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可以做什麼?這個手與小貓咪的故事,能教會寶寶認識手的功能

2020-12-03 崢小蜜

手是寶寶認識的第一個身體部位。在他們幾個月的時候,就知道吃自己的小手,隨後,他們會學著握拳,拍拍手,用手拿玩具,抓吃的東西。這都是寶寶在無意識狀態下學會的手部動作,那么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特意引導寶寶,去認識自己的手,去了解手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和寶寶一起看《千變萬化的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千變萬化的手》是一本適合1~3歲寶寶看的繪本。這本書的文字不多,全書總共才有80個字。全書的內容是這樣的:

看!這就是我的手,它能做各種各樣的事。它能推,也能拉。它能撓痒痒,也能輕輕摸。它能畫畫,也能走路。它能指方向,也能說再見。要是什麼事都不做,它還能……(嘿嘿,你猜還能做什麼?)舉手擊掌!

如果你要問,就這80個字,有什麼值得買的呢?那我要告訴你,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喜多村惠(Satoshi Kitamura)為我們講了一個關於手的非常有趣的故事。

喜多村惠(Satoshi Kitamura)1956年出生於日本,從小喜歡讀卡通漫畫,現為著名童書作家、插畫家,被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全球具有獨創性的、格調鮮明的童書插畫家之一」。 他的插畫有一種西方式的幽默與狂放不羈的想像力。1981年,他加入了英國安徒生出版公司,從事插圖繪製工作。他創作的圖畫書獲獎無數,如英國鵝媽媽獎、英國國家藝術圖書館圖畫書獎、日本繪本特別獎等。喜多村惠的作品細節豐富,他輕鬆地將豐富的想像與圖畫結合起來,很好地詮釋了孩子想像中的世界。

喜多村惠(Satoshi Kitamura)

手的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封面上有一隻肉嘟嘟的手,旁邊有一隻小貓咪:「咦?這是什麼?」

扉頁,背景上有3隻手影,分別做著不同的手勢,小貓咪邁步往右走,想要去看看《千變萬化的手》是什麼?

小貓咪終於找到了答案,」這就是我的手啦!「於是他開心地跑過去。

「唉,這隻小手在推我。」小貓咪好驚訝。原來手能推。

小貓咪趕快跑,「啊!不要拉我的尾巴。」手也能拉!

「啊哈哈哈哈,放開我,好癢!」小貓咪滿地打滾,手能撓痒痒啊!

「喵嗚~好舒服,好想睡覺……」手也能輕輕撫摸小貓咪。

小貓咪驚訝地看著紙上,紙上畫了一塊小小的奶酪和一隻小老鼠,「哎呀,手可以畫畫呀!」

在玩具房子、大叔、消防車、小汽車和小人組成的城市中,手還能走路。小貓咪跟著它走,準沒錯。

小貓咪:「我想出去玩了,往哪裡走呢?」

"往那邊!「手指這門,手還能指方向。

小貓咪在院子裡,看向窗戶:」我出去咯!「

手揮一揮,和小貓咪告別。手也能說再見。

小貓咪很好奇:「我出門之後,要是手什麼事情都不做,它還能做什麼呢?」

它還能……

答案就在下一頁!

摸鼻子!哈哈哈哈……

手的故事結束啦,舉手擊個掌!

原來,這是我小主人的手,他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讀起來小動作很多的書

《千變萬化的手》是一本認知書,主要教會小朋友認識手的功能。但是他並沒有像一般圖書那樣用說教的語氣去對小朋友講手有什麼作用,而是講述了手與一隻小貓咪的故事,讓孩子讀完故事之後,懂得原來手可以做那麼多事。

這還是一本讀起來小動作很多的書。我和我家寶寶一起讀《千變萬化的手》的時候,我常常會和他一起動手:推推他,摸摸他,撓痒痒,讓他給我指方向。

讀到最後,我們還會一起玩摸鼻子的遊戲:

讓寶寶把手放到我鼻子上,然後我說:「眼睛」,讓他用手指我的眼睛。

我說:「嘴巴。」讓他用手指我的嘴巴。

我還會說耳朵、眉毛、額頭、臉……

通過關於手的書,擴展到認識其他身體部位。

還有的媽媽在和寶寶一起讀《千變萬化的手》的時候,會拿一隻玩具熊或者玩具烏龜做道具,讀到推小貓咪的時候,就和寶寶一起推推玩具熊。

通過和寶寶一起玩遊戲,加深他對手的功能的理解,也通過手部動作,撫摸寶寶,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日本知名身體心理學家山口創教授指出,重視呵護初感肌,重視親子間肌膚接觸會使大腦分泌後葉催產素,專家說這是「愛的荷爾蒙」,會使親子間相互依賴與信任,心情放鬆、獲得幸福感,甚至可以緩解壓力。

我們不僅可以給嬰兒時期的寶寶做撫觸操,還可以對1歲以上的大寶寶摸摸頭,或者抱抱他,讓他知道我們是愛他的。

所以,一起動手讀這本書吧。

小彩蛋:

這本書中有很多小彩蛋,仔細看,你會發現這本書前後環襯是不一樣的,前環襯是人的手印,後環襯是貓的腳印,它與書中手和小貓咪貓的兩個角色相呼應。

另外,書中每一頁除了手的不同動作外,在背景上還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圖形。有的是箭頭,指示手的動作方向,有的是文字內容的補充,與角色互動。像最後摸鼻子的動作那一頁,小貓咪頭上頂著一個大大的驚嘆號,更加凸顯了小貓咪驚訝的表情。

如果你喜歡,也歡迎分享給你周圍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和孩子一起體驗動手的樂趣吧!

相關焦點

  • 手外傷術後要做什麼功能鍛鍊?
    雙手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較常用到的一個器官,由於手部在多數情況下沒有太多的保護,而又需要不斷地接觸各種工具和物件,也使得它成為全身較易受傷的一個部分。手外傷後有的需要手術,手術後的功能鍛鍊對於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手外傷術後都要做哪些功能鍛鍊呢?
  • 寶寶吃手要不要管?專家詳解寶寶吃手
    突然有一天,寶寶的小手晃到眼前——咦,這是什麼?嘗嘗!從此,吃手開始了。所以,爸媽一定要高興,這是寶寶在研究新事物呢,吃手對寶寶的腦發育、協調能力的發展都有好處,所以一定不要制止。你可以有意引導寶寶使用他的小手,讓寶寶用手去觸摸各種不同質地的物體。觸摸的同時你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語言,要配合告知:這是什麼,是軟(硬、冷、暖、光滑、粗糙等等)的。
  • 一隻手也可以做得很好!
    爽朗笑聲裡透出的自信讓人忘記了這是一個右肢功能基本喪失的青年。朱榮赫,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1702班學生,大學前三年累計平均學分績排名專業第二,推薦免試研究生綜合考查成績排名專業第一。曾獲國家獎學金一次、學校一等獎學金兩次、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稱號三次,博納之星二等獎學金和錢江電氣獎學金等多個獎項,今年被推免至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心理:如果寶寶形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寶寶吃手的原因看到寶寶吃手的行為,要先了解TA這個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和動機,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才會讓寶寶心理上得到放鬆,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 寶媽被寶寶戳傷眼睛,面對寶寶的手部敏感期,媽媽要保護好自己
    這位寶媽之所以發布這則視頻,就是想要提醒廣大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也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因為她們年紀小就疏忽,一旦受傷後悔都來不及。為什麼「小糰子」有這麼大的破壞力?根據網友的評價,其實可以看出,寶寶傷人的事情其實一直都存在。在大部分人眼裡,都認為寶寶沒有什麼攻擊力,但是卻忽視了自己身體的脆弱,尤其是眼睛、耳朵等部位,十分脆弱。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1、吮吸反射 0~4個月的小寶寶時常吮吸手指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生來就具有吮吸反射,以便出生後能順利吮吸母乳。這種能力與生俱來,在孕期做B超時就能時常看到寶寶在吃手。
  • 千萬別再阻止寶寶吃手了,他這是在給自己接種疫苗!
    寶寶愛吃手怎麼辦?不少家長把它看做洪水猛獸,一發現立馬阻止。但近日某育兒公眾號提出了「孩子吃手等於打疫苗」的觀點。這個說法靠譜嗎?然而有研究表明,寶寶吃手有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孩子啃手指等於打疫苗。接種疫苗就是在身體裡注入少量病毒,讓身體產生相應抗體並提高抵抗力,起到免疫疾病的目的。而孩子啃手指也能達到類似效果,可以讓少量病毒進入體內,使免疫系統受到刺激獲得鍛鍊。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啃指甲。有研究表明,與正常人相比,愛啃指甲的人身體或許更加健康。
  • 手脫皮是什麼原因 手脫皮吃它可以緩解
    那麼手脫皮是什麼原因呢?手脫皮怎麼辦呢?手脫皮吃什麼好呢?相信一定會有很多朋友都很想知道答案吧,那麼就請看看下文吧。手脫皮是什麼原因一、氣溫原因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手部脫皮的時間往往是氣溫較為乾燥之時,其實氣溫原因便是手部脫皮的主要誘因之一。
  • 夢見蛇咬自己的手出血是什麼意思 夢見蛇咬自己的手出血
    夢見蛇咬自己的手出血是什麼意思 夢見手,象徵行動,自己的能力與事業。 夢見自己在喝血,是發財的祥兆。夢見血,自己的財產會有繼承人。然後有個不認識的好心男人在幫我抓後來從水裡來了兩條很大的一條被不認識的這個男的打死還有一條死咬在我手上被我估算著頭下三寸的地方給掐死了!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其實從胎兒8個月時就會出現吸吮反應,這時候寶寶會無意識的開始吃手,這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會吸母乳的原因。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3. 吃手也是尋找安全感當寶寶遇到驚嚇或不安時,吃手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寶寶自我安慰。這和有的孩子一緊張就搓手,揉眼睛等是同樣的道理。
  • 常常被人誤會的小貓咪,這髮型是出自Tony老師之手嗎
    小喵我在短視頻平臺看到一隻非常有趣的小貓咪,貓咪坐在桌上,頭卻伸到檯燈裡面取暖,網友們機智評論,「這年頭小貓咪都要燙頭了嗎?」「確認過眼神是于謙養的貓。」「幹啥啥不會,燙頭第一位。」「優雅小橘,在線燙頭。哈哈哈,網友們真是太有趣了,順便提一下,這位視頻的原作者的貓咪叫海膽,如果你們喜歡它,可以去追一下。
  • 手功能康復家庭自助手冊
    患側手側捏和分開拇指,手指能半隨意、小範圍的伸展。 下面為大家講解具體的康復訓練內容,可以幫助大家強化手腕控制,增強分離運動,有助於建立正常的運動模式,為日常生活活動作準備。 手:能側捏和分開拇指,手指能半隨意、小範圍的伸展。可能會出現手部肌肉緊張,肌腱短縮,肌肉萎縮,手部腫脹,運動不能,感覺減退或過敏。
  • 寶寶為什麼愛吃手?或許是4個因素「作怪」,家長需重視起來
    大概每一個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事:寶寶總是喜歡將手放在嘴裡,你把他拿出來,他又不斷放進去,一著急寶寶還哭,這下媽媽更著急。這手上可全是細菌,而且孩子一直喜歡吃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如果寶寶能夠靈活地完成吃手動作,就可以說明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良好。2、對自己身體和世界的好奇:對於孩子而言,這是他和這個世界接觸的第一階段,對自己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好奇,啃手是他認識和學習這個世界的最有效和直接方式。當寶寶慢慢長大,它會發現原來自己身上居然還有一個這麼好玩的「東西」,於是他就開始把小手作為新的遊戲夥伴,依賴咬手這種口腔運動來獲取感覺刺激。
  • 寶寶愛舔手是怎麼了?育兒專家答疑匯總
    如果是生理性多汗的話,媽媽也不必過分憂慮,只要除去外界導致寶寶多汗的因素就可以了。如果是病理性出汗,請儘早就醫哦。Q3寶寶手指上總有倒刺是怎麼回事(小番茄媽媽-2017.8.15:寶寶手指上總有倒刺是什麼原因怎麼改善?)
  • 媽媽的手
    她們經常拱伏在媽媽隆起的腹部,聆聽寶寶胎心的節律。她們嘗試著織小小的毛衣,縫小小的枕頭,動作有些笨拙,卻載著滿滿的愛意。那一陣子,她們望見媽媽的臉,總是笑意盈盈。  一聲啼哭,打破了多年寧靜的生活。媽媽的手,亂了。她們前所未有地在煩瑣家務中大展身手。刷子在奶瓶中旋轉,尿布在水中起浮,果汁從機器流出。
  • 手涼是什麼原因 6大因素導致的手涼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有手涼的現象發生,那你知道導致手涼的原因有哪些嗎?出現手涼的現象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手涼吃什麼食物能夠有效的緩解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手涼是什麼原因1、腎陽虛手腳冰涼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腎陽虛,腎陽虛患者即使在正常的溫度下也容易感覺發冷。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2點迅速get親子畫畫技能,媽媽做《手抄報》不用吼娃了!
    我有六個忠實的僕人,他們教會了我所有道理,他們的名字是:何事,何解,何時!以及如何,何地和何人!一篇好的手抄報,一般是符合這幾個要素並能完美的呈現出來!也就是說您用回答這幾個問題的方式來自問自答:1、手抄報主題是什麼?2、給誰看的?3、需要哪些文字和圖片素材?4、怎麼編排?5、使用什麼字體和顏料?
  • 比小貓咪還可愛的兔猻,真羨慕能摸摸它小手的人!
    導語:比小貓咪還可愛的兔猻,真羨慕能摸摸它小手的人!兔猻那可是能跟小熊貓和水豚並駕齊驅的萌系選手,兔猻大爺可是隨便做個動作就能萌化一片人的心。要是想去看兔猻,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霓虹的那須動物王國!兔猻大爺在那可是有機會零距離接觸的。
  • 寶寶手脫皮,是怎麼回事?
    點擊藍字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手脫皮的現象,有些孩子會在四季交替時發生這樣的情況,而有的孩子則可能只是偶爾出現了一兩次手脫皮。很多家長認為手脫皮是因為缺乏維生素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寶寶手部脫皮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哦!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