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規模突破萬億,新華保險明確財富管理規劃發展「三步走」路線圖

2021-01-08 和訊網

聚焦資產負債雙輪驅動的新華保險(601336.SH),將資產端的財富管理提到重要位置。12月17日,新華保險2020年公司開放日上,總裁李全重點解讀了財富管理戰略的整體安排,提出財富管理是公司「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模式中的重要支柱。

未來三至五年內,新華保險將依託保險主業,服務整體「1+2+1」發展戰略,調整資金來源結構,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在持續做大做強保險業務的同時,以養老金、第三方資金作為突破口,以科技賦能加強渠道獲客能力,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形成雙輪驅動效應,帶動負債業務。

深化雙輪驅動,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

李全介紹,近年來,從需求層面,中國居民特別是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強,需求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供給與政策層面,保險資管逐步打開了進入財富管理市場的通道,保險資管新規的落地,明確保險資管產品可以面向合格個人投資者銷售,意味著保險資管產品擁有了高淨值人群代表的財富管理市場這個值得開墾的「藍海」。

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競爭將更加激烈。保險公司想繼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獲得管理規模效應,財富管理是最為重要的抓手。

李全表示,新華保險現已具備長期管理大量資金的豐富經驗,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擁有諸多優勢。譬如:規模大、供應穩定、期限長期的優質資金來源;全面的投資管理體系,強大的投資管理人才隊伍和經驗;全面的投資管理資質和二十多年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管理經驗;豐富的資產類別,橫跨一、二級市場各類標準和另類資產,且具備以優質長期資產為基礎的產品創設能力;強大客戶基礎,資管產品的個人零售業務與保險銷售升級融合將釋放巨大潛力。

財富管理相對資產管理是保險企業價值管理的又一層延伸,通過豐富的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超出保障需求以外的財富增值服務,同時又可以發揮投資優勢,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國家養老體系建設,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多方共贏。從提供投資策略和提升投資收益的保險資產管理者轉型為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個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務提供商,將在迎接管理能力挑戰的同時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介紹,新華保險現階段將從財富管理平臺搭建、投資能力建設、資管產品開發等方面構建全方位競爭能力,目標是依託保險主業,服務整體「1+2+1」戰略,調整資金來源結構,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方位、專業化、有特色的財富管理平臺,繼續做大資產規模,提升第三方管理業務的規模和收入佔比。

明確三步走路線圖,邁向大資管時代

更進一步,李全披露了「三步走」的財富管理規劃發展路線圖:2019到2020年是過渡調整期,明確財富管理在公司層面的定位,進行內部架構職能調整和人員配置;2021到2023年是深化建設期,針對多元化客戶需求,在渠道、投資、風控、管理方面匹配能力,持續拓展第三方資源,實現科技賦能;2024到2025年是體系完善期,建成集成化聯動式財富管理平臺,客戶需求可全方位得到響應。

「在沒有雙輪驅動情況下,我們資金是非常單一的,全部為自己的壽險資金。但過渡之後,我們第三方業務從原來的幾乎沒有到現在超過3500億的規模,只用了一年多一點」,李全介紹,不包括海外平臺,2020年3季度新華保險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13萬億。

未來,新華保險將持續打造由內及外的投資閉環,提升投研專業化程度;與業界廣泛合作,拓展客戶與資金渠道;創新產品設計,豐富投資策略;加快科技賦能布局,優化管理體系;逐步構建成熟的「一體兩翼+科技賦能」,即「1+2+1」發展布局,實現「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

資管產品開發方面,境內財富管理平臺以新華資產為主,建立涵蓋現金管理類、債券類、混合偏債類、混合偏股類,股票型、量化和指數策略類和FOF等完整的產品體系,組合類產品數量已超過40個,為後續第三方業務行穩致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境外財富管理平臺以新華資產香港公司為主,建立包括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分別覆蓋不同的資產類別、投資策略、行業和主題,為客戶提供持續穩健的投資回報。特別在養老金產品方面,新華保險將完善第二支柱養老金產品線、積極開拓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障業務產品線。

資產端重要,負債端一樣重要。2019年以來,新華保險改變「打法」,渠道方面由過去的個險為主到銀保渠道持續發力,險種方面以年金險和健康險並重,保障業務提價值,年金業務提規模,結構上期躉結合,以躉促期。

下年度怎麼打?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介紹了2021年「開局戰」的情況,其表示,公司提出了「兩大兩備」,大增員、大培訓,備客戶、備產品,投入有效人力,提高隊伍技能,增加客戶粘性,推動產品,「到現在為止超過預期」。

「總的來看,我們會保持業務結構良好,確保規模、價值均衡發展,發揮投資端優勢,尋找優質資產,提高投資效益,支撐負債端的業務發展,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為公司創造價值」,李全總結道。(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李全詮釋新華保險「二次騰飛」,推動銀保渠道期、躉聯合
    12月4日,新華保險召開公司開放日,執行長、總裁李全首次明確「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地位穩定在第一梯隊」「資產突破萬億平臺」「規模價值同步增長」和「產業協同發揮效能」。為了實現目標,李全闡述了「1+2+1」的公司戰略構想,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公司整體實力再上一個臺階。
  • 銀保監會副主席:絕不允許以「資管業務」之名走「資金池」「資產池...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26日在上海談及資管業務監管時強調,銀保監會將保持政策定力,以資管新規確立的統一標準和改革方向為準繩,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允許以「資管業務」之名走回「資金池」「資產池」等不規範運作的老路。
  •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展望
    ,保險資管公司可定位為綜合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專業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兩大類。在戰略實施路徑方面,保險資管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保險資管自身的優勢。 在資產端,布局長期限投資領域的資產。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多元投資、穩健投資的特性以及投資領域廣泛的特點決定了保險資管在資產選擇上與其他資管機構存在較大差異,其可以充分利用長周期機構投資者的特色,在權益投資及基礎設施投資等長期限投資領域布局。
  • 惠享安然 如意金生——新華保險河北分公司「惠金生年金保險」銷售...
    「牛年盛『惠』,金生相伴」,在2021年來臨之際,新華保險傾情回饋客戶,隆重推出「惠金生年金保險」。2020年12月1日「惠金生年金保險」首銷日當天,新華保險河北分公司累計實現預收期交保費突破2.3億元。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
    來源:券商中國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還有7000億產品尚在途中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央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半至2020年底
    在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方面,《意見》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核心要素,提出期限匹配、限額管理等監管措施,引導商業銀行有序壓縮非標存量規模。  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慮交叉持有因素,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3.保險行業投資模式組合分析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保險行業已經形成了自主投資、委託關聯方保險資管、委託非關聯方保險資管以及委託業外管理人的多種投資方式。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中,173家(92%)機構進行了自主投資;150家(79%)機構有委託投資;114家(60%)機構有委外投資。
  • 強化監管出清市場風險 大唐財富: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全球資本玩家
    大唐財富注意到,2020年以來,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礎設施等統籌監管框架有序搭建。展望2021年,上述重要金融監管政策將陸續落地。大唐財富認為,以強化金融監管為抓手,各主管部門攜手提升對各類金融主體的監管能力,網際網路金融、P2P、信託等市場風險得以持續出清。
  • 新華保險李源:2020年銀保渠道將以「躉」促「期」 做好三大經營
    來源:金融界網站3月26日,新華保險舉辦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381.31億元,同比增長13.0%。銀保渠道業務規模快速提升,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72.86億元,同比增長31.2%。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證券時報記者 孫翔峰  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
  • 資管新規正式稿出臺 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附全文+答記者問)
    在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方面,《意見》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核心要素,提出期限匹配、限額管理等監管措施,引導商業銀行有序壓縮非標存量規模。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慮交叉持有因素,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為22.2萬億元,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資金信託餘額為21.9萬億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管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保險資管計劃餘額分別為11.6萬億元、11.1萬億元、16.8萬億元、13.9萬億元、2.5萬億元。
  • 聚寶盆年金保險 助您匯聚財富,共創美好生活
    太平洋壽險「聚寶盆保險產品組合計劃」由「聚寶盆年金保險(分紅型)」(以下簡稱「聚寶盆」)、「財富贏家年金保險(萬能型)(2018版)」(以下簡稱「財富贏家(2018)」)和「附加未來星教育金兩全保險(分紅型)」(以下簡稱「附加未來星」)產品組成。
  • 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後疫情時代,中國資管行業將發生四大變化!
    2、在疫情中思考使命與定位,視之為資管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機會。 第一,這是資管機構提升認知並進化的機會,1、重新認知投資邏輯,思考投資理念;2、打造應對危機的彈性、韌性;3、加速投研的數位化轉型。
  •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之路:「大而全」還是細分領域的「精品店」?
    回望過去,券商資管業務規模從2012年的1.89萬億元,快速增長至2017年4月最高峰的18.58萬億元。在重回資產管理本源的思想指導下,截至2019年末,券商資管業務規模降至10.34萬億元。縮減的規模主要來自通道業務和資管新規下需整改的存量資產規模的「雙壓降」。
  • 居民財富配置大拐點確立 萬億活水湧向A股市場
    此外,券商資管、保險資金等都是重要的增量資金。陳顯順表示,以「固收+」為導向的非保本銀行理財規模將不斷增加,預計入市的增量資金達1800億元;信託業股票投資比例有望上升,2021年預計流入的增量資金達180億元;券商資管股票市值佔資產淨值比例持續上升,預計2021年增量資金入市規模將達70億元;保險類資金(包括保險資管、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和企業年金)增長趨勢較為穩定,預計2021年增量資金入市規模將達6800億元。
  • 養老金投資壓力加大,如何安全管理養老社會財富
    2019年11月發布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下稱《中長期規劃》)中強調,「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通過完善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優化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格局,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而養老基金是養老財富儲備的重要來源,是化解長壽風險的必然選擇。
  • 南銀理財總經理師波:立足長三角,打造「城商行領先」的全能資管機構
    重點發力四大方面,推動金融科技賦能  《21世紀》:能否介紹下南銀理財目前的發展情況?在成立初期,主要工作和目標是什麼?  師波:傳承了南京銀行理財品牌基因的南銀理財自開業四個月以來,發展平穩,產品管理規模已經接近1500億元,在城商行系理財子公司中居於前列。  第一,從產品端來看,做好產品發行和移行、加快投資者分層,推動渠道建設。
  • 東方匯理資管鍾小鋒:國際資管機構必須...
    今年年中,國際媒體Investment&Pensions Europe(IPE)發布的「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顯示,東方匯理資管(Amundi)以1.65萬億歐元的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全球資管機構第九位,是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其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集團及法國興業銀行集團旗下資產管理整合而來。
  • 新華保險連續七年居福布斯全球500強
    本榜單分析企業銷售額、利潤、資產和市值,評選全世界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價值最高的企業。新華保險連續第七年進入榜單前500強,榜單期內,公司營收為252億美元,利潤21億美元,資產1258億美元,市值108億美元,居榜單第330位,比去年上升6位。
  • 資管新規一棍子打死了影子銀行?央行人士:沒有,非標轉標有機制安排
    影子銀行規模縮減,並非一棍子打死2018年4月27日,醞釀許久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發布,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資管新規發布以來,此前膨脹無序的影子銀行業務得到初步的遏制。