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誕生和滅絕了無數的生物,一些生物的消失是因為天敵,而另一些則是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只有一個物種是死於天災,那就是恐龍。
對於恐龍的消失,人們感到慶幸又遺憾,恐龍曾是地球的霸主,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7億年之久,雖然在此期間它們並沒有像人類那樣產生智力,但恐龍憑藉強大的體格和鋒利的爪牙,蒞臨於眾多生物之上,尤其是霸王龍,更是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抱著對恐龍消失的惋惜,人類將一部又一部和恐龍相關的題材搬上了螢屏,而《侏羅紀公園》更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雖然可能性很小,但人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克隆技術將恐龍復原出來。
而另一些人則不那麼認為,恐龍兇殘、恐怖,且食量巨大,就算恐龍沒有毀於一顆隕石的襲擊,也會因為環境的原因退出生物界。
更何況,恐龍作為生物鏈頂端的生物,如果它們存活至今,人類根本沒有機會發展壯大,或許,早在人類的祖先還是靈長類生物的時候,就因為恐龍而滅絕了。
也有人認為,恐龍其實並沒有滅絕,只是體型變小了,或者退化成了別的生物,此前,在剛果的利誇拉湖沼澤地區cryptid,就有人稱發現了一條15米長的鱷魚。
迷信恐龍還沒滅絕的人相信出現在剛果沼澤地區的並不是鱷魚,而是滄龍,還有人稱在剛果雨林中發現了一條藍色的恐龍在水裡活動,總而言之,每年全世界都會流傳出一兩個關於恐龍目擊的事件。
但實際上,尋找恐龍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恐龍的後裔很有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它甚至還是人類餐桌上的美味,是一種家禽,雞。
從外表上看,雞和恐龍根本沒有半點聯繫,但在霸王龍留下的軟體組織DNA中,科學家對比了上千種生物,唯獨只有雞的DNA和恐龍非常接近。
而實際上,恐龍的外貌一直存在爭議,科學家至今無法確定恐龍是否擁有羽毛,但在電腦還原的恐龍3D圖片中,與其說恐龍是一種爬行類動物,其實它的骨架結構和奔跑姿勢和雞更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