳,讀書在香港。

每一天她都須從此岸到彼岸,跨境上學。唯一的朋友,是同班的香港女孩Jo。

兩人有一次一起爬上教學樓頂,許下一個少女心願:去日本看一場香港看不到的雪。

願望很美好,實現很費勁。

機票、住宿、旅行各項開支加在一起,一個擅長貼膜的普通高中女生根本負擔不起。

大人是指望不上的。父親生活落魄,還要負擔另一個家庭;母親終日只會打麻將,話都不跟她說。

想去日本,就得靠自己。

就這樣,涉世未深、四處找錢的佩佩,無意間闖入一個「走水」地下組織,開始過春天。

只要憑藉自己是身份掩護,將一批批港產iPhone帶過關, 就能賺取一筆不菲的報酬。

但決不能被海關抓現行。沒人知道,從此岸到彼岸,另一頭究竟會是春天,還是過不去的關。

青春是場冒險,但這場冒險,卻可能是對少女人生的一次重構。

看出來了吧,拍這樣的電影,也想是一場闖關。

複雜的大背景,「走水」的社會現象,少女題材的犯罪類型元素,這條路,和佩佩一樣險象環生。

最終這部青春題材的電影能被拍出過國產青春片從未見過的山車般的緊張感,靠的是導演白雪多年的死磕。

電影,成為了學院派的技術示範作,這樣的成熟度,的確不像個新人作品。

拍緊張場景,氣氛肅穆的海關、龍蛇混雜各懷鬼胎的走私團夥、驚險刺激的交易……手持攝影居多鏡頭晃動帶出的節奏感與緊張感,傳遞出走私特有心跳感和壓迫感。

一個現實無比,但在少女眼中又奇幻無比的世界,就這麼隨著鏡頭浮出水面。

只是緊張?導演的鏡頭,還讓成長變得清晰。

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女主和廖啟智婦女相逢不相見的精妙長鏡頭,機位巧妙利用了玻璃的反光,同時拍到餐廳內外的兩個人。父親在餐廳裡和另一個家庭在一起,女兒在餐廳外凝視著父親,世間最遠的距離,父女的溫暖與冰冷,就被濃縮在短短的鏡頭裡。

前一秒是過關危機,下一秒是少女心事,導演鏡頭妥帖靈動,還恩外帶出一份少有的 「港味」:晃動的手持攝影,和市井促狹的香港城市完美融合。

但導演最厲害的地方,是在敘事、攝影、配樂、剪輯中保留的那份精準的克制。

《過春天》不單單是一個驚險故事,也不僅是講跨境學童青春成長的電影,它背後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性,但導演並沒有沉溺其中。這對一個新導演來說,尤其難得。

青春是放肆,青春片是克制。

新一代小花,不該忽略了她

說《過春天》,必須說一嘴女主黃堯。

能演上這個角色,和她出色的語言能力有關。電影還需要一位能在普通話與粵語切換自如的女主角,光這一點,許多小花就會被自動卡掉。當然電影也沒錢請他們。

但最後導演力排眾議啟用一個未經雕琢的新人演員詮釋佩佩這個角色,被證明是最正確的決定。

這個女孩演戲,渾然天成。

電影最難解決的一點,就是一個普通女孩為什麼會為了錢幹走私這麼危險的事?

但黃堯演出了其中的合理性,她不是不懂走水的人是因利而聚。但當一大圈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被水客大姐頭「花姐」(江美儀 飾)青睞,似乎只有在這裡,這個青春期少女才能找到她想要的認同感和溫暖。

只是溫暖?還有叛逆。

明明不會遊泳的她,卻能不帶一絲猶豫地從遊艇跳入海中。

只是叛逆?恐怕,還有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就在溺水的慌亂之時,一個強壯有力的臂膀,一下把她託舉起,那是佩佩最好朋友阿Jo的男友,豪哥。

看出了三角戀?這段戀情的確是佩佩和閨蜜感情破裂的起點,但佩佩與阿豪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愛情,而更像兩個不安的年輕人,情不自禁的相互取暖。

片中有一場戲,格外獲贊。

逼仄而狹小的空間裡,特殊紅色光線照射下,為了將走私的iphone帶在身上,兩人用膠帶相互捆綁。迷離的影像、少女的輕輕喘息,畫面足以令人面紅耳赤,但又發乎情、止乎禮,任憑荷爾蒙在狹小空間裡翻江倒海。

黃堯徹底把一個開頭膽小怯懦,後來叛逆爆發、情感和理智全面失控滑向禁區的複雜少女形象,完整展現於熒幕之上。

曾經的畏畏縮縮,到有了小小心願後,開始陷入了不可控的生活裡,有委屈的痛哭,沉默的隱忍,最後都化作傷疤,隨著「成長」跨過春天。

為了這部戲,黃堯在開拍前足足啃了六個月劇本。

正式拍攝時,臺詞爛熟於心,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佩佩。

簡簡單單紮起馬尾辮,搭一身普通的校服,就演出一段少女努力追逐命運的模樣。

這不是活明白了的通透成年,而是活得一腔孤勇又只有一知半解的普通少女。

曾像一隻雛鳥,緊緊依附在好友的羽翼之下的少女,終究奮力綻放,但青春入煙火,綻放後無影蹤,女主望向車窗外的眼神,又帶出這個年紀不該有的疲憊。

相比過去國產青春片裡那些更安全的少女們,這是一個青春遊刃於刀鋒的少女,而多條線索交織成少女急轉直下的命運背後,是新一代小花奮力綻放的演技和對表演的敬意。即使面對廖啟智江美儀這樣的老戲骨,她的演技也沒有一刻落於下風。

新一代小花,真不該忽略了她。

國產青春片,過了險關就是春天

過去的國產青春片,不是這樣的。

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大熱,到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狂收七億票房,青春片的愛情盛宴一開,《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相繼湧入市場,成年傷感明星青春,國產青春仿佛一夜之間墜入相同模式中——不懷舊,沒票房,不狗血,無青春。

對於國產青春片而言,這場票房盛世未必不是險關。果然,沒過幾年,青春片市場全面衰退。觀眾,看膩了。

但當早戀、車禍、墮胎這些流行橋段紛紛退場,國產青春片就像影片的英文名crossing,就這樣奔跑著,有驚無險地越過邊界,佩佩最終長成一個真正的大人,國產青春片完成了一場突圍。

不需要大起大落的生離死別、無病呻吟,一個微小的細節,就足以把人拉回那段最青澀的時光。

電影的結局佩佩將鯊魚放歸大海,當母女登上山頂,少女伸出手去,竟然抓住了一片雪。2016年,香港真的下雪了。導演採風時也真的見到一隻鯊魚。

在現實和電影的對應之間,青春和國產青春片共同完成了成長。

看上去,這樣的電影,冒著傻氣,早在2009年,導演白雪就開始著手創作《過春天》的故事。

她數十次往返於香港深圳兩地,進行大量實地調研,拍攝數百張影像資料, 七年過去,才終於完成《過春天》的初稿。

這麼一部沒流量的電影,製作團隊卻都是大牌。

電影沒有自我沉溺的矯情愛戀,只有近乎本能的衝動,到最後,帶給觀眾一部關乎青春本身、無關票房計算的青春故事。

電影沒有結局,因為青春沒有結局。

過了青春,人生就會好起來嗎?

未必,但完成了反叛的成人禮,才算完成了年輕的使命。若青春不見傷口,如何證明血是熱的。

渡口、海關、人生的十字路口,佩佩過的不只是關,還有整個青春。

正如白巖松說過: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春天就在眼前,但過關不易。

生活狹小困頓,青春的小船時常左支右絀,上岸太難。正如國產青春片,要突破也是太難,但電影最終拍出了青春的疼痛感。

鯊魚屬於大海,香港看不見雪,國產青春片似乎永遠拍不出真正的青春,但一切最終被改變了。

零流量,豆瓣8.0,「她」硬核得不像國產青春片,卻以青春的孤勇,最終治癒了青春。

而當國產青春片渡過險關,終於還是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相關焦點

  • 《快把我哥帶走》票房破億,拒絕狗血的青春片引觀眾好評
    由彭昱暢、張子楓等人主演的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於8月17日在全國上映。這部青春題材的電影,另闢蹊徑,講述了時分與時秒這對兄妹之間的歡笑與淚水,引起了觀眾們的關注,電影票房也是表現不錯。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止8月19日11點44分,《快把我哥帶走》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億元的大關。《快把我哥帶走》票房火熱,電影的口碑也相當不錯。觀眾們在看完電影後各種好評,「精彩的二次元漫改電影」,「今年最好的華語青春電影」,「兩位年輕演員的表現太棒了」。
  • 豆瓣8.1,彭于晏為它苦練手語,一部被忽略的臺灣青春片
    提到臺灣的青春電影,大家一定會想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由九把刀執導的青春愛情片,改變了觀眾對於青春片的看法,片中沒有狗血的劇情,只有真實的青春回憶。其實在這部電影之前,也有一部簡單而又溫暖的青春片上映,不過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它就是《聽說》。
  • 為什麼電影《狗十三》被稱為「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狗十三》拍攝於2013年,當時筆者看完就曾經誇下海口:近十年來最好的國產青春片,沒有之一。時隔五年之後,再看這部電影,這樣的評價似乎依舊不過時。原因無他——《狗十三》真得拍出了我們這代人成長中所經歷的「中國式殘酷青春」。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動漫,《魔道祖師》第8,秦時系列佔3席!
    《葫蘆兄弟》 豆瓣評分8.8其實在豆瓣上,評分達到8.8的國產動漫還有不少,比如《天行九歌》《狐妖小紅娘》等等,但是小編卻唯獨選出了《葫蘆兄弟》這一部作品,因為這部作品參與評分的有7萬人,而其他的幾部作品都是一兩萬人,七萬人評分還能高達8.8,可見這部作品確實優秀,一代人的經典回憶。9.
  • 《狗十三》:青春片 講好自己的青春故事
    類型上看,這是一部青春片,但它在豆瓣上卻有高達8.4的評分。僅此一點,其就與過去幾年來被屢屢詬病的「國產青春片」劃開了鮮明的界限。青春片作為近年來影壇崛起的一種電影類型,經常面臨口碑與票房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境地,不得不說是電影市場的一大遺憾。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國內票房市場颳起了一陣旋風,不僅以12億元票房成為月冠軍,更引發了觀眾對國產同題材的「青春」題材的反思。
  • 【影視分享】5部躁動的青春片,絕對讓你臉紅心跳
    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詞兒青春就是雖然你一無所有但每天起床還是能夠迷之自信換句話說,如果你此時還是很窮那恭喜你,那只能說明青春還未離你遠去啊1|《契克》2016年導演: 法提赫·阿金主演: 特裡斯坦·勾貝爾 / 阿妮婭·文德爾 / 賈絲廷娜·永夫豆瓣評分:8.1近期最好看最好玩的青春片就是這部
  • 豆瓣評分8.0,不可錯過的國產青春片,講述成長的躁動與叛逆
    它關乎成長,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是規劃未來的階段。青春之前,無憂無慮,青春之後,長大成人。青春不能承受之重,在於還沒有感受到豐富多彩之前,眼前就一片灰暗,心已經死了。身份認同、地域阻隔、物質刺激、感情空虛,在一系列閉合的條件設定下,《過春天》給出了一系列相似卻陌生的感官體驗,帶來了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結果。
  • 中了國產青春片愛作死的毒!
    可惜世界觀再棒,展開之後也只是一個視野狹窄、三觀不正的韓式狗血三角戀,導演的鏡頭調度也只是中規中矩。你也可以說它不像,因為日本動畫鮮有把愛情當成重點的,《大魚海棠》這種故事本質上和中國電影院裡那些作死的青春片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倒是寧願它可以成功複製宮崎駿,或者是日式的青少年純愛動畫,只要夠優秀,山寨也可以忍受,只是可惜它就像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拍了一部綠茶婊瑪麗蘇的韓式狗血劇。
  • 《閃光少女》MV海報 國產青春片強心劑評分走高
    《閃光少女》MV海報 國產青春片強心劑評分走高 今日片方發布閃光爆裂民樂團「閃爆首版」概念曲MV及「花火」版海報,MV中眾民樂達人勁歌熱舞,盡情秀出青春活力;海報中主創手舉煙花的動作更是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於未來的無限憧憬。
  • 《狗十三》國產青春電影裡的裡程碑式作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產電影就把青春定義為了戀愛,打群架,暗戀男女神,甚至草率交出自己的第一次然後墮胎等等。這樣的詮釋好像就在告訴我們我們的青春就像是一坨狗屎一樣,永遠走在把自己變得越來越糟糕的路上,沒有什麼作為,充其量把自己糟蹋個夠。
  • 比隔壁老王更傷心的是 我們的青春活在別國電影裡
    但Sir依然想重點推薦,因為——  這可能是我們能在電影院看到的,年度最佳青春片。  IMDb評分7.5。豆瓣3萬多人評價,評分8.1。比《我的少女時代》還高0.2。  這部電影厲害在哪?  Sir認為,它拍出了大部分人真實的青春。
  • 國產青春劇困境,還未被B站和歡喜大兒子《風犬》「咬死」
    要說青春片在這個年景,基本直接和爛片畫了等號——「癌症車禍墮胎」等狗血套路被全網深深嫌棄。 今年的青春題材電視劇,既有《以家人之名》《二十不惑》等引發了全網熱議,也有像《一根木頭》《時光與你都很甜》一樣悄悄完結,不帶走一片雲彩。 「又臭又長,還容易爛尾。」有觀眾批評。
  • 2019年韓國年度最佳青春片,16歲女主演一炮而紅,拿下國際影后
    2019年,應該是國產青春片的高光時刻。《過春天》、《少年的你》等影片上映,口碑票房雙豐收。它們用全新的角度詮釋了青春,打破了觀眾對於以往國產青春片的認知。這次,我們的青春不再是戀愛、打胎和劈腿的狗血,而是那些美好陽光下的灰暗。
  • 豆瓣9.1,國產戰爭片天花板,上映36年,至今難以超越
    最近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八佰》還挺火的,從8月21號上映以來,豆瓣評分高達7.7分。不僅評分高,口碑好,上映22天票房也達到了25.45億,連續拿下了電影票房的第一名。這樣的成績也算是對得起管虎的付出了,畢竟這部片子他從2013年就開始籌劃。
  • 2019十佳國產電影出爐,大片和冷門,哪些你還沒看過?
    柒丨《過春天》導演:白雪主演: 黃堯 / 孫陽 / 湯加文 / 倪虹潔 / 江美儀豆瓣評分:7.7這部電影早在2019年3月份就上映,定位是最剛的現實主義題材青春片,電影更像是冷門佳片一樣的存在。沒有以往青春片打架、墮胎之類的元素,而是真正聚焦女孩的內心世界,真正關於青春,關於成長。
  • 2018年排名前十的豆瓣高分國產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好了,廢話小桐桐也不多說,一起來看一下2018年排名前十的豆瓣高分國產電影!,其實是因為導演黃信堯幾年前拍過一部叫《大佛》的短片,因為大受好評,才有了這部102分鐘的長片。NO. 1 《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分 電影票房30.7億人民幣這是10部電影裡票房第二高的一部電影,徐崢
  • 這10部豆瓣超過8分的國產懸疑犯罪電影,你看過幾部?
    眾所周知,國產電影因為審核的原因,很多現實懸疑犯罪題材的電影要麼就是被禁,要麼就是將「部分」內容刪除,真正能上映的不多。好在,總有些電影人願意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這些讓人震撼的經典電影。今天,小七就給大家分享10部豆瓣超過8分的經典國產懸疑犯罪電影。
  • 豆瓣評分9.0以上懸疑片排行榜,每一部劇情都足夠燒腦
    影片的最後有驚人的大反轉,這是它為什麼高分的原因,這裡就不劇透了。可以說是懸疑片的鼻祖了。這部影片偉大的地方在於,它不以說教的方式來表明道理,而是通過分析,通過理解,通過換位思考,讓人開始進入角色。在決定男孩命運的同時,他們也在審視自己內心的世界,最後得到了一致的決定。值得一看的好片。
  • 中國青春片從「海豚時代」進入「鯊魚時代」|專訪北師大青年教師...
    這部曾經推遲上映的國產青春片,如今不僅有著突破15億的票房表現,在豆瓣上也收穫了60餘萬觀眾給出的8.4分的成績。無論是流量明星所呈現出的精準動人的演技,還是對「校園霸凌」這一社會熱點話題的聚焦與剖析,抑或是對兩個少年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殘酷青春物語的講述,都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值得討論與深思的「現象級」影片。
  • 以下幾部神片都能完爆《與神同行》!
    韓片韓劇最擅長的煽情在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親情內核非常動人。男主角金自鴻和弟弟金秀鴻對母親至誠至孝,與母親痛失兩個兒子的悲慘遭遇實在太扎心!託夢訣別,電飯鍋裡裝著給母親的最後一封信,實在不算是什麼新穎的梗,但還是催人淚下。但是如果說《與神同行》是一部神片,影小妹卻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